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動亂(2)
    三天以后知府也沒抓著幕后主使,淮王直接將洪城知府罷免讓知州關興昌接了他的位置,并且調(diào)兵進城。然后晚上,他派人潛伏在關興昌家中。沒想到當晚真有黑衣人潛伏,不過露面的黑衣人全都被抓了。
    關興昌正在外頭,得了這消息差點嚇得心臟停止跳動。
    這群匪賊如此囂張一時之間鬧得人心惶惶,可就算如此楚瑛還是沒有露面。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楚瑛性命垂危甚至可能已經(jīng)死了。
    程廣平說道:“王爺,郡主再不露面會出大亂子的。”
    淮王不屑道:“朝廷的那些鷹犬就只會使這種上不得臺面,有本事直接沖本王來,殺幾個官員跟家眷算什么本事。”
    程廣平暗道,他們殺官員的目的本就是制造混亂,將洪城鬧得人心惶惶,現(xiàn)在這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
    當日傍晚,宗政伯與淮王說道:“王爺,這兩日蔡志義見了項明遠跟軍中兩位年輕的將領。”
    蔡志義是錦衣衛(wèi)所的副統(tǒng)領,半年前因為犯了錯被派遣到江西監(jiān)視淮王等人以及肆意搞破壞。他到了藩地一段時間后淮王才知道他來了,只是無法追查到他的行蹤。
    淮王臉上沒有多余的神情,說道:“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會倒戈。”
    宗政伯有些擔心地說道:“王爺,若蔡志義策反的人太多了到時候就危險了。”
    淮王卻不怕,說道:“不過是些蝦兵蟹將,成不了什么氣候。。”
    只要親兵營不生變故,另外的幾支軍隊的中低層將領都投靠了朝廷他也不怕。楚瑛旗下的兵馬,親兵營的戰(zhàn)斗力以及武器裝備是最好的,其次是劉大壯跟曹諾等人。蔡志義也是聰明人,并不敢與他們接觸。
    宗政伯說道:“王爺,遲則生變,咱們還是盡快將蔡志義抓起來,對那些生了二心的人也盡快處置。”
    淮王卻是搖頭說道:“不能我來處置,不然他們越發(fā)認定阿瑛遭了意外。”
    宗政伯說道:“王爺,郡主去大同已經(jīng)二十一天了,半點消息都沒有,也不知道現(xiàn)在她是不是還在大同?”
    淮王搖頭說道:“放心,阿瑛肯定已經(jīng)在回來的路上了,最多十天他就回來了。”
    他能等得,別人卻不給他時間等。袁州下面一個叫陸三平的人,帶了五百多人闖進縣衙將縣令給殺了,然后還發(fā)了繳文討伐淮王跟楚瑛,說他們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消息傳到洪城,程廣平跟張昊與黃茂榮等六位官員急匆匆去了淮王府。可如此嚴峻的形勢,楚瑛還是沒有露面。
    黃茂榮直白地問道:“王爺,袁州都發(fā)生叛亂郡主卻還不露面。王爺,郡主是否已經(jīng)遭遇不測了。”
    哪怕重傷在身也能露了個臉,就像受傷第二日見了他們一樣。可連人都見不到,就只可能是已經(jīng)沒了。
    淮王轉動了下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說道:“你們做好自己分內(nèi)之事就好,袁州叛亂我自會派人去平叛。”
    黃茂榮明白了,說道:“郡主已經(jīng)不在了,就算平了袁州的叛亂,朝廷得了消息很快就會派兵來圍剿。王爺,還希望你早日拿出個章程來。”
    淮王看了他一眼問道:“什么章程,投降的章程嗎?”
    楚瑛就是藩地的定海神針,她死了藩地是鐵定保不住了,不投降只有等死了。想著之前拒絕黃茂榮的橄欖枝,黃茂榮后悔得腸子都青了。
    眾人各懷心思地離開了,只程廣平一人留下來了。他之前是篤信淮王的話,但現(xiàn)在卻有了不好的預感:“王爺,郡主是否不在洪城?”
    若在洪城不會到了這步楚瑛還不現(xiàn)身,如今人心浮動一不小心就會出大亂子。
    淮王也沒瞞著他,說道:“是,阿瑛去了大同。”
    程廣平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這、王爺怎么不攔著郡主啊?”
    現(xiàn)在是大同的時候嗎?本以為郡主是個理智的人,沒想到也是個癡情種。
    淮王頗為無奈地說道:“攔了,可她不聽我的執(zhí)意要去,我也沒辦法。你也不用擔心,算下時間她也該回來了。”
    人都已經(jīng)離開了二十一天了,抱怨指責這些都沒有意義了。不過跑出去找心上人,總比性命垂危的強。
    程廣平說道:“王爺,現(xiàn)在咱們要保證軍中不生亂,不然咱們就都危險了。”
    “放心吧,有胡高跟賈峰他們在軍中不會出亂子的。”
    親兵營的高層將領一半是他的心腹,還有一半都是楚瑛提拔的寒門子弟。這些人,對楚瑛與淮王府都忠心不二。
    程廣平也沒心在跟淮王聊了,起身道:“王爺,那微臣就先回衙門了,有什么事你派人送個信給我。”
    這話的意思若是楚瑛回來了趕緊告訴他,也好讓他安心。
    淮王拍了下他的肩膀,說道:“不用擔心,多少腥風血雨咱們都走過來了,現(xiàn)在不過一個小小的溝坎很快就能邁過去了。”
    程廣平可沒淮王那般樂觀,只是他也沒說喪氣跟不吉利的話。
    宗政伯將人送走折返回來,就看到淮王站在窗前望著大同的方向。雖淮王跟程廣平說得輕松,但這些日子他也是吃不下睡不好。
    “王爺,不行的話讓世子爺進城吧!”
    楚錦現(xiàn)在并沒在洪城,而是在郊外。按照淮王的說法,這樣也為了防備跟上次一樣突發(fā)變故被一鍋端。但真實的意圖,只有淮王知道。
    淮王搖頭道:“阿錦一旦現(xiàn)身,皇帝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殺了雷明霽。阿瑛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帶兵打仗開疆擴土還是得靠雷明霽。”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雷明霽是大楚年輕一倍最杰出的將領,他加入自己的陣營問鼎天下就不再是夢。
    宗政伯擔心地說道:“可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篤定郡主遭遇不測了,咱們再這么干等著我怕會出現(xiàn)變故。”
    官員鬧得在兇也動搖不了根本,但軍中要生出亂子就危險了。
    淮王看著大同的方向,說道:“我跟阿瑛約好一個月,離約定的日子還差九日。我相信九日內(nèi)她一定會趕回來的。”
    宗政伯怕的是九日之內(nèi),楚瑛還趕不回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