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之覆巢之十二
這一仗,打的轟轟烈烈。
秦鳳儀連親爹的安危也不考慮,必然要將北蠻拿下的。一月后,便奪取了陽關(guān)。之后,秦鳳儀令將士先行休整,五日后,諸將出陽關(guān)。
如秦鳳儀與那北蠻使臣所言的,打到北蠻王庭之語。雖則大軍未至王庭,但,三個月后,王師便已在王庭外。
北蠻譴使求和,秦鳳儀此方問及景安帝安危。
此刻,北蠻方見識到大景朝這位新任帝王的鐵血氣派。
此時,那些對秦鳳儀不與北蠻談判,直接出兵北蠻的文臣方對秦鳳儀心服口服。
打到你家門口,看你服不服!
現(xiàn)下,北蠻非但服,北蠻簡直是愁死了,先時誰出的那餿主意啊,非得造假來要脅大景朝廷,有鼻子有眼的造謠說景安帝在咱們手里。結(jié)果,現(xiàn)下人家打上門兒來要爹,怎么辦?
北蠻使臣說,你爹不在我們這兒啊。
奈何,秦鳳儀不信啊。
闔著,你們口空白牙的,你們說在就在,你們說不在就不在!天底下有這樣道理的!
秦鳳儀心說,這些家伙可真夠笨的,他不過是礙著萬一之可能打聽一下景安帝。若景安帝在你們之手,我還有些掛礙,今知他不在你等之手,我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
于是,戰(zhàn)火繼續(xù)!
至六月末,秦鳳儀帶著劫掠在手的北蠻兩位王子三位部落親王回朝,完全可以說是大勝而歸。
在北疆戰(zhàn)事膠著大半年的情勢下,皇帝陛下御駕親征便大破北蠻王庭,可見皇帝陛下當真是戰(zhàn)神轉(zhuǎn)世啊。
尤其是劫掠北蠻王庭,頗有收獲,今大勝還朝,當真是各種馬屁如潮。秦鳳儀還一道把平郡王帶回了京城,這么一把年紀了,若還叫老郡王在北疆,秦鳳儀心里怪不落忍的,便把老頭兒帶回來了。秦鳳儀的話,“辛苦差使叫阿嵐干就行了,老郡王隨朕回京吧,郡王妃很是記掛你哪。”
待秦鳳儀還朝之日,以鄭相為首的百官奉太子出城相迎二十里。大陽見著他爹極是歡喜,他非但帶著百官,他連弟妹們也一道來了,還有一道讀書的壽哥兒、阿泰、大妞姐等人,大陽行禮后便親親熱熱的湊到了他爹跟前,滿眼孺慕,“我們可想爹你了,爹,你還好吧,沒受傷吧?我聽說,北疆可冷可冷了。”大陽去歲在京城過的年,見識過的京城冬日的大雪,聽說,北疆的冬天比京城更冷,更難熬。雖則他爹過去時已是仲春時節(jié),大陽仍是很擔憂父親。
秦鳳儀摸摸長子的頭,望著滿眼兒女,極是欣慰,笑道,“我沒事,很好。你們在家可好,你娘可好?”
大陽道,“都好。娘也很好,正在家里等著爹哪。”大陽一面說,弟妹們一面點頭,大美還道,“爹,你瘦了。”
雙胞胎也說,“曬黑了。”
小五郎很實誠地,“不如以前俊了。”
秦鳳儀的玻璃心險些碎一地,心下很有些懊惱怎么忘了回程時用幾個美白方子敷臉才是。哎,媳婦最愛他的美貌啦。
還是李釗這位大舅兄看懂了皇帝陛下眼中的郁悶,李釗溫聲道,“陛下風采,更勝往昔。”
秦鳳儀此方稍稍回血。給了大舅兄一個贊賞的眼神。
大舅兄還以微笑,因為知曉景安帝并不在北蠻王庭,李釗推斷,他爹肯定是與景安帝在一處的。反正,不論是在哪里,只要未陷敵手便好。
故而,李釗心情亦是極佳。
秦鳳儀挨個與孩子們說過話后,看向鄭相,笑道,“京里辛苦鄭相了。”
鄭相笑道,“陛下凱旋而歸,臣等職責所在,并不辛苦。”
秦鳳儀一一見過內(nèi)閣諸臣,君臣相見,自是有說不出的喜悅。
秦鳳儀率百官回宮,大軍還京,朱雀大街上更是人山人海的喧囂熱鬧。諸武將與有榮焉,秦鳳儀帶著孩子們坐在御輦之上,御輦窗簾掀開,雙胞胎與小五郎正是愛熱鬧的年紀,高興的透過車窗同街兩畔出來迎接大軍的百姓們揮手打招呼,還聽到有百姓說,“唉喲,那是太子殿下吧。”
小五郎便高興的與他爹道,“爹,人家在說我鍋哪。”
他哥正端端正正的會在自己的坐位上哪,坐姿端正,極是有范兒,很是不同于以往的活潑好動。秦鳳儀還奇怪呢,“咋這么斯文了?”
大陽糾正他爹道,“爹,我本來就很穩(wěn)重的好不好。”
小五郎道,“鄭相給我鍋講學問講的,要我們坐如鐘站如松,端方有禮。”
“鄭相說的也有道理啊。”大陽說著,將個小胸脯挺的更高了。
秦鳳儀說五兒子,“先別說你大哥,小五你怎么官話也說不好了,大哥不是大鍋。”
大美笑道,“翰林里一位蜀中籍的翰林在給我們講經(jīng)學,蘇翰林說話就這樣,大哥叫大鍋,他們那里,還管爹叫老漢兒。”大美說著還學著蘇翰林的口音說了一回,自己也笑了起來。
待一家子回到宮里,秦鳳儀讓閨女先帶著孩子們回后宮給媳婦報信,然后,他帶著大陽去與百官說話。主要是,先表揚了留守人員的工作,再表揚了武將們的軍功,之后,便令大家各回各家休息,武官都有三日假
打發(fā)走了百官,秦鳳儀便帶著長子去了后宮。
李鏡自然也是深盼丈夫的,夫妻相見過,自有一番話說,只是,一群孩子圍攏著,也只好話些家常了。倒是大陽忍不住問,“爹,祖父如何了?”
秦鳳儀心說,他兒子就是實誠心軟的好孩子。
其實,李鏡也正好想問,李鏡接了宮人奉上的荔枝飲,道,“太上皇無礙吧?”
“哎,能有什么事,我就說不大可能在北蠻。”秦鳳儀呷一口,清涼甘甜,解暑散熱,秦鳳儀喝了一盞荔枝飲,去了些暑氣方道,“根本是子虛烏有,都是北蠻人編的。甭看那些蠻子生得五大三粗,瞧著不似精細人,其實,心眼兒委實不少。陛下那方印章倒是真的,他們那里,很有幾個咱們這里逃去的人,其中一個還是汪家人。汪家以前畢竟是尚書府第,有些御筆存留倒不為奇。就是這主意,也是汪家人投奔到北蠻王庭時為了顯露自己本領(lǐng)獻給北蠻王的。”
“當真是沒有內(nèi)賊引不來外鬼,這樣的人,倒比北蠻人更加可惡。”
“誰說不是。”
李鏡仍有些不解,道,“只是,好端端的,怎么北蠻王突然要用計了?北蠻兵馬也一向以彪悍著稱于世。”
“咱們趕上了好時候,北蠻王病重,底下王子與諸部落汗王各自擁兵,北蠻內(nèi)部不大穩(wěn),不然,此次戰(zhàn)事焉能如此順利。”秦鳳儀道,“算是撿了個便宜。”
大陽問,“爹,這回把北蠻王打死沒?”
“反正據(jù)說北蠻王逃命的時候,已是出氣多進氣少了。”
孩子們聞此消息,都很高興。
李鏡道,“大美過去跟你曾祖母說一聲,別叫她老人家記掛。”
大美領(lǐng)她娘的命過去給曾祖母裴太后送信去了。
裴太后知道兒子不在北蠻,一顆石頭老心終于落了地。連帶著裴貴太妃等人,雖則現(xiàn)下已是太字輩的妃嬪了,也是盼著景安帝平安的。
待百官曉得太上皇并不在北蠻時,亦是放下許多心事。
秦鳳儀借北疆之戰(zhàn)在朝中豎立起了絕對威信,而且,軍功封賞之后,大皇子案的相關(guān)涉案人士也進行了宣判。裴家裴煥這一支,成年男女皆處死,未成年發(fā)配流放。平家平琳這支亦然,另則族中有涉案人員,因事關(guān)謀逆,故而,這些人亦多是從嚴處置。及至裴平兩家,雖則裴煥、平琳之事與各自的爹不相干,但,裴國公與平郡王未免有教子不嚴之過。
故,裴國公降爵至伯爵位。平郡王府除王爵,降為公爵。
大皇子一案,未曾株連,這樣的處置,已是秦鳳儀厚道至極。而且,平家雖除王爵,仍有公爵在身,且,此次北疆之戰(zhàn),平郡王二子一孫戰(zhàn)功卓著,平嵐已積功至伯爵位。再者,因平郡王嫡長子忠勇公戰(zhàn)死沙場,秦鳳儀大方的把平國公世子一爵也給了平嵐,還允他的伯爵為流爵,以后可另傳予子孫。
這對于平家,已是恩賞。
平國公親自進宮謝了回賞,秦鳳儀笑道,“此次北疆大捷,多是老國公調(diào)度有功。”
平國公謙道,“實乃陛下用兵如神。”
秦鳳儀微微一笑,心下卻是有數(shù),他于北疆地理形勢只是泛泛了解,論北疆用兵經(jīng)驗,遠不及平國公。要說秦鳳儀的最正確的決策,就是對平國公的信任了,正因為秦鳳儀采用的平國公的出戰(zhàn)計策,再加上秦鳳儀趕上了北蠻王病重的時候,才有此北疆大捷。
秦鳳儀認為平國公此言為謙遜之語,平國公卻是實打?qū)嵳f的是真心話。北疆之戰(zhàn),秦鳳儀幾乎通盤用的是平國公制定的軍略軍策,所以,有人瞧著,好似此戰(zhàn)仍是平國公的戰(zhàn)功。但,平國公十分明白,倘沒有秦鳳儀親到北疆,礙于北蠻人拿出景安帝的信物相威脅,一日沒有景安帝十成十不在北蠻人手里的確定,他們一日不敢放開手腳對北蠻用兵。何況,秦鳳儀的到來安定的北疆軍心。而且,君王能對正確的決策加以信任,這便是君王最大的好處了。
其實,秦鳳儀安的不僅是北疆軍心,還有平家之心。如今,雖則是降了爵,平郡王倒感覺較以往愈發(fā)安適了。
有此北疆大捷,秦鳳儀的帝王生涯開展的極為順遂。似乎連上蒼都格外偏心這位俊美的藩王,秦鳳儀登基以來,大景朝都跟著順風順水,風調(diào)雨順起來。
唯一讓人心系掛念之事便是:太上皇,究竟還在不在人世?
人們這么關(guān)心太上皇,倒不是有什么別個想頭。主要是,如果太上皇還在,咋依舊是找不見呢?如果太上皇不在了,那么,咱們得準備給太上皇破土發(fā)喪準備謚號啊?
其實,不僅是朝臣們記掛著太上皇,景安帝一直沒有音訊,連秦鳳儀都有點懷疑自己的感知了,私下同媳婦道,“難不成,是我感應(yīng)錯了?不大可能啊。而且,我可不只是有感應(yīng),明明是有實實在在證據(jù)的。”
李鏡先時不好打擊丈夫,如今太上皇的事都快過兩年了,丈夫的帝位穩(wěn)若磐石,李鏡便把心中的疑惑說了,道,“你那證據(jù),到底準不準啊?畢竟 ,你見著太上皇時,太上皇已經(jīng)故去好幾天了,身體多少總有些變化,何況是那個部位。”
“我能連這個都不知,當時我尋了個死囚,照樣炮制了一遍,然后,測量了尺寸變化。我不可能弄錯的,而且,我的感應(yīng)一向超級準的。”
秦鳳儀一定要這樣說,李鏡只好道,“那便再等等吧。”
秦鳳儀再一次見到景安帝是在第二年的八月了,八月初一是景安帝的生辰,秦鳳儀以往對景安帝各種不待見,但,自北疆一戰(zhàn),秦鳳儀當時完全奔著即使景安帝在北蠻也不管此人死活的打算的,那時,秦鳳儀覺著,兩相算是扯平了。
故而,景安帝壽辰的日子,秦鳳儀帶著大陽去天祈寺給景安帝燒香。
大陽正是少年,燒過香,默默的為祖父的平安禱告了一回,就由知客僧引著,去寺里賞玩風景了。秦鳳儀有些累,去禪房小憩,正睡夢中,秦鳳儀就隱隱聽到有人喚他,朦朧中,秦鳳儀睜開眼,便見白霧隱隱中,一個熟悉的身形緩步而來。秦鳳儀嚇的,當即一屁股坐了起來,不敢置信道,“我的媽呀!你怎么來了?難不成真出事了!過來給我托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