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蝗災
齊平府,坐落大唐西南,比鄰襄邑府。而在齊平府的南邊,則是道門剛立下的人間道國。
去年的大旱,襄邑府雖然也遭了災,但在沈萬晟這位知府的引領下,多少進行了一番抗旱工作。再有趙秉炤的一力賑災,以及后來官營馬車運營下的官道整修,襄邑府百姓雖然遭了災,但這日子多少還是過得不差。
相比之下,這齊平府就差了太多。
開春后的倒春寒,齊平府比之襄邑府就更糟糕了。
襄邑府這邊,徐老爺子弄得徐家米糧鋪子的平價糧,成功地壓制了襄邑府的糧價暴漲趨勢。
可在齊平府這邊,官府不作為。
百姓的生活稱之為水深火熱,絲毫不為過。
終于倒春寒過去,可沒有降水,一場大旱似乎已經(jīng)可以預見。
但齊平府的百姓還是勤勤懇懇地勞作著,面朝黃土背朝天,掙扎著求生。
但很快,齊平府百姓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
大量的蝗蟲不知道從哪里冒了出來,將那天地之間的一抹綠色吞噬,并且迅速壯大,鋪天蓋地地擴張起來。
蝗災,來了!
齊平府的地方官員這才慌了神,匆匆上報。
但蝗災既然爆發(fā),便不可能被一下子撲滅,年前的一場天災,年后的倒春寒,齊平府百姓為了活下去,家里早已沒有什么雞鴨存在。
再有這鋪天蓋地的蝗蟲,只靠著百姓家養(yǎng)的那些個雞鴨,也肯定是無法對抗的。
百姓們在等待朝廷的救濟,可地方官府哪兒管這些?他們早已跟當?shù)氐氖兰掖笞骞催B在一起,還想著趁此機會廣占民田,又怎么可能早早出手?
沒有活路的百姓,終于在劫運道門人弟子的煽動下,揭竿而起。
僅僅是半月時間,整個齊平府就已經(jīng)陷落,地方官員被殺,世家大族也被洗劫滅門。百姓為了活下去,那是爆發(fā)出了的空前的戰(zhàn)力。
再加上齊平府鎮(zhèn)軍的倒戈,這一場民變,很快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在齊平府民變后,劫運道的人間道國出手了。
圣子張翼帶著劫運道的道兵,運送海量的米糧進入齊平府,與民變大軍達成了共識。
劫運道給民變大軍提供糧草和武器,但是他們需要向襄邑府進軍。
為什么是襄邑府?
自然是天命所在!
劫運道立國,靠的是劫運道圣女作為前朝皇族血脈身上留存的那點兒國運。這點國運并不足以讓劫運道的道國長存于世,想要道國長存,還需要龍脈。
可惜的是,他們處心積慮培養(yǎng)的龍脈居然飛了。
到目前為止,劫運道主只能確定這未成形的龍脈潛伏在襄邑府,具體在何處,無法確定。
但是呢,襄邑府這一年多來爆發(fā)了空前的幸事,尤其是武成侯徐懷義那一家子的與眾不同,如果沒有緣由,劫運道主是打死都不信的。
張翼在跟齊平府的民變大軍首領宋打虎達成共識后,便回轉了劍南府,拜見劫運道主。
“師尊,齊平府蝗災已經(jīng)向襄邑府而去,等蝗災過后,即便是沒有宋打虎他們,咱們本身便能占了襄邑府,您又為何要讓宋打虎他們前往襄邑府,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龍脈所在,必有不同。”
“蝗災,未必能影響到襄邑府!”
劫運道主嘆了口氣。
“襄邑府之事,交給宋打虎他們,在外人看來,這是流民為了活下去而做的正常事情。可若是我們劫運道出手,那么,難免會讓人多想。”
“這天下的聰明人多著呢!”
“你看如今的大唐,地方世家望族都有著掌控一府甚至幾府的能力,但是,他們敢公然造反嗎?”
“他們不是沒有造反的本事,他們只是不敢!”
“沒有龍脈,沒有國運,他們造反的最終結果必然是滅亡。”
“師尊,您說,圣女的身上有前朝國運留存,所以,我劫運道可以立國。那,若是咱們出手,幫那些世家大族奪了李氏皇族身上的國運,他們是不是也能立國?”
張翼并非是突發(fā)奇想,而是一早就在盤算這方面的事情。
現(xiàn)如今,他們劫運道能立國,且沒有遭到朝廷的討伐。純粹是因為當下的形勢,讓朝廷沒有能力出手。
畢竟,他們的立國之舉,是跟諸多的世家望族達成了共識的。
有劫運道的道國在前面頂著,大唐皇帝就算是對世家多么的不滿,也得克制著。畢竟,一旦大唐內(nèi)亂,如他們劫運道的道國,北蠻,甚至是北境的野人,都可能讓大唐徹底走向滅亡。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劫運道的道國,是世家望族養(yǎng)的寇。
這一招,可以稱之為養(yǎng)寇自重。
“不能!”
“奪運之法,并不持久。”
“這一點,那些世家都清楚得很。”
“而且,他們?nèi)羰侵獣栽蹅冞@道國的國運也不恒久,怕是能立刻沖上來,將我們給徹底滅了,從而向朝廷表忠心!”
這般的立國之法,本身是存在諸多不足的。但是呢,劫運道主也是沒有法子,他感覺若是按照最初的規(guī)劃,先滅了大唐的龍脈,然后將他們暗地里培育的龍脈掌控在手,那么,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不是還能立下這人間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