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智盡能索
,秦時明月 !
眼見得雙方約期只余七日,齊、秦兩國于桂陵城內(nèi)外皆似群蟻般忙進(jìn)忙出,片刻不得閑。路枕浪處將士原分三撥以鼓聲為號相互交接,到如今鼓聲擂擂沸騰澎湃,竟似沒個停。白芊紅為求速勝率所余五萬秦兵,不分晝夜強(qiáng)行攻城,完全不取巧,云梯車、投石器、強(qiáng)弓硬弩配上悍勇已極的秦國步兵,一波又一波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地輪番壓制桂陵城下。秦軍人多勢眾,尚有休憩可言,但桂陵滿城軍民卻是毫不得喘息,如此三晝夜打?qū)⑾聛恚剀妰纱握虅萜劢T下,以鑲銅巨木撞門,城門雖未被撞破卻危如累卵,只怕難再受一擊。到得第三日日落,桂陵城內(nèi)已是傷亡者不計(jì)其數(shù),兵將疲憊、百姓哀鳴,但城外秦軍攻勢卻未有緩減之象,豪杰們浴血奮戰(zhàn),幾日不曾合眼,除了偶爾發(fā)出一些粗重的喘息聲,誰也無力再多說些什么,但齊國百姓們之間確實(shí)謠諑紛紜,人心惶惶,只道桂陵城怕是撐不到天亮了。
深夜時分,食棚附近幾家民房前,上百名儒家弟子?xùn)|倒西歪睡成一片。原本為了守城之便,幾日前,儒家掌教端木敬德便離開了西官廨,搬到此處。這些儒家子弟皆是好不容易才能小睡片刻,因此個個都睡得異常的沉。邵廣晴與談直卻兩人領(lǐng)著幾個弟兄,親自在暗夜中巡邏,一方面護(hù)衛(wèi)著自己兄弟,另一方面也好隨時注意城頭上的戰(zhàn)況。
城墻外頭殺聲震天,墻這頭則是各式鼻息與鼾聲齊響。邵廣晴在眾兄弟身邊輕輕踱著步,盡可能不打擾到他們的睡眠,也別讓他們身上的血污弄臟了自己。這樣的夜晚是奇異的,邵廣晴心中轉(zhuǎn)著各式各樣的念頭,「能勝利嗎?或許吧?或許能親眼見到白芊紅自刎哪。不過也有可能,幾個時辰之后,自己便跟眼前這些兄弟們一起倒在戰(zhàn)場上了……」想到了死,邵廣晴的思緒便自動轉(zhuǎn)向了別的念頭——紫語,她既是潁川雙俠的女兒,跟自己便是天造地設(shè)、郎才女貌的一對,只盼這場戰(zhàn)爭快些結(jié)束,那時定要父親跟潁川雙俠提親不可……只是萬一……萬一自己不能活到那時候呢?邵廣晴想起昨夜紫語對自己的魅惑與殷勤……那女人明明白白地告訴自己,只要能拿到父親身上那塊白魚玉佩她便是自己的了……邵廣晴感覺一股熱氣直往腦袋上沖,下意識地偷偷瞄了一眼端木敬德正在休息的小屋。
邵廣晴壯起了膽子悄悄將房門拉開了一條縫,端木敬德的鼻息如雷,正沉沉睡著。「別怕。別怕。爹若是醒了,就說我是來問安的。」想起紫語的嬌嬈媚態(tài),邵廣晴一邊安慰自己,一邊小心翼翼地側(cè)身而入。他先在原地站定一會兒,讓眼睛慢慢適應(yīng)黑暗,再躡手躡腳地靠向床邊,見端木敬德仰面而睡,渾然不知床前有人,邵廣晴心中不禁嘆道:「爹年紀(jì)都這么大了,別人打仗還硬是要來蹚這趟渾水,也真是難為了他老人家。」一會兒又想:「幸虧是爹已經(jīng)這么老了,要不然還不知道得等多久,才輪到自己當(dāng)掌教?」如此站著又猶豫了好一陣子,這才下定決心,伸手去取那塊掛在端木敬德脖子上的玉佩。
一條紅繩將玉佩掛在了端木敬德胸前,邵廣晴心中栗六,顫抖著手慢慢伸將過去,只覺得下一秒鐘捏住了玉佩的前端,就在此時,端木敬德卻好巧不巧地向右翻了個身,邵廣晴深怕驚醒父親,連忙放手,那玉佩遂噗地一聲被端木敬德給壓在了身下。邵廣晴被老人家這一轉(zhuǎn)身嚇得魂飛魄散,差一點(diǎn)兒就叫出聲來。別說那白魚玉佩如今被父親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地壓在身下,就是剛才差一點(diǎn)兒就碰到父親的肩膀,就足以讓邵廣晴打退堂鼓。邵廣晴躡手躡腳一步步地摸黑退出房外,直到輕輕掩上門縫,確定并沒有把端木敬德吵醒為止,這才拔腳逃命也似地奔離。
邵廣晴離去后,端木敬德又打個呼嚕,忽地坐起身來。原來打從邵廣晴溜進(jìn)房中,端木敬德便隨即驚醒,他原本以為是有奸細(xì)混入房中,要取自己性命。但聽那人動靜,似乎僅僅是個小賊罷了。但那偷兒進(jìn)屋之后,卻又不立即東翻西找,端木敬德滿心狐疑,暗暗將眼睛張開一條細(xì)縫,這才發(fā)覺那無用的偷兒竟是自己的親生愛子邵廣晴。
端木敬德不知邵廣晴為何溜進(jìn)自己房中,索性繼續(xù)裝睡,心想倒要瞧瞧這不肖子意欲何為?邵廣晴伸手要來取玉佩之際,端木敬德本想起身大罵,但他轉(zhuǎn)念一想,自己這一喝罵,屋外眾弟子必定沖進(jìn)屋來。邵廣晴身犯多條戒律,加上這般無恥的行為,教他日后如何做人?端木敬德人雖嚴(yán)肅,畢竟有舐犢之心,這才假意翻身,嚇走了兒子。「不肖子。不肖子。」端木敬德背倚著墻口中喃喃念道,腦中卻想起了邵廣晴小時候的模樣,自己是如何對他寄予厚望,如何為了免除驕氣要他跟隨母姓,如何念茲在茲要他修身養(yǎng)性,想著想著老淚縱橫,不知何時濕了衣襟。
「寬文!寬文!」不知過了多久,端木敬德踱出屋外放聲喊道。他這么一喊叫,原本睡倒在附近的儒家弟子紛紛驚醒。楊寬文兩日前于戰(zhàn)場上左腿深受一刀,此時見師傅招呼,還是三步并作兩步,連忙跑了過來。端木敬德言道:「寬文,你去叫所有的弟子們都過來,叫不在戰(zhàn)場上的人都過來。」
待到儒家弟子們齊至,端木敬德放眼望去,黎明的曙光微微照亮了約莫五百來人,他們身上的白衣白袍早已臟污不堪,臉上帶著疲憊,身上帶著傷口,但端木敬德相信在他們心中的則是驕傲。而他,儒家掌教端木敬德也覺得驕傲,直到他看見畏畏縮縮躲在人群中的親生兒子為止。
「今天叫大家來,是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要說。」端木敬德一邊訓(xùn)話,一面從懷中拿出那塊白魚玉墜展示在眾人面前。邵廣晴一見那玉佩,牙齒打顫了起來,心想:「不會吧?莫非昨晚爹是醒著的?難道他竟要當(dāng)著所有人的面來揭發(fā)我?」此事恰好與端木敬德四目交接,邵廣晴也不敢分辨父親眼神中是否有責(zé)怪之意,連忙低下了頭不敢再看。
「為師今天叫大家來,是有幾件物事要交代。想當(dāng)初我們?nèi)寮胰牍鹆瓿牵扒昂蠛罂傆袀€萬來人,如今是十留其二。」端木敬德嘆了口氣,續(xù)道:「但為師一點(diǎn)兒都不后悔!也一點(diǎn)兒都不為死去的人叫屈,秦王天性殘暴,狼子野心,斷不能讓其統(tǒng)一天下。這是你們都知道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情你們并不知道。」端木敬德目光嚴(yán)厲地掃射過眾弟子,右手高高舉起身上那塊白魚玉佩,接著說道:「這個物事是多年以前,有位高人前輩名叫馬水近……也就是如今潁川雙俠高石然的恩師,馬少嬅女俠的外祖父,他親手交給我的。」在場眾人除邵廣晴外,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塊玉佩,又聽得這玉佩來自江湖名家之手,皆不免好奇地議論起來。
「是不是那位『萬壑臨淵』馬水近?」
「幾十年前,江湖上只要提起絕頂高手,任誰都會說出『萬壑臨淵』馬水近的名號來,好像還有一個人叫徐讓,武功也著實(shí)了得。這還是有一次師父心情大好時,告訴我的哪。」
「對對對。高石然,高大俠使的就是臨淵劍法。」
「聽說當(dāng)時馬大俠武功實(shí)為天下第一,無人能比,只可惜高大俠拜入他門下的時候,馬大俠已經(jīng)身染重病,只將臨淵劍法給傳了下來。那套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九魄降真掌』,卻從此失傳了。可惜啊。可惜啊。」楊寬文帶頭,與談直卻等江湖歷練比較多的弟子們,紛紛各自將所知的事情拼湊起來,與劉畢等年紀(jì)較小的弟子熱烈地討論著,唯有那邵廣晴從頭到尾都不敢開口插一句話。
聽著弟子們議論紛紛,端木敬德不禁回想起二十六年前的那個夜晚:自己的好友馬水近千里迢迢托人來喚自己,待自己抵達(dá)馬家莊時,見到的卻是骨瘦如柴、身染重病的好友。那時馬水近已經(jīng)不能起身,卻硬是支開了徒弟高石然,堅(jiān)持要單獨(dú)與自己見面。
「這玉佩……」馬水近顫抖著手,懇切地要求著,「端木兄弟務(wù)必為我……不,是為天下人……妥善保管。」
「這是?」
「是……鑰匙。」
「鑰匙?開什么的?」
「神匠魯班先生……留下來的梅花黑盒。」
「盒子里有什么?」
「這……你不管……你只答應(yīng)我,保管這片玉佩,絕不離身。」
「我答應(yīng)你。但如若我死?」
「那便……便傳給你相信的人……總之,絕不能……絕不能……讓盒子被打開。」
「那好,還是我去毀了那梅花黑盒?」
「不!不!盒子是毀不得的。里面的東西……千古難得、千古難得啊。」
直到現(xiàn)在端木敬德還記得,當(dāng)馬水近提到盒中物事千古難得之時,臉上微微泛起了一道詭異的笑容,而眼神里卻又充滿了向往。
「不管盒子里藏了什么秘密……」端木敬德用手捏了捏那塊溫潤的白色玉佩,默默在心中永遠(yuǎn)對馬水近說道:「好朋友,你放心。我會把玉佩好生托付給能信賴的人。讓這個秘密再度塵封下去。」他心意已決,此時無須將玉佩的來歷細(xì)細(xì)解釋給每一個人知道,只要告訴未來的儒家掌教一人即可。想起傳位大事,端木敬德情不自禁地注視了邵廣晴好一會兒,卻又失望地將眼神移開。
沉默良久,端木敬德再度開口對眾人言道:「這塊玉佩,還有我身上的這把長劍,就當(dāng)作是我儒家一門的掌門信物,現(xiàn)在就當(dāng)著大家的面,交給未來的儒家掌教保管。」他邊說邊解下身上那把長劍,在眾弟子的注視下,慢慢地走入了人群中。
邵廣晴站在眾弟子中眼看著父親向自己走來,一顆心跳得就想要迸出來似地。但他的狂喜沒有維持多久,因?yàn)槎四揪吹鹿P直地走過他身后,牽起了站在邵廣晴身后——談直卻的手。
「師父!」談直卻驚訝地叫了出來,情真意切地言道:「徒兒何能擔(dān)此重任?況且?guī)煾干眢w健朗,為何行此多余之舉?」
「傻孩子。」端木敬德臉上很少露出如此和藹的表情,他將白魚玉佩和長劍兩樣信物,硬是塞進(jìn)來不知所措的談直卻手中,「你跪下。」談直卻聽師父如此吩咐,立即依言跪下。
「師父要你答應(yīng)一件極其難以做到的事情。」
「任憑師父吩咐。」
「師父要你答應(yīng),從此刻開始,你不再上戰(zhàn)場與人廝殺。」
「師父!」談直卻簡直不敢相信師父會說這種話。端木敬德不理會他的驚訝,續(xù)道:「為師要你答應(yīng)從此刻起,無論是秦國勝了、還是齊國贏了,你都要以保住你的性命為第一要務(wù)……」
「師父!我……」
「為師要你答應(yīng),就算你得眼睜睜看著同學(xué)們赴死,你也得忍辱負(fù)重、茍且偷生。」
「師父……我做不到。」
「你做得到的。」端木敬德拍了拍跪在地上、渾身都在顫抖的談直卻的肩膀,「師父明白這大違你的本性,但唯有如此,我儒家一門的精髓才能隨你傳承下去。我儒家精髓并非武藝,而是忠、而是孝、而是仁、而是義!直卻啊,你要體諒師父一番苦心,師父并不害怕今日一戰(zhàn)儒家弟子全軍覆沒;師父害怕的是無人能將本門的道理發(fā)揚(yáng)光大,讓它經(jīng)百年、甚至千年而不墜。這困難的任務(wù)就交給你了,你能答應(yīng)為師嗎?」即使是談直卻這樣的漢子,在端木敬德的殷勤請托之下,也只能語帶哽咽地言道:「是……師父。」
「甚好。甚好。不要怕難,要忍。你如能忍得下來,便是本門的英雄。還有劉畢。」
「徒兒在此。」劉畢忽聽師父點(diǎn)到自己,連忙大聲答道。
「你也一樣,不要再去作戰(zhàn)了。你入門雖晚,卻深得本門要義,假以時日,必能成一代大儒。要盡心盡力輔佐你四師兄,光大我教。」
「徒兒遵命。」劉畢不知為何一邊回答,眼眶中卻一邊泛起了淚水。
「好好好。」端木敬德看著東邊初升起的的太陽耀眼奪目,像是松了口氣,又像是出神似地對自己喃喃言道,「當(dāng)今之世,我儒家與墨家并稱兩大顯學(xué),徒眾遍及七國,弟子皆上萬人。但是路枕浪呵,在遙遠(yuǎn)的將來……你墨家的學(xué)說未必見得能傳承下去,未必能成為行事的準(zhǔn)則,你千算萬算,畢竟少算了老夫這一步吧?」
「或許在你們之中,」端木敬德很快又恢復(fù)了他平常的嚴(yán)厲,「有人會覺得這英雄也太容易當(dāng)了。甚至認(rèn)為,談直卻可以辦到,自己未必就不能辦到,那好,我這還有一個當(dāng)英雄的機(jī)會。有這種想法的人,現(xiàn)在就可以站出來。」端木敬德看向臉色蒼白的邵廣晴,沉默了一下,似乎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好歹有這種勇氣。但邵廣晴卻不言不語。
「路大鉅子跟我已經(jīng)商議過了。」端木敬德續(xù)道:「一來,如今桂陵城門已經(jīng)嚴(yán)重受損,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雖然與白芊紅那妖女的約期將至,但若秦軍再度兵臨城下,只怕難免城破之恨。二來呢,城中軍民也著實(shí)禁不起這樣的車輪戰(zhàn),若是放任不管,定然是撐不過今晚了。所以我與路大鉅子商量,無論如何,要逼使那妖女白芊紅在今晚太陽落山前鳴金收兵……」眾弟子聽聞此言都是面面相覷,雖然誰都不敢接話,但人人心中皆想:「那妖女好不容易眼見城破在即,哪肯輕易收兵?簡直是癡人說夢。」
「其實(shí)很簡單,不過是條釜底抽薪之計(jì)罷了。」端木敬德知大伙兒不信,繼續(xù)說道:「幾個月前,墨家弟子秦照,就是身材特別矮小的那個孩子,依路枕浪的意思,偷偷率人挖穿了一條地道。那地道直達(dá)秦軍駐扎糧草的附近……」無須端木敬德再說下去,聽到這里已經(jīng)有人叫了出來:「可是要放火燒秦軍的糧草!?」
「正是!熱鍋底下沒了柴火,自然就涼下來了。數(shù)萬大軍無糧可食,要進(jìn)行補(bǔ)給又不易,白芊紅別無他法,只得以軍就糧,先退回濮陽再說。那時雙方約期屆滿,妖女自刎謝罪,秦國軍隊(duì)留守濮陽城中,我方正好得以喘息,修復(fù)耗損再召援手入城。」端木敬德一口氣將連月來與路枕浪的計(jì)議說出,隨即環(huán)視眾人,又道:「我與路枕浪反覆計(jì)較過,潛入敵軍后方的人不需多,五百精壯應(yīng)該夠使了。這人嘛,我們跟墨家各出一半,為師并不勉強(qiáng),如果有人自愿前往,便自個兒站出來。」在場的儒家弟子們?nèi)杖张c秦軍交戰(zhàn),深知對方既勇且悍,平日出城迎敵也是倚著城墻作戰(zhàn),從不敢作孤軍深入的打算,即便是墻頭上有自己人,用弓炮弩石甩手箭種種武器加以掩護(hù),出城者仍是十傷其五。如今只五百人悄悄穿出地道,潛入敵軍后方陣地殺出,無論能否成功燒去對方糧庫,都絕無生還的可能。或許是想到此節(jié),一時之間,千余名弟子中竟無一人有所動作。
「讓我去吧,師父。」
沉默之中,素來很少在人前發(fā)表意見的楊寬文開了口。楊寬文輕輕拍了拍前些日子受傷的左腿,慢慢站起來,不疾不徐地說道:「我要去。這腳傷已大致愈合,所幸在地道中行走也無須快。師父,請讓我領(lǐng)頭主持這次行動。」楊寬文說話時,所有人都緊盯著他看。對于過去十?dāng)?shù)年間從不跟師兄弟們爭功的大師兄,突然主動攬下這么一樁有去無回的行動,有人吃驚、有人不能理解。但大部分的儒家子弟打從入門之后,便在各方面都受到楊寬文的種種照顧,他們很快便體會到正因?yàn)槭沁@種無法生還的任務(wù),所以大師兄才主動請纓上陣。
「千古艱難唯一死。」
「能事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倒也還不壞。」
「算我一份。」
「我跟著大師兄走。」
「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楊寬文表達(dá)了自愿前往的意愿之后,便有儒家子弟接二連三地站出來,很快地就湊足原先預(yù)定的兩百五十人。這二百多人,人人都深受儒家長久以來的學(xué)術(shù)熏陶,其中更有大半受過楊寬文的深恩。他們的神色語調(diào)或許都顯得緊張,但他們看向楊寬文時,嘴角上卻都帶著微笑,仿佛等會兒要去執(zhí)行的,不過是一件普通的防御工事罷了。「好好好。」端木敬德噙著淚,叨念著:「我就知道我儒家弟子們,沒有怕死的。事不宜遲,這就走吧。」
儒家人馬來到地道口時,墨家鉅子路枕浪與秦照等人已在此處相候。以秦照為首的墨家子弟們,為了不要跟著身著黒盔黑甲的秦軍相混淆,脫去了平素穿著的黑色短打,也換上了白衣白袍,使得墨家的二百五十人與儒家的二百五十人站在一處,幾乎沒有不同,看起來像是一家人似地。而此時沒有上戰(zhàn)場的其余兩家弟子們,也紛紛來到此處為這五百人送行。
「對。等會兒我們?nèi)窟M(jìn)入地道之后,張大哥就負(fù)責(zé)率人將這些碎石、泥土填入,將地道封死,以免秦軍反而利用地道潛入桂陵……」策劃執(zhí)行此次地道突襲的秦照,忙雖忙卻是有條不紊地在地道口指揮,同是墨家弟子的張京房專注地在旁聽他解釋,秦照又道:「更重要的是等到地道完全填死了,務(wù)必記得要將旁邊大缸中的糯米水全都灌下去……」張京房回道:「兄弟放心,我一定辦到。」「那就拜托大哥了。」秦照交代完這邊,隨即又去關(guān)照別處。花升將此時正將裝滿菜油的幾百枝竹筒點(diǎn)交給楊寬文,請他代為分發(fā)。秦照見狀,巨細(xì)靡遺地細(xì)細(xì)交代楊寬文,如何將燃火的工具小心地與這些竹筒隔開攜帶。儒家掌教端木敬德與墨家鉅子路枕浪,兩人則在一旁并肩站立,看著這百來人穿梭來回忙碌著。
「都是大好的男兒。」端木敬德突然開口說道。
「可不是呢。咦?」路枕浪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突然一瞥眼瞧見這數(shù)百名白衣白袍的人群中,有一張?zhí)厥獾哪樋祝氛砝诉B忙快步向前,走到那人身邊,「荊兄弟?!」路枕浪喊了出來,滿腹狐疑地問道:「荊兄弟為何在此?」
「我……」荊天明正往自己的頭上澆上菜油,沒想到突然被路枕浪叫住,當(dāng)下尷尬萬分。而與荊天明站在一處,也同樣在澆淋菜油的儒家子弟,經(jīng)路枕浪這么一喊,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知何時卻被人混了進(jìn)來,幾人臉上頓時顯出憤怒的顏色。路枕浪見狀,拉了拉荊天明的袖口,道:「我們上旁邊談去。」荊天明也只好放下手中油勺,無奈地跟隨路枕浪離開。
「我記得此次行動,除了墨家、儒家兩派子弟,并沒有邀請其他武林人士參加。」來到人少處,路枕浪隨即變得疾言厲色,咄咄逼問道:「你師父蓋聶知道你來這里嗎?你不怕他傷心?看你的樣子,只怕是不告而別,偷偷溜來的吧?」
「我?guī)煾杆恢馈!骨G天明微微張口,但想路枕浪是瞞不過的,干脆便直說了:「這是我自己自作主張。」
「怎么?這五百人中有你放心不下的人?」路枕浪搖搖頭,打量著荊天明又追問道,「不然,你為何硬要參加不可?你應(yīng)該知道這次行動有去無回……」
「我知道!」荊天明生硬地打斷了路枕浪的話,幾乎是無禮地回道:「我當(dāng)然知道!請讓我參加,我自告奮勇還不行嗎?」
「不行!」路枕浪斬釘截鐵地答道:「雖然我不明白你為何想去?但就憑你是荊軻大俠留下來的唯一子嗣、又是蓋聶蓋大俠最后剩下的弟子,只要有這兩重身分在,我就不能讓你參加這種絕無生還機(jī)會的行動!」
「血統(tǒng)!?身分!?呸!」荊天明突然用極為不屑的態(tài)度,瘋狂地亂喊起來,「那是甚么鬼東西?!這不行!那也不準(zhǔn)!如果都不行,那不該死的人為什么都死了?都死了啊!我想死都不行嗎?讓我死、讓我死,讓我參加、我要參加!」荊天明邊喊邊想向人群中跑去,「你有幾天幾夜沒睡了吧?」路枕浪看著荊天明血紅的雙眼,拉住了他的手,「去睡一下吧。」
「誰要睡?我很好!」荊天明死命地掙扎,想要抽回被路枕浪扣住的手,但即便是他全身上下都用菜油淋了個透,就是無法掙脫路枕浪那鐵環(huán)也似的手。「你失態(tài)了。」路枕浪微微責(zé)備道。他猜想或許是蓋蘭猝死、高月離開等事,讓荊天明心煩意亂,但自己對這些事的臆測,實(shí)在不宜在此時此地說將出來,所以只是轉(zhuǎn)頭叫來荊天明的好友花升將,好生吩咐道:「照顧你的朋友,別讓他混進(jìn)去了。」花升將點(diǎn)點(diǎn)頭,隨即伸出兩臂將荊天明給牢牢抓住。
「鉅子。」「師父。」秦照與楊寬文異口同聲叫道:「大伙兒都準(zhǔn)備好了。」路枕浪與端木敬德互望一眼,兩人都點(diǎn)點(diǎn)頭,吩咐道:「那便走吧。」
有了鉅子跟掌教的命令,儒墨兩家總計(jì)五百人,在秦照、楊寬文兩人的帶領(lǐng)下,魚貫走入地道。那地道入口低矮而潮濕,眾人身上又涂抹了油,使得大家不得不彎著腰,將手搭在前方人的肩膀上,兩人一列依序緩緩前行,五百人宛若一只蜿蜒的長龍,無聲的漸漸消失在那張只通往地府的大口中。
「放開我。」荊天明在旁將一切都看在眼底,他悄聲對好友言道:「我不會去的。你放開我。」「嗯。」花升將悶聲答應(yīng)著,卻沒有放開雙手,反而是順勢將頭埋在了天明的肩膀上,「剛剛走下去的那個秦照,是從小跟我一起長大的……看不出來我們一樣大對不對?他長那么矮……」花升將邊抽泣邊說,他的眼淚順著臉頰,一滴滴滑落在荊天明的脖子上。荊天明覺得眼前這副景象極不真實(shí),就好像那天高月明明是甘冒奇險來跟自己相會,卻變成了一場訣別。「又有很多人要傷心了吧?」荊天明在心中自己問自己,「這五百人也有親人好友,他們也會像我或是像花升將一樣傷心吧?」
「倒上!」當(dāng)這五百人離開約莫半個時辰之后,墨家弟子張京房一聲令下開始填沙、倒土,很快地就將地道填滿,最后依照秦照離去時的交代,灌下了糯米水之后,從外表上便再也看不出大地的傷痕。花升將可以走到上頭,用腳踏了踏,又跳了一跳,只感覺到腳下的黃土十分扎實(shí),現(xiàn)在朋友們是不可能從這里回來了,即便是他們沒能成功穿出地道,沒能成功對秦軍進(jìn)行突擊,也是不可能再從這兒回來了。「混蛋!可惡!」花升將對天狂吼了幾聲,「為我的兄弟,我要?dú)⒐饽銈儯戆桑戆桑 骨G天明沒有說話,但他也覺得心口那里有一把怒火正在熊熊燃燒。
「他們不會白白犧牲的!」路枕浪跳上城頭,對大伙兒喊道:「我們要為他們爭取時間,依腳程而言,秦照、楊寬文等人大約還需要半個時辰才能到達(dá)目的地。在他們突襲糧庫之前,我們要盡可能的反攻,逼使更多的秦軍出營攻擊桂陵城,留在后方的秦軍越少,他們成功的機(jī)會就越大。」
「出城迎敵!」端木敬德舉劍高喊。
「出城迎敵!出城迎敵!出城迎敵!」在路枕浪與端木敬德的鼓動下,所有武林豪杰并齊國軍士都抖擻精神三呼起來。方更淚率人將城門打開之后,兩扇已如累卵的城門差點(diǎn)都關(guān)不起來了。路枕浪、花升將、張京房打頭陣,率領(lǐng)墨者負(fù)責(zé)沖散秦軍陣腳;端木敬德親自率領(lǐng)談直卻、劉畢等弟子組成八個八佾劍陣緊接在后,以陣法負(fù)責(zé)絞殺散亂的秦軍;朱岐、楊隼、蓋聶、趙楠陽等人率領(lǐng)著齊國軍士與武林豪杰,一隊(duì)隊(duì)手拿槍戟沖殺出來,亦是勢不可擋。這批悍勇絕倫的戰(zhàn)士們來到戰(zhàn)場,連素有紀(jì)律的秦軍也亂了陣腳,驚惶起來。領(lǐng)頭的秦軍將領(lǐng)不得不吹起號角,要求后方增援。只聽得號角聲一聲聲遞送出去,原本正在后方營帳處休息的秦兵立即遵守號令,持槍帶甲增援前方。
路枕浪手下不停地砍殺,眼睛卻隨時注意著秦軍的活動,眼見后方增援的秦軍已走到半道上,也開始緊張起來。路枕浪很明白,自己率人出城的目的只在引秦軍出營,卻絕不能讓他們與增援的秦軍交手,否則將傷亡慘重。路枕浪攀上城頭,焦急地眺望著秦軍后營糧庫的方向,只見稀疏的小隊(duì)秦兵在巡邏著,卻連一個白色的人影也沒有。端木敬德也沖了上來,萬分焦急地問道:「看見了嗎?」「沒有。」路枕浪搖頭道:「論時間,應(yīng)該是出來了。」端木敬德又問:「該不會地道崩塌?」「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路枕浪的眼睛直視前方,不肯放過任何一點(diǎn)小小變化。端木敬德又問:「怎么辦?要堅(jiān)持下去,再等等看嗎?」「不!不能等了!」路枕浪眼見增援而來的秦軍,距離眾人不過百尺之遙,立即下令道:「退!大伙兒這就退回城中!」
眾人得到指令,立即開始奔回桂陵城中。但花升將與荊天明卻不肯就這樣退走,他們盡可能的拖延、盡可能的掩護(hù)自己人退走、盡可能的殿后,還有許多儒墨兩家的弟子也如法炮制,他們不敢違抗將令,只是希望能延得一刻是一刻,只是希望能在撤退之前看見火起,只是希望自己的兄弟、或是他們自己,誰都沒有白白犧牲……事實(shí)上,連端木敬德都口中邊喊著「撤退、撤退」,腳下卻連一步也不肯向桂陵城門靠近,任憑臉上那一把白色長髯化作紅髯。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撤兵的銅鑼聲震天響起,增援而來的秦兵,聽見鑼響,更加快了腳步;而在城腳下激戰(zhàn)的眾人,卻還在拖延。路枕浪怎能不知大家的心意,他一把搶過張京房手中的巨鑼拼命敲起,向眾人吼叫道:「撤退!撤退!」
「火!火!是火!」先是鎮(zhèn)守城門的張京房一嗓子喊了出來,他指著秦軍后營糧庫的方向,忘我地大叫,「天啊!起火啦!成功啦!」緊接著便哭了出來。張京房這一聲喊,比什么鑼聲都有效。豪杰們一聽火起,頓時人人爭著撤退,只為爬上城墻,親眼看一看那火、親眼看一看那些弟兄。
剛開始是一抹淡淡的黑煙騰空而起,然后很快的變得濃郁,一股又一股的噴向天空。之后,才有亮光跟紅色開始閃動起來,跳躍似地,仿佛盛夏的花朵會在某個早晨間突然全部盛開了。桂陵的城墻上,完全聽不到那兒的聲音。眼前只像一幅畫,一張無聲的畫。所有人都緊盯著那張畫看。看那鋪天蓋地的黑煙與黑甲,是如何吞噬了那本來就只占了一丁點(diǎn)兒畫面的白。無論城墻上的人再怎么不舍,遠(yuǎn)方的白色接二連三地倒下了,一點(diǎn)一滴,最終完全消逝在畫布上了。花升將撲通跪倒在地,哭喊道:「秦照好兄弟!哥哥今天已經(jīng)為你多殺一百來人,陪你好生上路。你走好、你走好呀……」「寬文……好徒弟啊……」端木敬德眺望遠(yuǎn)方,喃喃自語,老淚縱橫。還有好多好多的人同樣也是傷心欲絕,哀悼著他們的兄弟朋友。荊天明靠在花升將身旁,拍著他的肩膀,讓他痛哭。不知怎么著,荊天明自己已沒了眼淚,這種生離死別,打從他有記憶以來就沒停過,傷心傷心還是傷心……每次傷心時都以為,在這世上再沒有能讓自己更傷心的事情了。但是,下一次卻又傷得更重、更重……「我絕不再傷心。絕不再流淚。」荊天明在心中暗暗對自己承諾,卻又不知在他的心底深處,憤怒已取代了悲傷的位置。
「擲石!」眾人返回城中之后,路枕浪立即發(fā)令。張京房、元浩倉等人則立刻將準(zhǔn)備好的大石、碎石、火石諸物,向壓境的秦軍丟擲過去。被路枕浪誘來增援的秦軍,剛剛開拔到城下,就遇上擲石攻擊,頓時死傷慘重。加上軍糧被燒,火勢兇猛,至今仍未熄滅。秦兵人心惶惶,一時間竟不知道是該先回營救火,還是繼續(xù)攻擊桂陵城。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
路枕浪屏息以待的撤兵鑼聲,終于在五天四夜之后,在彼方響起了。秦軍如潮水般依序退去,路枕浪看著在風(fēng)中搖曳招展的帥字旗,心想:「現(xiàn)在就等白芊紅撤兵了。如果一切皆如預(yù)料,白芊紅應(yīng)該會下令連夜撤軍,那么明天早晨起來之后,桂陵城外應(yīng)該不會再有秦軍的影子了吧?只是不知道白芊紅有沒有什么奇招?」路枕浪搖搖頭,不知為何,他突然想起了白芊紅臉上的微笑,自己也微笑了起來。「等吧。不知道、不明白的事情太多了。」但路枕浪心中很肯定一件事,那就是這個夜晚對他、或?qū)Π总芳t來說,都會是非常精彩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