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打算
時辰尚早,從半山腰看到山頂,也不過才午時。
江吟幾人選了有幾棵迎客松的陰涼地,擺攤吃午膳。
“這般好看的迎客松,咱們蒙山怎的沒有。”江吟不由感嘆道,“真想挖兩棵回去種在蒙山腳下。”
唔,種在老宅門口也不錯。
江四娘嗔了她一眼,沒好氣道:“等回去讓你大爺爺給你買兩棵種著,雖不及這里的迎客松,但修修剪剪,也別有一番風味。”
“好啊,總比沒有好。”江吟齜牙一笑,坐在山頂眺望遠方的玉屏峰。
要說迎客松,還是玉屏峰上的最為絕。
玉屏峰那迎客松,乃是黃山奇松之首,黃山四絕之一的奇松,挺立于玉屏峰前獅石旁、文殊洞之上。
它破石而生,壽逾千年,姿態(tài)蒼勁,枝葉平展如蓋,有側(cè)枝橫空斜出,似展臂迎客。
這般壯闊的迎客松,的確不是在哪兒都能長出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午膳用完,景也欣賞過了。江吟幾人又開始分散開來,繼續(xù)觀察山上的土壤和環(huán)境。
“娘子,這土壤和環(huán)境堪比咱們蒙山呢。”小蘿捧著一抔從地底下挖出來的土,興奮的拿給江吟看,“適合種茶樹呢,咱們是不是可以在這兒種蒙山茶?”
若是始終找不到讓毛峰茶口感變好的法子,那她們把蒙山茶的樹苗運過來栽種呢。
江吟微微一愣,隨即恍然道:“是啊,咱們還能種其他的茶樹,誰說非要種毛峰茶來著。”
是她陷入了誤區(qū),總覺得是要種黃山毛峰茶的。畢竟,這里是在黃山。
“每種茶都有適合它自己的生長環(huán)境,毛峰茶種在山腳和山上有區(qū)別,蒙山茶亦如此。”江四娘頓了頓,繼續(xù)道,“同理,蒙山茶拿到這邊來種,不一定能收獲同等的茶葉。”
隨即,她又嘆了口氣道:“不過,試試也無妨,說不定能成呢。”
徽州是個產(chǎn)茶的好地方,看朝廷把榷茶制的主意打到徽州來便知道。
好山好水出好茶,來這里種茶樹,值得。
正好離雅州遠,能暫且遠離那邊的恩恩怨怨。
“正是如此。”江吟笑道,“等買了地,咱們一半用來種黃山毛峰茶,一半用來種蒙山茶和其他花茶、果木。
如此,不管是哪個能成功,都算是沒白費心思。”
若是不出意外,蒙山那邊即便朝廷不收走,他們也是在給朝廷做工,毫無其他進項。
即便成都府種了花茶,也只是少量,不足以支撐以往江氏的商路。
日后,便以成都府和雅州為根基。私下悄悄發(fā)展徽州的產(chǎn)業(yè),爭取為江氏另謀個出路。
江四娘眼神微瞇道:“如此甚好,若是能重啟咱們江氏的商隊,何愁江氏立不起來。”
以往江氏的茶葉除了會賣給上門來買的商隊外,江氏自己的商隊亦會將茶葉運往各處售賣。
或以物換物,交換番外的貨物,再運回內(nèi)地賺個差價。
但自打茶馬互市轉(zhuǎn)移到西南,江氏的商隊便停滯了下來,并未輕舉妄動。
畢竟,那幾成的蒙山茶,不足以讓商隊運往番邦。僅自家的茶館,或是上門來的商隊,便能全部消化完。
江吟沉吟片刻道:“能重新啟用商隊最好,但無法再走老路運往吐蕃。倒不如走絲綢之路,運往更遠的地方去。”
茶馬古道重要的路線通往吐蕃,若她堂而皇之讓商隊過去,恐有叛國的嫌疑。還是避之鋒芒,另擇他路的好。
雖然眼下大宋與西夏戰(zhàn)爭頻發(fā),走絲綢之路有些冒險。但富貴險中求,總有商隊能走的路。
她就不相信,茶葉都種出來了,還愁銷路。
再不濟,便銷往東京或是其他地方,總有一條路可行。
“慎言。”江四娘四處望了望,隨即嗔道,“茶樹長成也得需要不少時間,日后的事兒,咱們?nèi)蘸蠡厝ピ僬f也不遲,現(xiàn)在說再多也是惘然。”
蒙山有榷茶制,徽州離榷茶制也不遠了。若是讓旁人聽到這話,恐怕又是一番官司。
事以密成,言以泄敗,成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
江吟笑瞇瞇挽著江四娘的手道:“知道啦知道啦,四娘放心。何況咱們還不知道能不能買到地呢,等買到再說也不遲。”
沒有地,一切都白說。
實地查探完,幾人便晃晃悠悠回到了鎮(zhèn)上。喝了兩碗香飲子,打探情況的人也帶了消息回來。
地沒有說不賣,但也沒有說要賣。只說讓等消息,有消息的時候會通知。
這個消息等于沒有消息,江吟不是很滿意,又派了王恒去走一趟。但結(jié)果還是一樣,只多打探了個緣由出來。
江吟眉頭微蹙道:“所以,縣衙那邊是打算賣的,只是顧慮東京即將來的監(jiān)察使?”
她委實沒有想到會是這個原因,畢竟,監(jiān)察使不過只是推行榷茶制,管賣地什么事兒。
王恒頷首道:“沒錯,我打探過了,那監(jiān)察使預計明日會到徽州城。縣衙那邊要等監(jiān)察使離開后,才會考慮賣地的問題。”
甭管監(jiān)察使來是做什么的,都是從東京來的,代表的是官家。地方官員必然會嚴陣以待,不留任何把柄。
江吟輕呵一聲道:“這是怕他們跟那幾個世家之間的利益被發(fā)現(xiàn)?”
“也罷,人家不賣,咱們也沒辦法,只能等。”她嘆了口氣,繼續(xù)道,“明兒咱們也上徽州城去瞧瞧,看看來的人是誰。”
她倒希望來的人是李戟,至少,不會為難于她。
可李戟這會兒估計還在雅州調(diào)查他那些案子,他自己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哪兒有空來徽州。
事已至此,多說無用。江吟自己琢磨了一會兒,便跟江四娘去茶園待到傍晚才回來。
第二日一大早,王恒駕著馬車,帶江吟和江四娘來了徽州城,小蘿依舊隨行跟著。
至于嚴哥兒,他并未一起過來,而是去了附近的茶園打探消息。
其實,由王恒去打探更為妥當。但王恒不放心江吟去徽州,便跟嚴哥兒調(diào)換了。
江吟倒是無異議,畢竟,嚴哥兒也是個機靈的。多走走、培養(yǎng)起來沒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