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歸來(三)
蘇秉正與盧佳音說話時,幾個乳母都屏氣寧聲的各自忙著。
才三個月大的孩子,哪里需要費多少心力?小皇子又已經(jīng)睡熟了,能做的事自然更少。
偏蘇秉正還留在內(nèi)室,她們只能心猿意馬的做做樣子,都有些無所適從。
一時聽到蘇秉正提拔盧佳音的兄長,開口就令承襲國公之位,饒是幾個人見識都不算淺了,也還是都露出了詫異的神色――誰都知道,要過繼必定選尚未懂事的孩子,這樣才好留在身邊細細的積累感情,方能令他從心底里向著養(yǎng)父母,將這個家的利益放在前面。直接挑一個已成年的去過繼?根本無異于直接把家產(chǎn)贈送給旁人。
且與這份家產(chǎn)捆綁在一起的,還有文嘉皇后的娘家,范陽盧氏的正統(tǒng)。
多少權貴攀附五姓尚且無門,只因有個妹妹在皇帝身邊伺候,盧毅竟平白就將整個盧家的盤面都接手了。這可真是……
一時她們看盧佳音的神色都有些不對了。
盧佳音自己卻處之泰然,仿佛聽過就忘了一般,連半分喜色都沒有流露出來。
然而究竟是什么樣的心境,也只有盧佳音自己知道。
她原本以為要花費許多功夫才能嶄露頭角,令蘇秉正肯將兒子給她養(yǎng),誰知道蘇秉正竟已是做好了主張,才傳召她前來――她所惦念的事,蘇秉正到底還是放在了心上。
令盧毅承襲了盧家正統(tǒng),自然就是想令他作為小皇子的舅舅,出一份力。
――當年她心里確實是想過繼一個孩子,親自養(yǎng)育。不過說到底,家中已連個活人都不剩,所能保留的,不過就是祖上的牌位與香火,又無需將老幼托付到旁人手上,過繼孩子還是大人,又有什么要緊的?
只要盧毅別貪心過甚,為抬舉生父而將她父祖別置,另立正統(tǒng),也就夠了。
而蘇秉正既然不想盧家隱沒,日后不論誰來撫養(yǎng)小皇子,都需得記著,自己是在替盧德音養(yǎng)孩子。小皇子的舅家還在呢。
這般情形下,她作為盧毅血脈上的親妹妹,撫養(yǎng)小皇子也是十拿九穩(wěn)的事。
只怕更大的抬舉還在后面。
蘇秉正已傳令禮部草擬小公主追封并葬事宜,卻并沒有讓她回去。
而是令采白將她帶到側室去,說些照料小皇子的日常瑣事。
“挑嘴著呢,”采白就柔聲說道,“總是難喂。認奶……然而這回認了這個,三五天之后又未必了。”
盧佳音就道:“許是乳娘吃了些什么,讓奶味變了?”
“那里會讓她們亂吃東西?”采白無奈的笑著,眼圈不覺又泛紅了,“跟他阿娘一樣一樣的。當初客娘子……皇后幼時就這個毛病。非要夫人親自帶著,旁人帶也跟,可跟一陣就哭鬧著要找阿娘了。”
可這孩子的阿娘,要去哪里找回來?
“孩子雖小,可還是敏感的。”盧佳音不說話,采白就自言自語著,“誰對他真心,他都感覺得到。也并不是認母――才三個月大,能認得出誰來?只是這些乳娘們,丟開親兒女來哺養(yǎng)他,圖什么?不是指著他日后帶挈,就是怕被責罰。縱然對他好的,又有哪個是真心疼愛他?”
盧佳音道:“慈母天性,總有人真心疼惜幼弱。想來皇后親自挑選過,總歸都不差的。”
采白就頓了頓,道:“皇后確實少有看錯人的時候……”
――她旁的本事不顯,識人之明卻一直都是有的。又是為兒女挑選乳娘,自然加倍用心。
采白沉寂了一會兒,還是把話題給移開了,“婢子瞧著,貴人就是個真心疼惜幼弱的。”
想到死去的阿拙,盧佳音心口不由自主的酸楚。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么,“看著小皇子,便覺得又看到了阿拙……兩個孩子眉眼都生得那么像。”
“原本就是同胞姊弟。”采白道,“陛下令盧大人承祧,日后貴人與皇后也是同根連枝的姊妹。婢子瞧著,小皇子也跟您有緣,望您能常來看看。”皇帝的寢宮,誰敢無宣而入?可采白卻似乎胸有成竹,“貴人是有福分的。”
仿佛蘇秉正已然選定了盧佳音似的。
采白是乾德殿的掌侍女官,她說話比后宮妃嬪還要有分量――說到底,還有誰比她更能親近天顏?
采白暗暗的幫挈她,這沒什么好奇怪的。畢竟她與盧德音生得像,又是盧家正經(jīng)的宗女,天然有一份親切在。
可這么夸功似的透露口風,卻不是她的風格。
只怕是蘇秉正的授意。
蘇秉正一貫愛耍些心眼的――驟然將繁華富貴的前程呈現(xiàn)在她的面前,看似是要順理成章的交給她了。然而仔細追索思考便該知道,他還不曾金口御定。這事還是有懸念的,只是懸念藏得隱蔽。
怕盧佳音過于謹慎了,心存顧慮,還要特地經(jīng)采白的口再暗示一回。
若不是看著他從小長大,熟知他心里那些彎彎道道,盧佳音真未必能發(fā)現(xiàn),蘇秉正還想再考察她。
想必他已經(jīng)知道,在冷落疏遠面前,盧佳音是能守住真善本心的。但貧賤時美好的人,富貴時未必不會丑陋起來。錢財權勢也許不是令人本性畢露的兇器,貧窮也未必。但劇變是。不論本性還是能力,遭逢劇變時都容易展露出來。
所以他將富貴的前景驟然潑向盧佳音。
若盧佳音表現(xiàn)得不能令蘇秉正滿意,倒也未必會影響他扶持盧家的決心。但她本人的前途,那就不好說了。她又不是盧德音,蘇秉正不會對她心存不忍。
――饒是明白他那些彎彎道道,蘇秉正做事的章法,她卻從來都沒有看透過。
遠的也不必說……只看他即位時如何力排眾議,一力將盧德音立為皇后,就該明白。
畢竟那個時候阻力不只來自先帝留下的功臣老臣,也還有盧德音自己。
日頭漸漸西移,室內(nèi)的光線也和緩起來。
小孩子總是睡一陣鬧一陣。才不到一個時辰,小皇子又哭著醒過來。
看盧佳音有些心不在焉了,采白便道:“貴人去看看小皇子吧。”
盧佳音并未推辭――雖看似日常閑聊,但兩個人說的也并不全是廢話。至少乳母那一節(jié),采白大約會去確認一遭。而盧佳音也真心想去看孩子。
先前蘇秉正說的那些話也管用了。這次盧佳音進來,幾個乳母就不再有意無意的防備她,反而殷勤起來。
要逗弄小皇子的乳娘看她有意親自來抱,便讓開了。
盧佳音從床上將孩子抱起來,孩子的哭聲便也停了――看來嚎哭那么兩聲,只是想引起人的注意。
盧佳音忍不住就頂了頂他的額頭,“你就淘氣吧!”
孩子又彎著眼睛,揮舞著手腳,露出牙花子咿呀的笑起來。
樂呵得跟彌勒佛似的。
問了問時辰,已離傍晚不遠。約莫外頭不那么熱了,盧佳音便問道,“能抱出去嗎?”
幾個乳母有為難的,“也不是不能……”也有攛掇的,“這么大了,當然能。”
盧佳音找門時才回味過來。要進出,先得過碧紗廚――出碧紗廚,自然要從蘇秉正跟前經(jīng)過。這些乳娘固然時常被蘇秉正的面貌迷惑,心底里卻是怕他的。畢竟是天子,不怒自威,近之生畏。
感到為難的,是怕生事。攛掇她的,是唯恐不生事。
盧佳音在乎的卻是旁的,“小殿下有多久不曾抱出門去了。”
乳母只答,“頭一個月是不能見風的……”后面的便囁喏著不肯說了。
看來是至今都沒抱出去過的。
盧佳音就又嘆了口氣――蘇秉正光知道溺愛這孩子,對怎么養(yǎng)孩子,卻是一竅不通的。
偏偏孩子身邊的養(yǎng)娘又都是這樣的……
采白也正在和蘇秉正說乳母的事。
卻是蘇秉正先和她提起,“都攆了吧。”他開口就是。
歷代皇子的乳母,都是有功格外賞,無大過不責罰的。然而到了蘇秉正這邊,卻三天兩頭為小皇子的事向她們發(fā)脾氣。這回更是開口就要驅逐。饒是采白本來就想說些不利的話,聽此言也得追問一句。
“有哪里不妥當嗎?”
蘇秉正面色仍倦怠著,“朕進去時,盧氏正在哺乳。”
采白便沉默下來。蘇秉正對這個孩子真是關切到有些神經(jīng)質了。乳母再受優(yōu)待,那也是下人。盧佳音再不得寵,位分也還尊貴著。她待要抱抱、喂喂孩子,乳母們敢不許嗎?
“朕記得,當日你為阿客挺身而出,”蘇秉正又說,“連阿兄都敢阻攔。”
采白道:“那不一樣的……”
“她們今日不敢攔著盧氏,日后自然也不敢攔著旁人。焉知近前的都是好人?”
道理也可以這么講,卻未免有些刁鉆多疑。說到底還是蘇秉正私心作怪,他并不希望小皇子對乳母產(chǎn)生依賴――只怕任何可以取代盧德音地位、奪取她東西的女人,蘇秉正都會加倍的挑剔,加倍的厭憎。
采白說盧佳音有福,并不是客套話。她日后必定會富貴過人。可富貴之外的東西,也只愿她寡欲少求,方能不怨不尤。
便也不再多為乳母們說話,只道:“婢子這就去傳令,叫尚宮局換人來。”
蘇秉正卻攔下了,“不急。”清黑的眉眼一垂,“先讓盧氏照料著……就讓她歇在殿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