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碰面
,欲奴 !
太監(jiān)腿一軟就跪下去:“陛下……飛將軍,飛將軍已經(jīng)打過江平了……”
眾臣色變,趙德基徹底癱軟,喃喃道:“完了……這下真的完了……”
………………………………
軍情被扔在地上,眾臣也無不兩股戰(zhàn)戰(zhàn)。
仿佛又一次靖康大難在重演。只是這一次,敵人竟然來得比金軍的速度更快。而且要的不是戰(zhàn)爭賠款,是一直要攻下臨安。
與此同時,臨安城里也亂成一團,到處張貼著勸降書,榜文上明明白白地書寫趙德基的罪孽,號召軍民不要再為這個狗皇帝效命,飛將軍過處,秋毫無犯,減輕賦稅。
這樣的榜文,每天都在張貼,官兵們要清除都來不及。每天就算捉了大量的嫌疑犯,也無濟于事。
而人們也人心惶惶,都在觀望。仿佛飛將軍不是準(zhǔn)備攻打臨安,而是已經(jīng)到了臨安了。
江平。
一路都是風(fēng)聲鶴唳。
戰(zhàn)爭的硝煙一起,百姓們聞風(fēng)而逃。卻又不知道該往哪里逃,北上是不可能的,兩河淪陷,那是金軍的地盤;下海吧,不符合祖祖輩輩人安于大陸的習(xí)慣。
也因此,路上堵了許多的難民,一路上都在議論紛紛。
“聽說飛將軍打來了……”
“飛將軍的隊伍不是說,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劫么?”
“聽說是鄆王帶領(lǐng)大家打來了,要收復(fù)兩河,還要收復(fù)江南……”
“可不是,聽說兩河的金軍都被趕跑了。我們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
其中許多人都是兩河淪陷,被迫逃亡到江南的。都是北方人。過了十幾年安穩(wěn)日子,如今,又是一場浩劫?
等待他們的的確是浩劫,為了籌集糧餉,朝廷下令,每戶百姓必須提前繳納兩年的賦稅。現(xiàn)在正是冬天,青黃不接的時候,要一下交出兩年的糧餉,無異于殺雞取卵。南方本土之人固然害怕,而那些逃亡到南方的北方人,早在金軍攻入汴京的時候,就經(jīng)歷過這種類似的敲詐了。當(dāng)年為了籌集給金軍的巨額的戰(zhàn)爭賠款,官兵們四處追殺,借機騷擾,縱然富豪之家也被搜刮一空,而窮人更是賣兒賣女。
沒想到,又來這么一次,這一次雖然不是賠款,卻是朝廷在征召軍餉。百姓們?yōu)榱硕惚苓@些無止盡的徭役,攜家?guī)Э冢咄稛o路,怨聲載道,但覺朝廷猛于虎。趙德基比金軍還可怕。
一家客棧里,寥寥無幾,人都是跑光了的,掌柜的和一名小伙計垂頭喪氣地守在門里。既沒有什么生意,也沒有什么存貨。
秦大王一行進門的時候,喊了好幾聲,小伙計才畏畏縮縮地出來。但見秦大王高大威猛,跟個天殺星似的,很是害怕:“客官……客官……小店不做生意了……”
秦大王一瞪眼:“你開個勞什子蒼蠅館子,不做生意開著作甚?但凡有什么吃的都上來,老子又不少你一文錢……”
花溶見那小伙計嚇得抖抖索索的,便開口:“小兄弟,我們是路過,也不挑剔,但有什么吃的,隨便上一些能果腹的東西就行了。”她一邊說話,一邊拿出一塊小碎銀遞過去。
花溶為了行路方便,雖然也穿的男裝,但是她開口說話,人家立即知道是女人。小伙計見她態(tài)度溫和,不像歹人,這才放了心。老掌柜躲在一邊看得分明,這年頭,就怕人家用紙鈔或者銅錢,亂世紛紜,戰(zhàn)爭令物價飛漲,根本不值錢了。(注:宋朝的時候用交子,錢鈔之類的,就是今天的紙幣。)但見得真金白銀,眼睛都亮了,立即出來:“快,快去拿些吃的。”
小伙計進門,不一會兒端出來一大盆黑乎乎的粗糧饅頭,一大盆米粥,一大碗咸菜。雖然很差勁,但這個世道,還能要求什么大魚大肉?有的吃就不錯了。
秦大王招呼著,陸文龍主動,趕緊給父母盛飯,拿了窩頭。自己也端了碗大吃大喝起來。秦大王和花溶相視一笑。這孩子,一路上,完全是一個大人的做派了。
“丫頭,我覺得兒子真是越來越懂事了。”
“哈哈,就是,什么時候小虎頭也這么懂事就好了。”
陸文龍受到父母夸贊,自己倒很不好意思,摸摸頭,繼續(xù)吃飯。秦大王固然欣慰,花溶更是心酸,這一路上,雖然亂世紛紜,秦大王也沒帶什么親隨跟從。為了一家三口自由自在,都是分開走的,親隨們都在前面等著。但是,正是如此,她反而覺得安全,踏實。這是亂世里,第一次覺得心安,不用隨時都惦記著亡命天涯。一路的吃穿住用行,都有秦大王張羅著。丈夫兒子都武藝高強,正是亂世里保命的上佳良方。什么都不用自己,如此,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只有這一桌客人,老掌柜嘮嘮叨叨的:“客官,聽說飛將軍打來了,你們怎么還要南下?趕快北上逃命吧。實不相瞞,小老兒的家眷都被遣散到鄉(xiāng)下藏起來了。就這幾天,就會一起北上逃亡。”
老百姓總是這樣,從南方逃到北方,從北方又逃到南方,從來沒有安穩(wěn)的日子。
秦大王道:“飛將軍來了怕什么?他比趙德基好一萬倍。”
老掌柜聽到這么“大逆不道”的言辭,嚇了一跳,不過,戰(zhàn)亂紛紜,老百姓對皇帝也談不上有什么太大的崇敬,就說:“人家都說飛將軍凍死不拆屋,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dāng)然是真的。老子一路南下,親眼見過飛將軍經(jīng)歷的城市村莊,都是秋毫無犯。我說老頭兒,你把你的金銀財物藏好,別讓趙德基的匪軍搶去就行了,也用不著逃亡,飛將軍來的話,絕不會砸了你這個破館子。”
老頭兒半信半疑:“這是真的?”
“飛將軍名聲那么響,你以為是吹的?飛將軍這兩年攻占了那么多城市,就沒有那一座城市的人會逃亡的,這豈不說明問題?”
“這倒也是。小老兒有個親戚就在櫟陽鎮(zhèn)也開了一家蒼蠅館子,叫我們可以去那里投靠。說飛將軍來了,大家的賦稅就大大地降低了,日子也比以前好過多了。他店里,以前經(jīng)常有官兵去吃霸王餐,幾乎快開垮了。現(xiàn)在就好了,再也沒有人去吃霸王餐了。小老兒這里也是,以前那些官差,經(jīng)常來吃霸王餐,也快弄不下去了……如果飛將軍來了,杜絕霸王餐,倒是一件好事……”
花溶只是在一邊靜靜地聽著。這一路上,她決口不再提有關(guān)飛將軍的事情。但是,也不陰沉。秦大王本是擔(dān)心她傷心欲絕,可是,見她沿途都是談笑風(fēng)生,真正和丈夫兒子游山玩水的心態(tài),才略略放心。
可是,她越是如此,秦大王又越是隱憂,這是不是太過反常了?不止陸文龍,就連他,也是親眼目睹了花溶如何被飛將軍從屋子里推出來。難道真是如此,就傷透了心?
他把握不準(zhǔn),卻不敢問她,而且,也沒法問這么微妙的問題。本想的是早早回到海上。可是,這樣一路南下,飛將軍的消息就跟長了腳似的,一直跟在旁邊。從櫟陽鎮(zhèn)到江平,一直跟著走。
時時處處,耳邊都是飛將軍。
就連他也料不到,飛將軍的行軍速度那么快。從這里往臨安,已經(jīng)不足一百里了。趙德基的大軍,已經(jīng)全部壓在了五十里外,行人要想路過,已經(jīng)非常艱難了。為此,秦大王不得不非常小心。縱然還帶了幾十名便衣的親隨,但是,如果此時和趙德基對上面,后果不堪設(shè)想。
這一夜,一家三口就在小店休息。晚上,夜闌人靜,秦大王不時翻身。他以前很少有睡不著的時候,尤其是嬌妻兒子都在身邊,還這樣折騰,就非常奇怪了。花溶第一次見他如此輾轉(zhuǎn)反側(cè),再也忍不住干脆坐起來,低聲道:“秦尚城,你在想什么?”
他笑起來:“丫頭,你也沒睡著?”
他這樣翻來覆去的,人能睡著才是怪事。花溶搖頭,“前面有個關(guān)口是我們必經(jīng)之路,現(xiàn)在朝廷官兵查訪甚嚴(yán)。如果趙德基布下什么攔截就不好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是秦大王,他身材高大,很容易引人注目。以前那里根本沒有駐軍還好說,現(xiàn)在那么多人,豈能輕易通過?
“丫頭,我也是這樣想。我就在想如何繞過這一關(guān),避開趙德基的耳目。”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等飛將軍的大軍打過去,一勞永逸。但是,當(dāng)時花溶執(zhí)意要走,秦大王也不愿意違逆她的心意。
“那就等飛將軍打過去再說。”
秦大王很是意外:“丫頭,我們不忙走了?飛將軍起碼還有半個月才能打過去。”
“當(dāng)然不忙了。何必自動去遭遇危險?反正遲半個月,早半個月,對我們來說也是無關(guān)緊要。”
秦大王見她竟然真的一副心無芥蒂的樣子,好像完全把飛將軍這號人給忘記了。這時,月光從窗外的木柵欄里照射進來。這是南方那種用水泥和稻草糊的厚厚的土墻土磚,厚厚的木門,就連窗戶也關(guān)得死死的,外面又有風(fēng)吹起,呼呼的,將二人的聲音都壓得非常非常的小。
只偶爾有一兩聲馬嘶。那是栓在門外的坐騎。
“丫頭,我們就算留下來,也不一定會再跟飛將軍碰面的。”
“碰不碰面又如何?”她淡淡的,“以前,我的確認為他可能是鵬舉,所以才會抱有希望。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了,他的確不是,所以,何必再和他糾纏不休?我倒祝愿他早早打下江山。”
秦大王終于聽到她親口承認此事,倒頗有幾分意外。但聽她又道:“我只是遺憾,一路上怎么都見不到魯大哥。”
“上次我倒是見了他一面,他跟以前相比,幾乎絲毫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