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九章 皇帝震怒
    欽差被山賊殺死且一個都沒逃出來,消息傳回京城惹得朝野震驚。以陸相為首的官員認(rèn)定是楚瑛動的手,上書要求皇帝處決楚瑛。
    聽到他們的話,皇帝冷笑一聲道:“處決楚瑛?朕答應(yīng),不過你們誰去洪城處決她?”
    當(dāng)他不想殺楚瑛,可這女人現(xiàn)在仗著手中有兵馬連欽差都敢殺。皇帝現(xiàn)在回想起太后的話,心里懊悔不已,早知道就聽太后的了。
    陸相跟六部尚書以及左右都御史又不傻,誰愿意領(lǐng)這差事。就算半路不被劫殺,到了洪城也一樣會沒命,那女人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皇帝看著這些人眼中閃現(xiàn)過怒火。平日議事的時候叫得比誰都?xì)g,可一旦讓他們?nèi)マk都變成啞巴。
    禮部尚書站出來說道:“皇上,現(xiàn)在不宜大動干戈,萬一逼得榮華郡主反了朝廷就得派兵圍剿。到那時,連一點(diǎn)回轉(zhuǎn)的余地都沒有。”
    他的意思還是先穩(wěn)住楚瑛。畢竟打仗需要耗費(fèi)巨資,而朝廷本就捉襟見肘,他覺得還是安撫為主。
    陸相眼神不善地看向禮部尚書說道:“季同,楚瑛殺了那么多的朝廷官員,若這次不嚴(yán)懲以后其他地方的藩王都學(xué)他,國將不國。”
    禮部尚書直接反問道:“派人肯定殺不了榮華郡主,只有派兵才能剿滅她。邊城今年的軍餉都沒發(fā)齊,現(xiàn)在各自都遭了雪災(zāi)賑災(zāi)的錢都沒有,怎么派兵攻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調(diào)動周邊兵馬圍剿楚瑛,肯定得先撥錢下去。再者楚瑛人馬不多但戰(zhàn)斗力很強(qiáng),最少調(diào)派十萬兵馬。這么多的人馬,其他的不算,每天的吃喝都是一筆大的開支。
    陸相跟禮部尚書兩人直接在朝堂上吵了起來。一個表示直接派人弄死楚瑛,一個是先安撫再尋機(jī)會出手。
    皇帝被吵得頭疼讓他們都下去,然后自己去了慈寧宮。
    李太后看著他一臉的疲憊,有些心疼地說道:“朝政要緊,但你的身份也很重要。今日要早些休息,別再忙到半夜。”
    今年天氣極冷,十月初就冷得不行,從十一月開始天天下雪。最長的一次下了五天,雪都到大腿處了。這么寒冷的天氣京城都凍死了許多人,順天府一直上折子要求戶部撥款賑災(zāi),可惜戶部拿不出錢來。
    皇帝揉了揉太陽穴,說道:“母后,宋愛卿死了,隨行的二十六個人也都沒了,朝臣認(rèn)定是楚瑛所為要將她繩之以法。”
    “找到確切的證據(jù)嗎?”
    皇帝搖頭說道:“下頭回稟是山賊作案,我已經(jīng)派了項(xiàng)子云去查了。不過若真是楚瑛動手,估計也查不出什么來。”
    “既沒有證據(jù)怎能定楚瑛的罪?楚瑛本沒有謀逆之心,被這么一逼不反也得反了。”
    皇帝沉默了下說道:“母后,我們都太小瞧這個楚瑛了。不僅心機(jī)深沉,籠絡(luò)人的手段也是一流。母后,她不能留了。”
    李太后什么人,一聽這話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你是想讓你小舅動手殺了楚瑛?”
    皇帝確實(shí)是這個意思。派人毒殺刺殺都無功而返,李勉深得楚瑛的信任,若他出手大概率應(yīng)該成功。
    李太后臉?biāo)查g變了。雖說李勉領(lǐng)了副總兵的職位,與軍中的一些將領(lǐng)關(guān)系也不錯,但跟沒法跟楚瑛比。他要?dú)⒘顺墙^對出不了洪城的地界。
    皇帝知道她不愿,說道:“母后,若當(dāng)初不是小舅提出讓楚瑛帶兵也不會有今日之禍。事情是他惹出來的,也該他來了結(jié)。”
    李太后嘆了一口氣說道:“皇兒,不是母后不答應(yīng)。而是你小舅的性子,他寧愿自己死也不會殺楚瑛的。”
    皇帝篤定地說道:“他會答應(yīng)。”
    父母妻兒都在京城,由不得他了,除非能置所有的親人于不顧。
    李太后聞言臉色勃然大變,不過很快就道:“你小舅認(rèn)定的事不會回頭。你用忠勤伯府的人威脅他也沒用,他知道我不會讓你這么做。”
    “不試一試又怎會知道?”
    李太后沒攔著,不過卻是說道:“你要試我不攔著,但你這樣做不僅達(dá)不到目的還會與忠勤伯府生出嫌隙。”
    意思這般做,有害無利。
    就在這個時候,錢公公在外揚(yáng)聲說道:“太后娘娘、陛下,忠勤伯在外求見。”
    忠勤伯進(jìn)來后,就將一份折子雙手捧起說道:“皇上,這是榮華郡主讓微臣轉(zhuǎn)交給皇上的,還請皇上過目。”
    楚瑛與李勉的關(guān)系,李家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而且要朝廷跟楚瑛翻臉,李勉的處境就會變得很危險。所以哪怕再不樂意,再看過這份奏折以后他還是帶了折子進(jìn)宮。
    皇帝將奏折接過來后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后沉著臉說道:“外祖父,事情都到了這一步,為何你還要幫著楚瑛?”
    李太后很不喜他這說話的口吻,冷著臉道:“你外祖父還會害你?他既帶了這份折子進(jìn)來,就表明這折子很重要。”
    忠勤伯恭敬地說道:“皇上,這是榮華郡主的請罪折子。微臣知道皇上想要處置榮華郡主,但現(xiàn)在寒冬臘月,就是要出兵圍剿也得等開春后。”
    這寒冬臘月的出個門都冷得哆嗦哪還能打仗。所以他覺得可以先將楚瑛安撫住,然后讓她將抄沒的錢財送入京。
    皇帝將折子撿起來,看完以后神色越發(fā)陰沉了。這折子說是請罪,其實(shí)是在列數(shù)她殺掉的那幾位知府的罪狀,而抄沒的錢財在信里是一個字都沒有提。
    忠勤伯說道:“皇上,微臣愿為欽差前往洪城安撫榮華郡主。”
    李太后豁的站起來喊道:“不行,爹,你不能去。”
    忠勤伯笑著說道:“楚瑛是個恩怨分明的人。之前阿勉幫了他許多,他不會殺我的,最多就是不讓我進(jìn)洪城。”
    這次冒險去洪城,他的目的是將李勉帶回來,并不是真的要說服楚瑛。楚瑛又不傻,進(jìn)京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所以不管他如何巧舌如簧都說服不了她的。
    皇帝答應(yīng)了忠勤伯的這一請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