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貍貓換太子13
祭臺的殿宇有三座,中間是主殿宇,旁側(cè)兩座側(cè)殿,此時,八賢王就在左側(cè)殿。
王丞相踏入左側(cè)殿時,就見八賢王背對著他,站在窗邊,外頭風(fēng)雨交加,八賢王卻還是開著窗,那挺直的瘦削的背影,讓王丞相心頭輕嘆一聲,八賢王好似瘦了,那白色袍服穿著好像更加空蕩了。若是老龐看見,老龐定不知道該心疼成怎樣了。唉。真是!
王丞相的腳步放重,同時特意重重的咳了一聲。
八賢王轉(zhuǎn)頭看向王丞相,臉上露出一貫溫和優(yōu)雅的笑,“麻煩王丞相大人了,雨夜趕來,本王愧疚呀。”
王丞相搖頭,只是嘆息一聲,“如果能夠讓龐太師脫出牢籠,如果能夠讓王爺不再煩惱,就是跑斷了腿,我也沒有半句怨言。”
八賢王聽著,笑了笑,卻沒有接口,垂下的眼眸里掩去了憂色和決意,他和龐籍,大概,只能二者留一了吧。
王丞相看著八賢王這般即便笑著卻還是難掩苦澀焦慮的神色,心頭也知曉,時局眼下成僵局,但也只能是暫時的,接下來,不管何方,只要有一動,這時局就會馬上風(fēng)云變幻,誰也不知將會如何!
“虎符送到了包拯手里?”八賢王問著,走到一邊的椅子上坐下,伸手示意王丞相也坐下,他和王丞相多年至交,若說天下間最清楚他和龐籍之事的,也就只有王丞相和死去的皇兄了。而最得龐籍和他信任的,也就只有王丞相了。皇兄當(dāng)年手段,如今想來,尚覺心寒!唯有王丞相,什么都不做,只是沉默的聽著。甚至,在當(dāng)初他被皇兄逼迫娶親時,站了出來,巧計解圍。
“送到了。王爺說包拯是聰明人,我倒是覺得包拯身邊的公孫策是個玲瓏剔透的。”王丞相笑著說道,那公孫策言語間似乎非常了解他似的,倒是有趣。
八賢王一笑,“你說公孫策,那也是不錯的人,可惜,公孫策自己對仕途興致缺缺,聽聞他有一手好醫(yī)術(shù),且對仵作之事非常了解,讀書人能夠做仵作之事,就這般開明的觀念,也是難得了。”
“哦?哈哈,那可真是有趣了,等事后,我得去找這個公孫策了解了解,想來我那夫人也會非常感興趣的。”王丞相笑說著。
八賢王想到王丞相的那位青梅竹馬的寒門出身不識字,卻甚為聰慧通情達(dá)理的夫人,不由微笑起來,看著王丞相提及夫人時,那種情深和幸福,八賢王心頭不由羨慕。
未見龐籍前,他也曾經(jīng)幻想過將來也有這么一位心意相知攜手白頭的紅顏知己,可惜,因避免皇兄的猜忌,他拖延了大婚,于是,有過三面之緣的甚有好感的李家姑娘就進(jìn)了皇宮。那時,他覺得遺憾,倒也沒有難過。
但在見了龐籍后……攜手白頭就只能是美好的念想了。
——不過,他未曾悔過,最苦最孤單的日子,與龐籍的那段短暫的相知相處的回憶支撐著他走了下去,即便世事無常又何妨?即便現(xiàn)在,未來艱險,但念及龐籍,就不覺得害怕。
但如果可以,他和龐籍,如果可以,……就都好好的活著,日日早朝得見,他就已經(jīng)滿足了。
王丞相見八王爺掛著淡笑,但神情里卻是郁色和決意,不由開口問著,“王爺,太師他……可好?”
八賢王淡笑,“他很好,待會,王丞相過去見見吧。”
王丞相聽著,挑眉,“這樣行嗎?”
“皇上只是說不準(zhǔn)他人探視,可丞相是皇上的特使,丞相去見一見,待回去,皇上也會問起的。”八賢王說著,突然想起了龐妃,不由皺眉擔(dān)心問著,“可知龐妃娘娘如何了?”
王丞相苦笑一聲,“我今兒個晚上過來的時候,聽聞龐妃娘娘被太后斥責(zé)了一頓,且被禁足了。說娘娘頻繁出宮,且干預(yù)朝政……唉……”
八賢王皺起眉頭,太后是劉家姑娘,劉家素來有根基,對龐妃本來就看不慣……當(dāng)初,皇上會被選為太子,與宮中秘事有極大的關(guān)系,且其中龐籍所做之事,太后也是知道的,如果沒有龐籍的支持和暗中行事,皇上不會被選為太子,只怕太子還是李家姑娘李妃所生的兒子。但時隔多年,此事也早就成為宮中禁忌,當(dāng)年參與此事的人也都失蹤的失蹤,消失的消失,如今京都里還知道當(dāng)年事的,除了自己,就只有龐籍了,哦,還有寇珠,她是受了李妃一飯之恩,效忠于李妃的人。這么想來,寇珠的死……莫非和當(dāng)年之事有關(guān)!
而太后這次袖手旁觀,甚至于將龐妃軟禁宮中,不會是想借此將當(dāng)年之事徹底遮掩吧?如果真是這樣,看來太后的腦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小!她難道就忘記了龐籍還有龐統(tǒng)這個兒子?她難道就忘記了龐籍還有崔明沖這個女婿?她難道就忘記了龐籍還有朝中一半的黨羽?她難道就忘記了龐籍手中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馬?!她難道就忘記了此時大宋邊境尚未安定,僅憑楊家軍如何鞏固大宋江山?!
此時將龐妃軟禁宮中,她是想激起忠心于龐籍的那些人的憤怒嗎?!
龐統(tǒng)已經(jīng)來到京都之中,他若是聽聞自己的妹妹被軟禁宮中,他會作何想法?!他若是一氣之下帶兵逼宮呢?!
若是龐籍手里的那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馬怒而進(jìn)京呢?!邊疆戰(zhàn)士們所忠心的所效忠的固然是他們大宋江山,但一直以來,帶兵練兵給他們?nèi)蜏仫栆率碂o憂的卻是龐籍呀!可不是連面都沒有見過的皇帝和太后!
碰!!
八賢王猛地大手一一揮,桌上的茶杯就砸碎地上!
王丞相有些怔然的看著八賢王無法掩飾怒氣的臉,長嘆一聲,“太后此舉實為不妥,皇上保持緘默也不是好計策。但是,王爺,你此時還需冷靜啊。”
八賢王閉了閉眼,啞聲開口,“皇上命我在此看守龐籍,主審龐籍此案,說是看守,說是主審,不過是將我一并軟禁在此罷了。皇上在想什么,我知道。無非是想逼我罷了,就好像當(dāng)年皇兄拿著龐籍逼我一樣!”
王丞相一聽八賢王的最后一句話,臉色頓時一變,猛然站起,失聲道,“不可能!皇上當(dāng)年尚未出生,他怎知當(dāng)年之事!?”
八賢王和龐籍的事情,天下知曉的也不過兩人,一人是他,一人便是先皇!先皇不會把這事說給了皇上吧。天哪,此事是禁聞!關(guān)系到的八賢王的名譽(yù)就不說了,其中牽涉的,還有皇家,還有這天下呀!
八賢王卻是低低的笑了起來,只是笑聲透著難言的蕭瑟和悲傷,“可不可能的,事實卻是如此。王佑!”突然,八賢王定定的看著王丞相,喊著王丞相的名字,一字一頓,“我求你一件事,不要把待會我說的事說的話告訴龐籍,不論是何種境況都不要說!”
八賢王這話讓王丞相突然有非常不好的感覺,王丞相硬著頭皮,苦笑道,“王爺請說。”
“你先答應(yīng)我!”八賢王卻是用灼灼雙眼直視著王丞相,非得到一個承諾不可。
王丞相看著八賢王,沉默了一會兒,才深吸一口氣,直視著八賢王,“王爺,我答應(yīng)你。”
八賢王這才微微一笑,然后,慢慢的開口說著,聲音有些沙啞,“寇珠之事,和當(dāng)年李妃一案有關(guān)系,我在清河縣曾經(jīng)遇見過假的李妃兒子的人,那些人是逆黨,也有可能是被龐籍設(shè)計陷害的林妃的人。如果,接下來的日子,時局無解,我會用另外一種方法解開時局,到時候,你要幫我勸住龐籍,你告訴他……”說完,八賢王看著臉色蒼白的王佑,臉上有些歉然,“抱歉,王佑,我和龐籍總是累你為我們擔(dān)心。”
王丞相只是定定的臉色蒼白的看著八賢王,“趙德芳,我可以反悔我剛剛的承諾嗎?”
八賢王聽著,卻是輕笑起來,輕輕擺手,“抱歉,王佑,你已經(jīng)沒有這個機(jī)會了。”
王丞相頓時淚流滿面了,仰頭,心里哀嚎,夫人呀,為夫這次大麻煩了!
*****
說是要調(diào)查寇珠,但事實上,包拯就在這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從龐統(tǒng)手里拿到的一切資料。
“我不明白。為何你要堅持調(diào)查寇珠此人?”龐統(tǒng)看著桌上的兵符,皺起眉頭,神色嚴(yán)峻的看向包拯,明明京都兵營的兵符包拯已經(jīng)拿在手里了,而給包拯這個兵符的人不是誰,卻是王丞相,但這兵符,這京都兵營是只有八賢王才能調(diào)動的兵馬!
——這其中的意味,龐統(tǒng)明白,時局危矣!只怕接下來,怕是要刀兵相見了。
既然如此,那調(diào)查案情還有什么意思??
“因為寇珠此人是解開時局的關(guān)鍵人物。”終于看完了手里的老舊的信箋和文檔,包拯沉聲開口。
龐統(tǒng)卻是指著兵符,神情凝重的開口,“包拯,你可知,這兵符此時到來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八賢王只怕也無法控制朝中的局勢,且,他自己,也被軟禁了!”包拯淡淡說著,“他已經(jīng)無法離開祭臺了。”
龐統(tǒng)臉色一沉,“你知道?”
“從我們一進(jìn)入祭臺我們就知道了。”公孫策輕聲開口,起初總覺得八賢王在祭臺怪怪的,但在兵符到來后,就恍然了,“為什么八賢王一天都沒有離開過祭臺,龐太師被軟禁,此時朝中需要重臣來維系日常政務(wù),但是,八賢王卻沒有來到朝中,甚至連祭臺都沒有離開過半步!還有那把守祭臺的士兵,太師說是他親信,但,既然是親信,祭臺發(fā)生何事,難道他們都不知曉?所以,只怕太師親信的士兵都已經(jīng)不在了吧。或者,他們都在主殿那邊?然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八賢王真的無法離開嗎?不,他是可以離開的,只是,有必須留在祭臺的理由。”
“而那理由就是太師!”包拯慢慢的沉聲開口,“八賢王非常重視太師,他害怕如果他離開祭臺,會發(fā)生什么無法預(yù)估的甚至于……危害太師的事情。有人拿著太師的安危在暗示或者威脅八賢王,必須好好的留在祭臺。”
龐統(tǒng)的手緊握成拳,臉上已經(jīng)是一片怒氣,“他連八叔叔都要威脅!那是八叔叔!整個皇宮里對他最好的八叔叔!”
包拯和公孫策對視一眼,這個他,不用說了,定是那位了吧。
聽龐統(tǒng)口氣,只怕這已經(jīng)不是兇殺案那么簡單了,其中所牽涉的還是朝中手握權(quán)柄的人……還有那位……
龐統(tǒng)在說完后,就深吸一口氣,努力平緩自己的心情,抬頭看向包拯公孫策,雖然他說出的話不太妥當(dāng),也涉及了宮中秘聞,但,包拯和公孫策都是知道輕重的人,他也不怕。
“接下來,該如何是好?”龐統(tǒng)問道。
“我想,我們明天還是需要去宮中一趟。”公孫策說道,同時,嚴(yán)肅說道,“將軍,冒昧問一句,將軍有多少人馬?”
龐統(tǒng)一聽這話,似笑非笑,“怎么?公孫公子很好奇?”
“京都亂不得。”包拯平靜說著,然后突兀的問了一句,“若時局不利于龐太師,或者時局不利于大宋,將軍您猜,八賢王會做什么?”
龐統(tǒng)一聽這話,臉色一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