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歸來(五)
一圍紗帳隔著,盧佳音和蘇秉正都沒睡好,反倒是小皇子了無心事,睡得心滿意足。四更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在床上撒了一泡尿,然后覺得床濕了睡不舒服,哭鬧起來。
蘇秉正半夢半醒的被他哭醒,覺出身上濕熱,拽著袍子就從床上跳下來。
見盧佳音已擎起燭臺過來查看,張口就指控,“他尿了我一身!”
大孩子控訴小孩子的模樣,縱然是真無過受責(zé)了,也總給人一種欲蓋彌彰的滑稽感。盧佳音差點沒笑出來。
她不是第一次照料孩子了――當(dāng)年她初見蘇秉正的時候,蘇秉正比小皇子大不了多少。她和蘇秉正養(yǎng)在一處,因把他當(dāng)成了自己親弟弟,沒少親手幫他換尿布。就算真是蘇秉正自己尿床了,她都不會放在心上。被小皇子尿了一身而已,有什么好在意的?
都不知道蘇秉正解釋些什么。
蘇秉正自己也懊惱得想去撞墻――他為什么要向盧佳音解釋啊!
但看到盧佳音幫小皇子清洗擦拭,給他身下墊上新的棉氈,撓著他的小肚皮哄他入睡,他心情就不可遏止的低沉起來。
其實盧佳音和盧德音真的沒有那么像。至少在黑夜里看著她的側(cè)臉,蘇秉正是不會認(rèn)錯的。
但她半垂下睫毛來,眼睛里含著一脈流淌的橘色光火的模樣,那么像,簡直難辨真假。
那一顰一笑,舉手投足,分明就和阿客如出一轍。對上她的眼睛,不經(jīng)意間就混淆了。
所以才生怕被阿客笑話般,匆忙解釋。
小皇子被盧佳音伺候得很滿意,終于干干爽爽的再度睡過去。
蘇秉正自不會嫌棄自己的兒子,擦拭更衣完畢,便又爬回床上去,摟著兒子繼續(xù)睡。
盧佳音顯然并不知道蘇秉正又糾結(jié)起來,見他躺回去了,便吹滅了蠟燭。卻不急著回榻上,而是先將碧紗廚前帷帳打起來。
透了氣,屋里的悶熱稍稍散去了,蘇秉正略覺得舒服了些。
外間朦朧光火遠(yuǎn)遠(yuǎn)的透進(jìn)來,竟有些遙望萬家燈火的意味。很是靜謐。盧佳音的身影映在其中――單看背影,便知道她跟阿客到底不是同一個人。
她沒再做多余的事,仿佛不知道里面有皇帝在看著她似的,悄悄的就上榻去睡了。
不知怎么的,蘇秉正竟也覺睡意襲來。
不片刻功夫便酣甜入夢。
夢里大雪紛飛。琉璃窗上結(jié)滿了冰花。人卻并不覺得冷。地龍燒的旺,熏得人面頰滾燙。
屋里藥味彌漫,只是聞到了,喉嚨里便都是苦得讓人皺眉的味道。
――十歲之前,每年他都是要病那么一兩回的。可這一回卻仿佛尤其難熬些。
他陷在被子里,一層又一層,四面尋找,卻望不見阿客。
只耳邊嗡嗡的議論聲,令人心煩。
“盧姑娘又讓大少夫人叫去了……”“說是年末了,叫去幫她看看賬。”“什么看帳,只怕是看上了盧姑娘……良哥兒年來也十六了,聽說很中意盧姑娘。”“盧姑娘真是好福氣……”“人品也難得,說是養(yǎng)女,可那一身的貴氣,見過的誰不當(dāng)咱們夫人嫡親的閨女!”“可再好的人品,也就是個落魄的孤女罷了。良哥兒可是大房長子。”“要不說盧姑娘有福氣嗎……”
蘇秉正煩躁著。心想他是大房長子又怎么樣,朕可是皇帝!
昏沉中,不知是誰插了一句,“可我瞧著,盧姑娘未必看得上良哥兒。”
就像有清泉潤過喉嚨,他心里的煩躁霎時便消解了。
屋里寂靜下來。
不知過了多久,他聽到采白輕語,“……姑娘受了委屈,不要全憋在心里。”“多大點事,理她作什么?噓――仔細(xì)別吵著黎哥兒。”
那聲音一如既往的淡泊,溫和帶笑,仿佛天下事盡不在心上一般。
于蘇秉正而言,正是天籟。身上的困乏、不適一瞬間全都消失不見,他撐著從床上坐起來,正望見那素白纖手打起垂簾。
烏云似的黑發(fā),桃花似的面頰。唇邊帶著淺淡的笑,漆黑的睫毛垂下來,眼睛里就是一脈柔光。
――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覺得阿客好看得像畫上仙女。
也并沒有旁的意味,就只是覺得好看。總想看,總也看不夠。
坐起來,屋里的景致就這么換了,換做少時樸素但溫暖的擺設(shè)。高而厚重的梨木家具,還有高而厚重的床帷……當(dāng)窗陳設(shè)著黑色的書案,書案上一只大肚子白玉瓶。阿客伸手挪動瓷瓶,將一枝紅艷熱烈盛放的梅花放了進(jìn)去。
她穿著素青色的襦襖羅裙,這么冷的天,卻連皮草都沒帶。身上首飾都不著彩色,只頭上斜簪了朵淺粉的絨花。
素淡得太過了,只怕家里的丫鬟打扮得都比她更鮮艷些。
黎哥兒知事早,他明白的。但凡她稍打扮打扮,就總有些嘴碎人閑的,要在背后議論她。
明明是大房那個姨娘肚子里爬出來的不出息的長子垂涎她,旁人嘴里一傳,也就成了她攀附富貴。
還不明白自己心事的時候,也曾想過,她若是他一母同胞的阿姊就好了。那么她必然活得比誰都更自在朗闊。
可也同樣在還不明白自己心事的時候,就已經(jīng)認(rèn)定,阿客是要在身邊陪他一輩子的。誰也不能搶走。
他的眼睛望著阿客。那時阿客已是含苞待放的少女,而他還是懵懂孩童。阿客將紅梅抱至床前,那紅梅花煌煌赫赫,映得滿帳紅艷,她笑道:“外面好大的雪,山都白了頭。正是寒冷的時候,梅花竟開放了。你看,喜不喜歡?”
黎哥兒便抿了唇望著她,笑容涵在眼睛里。
也不說話,只從枝上折了兩朵紅梅花,探身過去替阿客簪上。還特地用手指戳了戳,確信簪牢了,才彎了眼睛細(xì)瞧,“梅花真好看。”
阿客回過神來,忍不住低低的笑起來,“你啊,從哪里學(xué)的這些?以后可不許再弄了。”
可一直到晚上,也沒有將那兩朵梅花拂去。
天已大亮。
宮女們支起十二扇雕窗,挽起三重帷帳,晨風(fēng)穿戶而入,渡進(jìn)了碧紗廚。
蘇秉正還在沉睡。連小皇子例行一個時辰一次的哭聲,也沒打擾了他的安眠。
三個月來,他少有睡得這么好的時候。
他停朝已經(jīng)有些時日,前陣子朝臣們勸諫得厲害,蘇秉正似乎也有所松動――是以才開始考慮撫養(yǎng)小皇子的人選,最終大約是選中了盧佳音。想來他是決心從先皇后的亡故中走出來了。
今日休沐,朝臣們應(yīng)該不會再來煩擾他。采白便不令人叫醒他。
盧佳音哺乳好小皇子,將孩子塞回到他懷里。這一大一小步調(diào)統(tǒng)一的在夢中打了個哈欠,么了么嘴。連睡姿都一樣一眼的。看得人心中發(fā)笑。
一個妃嬪宿在皇帝的寢宮,雖不是什么大事,卻也并不尋常。
宮中妃嬪誰不是耳聰目明的?
沒兩天,就已經(jīng)紛紛得到了消息。然而蘇秉正究竟是什么心思,能猜到的人卻也不多。
――盧佳音其人,在蘇秉正的后宮里可用“默默無聞”乃至“不得圣心”四個字來形容。
天子四妃九嬪,妃位上只淑妃周明艷一人。嬪位上則有昭儀王夕月,昭容蕭雁娘,又有崔、鄭、楊、陰氏幾個世家貴女或功臣遺孤――這些人都是入宮就身居高位的,未必有寵,然而誰都小覷不得。
再往下數(shù),才是盧佳音。蘇秉正子女不多,滿打滿算才三子一女。盧佳音好歹也是皇長女的生母,卻連嬪位都沒得。王夕月盛寵之下,尚未有所出便已位列九嬪之首,一比就知道冷暖。
盧佳音為人又低調(diào),不湊熱鬧不爭寵,只偶爾得皇后召見,陪著說說話――然則后宮里誰還沒被皇后召見,陪著說話過?
她有身孕那陣子,宮里也確實關(guān)注過。只是沒幾個月,皇后也查出身孕來了。這才是令后宮局勢陡變的大事,誰還關(guān)心盧佳音這個透明人?
是以宮中知其名的有一些,知其人的便沒多少了。
就連華陽公主,也是看到她本人了都還沒認(rèn)出來。遇見她從正殿里出來,只以為是個眼生的宮女,特地上下打量了一番。
盧佳音只含笑對她點頭,打招呼道:“公主殿下。”
華陽公主看到她的臉便有些不痛快,見她連禮節(jié)也不周全,越發(fā)覺得自己被慢待了。
便不理她,反而似笑非笑的望向采白,“阿兄殿里的婢女,真是越發(fā)尊貴了。人說冰肌玉骨――怎么這連膝蓋也是冰玉金貴,彎曲不得嗎?”
這話尖銳得露骨,采白不得不辯解一句,“是婢子失職,慢待公主了――這一位是盧婕妤。”
這些日子朝中正在操辦長樂公主追封、葬一事。華陽公主也不算孤陋寡聞,當(dāng)即就明白過來,這位“盧婕妤”是什么人。
已經(jīng)自己笑起來,“妹妹穿得太清素,我一時就認(rèn)錯了。還請別放在心上。”
她看著明艷直爽,實質(zhì)上是個最容易被得罪的人。又看盧德音尤其不順眼。當(dāng)年在國公府上,沒少讓人利用著給盧德音下絆子。真要跟她計較起來,那就沒完沒了了。
盧佳音只笑道:“公主多慮了。”
華陽公主就又細(xì)細(xì)的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那明媚的杏眼一瞇,笑道:“白姑姑,你說盧婕妤是不是跟一個人特別像?”
采白自然知道她說的是誰。她跟這位公主關(guān)系不佳,實在不愿故主成為她口中談資,只敷衍道:“世上相像的人本就不少。”
便請她進(jìn)殿。華陽公主也不理會,就那么站在大殿門口,拉了盧佳音的手,抿唇望著她,“可一不留神像到這么形神兼?zhèn)涞摹碗y得的。妹妹說,是也不是?”
盧佳音在心里嘆了口氣。換在前兩天,還可以用照料小皇子當(dāng)借口。偏偏今日蘇秉正終于放她出乾德殿,準(zhǔn)她回自己宮里去了。
竟沒合適的理由脫身。
――想訓(xùn)誰就訓(xùn)誰,還要當(dāng)面教訓(xùn),還要拖著人聽訓(xùn)不許走。這位公主真心被養(yǎng)出了不小的公主病。
她不接口,華陽公主也不逼問。只眉眼間的輕蔑一點點顯露出來,“可你學(xué)得再想又怎么樣?不是那個人,再像也不是那個人。”
說完了這句話,眼波掃過,便再不流連,邁步往殿里去了。
盧佳音望著她的背影,心中無可奈何。這位公主跟她的積怨,看來已經(jīng)深到看不慣有人模仿她來討蘇秉正的歡心。
她也不愿自己的身上還帶著盧德音的影子。
可旁人要演得像你容易,你要演得不像自己,又該怎么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