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西伯侯起意奔五關(guān) 云中子暗中興兵戈
卻說鄭倫一路帶了二王子方弼兩人,不日回到南海,南海侯大張旗鼓,將眾人接住,遂又問起大王子的蹤跡,鄭倫因道:“末將本來已迎到二位王子,只是大王子一意要去東魯借兵,因此不得已派方相沿途保護,一路護送二殿下歸來。”
當下殷洪請南海侯出兵,攻打朝歌,擒殺妲己,姜伯嚴因道:“殿下未可輕動也,姜皇后之死,天下自有公論,況大殿下前往東魯借兵,若是東伯侯起兵討逆,我必起兵應之。”殷洪知他說的有理,且南海一地,國力貧弊,并無實力討伐朝歌。
當下殷洪就在南海修養(yǎng),方弼被任為殿前大將,鄭倫升了前軍將軍不提。
不一日,方相獨自歸來,南海侯與殷洪接住,只問是大殿下出了何事,方相乃道:“那日自與殿下鄭將軍分別之后,我隨了大殿下一路東行,路過老丞相商容府邸,因丞相問起,大殿下將姜皇后之事告知,老丞相一怒之下只要回朝歌當面諫君,大殿下一時興起,也隨老丞相而去。”
“我因有官司在身,并未敢隨行,只是沿途一路保護,大殿下與老丞相于半道上遇見雷開殷破敗的軍馬,遂隨二人一路返了朝歌,事后我打聽到老丞相于殿前諫君,惡了紂王,撞死在九間殿上,大殿下被押赴午門斬首,只是于路上卻被一道怪風卷去。我只在午門要劫了法場,事后方知。因此不曾見大殿下,至今生死不明,只得來報于殿下君侯知曉。”
殷洪一聽哥哥被抓,后來雖然不知去向,但最少還有活命的希望,因此也就不再十分地難過。只是連日煩悶,無所事事。
話分兩頭,卻說紂王因走了二位王子,天下又將姜皇后之事傳的沸沸揚揚,心中懼怕,那尤渾費仲二人揣摩上意,知道紂王地心病所在,這一日二人秘上奏疏,請紂王將四大鎮(zhèn)諸侯騙至朝歌,一并處死。方?jīng)Q后患。
也不知道這兩個人的腦子里是什么思維,在袁洪看來。四大鎮(zhèn)諸侯一死,八百諸侯失了統(tǒng)領(lǐng),雖然短期內(nèi)對商紂的確造不長什么有力的傷害,但這樣一來商朝勢必大亂,天下崩離于眼前。
紂王雖然還算不上昏君,可惜在治國的才能上也不過是中人之姿。守成尚可,開拓不足,如今又被妲己弄的利令熏心,正是上有奸妃下有逆臣,敗亡已成定居。
卻說西伯侯姬昌擅演先天術(shù)數(shù),號稱后天八卦,包羅天地萬象,自然算得出這其中地貓膩。心中暗暗猶豫:我西周雖有大興之像,但身為人臣,這樣做卻是有點不為人子。只是紂王召喚,如今卻是不得不去。
當下起了兩課。知道自己此去并無大礙,乃吩咐了伯邑考并次子姬發(fā),嚴守國土。
卻說姬昌此去,于燕山收了雷震子,此與也是玉虛宮正神,因下解殺劫將起,被天尊放到凡間歷劫。
姬昌知道將來自己有一處危難還要著落在這雷震子身上,因此收他做了自己百子,于路途中又逢終南山云中子前來渡化,姬昌深明天數(shù),將此子于了云中子帶去修煉不提。
卻說四鎮(zhèn)諸侯一同趕到朝歌,東伯侯姜桓楚知道姜皇后之冤屈,因此向其他三大鎮(zhèn)諸侯訴苦,三人乃應明日早朝同為娘娘洗冤昭雪。
不料當晚紂王不分青紅皂白,派軍圍了館驛,先將東南二后誅殺了,北伯侯崇侯虎因歷來于尤渾費仲二人交好,不曾遭害,姬昌則是深明明哲保身之道,當夜去了亞相比干府上,并未在館驛夜宿,因此逃過一劫。
風聲已露,四鎮(zhèn)諸侯已去其二,群臣聞知,皆上疏諫奏,姬昌趁機得脫,一路跨五關(guān)而去,紂王知時,追之不及,乃命執(zhí)事官宣旨捉那反賊姬昌。
再說姬昌本知有此一難,應受困七年,方能得天下民心,只是此一來伯邑考必死無疑,因此心中不忍,于最后關(guān)頭才下定決心,一路跨關(guān)而逃,五關(guān)守將不知其故,并不阻攔。
卻說西伯侯一路奔回西歧,伯邑考并諸大夫?qū)④娊幼。殕柍柙斍椋Р⒉欢嘌裕幻乜紩呵冶O(jiān)國,諸朝大夫?qū)④娸o佐,又譴上大夫散宜生前往朝歌打探消息,大將南宮適訓練軍馬,以備將來之戰(zhàn)。
不說文王這一跑,將上下計劃全數(shù)打亂,云中子乃親往朝歌,拌一道人,秘見了尤渾費仲二人,乃對二人言道:“天道大數(shù)早已注定,殷商二十八世而亡國乃是天數(shù),無從更改,二位大夫皆人間豪杰,若是順天時,將來必可成仙道,入天庭執(zhí)掌神位。”
尤渾費仲二人本是不同意,因聽云中子說起仙道一事,畢竟是虛無縹緲,心中那里肯信?因問道:“我等死后,卻不知是何神位?”
云中子畢竟心下躊躇,天尊并未將這等機密透露,因此他也尚未知曉,只得含糊應道:“此乃天機,不可輕易泄露。”
見二人一副不信的神色,只得將自身的根底抖露出來:“二位大夫莫非不信?實言相告,我乃闡教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受天尊之命下界輔佐封神事宜,只要二位能助我成功,他日封神,二位必定榜上有名。”
尤渾二人畢竟是紂王寵臣,且眼下正得勢,豈肯為了他這虛無之論葬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只是先前兩人見識了云中子的手段,所以不敢貿(mào)然拒絕,卻是怕他惱羞成怒,自己兩人如何會是他的對手?
因此只是一味的虛于委蛇,并不肯輕易答應。
云中子說的口干舌燥,見二人還是一味的推托,不僅心中大怒。兩眼現(xiàn)出兇光:“這兩人死有余辜,只是礙著師尊大事。眼下卻殺不得,不過他們不
事,卻也不能怪我辣手了。”
卻說尤渾二人正打太極打地順手,忽然間見云中子默然不語,只是眼中兇光閃動,明顯是動了歹意。駭了一跳,兩人對望了一眼,心中暗暗叫苦:“誰知道這道士方才還是一副仙風道骨地模樣,怎么一會就變了個殺神?當真是說翻臉就翻臉,笑里藏刀地功夫比我們兩人還要厲害。”只是現(xiàn)在二人也沒本事從他手中走脫,權(quán)衡利弊,倒是冒出不少冷汗來。
“哈哈,有這等好事,我等自然是要盡全力去做地,是不是啊?費大夫?”尤渾忙給費仲使了個眼色。順便偷偷的擦了一下額頭的虛汗。
“那是當然,那是當然。只要仙長吩咐下來,力所能及的事,我們兩個自然是義不容辭!”費仲也不是個傻瓜,知道眼下的情況只要自己稍微猶豫只怕今天就交代在這里了,見尤渾對自己使眼色,忙不跌地答應道。
二人畢竟是一代權(quán)臣。擅長袖舞,云中子也沒料到他們說變就變,竟然這么干脆就答應了下來,心中也是極度郁悶,早知道剛才一上來就對他們用強就是了,那里還用浪費這么多地時間和口水。
“二位大人答應就好!”云中子微微一笑,他對兩人當然不敢放心,當下取出兩道符咒,朝二人身上一拍,二人只覺得渾身一冷。那兩張符咒便沒了蹤影。
“道長不用這么小心吧?”尤渾費仲登時連死的心都有了,現(xiàn)在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那符咒不是什么好東西。只怕是用來轄制二人的。
本來兩人也的確是想先答應下來把命保住,明天在大殿上怎么說自然是由著自己的這張嘴了,只要再找?guī)讉€道士日夜守衛(wèi)住府邸,以后也就不喲內(nèi)再怕這云中子的神出鬼沒了,不過沒料到云中子比二人想的還要深遠,知道兩人靠不住,立刻就先在身上下了禁制。
“這是貧道閑暇時煉制的小玩意,能保人長命百歲,身體安康,兩位大人不要胡思亂想,誤會了我的一番好意。”云中子輕描淡寫地說道,不過二人現(xiàn)在那里還敢信他,只是一心想著用什么方法才能將這符咒去了。
“這符雖然能保護兩位大人百毒不侵,但兩位大人也要小心,最好別讓別人幫著亂解,萬一要是他們笨手笨腳地解出點什么毛病來,只怕到時就算我也救不了你們了。”云中子知道兩人心里打地小九九,先就警告給他們一下,畢竟這兩人目前還擋大用,萬一死了就不好了。
這下尤渾費仲二人才徹底死心,連最后地一點反抗意識也被云中子給澆滅了,為了保命,也只有聽他的吩咐去辦事這一跳路可走了。
想通了關(guān)節(jié),二人都立刻換了一副嘴臉,獻媚著道:“仙長放心,我們是絕對不會亂來的,明天都該做些什么,還望仙長能明示。”
云中子點了點頭,也知道兩人如今已經(jīng)徹底放棄了反抗的念頭,這才將自己的打算稍微說出一些,命二人明日在大殿上相機而動。
卻說云中子去后,二人愁眉苦臉,只是對玄門法術(shù)都是一竅不通,因此除了聽從云中子地安排并無他法。
卻說第二日紂王升殿,先就有尤渾出班奏道:“西伯侯姬昌不奉上命,擅自出逃,理應派大軍予以征剿,方顯朝廷威嚴不失。”紂王也暗怒此事,當即準奏,群臣有意規(guī)諫,奈何西伯侯出逃是真,因此都俱默然無言。
當下因聞太師正于北海討逆,因此朝中無將,紂王本意派鎮(zhèn)國武成王黃飛虎,只是飛虎一去,朝歌再無大將,因此輕動不得。
看官須知,因這紂王聽信妲己之意,要誅盡四大諸侯,雖然只殺了南北兩路,但天下已然是紛亂在即,東方南方各有諸侯起兵,只是路途尚遠,一時到不得朝歌,因此紂王擔心朝歌安危,一心要留下武成王。
卻說當下有上大夫趙啟上前保奏青龍關(guān)張桂芳征戰(zhàn)多年,乃沙場宿將,可為主帥,紂王乃發(fā)了火牌令箭,差宮往青龍關(guān)自去不提。
自紂王斬了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有那四百鎮(zhèn)諸侯群龍無首,北海早叛,天下竟只有西歧一地如今尚未有動靜傳出,那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之子姜文煥,鄂順都起了義旗,樹國反商,揚言要為父報仇,只是都吃各處關(guān)隘所阻,連日攻打,卻并無多大成效。
且說紂王的差官,到了青龍關(guān),張桂芳得了飛虎的火牌令箭,交代官乃神成大將軍邱引。張桂芳把人馬點八萬,先行官姓風名林,乃風后苗裔。待邱引來到,交代明白,張桂芳一聲炮響,八萬人馬頓時殺奔西歧而去。
卻說昆侖絕頂之上,玉虛宮中,元始天尊打發(fā)一應弟子下界應劫,有那燕山雷震子,陳塘關(guān)哪吒,釋門護法韋拖,楊妙君轉(zhuǎn)世的二郎神楊戩等一輩三代弟子,俱是出自玉虛門下,將來要助周伐紂的。
這一日天尊方將廣成子二人鬧的婁子補上,又將二人都申觴了一頓,罰廣成子前去收了殷郊,又對赤精子道:“本意那殷洪是要歸在你的門下,日后也好抵過劫數(shù),只是如今他已去了南海,你可下界再伺機尋訪弟子便是了。”
二人自去,天尊有意要那西伯侯受些苦難,免得他日后不知利害,徒亂了天數(shù),還要自己多費手腳,因此特譴云中子跑這一躺,為西歧引來災兵。
卻說廣成子二人一同收了殷郊,廣成子見殷郊頗有道骨,堪能繼承自己的道統(tǒng),因此十分欣喜,當下也不在于赤精子亂逛,帶了殷郊自回洞府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