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百姓愛戴
金木氏等這一刻不知等了多久,見孔文博等人皆被綁心中欣喜難抑,沈放舟問她時她想起金錦文又忍不住淚流滿面。
金木氏重重磕頭道:“民婦夫君金錦文為孔文博及其爪牙周沛霖所害,求大人為他主持公道!”
……
高寄聽到此處便退了出去。
孔家牽連甚大,一兩日沈放舟肯定無法審完案子。并且孔家的案子牽涉州府,這對沈放舟來說也是一枚燙手山芋。
但幸好孔文博行事謹慎,寶礦之事這些年并未外露,所以給他省去許多麻煩。
一道怨毒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高寄覺察到之后抬眸看去,卻見是一身狼狽的孔月萱。
因她下藥的緣故他的身體已不如從前,在昨夜的廝殺中也顯得力不從心更數(shù)次險些殞命。
孔月萱也曾數(shù)次羞辱宋幼棠……念及此,高寄對看守低聲說了幾句什么而后孔月萱便被帶去了后院。
后院正是如今的刑堂……
五天后沈放舟終于審完了孔家的案子,這還是在高寄的幫助之下才完成的。
孔文博在清河縣作威作福二十多年,犯下諸多天怒人怨的惡事,如今他被抓,高寄放出消息但凡知道孔文博欺辱違法的都可來此狀告,因此來狀告孔文博的百姓數(shù)不勝數(shù),大半夜都提著燈籠排長龍。樂文小說網(wǎng)
這下原本覺得高寄和孔文博是一丘之貉的百姓們徹底放心了,高大人原來是清官吶!
得了百姓的心,很快高寄便得到了回報。
百姓們知道他的縣衙是被孔文博所燒之后便有人帶頭募捐要為高寄重修府衙。
清河縣百姓們苦孔文博周沛霖已久,高寄幫他們除掉了他們自是愿意慷慨解囊,不過一日的功夫竟湊齊了所需銀兩而后送至他們現(xiàn)在暫住的烏衣巷家門前。
彼時宋幼棠正將菜撞到食盒中。
一共三個食盒。
一個給高寄長慶,一個給沈放舟。
她已經(jīng)派人連送了四日。
街頭巷尾都在傳,京師來查案的大人姓沈長得斯文俊秀,她一聽便知道是沈放舟。
但高寄,只是送飯時會多送一份。
孔文博在清河縣是土霸王,沈放舟一介文人來此是冒了險的。
高寄心中記他一份情,宋幼棠自然也是感激的。
每天兩頓飯便是她的謝意。
張媽媽抱著豚兒進來說百姓們抬著錢箱子送錢來,宋幼棠關上食盒疾步而出。
剛到門口便見得領頭的一人道:“草民拜見夫人。”
身后的人見此便跟著行禮。
宋幼棠忙道:“您請起。”
領頭人看著是個老先生,一身瘦骨,但精神抖擻。
“高大人來此不過兩月便將孔文博周沛霖等惡人擒拿伏法,草民們得知高大人與之斗法時被孔文博派人少了府衙,因此眾人籌集銀錢愿為高大人重修府衙宅邸,還請夫人萬勿推辭。”
錢箱子已經(jīng)放在地上,宋幼棠聽得銅板的聲響。
千兩白銀易得,百家銅錢難集。
高寄得了此處的民心。
宋幼棠莞爾。
她笑道:“夫人本便為清河縣縣令,保護清河縣百姓便是夫君的職責,鏟除惡賊更是責無旁貸……”
“如先生所言,清河縣苦孔文博周沛霖久矣,百姓本就度日不易,夫君身為父母官如何能要你們的銀錢?”
“這些銀錢還請老先生幫忙退回鄉(xiāng)親們手中……”
“夫人,您這般說便是瞧不起我們湊集的幾個銅板?”
老先生急了道:“這是父老鄉(xiāng)親對高大人的尊敬之意,敬佩之心,還請夫人勿要推辭!”
“收下吧,收下吧!”
“請夫人收下吧!”
……
一聲一聲的勸說,其中便有宋幼棠買過竹扇竹雕的那位掌柜。
他也認出了宋幼棠,他上前來道:“夫人曾跟草民說過,草民的手藝不會無人繼承,東西也會有人賣。大人如今鏟除惡人,那咱們今后便都有好日子過了,還怕不能賺錢?”
頓了頓他雙手作揖道:“大人一心為我等,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大人府衙居住!”
“對啊,對啊!”
此起彼伏的附和聲響起。
宋幼棠也不禁為他們的真情所打動。
但銀錢她確實不能收。
“請夫人收下!”
馬蹄聲響起并很快由遠及近。
眾人望去但見高寄騎馬而來,想必是收到了消息。
百姓們見狀忙讓出一條道來,高寄也下馬行走。
領頭的老先生將剛才對宋幼棠說的話再重復了一遍,百姓們紛紛請求讓高寄收下銀錢重修府衙。
高寄道:“諸位父老鄉(xiāng)親,這些錢我確實不能收。”
在他們開口勸說之前高寄抬手示意他們聽他說。
“朝廷會撥下修繕府衙的錢,因此我在此謝過諸位父老鄉(xiāng)親的好意。”
他道:“請諸位將錢拿回去,用買吃買喝,裁布做衣,做生意出遠門都可以。”
“今后我會盡力讓清河縣的父老鄉(xiāng)親都過上好日子。”
“這銀錢已籌集哪里能拿回去?”
老先生道:“大人現(xiàn)在用不上今后總會用得上,還請大人暫且收下吧。”
又是一番勸慰之言。
最后高寄被勸得沒辦法他道:“那便想個折中的法子。”
高寄道:“這筆銀錢不少,不如用來建造學堂,凡是家中貧困無力供讀人家的孩子都能入學堂念書識字。諸位以為如何?”
他們互相對視后齊齊道:“大人仁善。”
此事便如此定下,高寄又問了領頭老先生可是教書先生,這一問才知他便是幾十年前的秀才,從前也是學堂夫子。
高寄便道若是他愿意,待學堂落成之后可以入學堂授學。
學堂修建置辦東西,請夫子便有許多瑣碎之事,且想要學堂長久的開下去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很有可能最后高寄還要虧本。
但有了寶礦在手,這些連零頭都算不上。
送走父老鄉(xiāng)親之后高寄便行至宋幼棠面前。
見她眉眼含笑,高寄忍不住握緊了她的手道:“笑什么?”
“妾身看見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夫君了。”
頓了頓她道:“這可能就是為官的意義所在。”
為國為民之人,大家都看得到。
百姓的真心是多少銀錢和強權都換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