第兩百七十八節(jié) 只有一個辦法!
    ,我要做皇帝 !
    劉徹呵呵的笑了一下,看著袁盎,道:“孤曾讀書,見韓非子有論: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發(fā),絲公怎么看?”
    袁盎立刻就聽懂了劉徹的意思。
    這是要往死里整季心的架勢!
    他心里嘆了一聲,沒辦法,季心與他關(guān)系非常親密。
    下野的那一年多,袁盎的開銷和花費基本都是季心在負擔。
    倘若他這么撒手不管,那么,他袁盎的金字招牌就要被砸爛了!
    若是以前,劉徹還叫劉德,還是一個皇子。
    袁盎自然有的是辦法搞定這個事情,甚至還可以把季心叫來,做個和事佬。
    但現(xiàn)在卻不行了!
    劉徹已經(jīng)是太子!
    莫說是季心區(qū)區(qū)一個游俠頭子,混黑道的家伙了,就算是他這個太仆,要是得罪狠了,說拿下就會被拿下!
    至于過去的那點在太子面前的舊情和關(guān)系……
    呵呵……
    當初,劉邦做了天子,老伙計蕭何立刻就自污名聲,張良跑回家修道,曹參低眉順目的當起了臣子。
    看不清形勢的那幾個人就直接悲劇掉了。
    譬如韓信、彭越、盧綰。
    太宗孝文皇帝的時候,甚至連太宗皇帝的皇位都是陳平和周勃扶著坐穩(wěn)的。
    但屁股一坐穩(wěn),太宗孝文皇帝回頭就開始奪權(quán)了。
    最后周勃甚至還被投進了大牢,假如不是薄太后力勸,說盡了好話,恐怕就要晚節(jié)不保,少不得全族被誅了。
    是以,劉徹做了太子后。袁盎立刻就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將過去立下的那些功勞什么的,統(tǒng)統(tǒng)當成不存在。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
    但眼下這個事情。袁盎思慮良久,終于下定決心。叩首道:“回稟家上,臣以為,韓非子固然說的在理,然季心臣是知道的,素來遵紀守法,寬厚愛人,沒有什么劣跡,其兄季布更是天下知名的元老大臣……”韓非子的那句話。儒以文亂法,此時還是有爭議的,但俠以武犯禁卻是世所公認的鐵律,自劉邦以來,劉氏對游俠的打擊力度就一天比一天大。
    每年關(guān)中處死的死刑犯里,犯法的游俠是占了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的!
    是以,袁盎深知,假如劉徹對季心起了殺心,那么,季心想活命。那真是太難了!
    別的不說,劉徹手下的劇孟的官職就是備盜賊都尉。
    備盜賊都尉干嘛的?
    就是專門對付游俠和盜賊的!
    而劉氏真想抓什么人的話,那個人根本就躲不住。藏不起!
    “倘季心有所觸怒家上之地,請家上看在臣與季布的面子上,寬宏一二……”袁盎說著就深深頓首。
    劉徹看著袁盎在自己面前誠懇的求情的模樣,心里頭難免一軟。
    念著過去袁盎的好,他也不可能真做的太過了。
    不然這傳出去,一個刻薄寡恩的名頭可不好聽!
    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不管做什么,都得講情面。
    正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真要板著一張臉當自己是包青天。那肯定就會變成孤家寡人!
    特別是袁盎姿態(tài)都擺的這么低了。
    真惹毛了袁盎,劉徹也不好受!
    這么一想。劉徹的態(tài)度軟化了不少,站起來呵呵一笑。道:“絲公見外了!孤與絲公是什么關(guān)系?絲公既然為這季心求情,那孤就姑且相信此人確實如絲公所言一般吧!”
    劉徹向前踱了一步,輕聲道:“只是就要到年關(guān)了啊,按照高皇帝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孤打算近期讓劇孟清查關(guān)中各舊案底,爭取將一批過去屢次逃脫王法制裁的人犯追捕歸案,明正典刑!”
    這就是要搞一次西漢版的嚴打了!
    跟西游記一樣,有后臺的妖怪,肯定是抓不住的,能被抓到的一定是沒有后臺或者后臺不夠硬的倒霉蛋。
    劉徹的意思很明顯了,那就是既然袁盎你要保季心,那好,我給你面子,但是,關(guān)中季心是不能留了!趕緊的讓他去關(guān)東躲兩年吧!
    要是這樣了,季心還賴在關(guān)中不走。
    那就不能怪劉徹無情,不看袁盎的面子了!
    袁盎自然清楚劉徹的意思,于是俯首道:“正該如此,關(guān)中積年舊案,逃脫法網(wǎng)之輩,當受國法制裁!”
    “有絲公支持,孤就安心了!”劉徹轉(zhuǎn)過身子,笑著道:“絲公請安坐片刻,孤已經(jīng)命人去煮茶了,是程鄭嬰從蜀郡帶來的上等明前雨茶,俱是寒食前后新出的嫩茶芽,據(jù)說一片茶山只能出半斤呢!”
    不得不說,論起享受,商人比起皇家還要厲害!
    最起碼,此時的商人在享受方面,比劉家厲害多了。
    劉徹以前做皇子時,一年到頭能混一匹蜀錦做衣裳就心滿意足了!
    更早的時候,太宗孝文皇帝在之時,別說蜀錦了,堂堂皇孫穿的是皇宮自己種的桑樹養(yǎng)的蠶,宮里妃嬪織的衣裳。
    粟姬從來不去干這些粗話,自然的,劉徹兄弟三個連個綢緞衣服都沒幾件!
    哪里能跟那些民間的狗大戶比?
    袁盎聞言,立刻笑道:“敢不從命?”
    這場風(fēng)暴總算過去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收尾了。
    ……………………………………………………
    走出太子宮,袁盎登上自己的馬車。
    趕車的車夫是袁盎的家奴,說是奴仆,其實與家人無二,是袁家從小養(yǎng)大的仆人,與袁盎一起長大,東奔西走,感情自然是十分深厚,因此許多事情,袁盎都不瞞他,甚至還會與其商議。
    這車夫見袁盎臉色不太好,試探著問道:“主人。可是太子那邊有什么事情?”
    袁盎長嘆一口氣,對這車夫問道:“大郎,你可知道。最近這些日子,季心都跟什么人在往來?”
    車夫答道:“仆聽說過一些。據(jù)說季心最近與杜氏往來甚密,您也知道,杜氏跟田氏,向來就是關(guān)中游俠的飯碗……”
    “杜氏?!”袁盎揉了揉太陽穴,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由得怒道:“怎么不稟報與我?”
    “主人,難道有什么不妥?”車夫好奇的問道。
    這官面上的人跟商賈自然是不會主動碰面的。
    這些平時的孝敬啊好處啊什么的常例一般都是交給官員的下屬心腹。
    而通常,官員們也會委派一個家奴或者親信去處理這些事情。
    這樣就算出事。也不會落下什么把柄。
    這是當初張武受賄之后,官場上出現(xiàn)的新的收錢模式!
    袁盎雖然不愛錢,但,在官場上活動,迎來送往,時不時的請客,開個宴會什么的,光靠那點俸祿,別說開宴會了,就是養(yǎng)活家人都困難!
    袁盎聽了車夫的話。搖搖頭道:“何止是不妥啊,禍事來了啊!”
    “快,去季心的府上!快!”袁盎焦急的催促起來。
    要知道。他可是剛剛在太子面前做了保的!
    假如季心做了什么觸怒太子的事情甚至大逆不道的勾當,那他袁盎就是要被連坐的!
    別人不清楚當今天子對太子的寶貝程度。
    袁盎卻是清清楚楚!
    在河?xùn)|時,太子回長安后,天子就一日三問太子行蹤和安全。
    冊封太子后,雖然表面上天子沒怎么關(guān)注太子。
    但實際上,袁盎在宮里的熟人告訴他,天子每日臨睡之前,必定會聽人匯報今日太子的行蹤。
    一定要聽完才睡!
    這種程度的看重,已經(jīng)不單單是寵愛而是溺愛了!
    以老劉家的脾氣。誰動自己的兒子,那肯定殺誰全家啊!
    陶青。王恢的下場,袁盎可是看的明明白白的!
    于是。袁盎的太仆馬車一路疾行,穿越長安的大街,到了城東的一處豪宅前停了下來。
    這里就是季心的宅子。
    因為季心的兄長季布曾經(jīng)官至兩千石郡守,所以,這宅子也毫無顧忌的修的富麗堂皇,門口還安了兩個石獅子。
    袁盎下了馬車,季家的下人立刻迎上前來,行禮道:“太仆來了,快快請進,主人盼著太仆,盼了許久了呢!”
    袁盎卻是板著一張臉咆哮對上來迎接的季府下人道“去把季心給我叫來,馬上立刻!”
    這一吼,立刻就嚇壞了季家的下人。
    袁盎從來沒有如此暴怒過!
    于是,他們絲毫不敢怠慢,連忙進去通報。
    不多時,一個穿著綾羅綢緞,但是膀大腰粗的漢子從府中走出來,一見到袁盎,立刻跪下來拜道:“恩公,可是有事吩咐心?心馬上就去辦?是否晁錯又與恩公為難了?”
    袁盎看了季心一眼,無奈的道:“進去再說吧!”
    袁盎也是沒辦法!
    當年他救季心,幫著季心躲過朝廷的追捕。
    那是因為,他跟季心是老鄉(xiāng)!
    大家都是楚人,朝廷里的楚人本來就很少,能幫一個是一個唄!
    這種以地域抱團的模式,自古以來就有。
    季心帶著袁盎進了家門,將袁盎請到客廳,又命人上茶,這才小心的問道:“恩公今日這般怒氣騰騰,可是某做錯了什么?”
    季心自然不蠢,他知道,今天袁盎這么發(fā)火,肯定是他不小心干了什么得罪了袁盎的事情。
    而袁盎,季心可吃罪不起!
    畢竟,這是他的保護傘!
    袁盎看著季心一臉老實和順服的樣子,心里的怒氣頓時就消了許多。
    畢竟,這么多年,季心這個老鄉(xiāng)幫了他不少忙!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尤其是他落魄時,季心也沒有離開他!
    但是,事關(guān)太子,袁盎不得不板著臉,冷冷的問道:“季心,我問你,這些天。你跟杜家在合計什么?是不是想讓你大兄在九泉之下都要蒙羞,還要拉著我袁絲一起死?”
    季心的兄長季布已經(jīng)在幾年前去世了。
    因此,袁盎也可算是季心的長輩。
    “恩公。何出此言?”季心也嚇了一跳,連忙拜道:“某雖莽撞。但卻絕對不敢如此!”
    “還要瞞我!”袁盎終于忍不住一拍案幾,問道:“你若沒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太子何以今日將我請過去?錯非我這張老臉在太子面前還有點用,現(xiàn)在,禁軍就在外面了!”
    攙和皇室的事情,本來就是犯忌諱的!
    擋在太子面前的,更是找死的行為!
    當初,東安候張相如。朝野公認的長者,丞相人選,一朝得罪了太子,一腳就被踢回老家種田!
    堂堂徹侯都是如此,季心一個小小的游俠,屁股上全是屎的家伙,袁盎想不明白了,憑什么他敢攙和進這種掉腦袋的事情里去?
    “太子……”季心愕然,他撓撓頭,道:“恩公息怒。恩公息怒,某確曾受人之托,命人將幾個游俠從劇孟哪里喊了回來。但,不至于就得罪太子了吧?”
    袁盎站起身來,看著季心。
    他真的不知道該用什么語言來形容季心的這種行為。
    這還不叫得罪,什么才叫得罪?
    “季心,你若還認我袁絲,就答應(yīng)我一件事情……”袁盎嘆了口氣道。
    “恩公請說!”
    “你馬上收拾一下,立刻離開關(guān)中,去蜀郡也好,去雒陽也罷!先出去躲個兩年吧……”袁盎垂頭喪氣的道。
    “為什么?”季心卻忽然爆發(fā)了。挺直了脖子,紅著臉。問道:“某不過是打了個招呼,何至于此?”
    “為什么?”袁盎冷笑了一聲:“憑什么?就憑錯非我袁絲在家上面前為你求情。現(xiàn)在。你就已經(jīng)是個死人了!”
    “可我不服!”季心卻是也一臉委屈,蹲在地上,道:“恩公,您說,某那點就比不上那個劇孟了?”
    袁盎總算明白了,為什么季心會干出這種不要命的事情了。
    游俠的世界,只能有一個老大。
    以前劇孟在關(guān)東稱雄,季心在關(guān)中逍遙。
    自然兩不招惹。
    可如今,劇孟跑到了長安,把手伸進了季心的地盤,又是拉人,又是整合。
    袁盎也覺得,季心能忍得現(xiàn)在才給劇孟一點顏色看看,那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
    袁盎也是嘆了口氣,他一直不明白,太子為什么就偏偏看上了遠在雒陽的劇孟,而置關(guān)中的季心不顧?
    難道太子不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
    劇孟再怎么厲害,到了關(guān)中,肯定也不如地頭蛇季心厲害!
    這從劇孟如今以備盜賊都尉兼太子門大夫的身份,尚且沒辦法讓關(guān)中的游俠全部聽話就能看出來了!
    假如是季心在劇孟的位子上的話,那么……
    誰敢唧唧歪歪?
    但是……
    袁盎嘆了一聲,道:“劇孟是怎么被招徠的,你知道嗎?當時太子若是招徠你,你會去?”
    季心聞言,微微一愣。
    半年前,誰知道劉徹是哪根蔥啊?
    那時候長安城里的貴族和商賈,人人都是眼巴巴的就等著皇長子劉榮上位了。
    至于皇次子?
    誰注意過?
    這么一想,季心頓時就有些泄氣,但還是很不服氣,撅著嘴道:“天下草莽英雄,難道只有一個劇孟嗎?某就是想讓太子知道,某也不比劇孟差!甚至比劇孟還要好,這關(guān)中七十五縣,誰不知道某的大名?某要是在劇孟那個位子上,肯定干的比劇孟好!”
    這才是季心長期以來的心結(jié)。
    太子要用人就用人吧!
    本來劇孟進關(guān)中,做官,幫著劉徹做事,他季心是樂觀其成的。
    畢竟,這游俠洗白的途徑太少了。
    劇孟算是一個指路明燈。
    因而,長久以來,季心都沒怎么出來為難劇孟,甚至下令小弟們盡量配合,不然劇孟再怎么厲害,名氣再怎么大,沒有他的默許甚至支持,關(guān)中的那幫游俠在沒看到好處前,誰會鳥一個關(guān)東來的蠻子?
    可是,現(xiàn)在孟劇孟出頭了。還成了備盜賊都尉,混了個太子門大夫,潛邸大臣的名頭。
    特別是最近。季心每次跟過去的小弟喝酒,提及劇孟的風(fēng)光。季心都是羨慕無比。
    甚至有些游俠只知道劇孟,而不知道他季心了!
    半年前,論出身,劇孟拍馬也趕不上他季心。
    論背景,他季心的靠山是袁盎,跟長安大大小小的官僚也都熟,還是地頭蛇。
    季心自問,自己不比劇孟差。
    但為什么太子就沒派人來征募他?
    想來想去。季心覺得,可能是自己的名聲還沒傳到太子耳中。
    那要怎么才能讓太子知道,這長安城里還有一個正懷抱著‘拳拳報效之心’的‘在野遺賢’呢?
    正好,前兩天杜氏找他幫忙,給劇孟拖拖后腿,于是,兩人一拍即合,就有了這么一出。
    可惜,現(xiàn)在看來,效果是有了。但卻是個反效果。
    太子果然知道了有個季心,但卻恨上了!
    這就讓季心覺得,肯定是這個世界出問題了!
    為什么劇孟明明家在雒陽。卻能被太子還在微末之時就發(fā)覺了,他天天在長安,在關(guān)中,卻一直得不到征募?
    袁盎自然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
    季心用游俠的思維去跟太子打交道,太子卻用政治的角度來看待,這能不出才怪了!
    袁盎哭笑不得,搖頭道:“既然你想效忠太子,何不與我分說,我在太子面前。素有薄面……何至于此啊……”
    季心卻搖搖頭,道:“某欠恩公太多了。拉不下這個臉面再求恩公!”
    袁盎卻是不住的搖頭。
    游俠大多放蕩不羈,目無王法。沒有什么規(guī)則。
    當年就是季布還在世,季心脾氣上來了,說殺人就殺人了。
    這也是袁盎一直沒在劉徹面前提及季心的原因。
    這種人,放在下面還好,一旦到了朝廷上,季心的性子就是他取死的根源!
    事已至此,袁盎也不想再多說了,他搖搖頭,問道:“杜氏除了讓你做這個事情外,還跟你說了什么沒有?”
    季心搖搖頭道:“回稟恩公,倒是沒有,只是,某聽說了一些事情,不知道該不該說……”
    “說說看……”袁盎連忙問道。
    “是這樣的,某聽下面的人說,最近幾日,杜氏與其他幾個商賈家族,正在與關(guān)中各縣縣衙的衙役,司曹以及亭長、游繳商議一些事情,某聽說,他們好像在說什么太子要限定保護糧價,要通力配合,而且還要做到極端,有人告訴某,某個亭長在與其喝酒時說了,關(guān)中商賈與他們商議的事情是太子假如限定糧價五十錢一石收購,五十五錢一石出售,那他們就要用五十五錢一石的糧價賣給農(nóng)民,每戶要買十石以上!”季心摸著頭,回憶著道。
    袁盎一聽,再也坐不住了,立刻起身道:“茲事體大,你且先等著,我馬上去稟報家上,晚上回來,再與你商議此事!”
    “有問題嗎?”季心問道:“難道這樣不好?”
    “問題大了!”袁盎道:“這些家伙居然敢用這種手段來對付太子,一旦被他們成事,這朝野就要大亂了,甚至天下都會動蕩!”
    作為積年老吏,袁盎當然知道下面的人在遇到上司以強有力手段推行某個政策時,假如他們在硬實力方面打不過,會采取什么樣的手段了。
    季心所說的,恰恰是最極端最惡劣同時也是后果最嚴重的一種對抗方式。
    真要被這些串聯(lián)起關(guān)中各縣的衙役地方的亭長、游繳和廧夫等低級官僚,玩這么一出。
    到時候,要嘛是太子低頭認錯,要嘛就是劉氏動用軍隊,血洗關(guān)中!
    基本不會有第三個選擇!
    而以劉家的脾氣,最可能的就是第二個選擇了。
    而那么一來,整個天下都會為之不穩(wěn),甚至劉徹的太子位可能也要不保了!
    ………………………………
    太子宮,畫堂。
    劉徹坐在上首,聽完了袁盎的話后,他也有些發(fā)愣了。
    這問題很棘手啊!
    袁盎說的事情,很簡單,幾個不甘心利益受損的商賈,決定串聯(lián)和收買整個關(guān)中的底層官僚。
    假如是明著對抗的話,劉徹根本不怕!
    但他們這么玩的話,就危險了!
    王安石變法怎么失敗的?
    就是敗在官僚們的這一招之下!
    好好的青苗法、免役法,最后變成了攤牌和官僚集團的狂歡。
    本來應(yīng)該受益的農(nóng)民,最終卻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官僚們做的事情,其實說穿了,很簡單,那就是擴大化和極端化。
    像青苗法,本來是說給底層百姓一個低息貸款,免疫法,是讓那些不想服役的百姓,出錢請人代服。
    可搞到最后,下面的官員給你來個一刀切,所有的百姓都要強制出錢雇人服役,強制要貸款,管你需不需要!愿不愿意!
    這才是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根源!
    上層貴族討厭變法,下層百姓沒有嘗到好處,反而日子過的更苦,這樣一來,誰還支持新法?
    這樣的例子,可不單單一個王安石變法。
    就是后世天朝,慶豐新政,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新君說要怎樣,下面的人就給你來個極端化和擴大化,找個機會就給你上眼藥,各種似忠實黑的手段,即使是天朝都還是無計可施,除非像太祖一樣,發(fā)動嗡嗡嗡,把整個世界砸爛,重新洗牌。
    劉徹自然不可能學(xué)天朝太祖。
    對于他們這樣干。
    劉徹只有一個辦法!(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