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無悔之人!
壓縮空間瓷瓶中。</br> 在兩枚復(fù)蘇之戒殘片開始融合后,瞬間形成了一場符源風(fēng)暴。</br> 強(qiáng)橫的符源波動沖擊著莫測的身體,副作用帶來的瘋狂情緒籠罩他的意識,兩者的作用,在這一刻同時大了數(shù)倍不止。</br> 他只能咬緊牙關(guān),在符源風(fēng)暴的中心盡力堅(jiān)持,腦海中只夠保留一個念頭,那就是催動殘片完成最后的修復(fù)。</br> 兩枚復(fù)蘇之戒殘片上的裂痕在不斷融合,同時也在不斷裂開,歸于一體和再次斷裂的兩種力量彼此傾軋......</br> 莫測的符源已經(jīng)枯竭,黃級的龐大符源存量仍然不夠消耗,只能傾力將見底的符源盡數(shù)催發(fā),作用于兩枚復(fù)蘇之戒殘片之上。</br> 此時的他,如同傾盡全力去推動車輪的螞蟻,雖然作用有限,但正是來自于外部的持續(xù)力量,將這場不斷拉鋸對抗的平衡漸漸推向融合的一邊。</br> 在這樣極限狀態(tài)下,莫測已經(jīng)不知道過了多久。</br> 終于,復(fù)蘇之戒殘片上的裂痕逐漸縮小,融合的趨勢占據(jù)了主動。</br> 就在復(fù)蘇之戒已經(jīng)能夠完成自我修復(fù)的狀態(tài)下,副作用再次劇增,瘋狂的情緒暴漲。</br> 莫測的意識已經(jīng)外放,如同一條在深夜漆黑海水中孤立無援的魚,而瘋狂的情緒則是一條條將之視為獵物的陰影,張牙舞爪地對其群起而攻之。</br> 這是一場心理平衡的大戰(zhàn),莫測只能讓自己的意識保持理智,以此對抗紛亂的負(fù)面情緒,以一敵百,以一敵千,敵萬!</br> 這是一場無聲的交流,或者說......博弈!</br> 情緒:“呵呵呵呵,莫測,你是個騙子,是個不知羞恥的騙子。”</br> 莫測:“什么是騙子?在哪?”</br> 情緒:“就是你,你這滿口謊言的家伙,竟然還不承認(rèn)。”</br> 莫測:“抱歉,你的邏輯起點(diǎn)就是錯的。謊言的確存在,但是別忘了還有另一句話,存在既是合理,這個世界既然有真話,那就必然有之陰暗面的假話,但是......誰說謊言就是不對的呢?謊言和人性沒有什么聯(lián)系吧?”</br> 情緒:“哈哈哈,詭辯!你這狡猾的小人,謊言存在既是邪惡!只有像你這樣的壞人才會滿口謊言。”</br> 莫測:“存在既是邪惡?呵呵呵,抱歉,我笑了,這世上哪有純粹的正義和邪惡,哪有純粹的善與惡?你不是也想把現(xiàn)實(shí)眾人用好壞來單純區(qū)分吧?”</br> 情緒:“你......竟然詭辯如此,想證明說謊是正確的行為?”</br> “多么厚顏無恥的人才能像你這樣如此大言不慚?”</br> 莫測:“辨就辨,不要給人亂扣帽子!否則我只會認(rèn)為你急了,卻講不出絲毫道理!”</br> “既然你也承認(rèn)說謊是一種行為,但是又為何給行為貼上是非的標(biāo)簽?一個行為是對是錯,難道不是看這種行為做成什么結(jié)果么?”</br> “我騙了你,你卻因此而活命,那么謊言導(dǎo)致的結(jié)果是好還是壞?你是愿意聽真話去赴死,還是聽謊言而生存?”</br> 情緒:“詭辯是沒有用的,說謊是不對的,你越試圖證明它是對的,就會越說明你在心虛,想要掩蓋你的罪行。”</br> “哈哈哈哈哈,看來你真的急了。”莫測緩緩說道:“罪行都扣上了,真有你的,為了讓我心態(tài)崩潰,你這帽子扣的可以。”</br> “我只想請教,我有過什么罪行?莫某人行事一直無愧于心!你如果想要指控我,那就請你給出確鑿的證據(jù)!否則,這就是毫無意義的誹謗!”</br> 情緒:“卑鄙的人才會說謊,高尚的人不會用謊言行于世間。”</br> 莫測:“請不要轉(zhuǎn)移話題,我猜你拿不出證據(jù)吧?又扯到卑鄙與高尚上面了,那么我也想教你一句話!”</br>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br> “可是,這與謊言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你無非想說謊言是卑鄙者的行為,只是卻又不能證明這一點(diǎn)。”</br> “相信我吧,這兩者并沒有關(guān)系,高尚者也不能一生只說真話,卑鄙者更不會所有都是謊言!這么簡單的道理還用證明嗎?”</br> 情緒:“你當(dāng)真奸猾無比!是非善惡本就沒有特定的標(biāo)準(zhǔn),你卻利用這一點(diǎn)來駁斥我的觀點(diǎn),呵呵,你這本身不就是欺詐么?”</br> 莫測:“是欺詐?哦,好吧,那就算欺詐吧!可是我欺詐了你,你有什么損失嗎?我害了你了嗎?還是傷害了你脆弱的感情?這難道不是正在證明你所說的謊言,其實(shí)并沒有善惡的屬性嗎?”</br> 情緒:“......試圖,你在試圖欺詐!讓我和你有一樣的價值觀!”</br> 莫測:“哪有什么分別嗎?反正我說的是謊話!”</br> “單論真假有什么意義?如果想要論述真假對錯,那么你剛才這句話同樣是假的,我的目的并不是讓你認(rèn)同我的價值觀,而是我不想屈從你的觀點(diǎn),讓你試圖讓我心理崩潰的意圖得逞,你連這都看錯了!”</br> “錯了,也就是說,你剛才的那句話是謊言,按照你的邏輯,不是嗎?連你都在說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