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舞
又過得日歌舞便排得有幾分樣子了,最出類拔萃的竟然是那春花,她體態(tài)輕盈,舞起來如流風回雪婀娜多姿,正襯得起這小院之名。
公孫氏愛才,不但頻頻賞她吃食,還將她列為領(lǐng)舞,剩下幾人儼然全都成了陪襯。
秋月乘休息時隱晦地提點了她一句,她只是垂著頭,將手中紅花揉碎了扔進水里,低聲道:“左右都是身不由己,如何奢求瓦全?”
一時兩人癡望著水流,皆是默默無語。只有揉碎的亂紅載沉載浮過了院墻,不知漂向了何處。
很快便到了上巳那日,秋月等人被打扮一新,坐著馬車到了西山別苑。
西山別苑本是先帝龍潛時的私產(chǎn),先帝登基后為了顯示仁德,特意將其改
成了官員踏青消夏之所。
上巳踏青的習俗由來已久,蹴鞠、斗雞、簪花、射柳花樣繁復(fù),本朝理學之風日盛,女子以貞靜為美,平素難得有機會出門,秋月記憶中唯一一次遠游便是上巳節(jié)踏春,當時她先是隨母親去了西山靈華寺進香,用完素齋還到了后山縉云峰觀景,當時極目遠眺,也曾隱約望見山麓間明黃的琉璃瓦閃耀——哪曾想有朝一日會置身其間,還是以如此卑微的方式。
世事無常,真如一場大夢。
不同于秋月的悲春傷秋,席間諸人俱都是樂不可支。
先帝當太子時便極為得寵,別苑建得甚是雅致,門欄窗槅,一律精雕細細鏤,水磨群墻下白石臺磯隨勢而砌,自有玲瓏新意。
又依著山坡?lián)崾N柳,從坡上盤道而下,有小溪曲折迂回,水清溶溶,池邊垂柳依依,桃杏婀娜。小溪入河,水面平闊處筑一高臺,秋月等人便在臺上起舞。
禮部左侍郎溫九思是個雅人,將宴席設(shè)在溪邊,依著地勢置放長幾,案前置了竹席。客人盤坐席上,觥籌交錯,行令唱詞,左擁嬌娥軟玉溫香,右望美人翩然作舞,好不逍遙快活。
尤其是今日領(lǐng)舞的春花,面敷羅脂、額貼花鈿,本來七分顏色妝點出了十分艷麗。
舞衣領(lǐng)口開得低露出一片雪白肌膚分外撩人,旋舞間裙裾飛揚,露著玉白的小腿,有幾人已經(jīng)看得眼也直了,直恨不得她舞得再快些,裙裾飛得再高些,最好能將其他地方也露出來,為此,公孫覺得春花的名字有些俗氣,特地改了個名字,叫水靈。——在座諸人哪個沒嘗過教坊司姑娘的滋味,想到那羅衫下的曼妙,再想到她們身上各自的才氣,真恨不得將她們帶回去納為小妾。
不過諸人都是有官階的,這般心思不會直露,各個都是掩在心里。
有個喝得滿面紅光的胖子借著酒意向溫九思抱怨道:“珠履颯沓紉袖飛揚,如此美人竟然從未得見,九思兄是有意寶匣藏珠啊!”
溫九思哈哈一笑:“是年前才得的妓子,尚不曾調(diào)教好,不好侍客。過得幾日必讓博宇兄一親芳澤。”
另一個蓄長須的精瘦老頭道:“剩下幾個環(huán)肥燕瘦,也是各有各的風韻,卻要一一品過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