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說要走咱就走,英雄助紅顏
夜無論是李治還有武后都有眾多話要交代于是李賢中武后格外派了個人去雍王第通知卻沒有提李賢要走的事。【閱讀網(wǎng)】而就在這一天晚上睡夢中的程伯虎薛丁山被人從床上硬拽了起來睡眼惺忪的他們聽說皇帝召見一時間都感到迷迷糊糊的。
什么事情這么緊急?
火燒火燎地趕到蓬萊宮蓬萊殿兩人這才現(xiàn)除了李治還有武后和李賢在旁邊頓時更覺得一頭霧水。然而當聽到他們接下來的任務時兩人全都是摩拳擦掌喜形于色尤其是程伯虎甚至想合掌道一聲阿彌陀佛——這長安城都呆得淡出鳥來了能脫離老爹的管束還能大殺四方好好逞一回英雄他怎么會不樂意?
所以他當下就毫不猶豫地拍著胸脯承諾道:“陛下娘娘臣一定竭盡全力保護雍王決不會讓人傷了他一根毫毛!”
薛丁山不似程伯虎這么夸張但和自個老爹也已經(jīng)好些時日不曾見面了因此也連忙表示自己會盡職盡責。他當然不會知道在某些人眼中木訥的他反而顯得比程伯虎更可靠。
雖然敲定了這兩個隨員但緊跟著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而當李賢表示一路用驛馬換馬不換人地緊急趕路武后還是本能地皺了皺眉——這長安到遼東幾千里就算走得再快也得十幾天若是這么緊趕慢趕到了那里指不定就人都起不來了。不過。她更知道自個的兒子是個執(zhí)拗性子思忖片刻還是把反對吞了回去。
于是這一晚上上官儀等三個宰相也被人從熱被窩里拖了出來。進宮后得知是這么一件事三人不覺都愣住了——按理說這樣大地事必定是先經(jīng)政事堂再往上報此次怎么會是皇帝先知道了?而當聽說李賢要去三位大唐宰相不禁都面面相覷。
反對?這似乎帝后已經(jīng)鐵了心。贊成?可這要出了風險誰來承擔?于是三人當中最是硬骨頭的郝處俊便站了出來。剛剛吐出“劉仁軌”三個字。就被李大帝的一句話頂了回來。
“劉仁軌如今就是遼東道行軍副總管。他自會盡心盡力。賢兒此次先去勞軍倘若李績能夠恢復自是最好倘若不能以他的身份就地接任總管也不至于引起變數(shù)況且李績必有方略留下來只要照章執(zhí)行就好。”
處俊想想劉仁軌是比他還硬的骨頭。若是方略錯誤決不會輕易買賬而李賢雖說不那么牢靠似乎也不是一味求功的性子再說到那里忙著安撫將領(lǐng)也來不及未必能夠有時間干別的。于是他也就省卻了再苦苦勸諫的心思。
上官儀如今是老好人皇帝支持他也就支持;李敬玄則是皇后支持。他也支持;于是。這么一件事就算通過了。接下來地用印出旨自有他們煩心而武后拎著李賢回含涼殿趁夜就開始打點行裝。阿芊忙前忙后憂心忡忡但想到此事她第一個知道心里仍舊是甜滋滋地。
至于尚在雍王第地霍懷恩則是第三批被人拖起來的人之一一聽說帝后召見他的滿腹牢騷都化作冷汗出了。然而一個時辰后他出宮的時候卻是意氣風滿面紅光把留在雍王第的二十個親兵全體叫上竟是天一亮就出長安城去了。除此之外還在崇文館讀書的慕容復也被拖了起來一聽說要跟著去遼東登時答應得比誰都快。
所幸這雞飛狗跳只限制在一個極小的范圍之內(nèi)等到天一亮大家起來地時候長安城又是往日那派景象。而等到大多數(shù)人知道了皇帝派雍王去勞軍的時候則是毫無例外地打起了呵欠——即便是皇帝皇后派李賢出海去海外尋仙問道那也是正常的事這位雍王什么事折騰不出來?
有人認為正常卻也有人暴跳如雷就比如這雍王第中的三位。賀蘭煙聽說整件事后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上馬去追;屈突申若稍稍冷靜些考慮到追是追不上了但該怎么進行后續(xù)支援卻得好好思量大不了她再偷偷跑一次;至于許嫣在最初的極度震驚之后反倒是最最冷靜的那一個。
“如今我們都已經(jīng)嫁為人婦就算是申若姐姐這追到遼東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六郎雖然是前去遼東但那里名將云集軍隊眾多一般不會出事。可是這歷來領(lǐng)兵在外后院起火地可能性反倒大些。”
許嫣掌管許家已經(jīng)有些年頭這話說得極有條理原本還算計著打點行裝地屈突申若立刻醒悟了過來。而賀蘭煙雖還有些懵懂但在得知利害之后懊惱歸懊惱但還是不得不接受此次又得在家里等著的事實。除了李賢之外被她們在
落得最多的大約就是霍懷恩了——作為親兵頭子這來通報一聲!
然而仿佛為了印證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一句俗話三個女人好容易達成了一致之后繼李賢悄悄跑路之后又傳來了第二個壞消息——高德笙不見了!
作為親兵頭子和曾經(jīng)地游俠其實說得不好聽就是強盜霍懷恩的神經(jīng)自然是無比堅韌所以明知道王府那幾位女主人肯定要在背后埋怨他他卻依舊和沒事人似的。由于時間問題和驛馬問題雖說親兵團的精銳過三百但此次能帶出來的卻只有五十余人剩下的就只能拿著通關(guān)文書利用賀蘭周在各地的網(wǎng)絡(luò)一路換馬趕往遼東。
雖然曾經(jīng)追過一次噶爾欽陵但從長安到?jīng)鲋葸@段路比起長安到遼東那簡直就是小兒科了。即便一群人都是精壯漢子但是在連趕了四天路之后一個個也都是精神不濟于是只得在驛站歇了一個晚上。一路上只歇了三次一群人終于用最快的度趕到了遼東境內(nèi)至于累死的馬也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shù)目好在彼時馬價便宜。
雖然李賢有通關(guān)公文還有蓋著國璽和政事堂大印的圣旨但國內(nèi)城的唐軍守將卻幾乎不敢相信這當口居然來了個親王。這要說勞軍吧那好歹也得帶補給或金銀過來可這批人分明是急趕來的什么都沒帶。懷疑歸懷疑奈何他這牌名實在不好攔著于是只能緊急征調(diào)一百名軍士隨行護送另派人火前往前線報信
不消說李績病倒的消息他還不夠資格知道。
自從到這大唐之后李賢還是第一回來到這么遠的地方因此沿路看到迥異于自己腦海中認識的遼東他心中很是覺得異樣。仿佛是為了印證那守將之前的警告一路上確實算不上太平“叛軍”的散兵游勇固然是常常撞上匪盜也不在少數(shù)。
風塵仆仆趕了這么久的路無論李賢還是其他人身上那衣服早就看不出本色至于那些派來當他護衛(wèi)的國內(nèi)城唐軍就更不用說了瞧著也和匪盜分別不大于是難免有人想要黑吃黑。好在他這一行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往往遠遠遇上就有人喝令前頭避開若是對方不讓就直接沖殺上去。
三天的路途他們這一行人就殺了幾十號人四散奔逃的誰也懶得計算。
直到第四天他們才碰上了稍微多一點的叛軍大約百多號人。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看到的是叛軍和別人激戰(zhàn)。遠遠望去只見十幾個人在百多人中間左沖右突為的兩個一人持長槍另一人揮長槊竟是勇不可擋。雖說急著趕路但李賢覺著那被圍的人似乎是唐人的光景便朝霍懷恩打了個眼色。
“殺!”
霍懷恩幾乎是毫不猶豫便下了命令而那幫隨行擔任護衛(wèi)的軍士這一路上已經(jīng)見慣了這幫殺神的悍勇更知道就算上去也撈不到湯頭干脆就在后頭看著。可是讓領(lǐng)頭的隊正沒想到的是這李賢原本看熱鬧看得好好的忽然也一下子拍馬加入了戰(zhàn)陣這下他頓時嚇得不輕趕緊令麾下上前策應。
將軍雖說不曾告訴他對方的身份但卻嚴厲囑咐那是一位貴人這要是出問題他的腦袋就別想要了!
然而李賢的一時興起豈是人家管得了的?幾乎是突入戰(zhàn)陣的一瞬間他便拔劍狠狠把一個想要上前阻截的家伙砍下馬背接下來程伯虎薛丁山就把他的風頭全都搶了過去左槍右斧把他護得滴水不漏而慕容復只有跟在后頭的份。百般無奈之下他只得定睛朝那中央兩人瞧去在那白衣人身上端詳良久愈覺得自己所料不差。
有了生力軍加入原本以十敵百不落下風的那些人自然是更加勇不可擋這百多號賊兵在兩柱香之后便告潰敗留下了一地尸體和幾匹戰(zhàn)馬。直到這時李賢才拍馬上前大聲招呼道:“小蘇三娘好久不見了!”
程伯虎不如李賢那賊厲害的眼力一聽到小蘇這兩個字就愣住了而薛丁山也在那里揉眼睛。兩人幾乎同時想到了一個問題——這蘇毓不是回鄉(xiāng)為蘇定方守孝了么怎么會千里迢迢跑到了這遼東來?
而面對這樣的巧遇蘇毓也是滿臉詫異。上回在涼州的時候李賢說是來傳旨后來又變成了涼州大都督那么這次又是怎么一回事?至于盧三娘則是在一群人身上瞟來瞟去最后目光在李賢身上駐留最久表情漸漸變得有幾分微妙。</dd></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