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節(jié) 歷史中的故事
    ,我要做皇帝 !
    太原。
    漢軍太尉行轅所在。
    此時,整個城市,都是一片肅穆。
    一個個漢軍士卒,抬著一具具棺槨,莊嚴的走入這座城市之中。
    太原的居民,都站立在街道兩旁,注視著這些英靈的歸來。
    “想不到,郅都所部損失是如此之大……”周亞夫站在城頭上,看著那一具具覆蓋著黑龍旗的棺槨。
    有資格在棺槨上覆蓋象征漢家的黑龍旗的人,自然都是高級軍官。
    最起碼也是隊率以上。
    但,現(xiàn)在,這些棺槨足足有上百具!
    換句話說,郅都的軍隊已經(jīng)殘廢了。
    超過一半的高級軍官陣亡,使得郅都所部其實已經(jīng)徹底的失去了戰(zhàn)斗力。
    除了軍官的損失,士兵的陣亡也高的離譜。
    灞上軍幾乎折損了三分之二。
    棘門軍折損了一半以上!
    哪怕是陌刀兵,也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弓弩兵損失了四分之一。
    即使是忠勇軍,也折損了超過四分之一的兵力。
    這還是漢家的隨軍軍醫(yī)團非常給力的原因!
    他們救活了至少八百個本來必死的重傷員,還讓兩千多傷員,得到了妥善的救治。
    如此可怕的戰(zhàn)損,在漢家歷史上,前所未見!
    哪怕是當年的楚漢爭霸時,高祖在彭城大敗。
    也沒有這么慘過!
    大抵,也就只有當年亥下之戰(zhàn)的慘烈局面能與河陰之戰(zhàn)相比了。
    不過,即使損失如此參戰(zhàn),但是……
    這支軍隊并未被打垮!
    反而……
    更加悍勇!
    那一個個抬著棺槨的士兵,就是這次退回長城境內(nèi)修整郅都所部。
    本來,周亞夫是提議讓太原郡兵抬棺。
    但,被郅都所部的將士們拒絕了。
    按他們的說法是:吾等要將這些英靈,送歸故里,這是吾等的職責與使命!
    “王老,此次,又讓貴家犧牲了……”周亞夫回頭看著自己身側(cè)的一位老者,這是一個已經(jīng)將近九十歲的老人,他微微顫顫的拄著拐杖,望著那一具具覆蓋著黑龍旗的棺槨。
    這些棺槨里,有四具是他的重孫的。
    “王氏,當年得蒙高皇帝不棄,許以官爵,世代為漢家效死,這是本份!”老者望著那些棺槨,沉重的說道:“老朽年九十,生有七子,五子死王事!有孫二十余,十三人死王事!今又有重孫四人,為陛下捐軀,這是我王氏一門的驕傲!”
    太原王氏,是一個傳承數(shù)百年的大家族。
    這位老者,更是了不得。
    他的父親就是在巨鹿之戰(zhàn)自殺的秦國名將王離!
    王離兵敗后,其子嗣四散,其中,老者這一支,返回了太原祖地。
    而自漢興以來,王氏一族,為劉氏可謂是流盡了鮮血。
    當年,太宗皇帝回到晉陽,宴請名單里,就有王氏。
    今上即位后,聽說了王氏的事情,甚至曾經(jīng)下令,要從王氏族中選一女為妃。
    不過為王氏家主所拒絕。
    事實上,王家若是想攀附劉氏,早在太宗時就可以了。
    不過,可能是因為當年秦國之事,所以王家對于帝王家族,是敬而遠之,不愿意卷入那個旋渦之中。
    望著這個老者,周亞夫心里也不由得生出敬重。
    他對老者拱手道:“老大人,日后若有難事,可隨時差人來長安尋我……”
    老者卻只是笑笑。
    他揚起手中的拐杖,道:“老朽已是將死之人,有生之年,能再看到王師,收復九原,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對他來說,九原不僅僅只是一個故土,更是他的故鄉(xiāng)。
    他就是出生在榆林塞之中。
    他的父親,當時正奉始皇帝之命,鎮(zhèn)守榆林塞。
    在九原和榆林還有高闕,都曾經(jīng)留下過他的父兄的腳印和他的身影。
    作為當年的秦國望族,名門。
    老者知道很多別人不知道的密辛和內(nèi)幕。
    當年的秦帝國的滅亡,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趙高李斯背叛了帝國?
    難道僅憑趙高李斯,就可以摧毀那個曾經(jīng)如日中天,睥睨世界的帝國?
    事實是——為了一己之私欲,而背叛了帝國的人,遠不止一個趙高李斯。
    不然的話,登上皇位的就該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那個大家一眼就看出來的廢物和白癡!
    歸根結(jié)底,是當時所有人都害怕,扶蘇變成第二個始皇帝。
    大家恐懼無比,戰(zhàn)戰(zhàn)兢兢。
    也有人覺得,支持扶蘇,未必能有好處,但支持胡亥,卻肯定能撈到好處。
    畢竟,胡亥那么蠢,那么天真,那么傻,那么好忽悠!
    于是,扶蘇和蒙恬被出賣了,被拋棄了!
    真以為扶蘇、蒙恬是自己自盡的?
    若真是那么傻白甜,始皇帝也不會中意扶蘇,更不會將長城兵團交給蒙恬了。
    老者,始終記得自己的父親臨死前,跟自己說過的話。
    “恨啊,吾好恨啊!”
    “這些,都是吾罪有應得……”
    所以,王氏內(nèi)部,在這老者的教育下才會涌現(xiàn)出那么多奮不顧身的子孫后代。
    他們難道真的是人人都好戰(zhàn)?
    講道理的話,如今的王氏,其實完全可以轉(zhuǎn)職文官或者干脆做在家里,安享太平。
    事實是——他們只是在贖罪。
    為祖先犯下的過錯贖罪。
    榆林塞一天還在匈奴人手里,九原城一天還在瓦礫之下,高闕城一日還不為中國所有。
    他們的罪孽就不會消除。
    不過,這一場長達數(shù)十年的贖罪之旅,似乎即將走向終點了。
    王氏曾經(jīng)做出了錯誤的抉擇,導致了一系列讓王氏悔恨百年的變故。
    而今天,這一切的錯誤,都即將被修正了。
    歷史,終于重新走回原點。
    這讓老者非常欣慰。
    終于……終于能有面目去九泉之下見父親、大兄還有那些死不瞑目的長城軍團的叔伯了!
    “請丞相代老朽,向陛下問安……”老者拄著拐杖,在家人攙扶下,慢慢走下城頭。
    他要去迎接他的孫子歸來了。
    都是好男兒啊。
    老者還記得他們?nèi)胛榍暗哪樱透斈暧芰秩镆娺^的叔伯們一樣自信,一樣朝氣蓬勃……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低沉悲傷的挽歌,慢慢響起。
    周亞夫望著這老者的身影嘆道:“這是一位有故事的長者啊……”(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