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題
楚瑛與楚錦談過一次以后,心情很不好。他的反常很快被雷明霽發(fā)現(xiàn)了,詢問什么事也不說就私底下詢問解晴。得知與楚錦談完話后才心情低落,他心里大致有數(shù)了。
雷明霽一直都知道楚錦提防他,但他覺得問心無愧也不怕。只是發(fā)現(xiàn)這事影響到楚瑛,他就不能在繼續(xù)沉默了。
“大哥,阿瑛與了談完話心情就不好,你與他說了什么?”
楚錦神色冷淡地說道:“有人給你送女人,你為何不跟阿瑛說?”
雷明霽沒想到是這件事,他解釋到:“大哥,那女子我已經(jīng)賞給了下屬,送女人的官員也被我嚴(yán)懲了。事情已經(jīng)處理好了,所以我沒告訴她。”
楚錦并不接受他的解釋,不過他并沒揪著此事不放:“你們雷家這次,前來投奔你的人,你都將其安排到軍中了?”
雷明霽瞬間明白了,所謂的送女人只是一個幌子,楚錦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將雷家子弟安排進(jìn)軍中削弱楚瑛在軍中的權(quán)利與威信。他沒有解釋,只是說了一句話:“大哥,壯哥兒是我的親生兒子。我與阿瑛將天下打下,也是傳給他。”
他是將前來投奔他的雷家子弟安排到軍中。有道是舉賢不避親,這些子弟都是好苗子為何不用?而且同一個祖宗,對他的忠誠度會更高。
“可是你娘后悔你入贅了,還說壯哥兒該姓雷而不是楚。”他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生氣,加上又知道送女人的事,一時之間爆發(fā)了。
雷明霽看了楚錦一眼,看來他一直在監(jiān)視自家:“我做過的事,從來沒后悔過。大哥,我知道你一直都擔(dān)心等天下平定我會為了權(quán)勢跟你們翻臉。大哥,我只說一次,永遠(yuǎn)不會有這一天。若再有下一次,我會跟阿瑛搬出去。”
阿瑛能包容他,雷明霽卻不愿意慣著。一而再再而三地挑事,雷明霽再好的脾氣也被他給惹火了。
楚錦冷著臉說道:“你威脅我?”
雷明霽并不是威脅他,而是真這么想的。泥人也有三分性,他是真受夠了楚錦了,不想再與他同住一屋檐下。
兩人吵成這樣,淮王想不知道都難。
淮王知道始末叫來楚錦,也沒責(zé)罵他,只是說道:“你若是覺得家里住得不舒服,可以帶著你媳婦搬出去。”
“父王……”
淮王冷著臉道:“若不是明霽,只靠阿瑛一個人根本就拿不到靈水。就沖這點(diǎn),你也該對明霽客客氣氣的。可你呢?沒憑沒據(jù)就在那胡亂猜忌,你是不是非要弄得他們夫妻離心甚至反目成仇你才高興?”
他不擔(dān)心,擔(dān)心,可擔(dān)心也沒用。
“我沒有。父王,他往軍中安插雷家子弟,以后阿瑛在軍中就沒有話語權(quán)了。他要是起了異心,那我們一家都得死。”
淮王沒好氣地說道:“你妹夫是聰明人,就算他想要那龍椅也得天下平定以后。你現(xiàn)在這么做,只會讓一家人離心。算了,跟你說也聽不進(jìn)去,等元宵你趕緊去福建。”
他擔(dān)心再這樣下去,楚瑛跟雷明霽本來是恩愛的夫妻也得被他弄得反目成仇,到時候這天下真就得姓雷了。那他死了,也無顏見列祖列宗了。
楚錦看他生氣,沉默了下道:“父王,福建那邊我都安排好了,咱們再另外派一個人去就好。等出完元宵,我想去南京。”
他還是喜歡做生意,對官場沒什么興趣。之前是想幫楚瑛,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他發(fā)揮作用有限也就不愿在繼續(xù)留了。
淮王明白他的意思,說道:“你既決定我也不攔著。不過這是最后一次,再來一次不用明霽跟阿瑛說,你麻溜地給我搬走。”
“好。”
三月雷明霽出兵安徽,就在他占了安徽要趁勢將河南一舉拿下時,韃靼十萬騎兵越過大同直搗京城。
與之前一樣,韃靼一來京城大門緊閉將其擋在外頭。不過與之前不同,這次有人半夜上了高墻,半個時辰以后這人進(jìn)了首輔陸家。
第二日傍晚,有人送了一封信到忠勤伯府。自忠勤伯夫人病逝以后,忠勤伯府就閉門謝客,忠勤伯也因為心灰意冷外頭的事一概不管。可看了這封信以后,忠勤伯還是勃然大怒,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罵道:“混賬東西。”
不過哪怕再憤怒他也沒出門,只是寫了一封信讓人送進(jìn)宮交給李太后。
李太后收到忠勤伯的密信還很高興,可看完信以后臉臉色立即變了。許久以后,她將心腹召了來道:“你去打探下,皇上這兩日見了哪些人?”
聽到皇帝這兩日見的都是文武大臣,李太后稍稍放心。想了下,她道:“你讓人密切注意乾清宮,若是有異常立即來回稟。”
雖然現(xiàn)在六宮的事務(wù)都交給皇后,但皇后并不敢有大動作,所以她的人大半都還在原來的位置。宮中的事,她想知道也很容易。
“是,太后娘娘。”
過了兩日皇帝那兒仍沒什么異常,太后放心覺得忠勤伯多慮了。卻不想第二天早膳后,心腹柳沁就與她說了一件事:“太后,昨日子時末皇上見了個人。”
“什么人?”
柳沁搖頭說道:“那人穿著一身黑袍頭也被罩起來,加之晚上黑漆漆的不知道長什么樣。不過小李子說那人走路一拐一拐的,應(yīng)該是腿有問題。“
李太后頭轟的一聲,炸了。
看她神色不對,柳沁趕緊上前扶住她:“太后、太后你怎么了?”
李太后指甲掐著手心,利用疼痛讓自己平靜下來,她啞著嗓子說道:“那人后來怎么樣?皇上有沒有殺了他?”
“沒有,那人在御書房與皇上談了有一個半時辰,在天亮之前送出了宮。”
李太后這受不了這個打擊暈拉過去。
皇帝聽聞李太后暈倒,急忙過來。等他到慈寧宮時,李太后已經(jīng)被太醫(yī)救醒了。看到皇帝時李太后想詢問昨晚的事,可話到嘴邊卻又給咽下去了。
皇帝很焦慮地詢問太后:“母后怎么會暈倒?”
太醫(yī)說了一堆專業(yè)術(shù)語,不過概括下來就是李太后一直茹素不吃葷導(dǎo)致身體虛弱。其實真正暈倒的原因是受刺激過渡,只是太醫(yī)很明智地將后面的話隱去了。
皇帝愧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