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看不見的氣墻
熱門推薦:、、、、、、、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那人轉(zhuǎn)過頭問。
林軒點頭:“沒錯,鏡子即迷宮,古代人早就有過此種說法。二十世紀晚期時,中國有位著名的邵姓周易大師也曾預(yù)言過,鏡子的出現(xiàn)就是全世界妖異事件大爆發(fā)的導(dǎo)火線,因為其中可以收納太多東西,凡看到的必定能夠納入其中,是世間最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如今,鏡子在人類生活中無處不在,現(xiàn)代人也生活得越來越迷惘。”
那人微笑起來:“那豈不也是一件好事?”
他指向鏡中匍匐的帕夏:“如果人類都像他那樣被困住,能證明什么?是否就證明大部分人類只是渾渾噩噩、混吃等死的愚者傻子?如果你我身邊都是這種人,我們豈不是就能大顯身手,做這個時代的恐怖大王?”
匍匐的人令林軒想到桑葉上蠕動的嫩蠶,可憐且可悲,無力擺脫受束縛的困頓之境。
這只是物理層面上的受縛,那么人類在思想上的束縛則來得更強烈、更普遍,所以中國個古人才發(fā)明了“作繭自縛”的成語。
大部分人身體是自由的,但思想、頭腦、觀念卻被一些老傳統(tǒng)、舊習(xí)俗牢牢束縛著,畢生走不出“丑妻近地家中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圈圈。更多更快章節(jié)請到。這種人活著,只不過是為世界增添一部分二氧化碳、制造一大批生活垃圾而已,對于社會的進步毫無積極意義。
就像二戰(zhàn)之中,真正決定世界命運的只是幾大巨頭,其余的百萬雄獅、千萬民眾只是被動的參與者,身如飄萍,隨波逐流。
“如果我能進入1999年,豈不也就成了命運的決策者,而不是跟隨者?”在那人的蠱惑下,林軒漸漸地也有了這樣的想法。
預(yù)知未來十五年的話,他可以有很多種改變世界的手段,譬如全球房地產(chǎn)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中東地區(qū)局勢、蘇聯(lián)解體后的小國政治、環(huán)太平洋諸國的地震海嘯……那時候,他就是預(yù)知一切的神,高踞于數(shù)十億凡人之上,受到來自五洲四海的崇拜者頂禮膜拜,超過全球任何一個宗教。
“超過宗教?豈不就是上帝?”他的腦中浮出這個令人瘋狂的想法。更多更快章節(jié)請到。
人人都想成為上帝,成為世間萬物的主宰,所以才有了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的“拜上帝教”,各大領(lǐng)袖打著“上帝降旨”的旗號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戰(zhàn)。
天欲其滅亡,先欲其瘋狂。那些企圖掌控地球的人到了最后,全都演變?yōu)殡u飛狗跳的鬧劇,留在歷史上,遭后人口誅筆伐,隨意戲弄。
“我看到你的內(nèi)心,想了很多很美好的事,對吧?”那人的目光如毒蛇吐信一樣,在林軒臉上逡巡著。第一時間更新
林軒不說話,只點點頭。
“一起走,去1999年——我相信,這里一定有一條通道能進入那里,就像這一批失蹤的士兵一樣,只需一句咒語,就能打開阿里巴巴的寶藏大門。”那人舔了舔嘴唇,狡黠地笑著,移開目光,再次指向鏡中匍匐的人。
“喂,你的目標到底是什么?”林軒的頭腦并不糊涂,雖然跳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一直都保持清醒,深知對方居心叵測,絕對不是可以信任的旅伴。第一時間更新
那人撫摸著鏡面,身體緊貼上去,如一只壁虎般在鏡面上小心地移動著。
林軒隱約知道,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能瞬間穿過鏡面,到達另外的陌生環(huán)境中。這一點,類似于玄學(xué)中的“離魂術(shù)”,最容易在有意無意、似睡似醒的狀態(tài)下實現(xiàn)。換句話說,當(dāng)一個人“忘我”而且“忘物”的時候,“輕靈”的思想與“笨重”的身體就最容易分離。第一時間更新那種境界非常微妙,不靜心,不凝神,根本做不到。
接下來,那人做了個更詭異的動作,竟然像一條真的蛇一樣,吐出舌頭,緩緩地舔著鏡面,發(fā)出瘆人的“嘶嘶”聲。
鏡中匍匐的人似被驚動,再次抬起頭,滿臉恐懼,向林軒望著。
林軒忽然想到:“對方不能移動,雙手是否能打手勢,以手語交談?”
他一想到,雙手即做出最簡單的手語動作,意思是:“你是誰?”
手勢的起源是和人類社會一起產(chǎn)生的,而把手勢作為一種語言,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則相當(dāng)漫長。第一時間更新手語構(gòu)成分為表意法,即摩狀、會意、指示、借代、綜合等;構(gòu)詞法,即詞根、詞綴等;造句法,即倒裝句、省略句等。
在手語中,摩狀是用手語直接模仿事物所具有的明顯的外觀形狀,例如“床、桌子、椅子”等;會意是將一些不宜于直接模仿的或比較抽象的事物,采用與這類相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來間接的表達該詞的意義。更多更快章節(jié)請到。如“牛奶、表揚、自來水”等;指示就是用手指直接指向所表達的事物,例如人體器官、方位、人稱等。借代就是直接借用有聲語言的語音或字形,用拼打指語或模仿字形、書空字形等的方法來表達詞的意義。如“之、山、細”等。
當(dāng)林軒用手語問帕夏“是誰”的時候,結(jié)果相當(dāng)出人意料,帕夏第一個動作是右手食指橫伸,手背向上貼在頜下,然后向右移動一下。很明顯,這個手勢的意思代表的是“蘇聯(lián)、俄羅斯”之意。
帕夏是朱可夫的兒子,以此來表明國籍是很恰當(dāng)?shù)摹V皇牵料慕又隽肆硪粋€動作,雙手五指伸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斜向交叉夾住,在面前轉(zhuǎn)動一圈。這個手語動作并不標準,但林軒還是判斷出,那是“美國”的意思。當(dāng)然,最后一個動作的標準做法是該手勢在腹部轉(zhuǎn)動一圈,帕夏身體匍匐在地,無法起身,自然就無法完成該動作了。
“蘇聯(lián)、美國?什么意思?”林軒一怔,隨即看到了帕夏做了“法國、英國”兩個手語,連起來則是表示了“蘇聯(lián)、美國、法國、英國”四個國名。
“四國……是多面間諜的意思?”林軒瞬間明白,用唇語問,“多面間諜?你是多面間諜?”
這句話,他連續(xù)用俄語、美式英語、法語、英語問了四遍,獲得的答案都是“是”。
林軒搖頭苦笑:“二戰(zhàn)中的間諜戰(zhàn)十分激烈,以至于雙面、三面、多面間諜多如牛毛,無從判斷其到底是忠于哪個國家了!”
其實,一個人一旦失去了國家信仰,他就變成了一個不屬于任何國家的陰謀家或者商人,只追求個人利益,不為任何一方專心工作。
“你到底在什么地方?是墜入了一個巨大迷宮嗎?”林軒繼續(xù)使用唇語。
帕夏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眼睛連續(xù)眨著,似乎在斟酌措辭。
“是迷宮嗎?你受重傷了嗎?你能不能站起來行走?”林軒連續(xù)問。
帕夏又停了幾秒鐘,點點頭,雙手撐地,竟然迅速站起身來。
此舉大大出乎林軒的料想,因為他從剛剛帕夏吃力爬行的狀態(tài)看,以為帕夏受了看不見的重傷,無法走路,才那樣艱難爬行。
“你……你沒受傷?那為什么要匍匐前進?”林軒不解,隨即追問。
帕夏用唇語回答:“只有如此,才能前進。我面前有一道看不見的墻……空氣墻,根本走不過去!”
本書首發(fā)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nèi)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