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五年,五年
“吱呀!”
就在柳詩云驚訝之時,房門推開。
一名中年男子緩步走了進(jìn)來。
“小七,幾年不見,你的功夫退步了啊!”
這男子身材高大,鬢角微白,雖然已年近五旬,但目光灼灼絲毫不顯老態(tài),即便一襲麻衣,依舊難掩周身貴氣。
柳詩云看到這男子,不由得臉色大變。
她當(dāng)即單膝跪地,面露恭敬之色。
“拜見主人。”
“起來吧!”
男子隨意的坐在座椅之上。
一旁女殺手彎腰倒茶。
“嘖嘖,密云龍井,金龍舌,沒想到這唐鼎到是個雅人。”
男子品了一口清茶,嘖嘖稱贊。
柳詩云干咳一聲。
“啟稟主人,這茶……是我自己買的。”
“茶杯……倒是唐公子送的。”
“哈?”
男子瞟了一眼手中的鑲金琉璃杯,嘴角抽了抽。
“汰,原來是個暴發(fā)戶。”
“咳咳,唐公子生性灑脫,平時可能不太注重這些繁文縟節(jié)。”
柳詩云訕訕一笑。
“主人,您怎么來京城了。”
“怎么?不想見到我!”
“不敢!沒有主人,小七早就死在亂葬崗之中了,小七這條命一輩子都是主人的。”
“可我想要的不是你的命,是你的心啊!”
男子笑著搖搖頭。
“小七啊,我讓你來這南京城收集情報,你這情報工作怎么搞著搞著就搞成了別人的小妾了啊?”
“咳咳,此事……說來話長。”
“那就不用說了!”
男子咂咂嘴。
“朱高燧這小子啊,要顏有顏,要才有才,就是性格啊有點(diǎn)變態(tài)。”
“我聽說他想通過你離間唐家父子,讓唐家上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主人明鑒!”
“哦,你是如何想的?”
“小七全憑主人做主。”
“別緊張,坐!”
男子隨意擺了擺手。
“這唐家父子我調(diào)查過,都是人才,尤其是那名叫唐鼎的小子,十分有趣,連本王都有些捉摸不定。”
“這等人才自然是要早些毀掉才好,畢竟本王的目標(biāo)可是整垮大明啊!”
男子笑容一斂,抬眼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情緒不由得變得激動起來。
“五年,五年了。”
“你知不知道這五年時間,本王是怎么度過了嗎?”
“這五年時間,本王天天在南昌城喂蚊子,南昌那窮鄉(xiāng)僻壤,不光蚊子特別多,蟑螂特別大,竟然還會飛,這玩意兒連人都不怕,你敢信?”
“本王平生最討厭的就是蟑螂,朱棣那小兒將本王發(fā)配到南昌,就是赤果果的折磨,這五年的痛苦,本王無時無刻不銘記再心。”
柳詩云:“⊙▽⊙”
男子:“ˋ︿ˊ”
“主……主人,這是花露水,能驅(qū)蚊,說不定也能驅(qū)蟑螂,要不……您試試。”
“哈?南京城竟有此等好物,還挺香,不錯不錯。”
男子抹了點(diǎn)花露水,滿意的點(diǎn)點(diǎn)頭。
“好東西,制作此物之人簡直是利國利民,本王定要好好賞賜于他。”
“咳咳,主人,這東西……就是唐鼎做的。”
“嗯?”
聽到柳詩云的話,男子一愣。
“小七啊,你不會對唐鼎那小子有什么想法吧?”
“沒……沒有!”
“小七,記住我的話,情感是密探的大忌。”
男子搖搖頭緩緩起身。
“當(dāng)初朱棣跟本王約定,攻破南京城后平分天下,先入城者為皇帝。”
“本王親率朵顏三衛(wèi)連夜奔襲五百里,直取南京城,沒想到卻中了朱棣的詭計,被王師主力包圍,即便如此,本王依舊殺出一條血路,更是先他朱棣一步攻破城門,可以說沒有本王,朱棣根本不可能如此輕易打敗建文帝。”
“然而本王沒想到朱棣這混蛋不守諾言,仗著自己兵強(qiáng)馬壯,轉(zhuǎn)頭就把本王發(fā)配去了南昌。”
“本王隱忍了這么多年,一直在等待一個機(jī)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本王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男子拳頭緊攥,雙目冒火。
他不是別人,正是朱棣的十七弟,寧王朱權(quán)。
柳詩云:“⊙▽⊙”
“主人,難道……您這次來是想要造反?”
“呵呵,造反?用得著嗎?”
朱權(quán)冷笑一聲。
“我老朱家的傳統(tǒng)就是自相殘殺,朱棣那幾個兒子別看表面和睦,背地里一個個龍爭虎斗。”
“本王只要暗中等待,他們早晚有一天會自己把自己玩兒死。”
“朱棣有意培養(yǎng)唐鼎父子為太子的左膀右臂,若是這對兒臂膀提前折斷,可就有好戲看了。”
“這京城越亂,對本王越有利,你……明白嗎?”
“小七……明白該怎么做了!”
“嗯,你辦事我放心!”
朱權(quán)看了柳詩云一眼,緩緩轉(zhuǎn)身。
“我這次來南京城,另有所圖,今天來就是順便來看看你。”
“多謝主人關(guān)心。”
“好好干吧,畢竟我的仇人,也是你的仇人。”
朱權(quán)說完,帶著那女殺手轉(zhuǎn)身走出房間。
“對了,改天別忘了采購幾箱花露水,讓人送去南昌城,這東西的確不錯。”
柳詩云:“……”
“哎,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啊!”
她長嘆一聲,抬手關(guān)上了窗子。
……
清早,天光未亮。
滿朝文武已經(jīng)聚集在皇宮之外。
Duang……Duang……Duang……
“卯時,晨鐘三響,群臣覲見。”
伴隨著太監(jiān)的一聲呼喚,
眾大臣整理衣冠,并排著走進(jìn)了金鑾殿。
“拜見圣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永樂帝打了個哈欠,今日明顯有些精神不佳。
“噗通!”
他話音未落,涇國公陳恭直接雙膝跪地。
“老臣御下無方,致使侄兒陳通鬼迷心竅,犯下彌天大罪,老臣羞愧難當(dāng),還請圣上降罪。”
“請圣上降罪。”
幾名陳家官員紛紛跪地哀嚎。
“行了,都起來吧!”
永樂帝擺了擺手。
“事情的始末,朕已經(jīng)清楚了,陳通謀害忠良,欺君罔上,罪無可赦,當(dāng)斬首抄家。”
“至于你涇國公府,陳通只不過是陳家外系,此事同你國公府無關(guān)。”
“圣上明察,多謝圣上開恩!”
聽到永樂的話,陳恭幾人皆是長舒了一口氣。
“不過這麒麟案倒是苦了唐鼎那小子,陳通終究是你陳家之人,你身為陳家家主,也該負(fù)點(diǎn)責(zé)任,朕就判你罰俸三月,將這俸祿贈與唐鼎當(dāng)做賠償吧!”
“圣上圣明,臣甘愿受罰!”
陳恭沉吟一聲,臉色并不好看。
雖然這點(diǎn)銀子他不在乎,但此事可是讓他陳家顏面盡失。
“咦,唐鼎那小子呢?怎么不見他人來上朝?”
永樂帝環(huán)視眾人,不由得臉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