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大方的胡躍忠
,最快更新最強特種兵 !
第273章 大方的胡躍忠
不過,好與不好顯然不是徐風該關(guān)心的問題,他想要關(guān)心的是該給胡躍忠寫什么內(nèi)容呢?
《金剛經(jīng)》剛才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一幅了,要是現(xiàn)在又是《金剛經(jīng)》就顯得有些敷衍了事了,他是一個書法家,不是一個印刷機,自然是不允許有雷同的作品出現(xiàn)的。
于是徐風開始思考該給胡躍忠寫些什么好呢?
開始的徐風是打算給他寫《孫子十三篇》的,這個從字數(shù)上來說和《金剛經(jīng)》差不多,而且這個也比較符合胡躍忠軍人的身份。
但是考慮到這個《孫子十三篇》是以十三個不同的篇章構(gòu)成的,每一篇的神不一樣,會使整個作品的神韻紊亂不堪。
當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徐風對這個《孫子十三篇》不是非常的熟練,很難做到一氣呵成,所以只好作罷。
最終,徐風選擇了老子的《道德經(jīng)》,和佛經(jīng)比起來他更擅長道家的經(jīng)典,不管怎么說他的腦子里可是有著陳清遠將近三百年的記憶傳承中,想不熟悉也是不可能了。
主意拿定之后,徐風一邊在不緊不慢的研墨,一邊在自己的大腦中重新將《道德經(jīng)》默背了一邊,一來是加深記憶,確保待會寫的時候,不會忘記,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進入到《道德經(jīng)》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與世無爭的境界之中。
“嘿,你小子怎么還不動手啊?”
過了十來分鐘,胡躍忠看到徐風還在那里不停的研磨,于是不解的說道。
“噓!要想得到一幅可以傳家的神級作品的話,就別出聲。”陳南征壓低著聲音說道。
“這是怎么回事?”聞言,胡躍忠不解的問道。
“小徐在體會文意,醞釀情感呢。”陳南征解釋了一句,然后就不在說話,站在靜靜的站在一旁。
見狀,胡躍忠也不敢再說了。
一時間,諾達的書房頓時陷入了寂靜之中,除了墨錠在硯臺里磨動是發(fā)出的聲音。
又過了十幾分鐘,徐風抓起筆,在硯臺輕輕的掭墨。
一看到徐風的這一個動作,陳南征的眼睛馬上就亮了起來,連忙打開早已架好的攝像機,他要如實的記錄徐風的每一個筆畫,對于他他來說徐風在書寫時每一個比劃都是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信息,都是非常的有學習價值的。
現(xiàn)場觀摩一次比自己水平還高的書法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遠勝臨摹一副宗師的作品,更何況徐風現(xiàn)在的水平也近乎宗師了。
先前因為不清楚徐風的水平,陳南征并沒有錄像的打算,當他見識到徐風的水平之后,就被徐風深深的震撼和吸引住了,以至于忘了要錄像,為此時候陳南征還感到遺憾。
現(xiàn)在這么一個大好的機會陳南征是如何會放棄啊,因此在徐風在準備的時候,他也把攝像師給準備好了。
陳南征一邊拿著手機,一邊死死的盯著徐風手上的每一個動作,不斷的揣摩其中的深意。
靜。
很靜。
非常靜。
靜的只有筆尖在宣紙上游走時發(fā)出的摩擦聲還有陳南征等幾個人心跳發(fā)出的聲音,除此之外就別無一點聲音,連喘息聲都聽不見。
大家都目不轉(zhuǎn)睛的看著徐風在寫字。
對于他們來說觀看徐風書寫過程絕對是一個賞心悅目的過程,看徐鳳寫字就好像是在看一個高明的舞蹈家在舞臺上靈巧的閃轉(zhuǎn)騰挪,極具美感,極幅韻律。。
點畫之間,時而柔和,時而剛強,時而遲緩,時而迅疾,一切都是那么的順暢自然,那么的充滿節(jié)奏,讓人看得心曠神怡,如癡如醉。
“筆尖的舞蹈!”
胡躍忠的腦子里突然閃現(xiàn)出這么幾個字,雖然他不止一次的看過別人寫字,但是他還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寫字也竟然會這么的好看,幾乎把他給看呆了。
一個半小時之后,徐風放下了手上那支毛筆,換上了一直小狼毫落上了款,并且特別著名是送給送給胡躍忠的。
把胡躍忠樂得幾乎合不攏嘴了
這一行是用行書寫得,胡躍忠自然是認得的。
寫完之后,徐風放下毛筆,然后看了整幅作品,心滿意足的說道:“胡叔幸不辱使命。”
“這就好了?小徐你是不是忘記了蓋印了?你胡叔我雖然是一個大老粗,也是知道一副完整的書法作品可是離不開印章的。” 胡躍忠指著剛完成的那幅書法作品說道。
“胡叔,實在抱歉了,我的印章都在海州,您就先這樣將就這用吧,等有機會我在給您補上。”徐風帶著幾分歉意說道。
“印章?這好辦?我那里有一塊專門用來刻印章的田黃石,你老丈人平時沒事的時候也好刻個印什么的,我讓人送過來,讓他刻一下不就行了嘛。”胡躍忠笑著說道。
“呦呵,難得啊,老胡今天怎么這么的大方,竟然主動將那寶貝貢獻出來了?”聞言,陳南征有些意外的說道。
陳南征惦記胡躍忠的那塊田黃很長時間了,但是胡躍忠一直視之如珍寶。
胡躍忠之所以對這塊田黃視之如珍寶。
田黃素有“石中之王”、“石帝”之稱,只有在華國特有的“軟寶石”,全世界只有在福建壽山的一塊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產(chǎn),因色相普遍泛黃色,又產(chǎn)在田里,故稱田黃石。其材質(zhì)溫潤凝膩,在軟質(zhì)雕刻石中居第一品。
明、清各朝均被作作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璽印及藝術(shù)擺件,故田黃石又被尊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價無與倫比。
“國石瑰寶·藝術(shù)品交易會”曾以3.92億的價格成交過一塊“最大田黃”白田黃的,平均下來起每克單價約為22.7萬元。
當然了這個價格是一個特例,其中有炒作的成分,但是目前市場目前田黃的價格基本上能夠達到五千到兩萬,如果質(zhì)地好一些的話甚至還會更高。
胡躍忠手上的那塊田黃恰好是屬于那種質(zhì)地較好的那種,曾經(jīng)有人開出了每克五萬元的高價,只不過這塊田黃石他和幾個朋友在夜市撿漏撿來的,對他這個經(jīng)常吃藥的人來說意義非凡,所以不舍賣,一直自己珍藏著。
“呵呵,有道是寶劍贈英雄,那玩意在我那里就是一塊品相不錯的石頭而已,在小徐的手上可就不一樣了,再者說了,今天得了小徐這么大的好處,區(qū)區(qū)一塊田黃石我又怎么舍不得呢?”胡躍忠笑著說道。
“哎,難得你這個鐵公雞今天這么的大方,可惜我這二把刀的水平,不敢雕刻啊,而且即便刻了出來,不但不能提升這幅作品的品質(zhì),反而會毀了這幅作品啊。”陳南征十分惋惜的說道。
“看來只能去找一個治印大師了。”聞言,胡躍忠也不由可惜的說道。
就在這時徐風說了一句令他們大感意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