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狀告孔文博
宋幼棠收下道了謝。
“老人家,”宋幼棠臨出門之前道:“手藝不會失傳,這么精致漂亮的東西,肯定會回到客人的眼前。”
老者覺得宋幼棠不過是在寬慰他,但也收下宋幼棠的好意道:“借夫人吉言。”
春末夏初的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大雨只持續(xù)了一會兒便停了。
宋幼棠和明羽踩著積水回了衙門。
繡鞋和裙邊兒都濕了,換過一身衣裳之后宋幼棠讓張媽媽找了漂亮的盒子將竹雕和竹扇放了進去,讓張媽媽明日尋個靠譜的信使將東西送去給嚴玥玥和白紫英。
剛做完這些高寄濕了半身衣裳回來。
宋幼棠見他靴上有泥,因此問他道:去了何處?
高寄道:“就近的村里轉(zhuǎn)了一圈兒,幸虧這雨來的快去得也快,不然恐農(nóng)田又要受損。”
宋幼棠幫他換了衣裳而后解開他的冠子,頭發(fā)也半濕了。
正拿了帕子給他擦頭發(fā),張媽媽不一會兒進來道:“前邊兒來人說有人擊鼓鳴冤,請公子快去升堂呢。”
高寄還未請師爺,因此是捕頭過來稟告。
宋幼棠忙讓明羽拿官服來,一邊幫他穿衣裳宋幼棠又忍不住想象高寄身穿官府坐在官位之上得模樣。
如此眉眼俱笑,眉心一點紅也似變得明媚起來。
高寄心底的郁事瞬間便吹散不少,他不由伸手摟住她的纖腰道:“棠棠笑什么?”
“難不成為夫穿官服的樣子很難看?”
宋幼棠含笑道:“只是從前在京師夫君雖日日著官服上朝,可妾身卻從未見過夫君上朝時是何種模樣。今日衙門可是第一次有人擊鼓鳴冤,妾身便在心中想,夫君坐堂上時是何種模樣。”
高寄聞言笑道:“這有何難?”
“夫人想看隨我前去便是。”
“這……”
宋幼棠詫異道:“這如何能行?公堂之上妾身豈能前去觀看?這不是亂了規(guī)矩?”
高寄渾不在意一般道:“那是別人的規(guī)矩,不是我清河縣令的。”
“為夫正缺一個師爺,不如就辛苦夫人同我走一遭?”
女扮男裝。
對于自小長在規(guī)矩重多閨閣中的宋幼棠來說只存在于戲文中,哪怕在侯府她遇上難處也從未動過這個念頭。
高寄為滿足她的好奇竟想讓她女扮男裝隨他升堂?
“這……于理不合,若是被人發(fā)現(xiàn)你的名聲也被我累得盡毀了。”
高寄如今在清河縣還受制于人,她不能給他添亂了。
宋幼棠連連搖頭。
“棠棠將你的夫婿想得過于軟弱無能了。”高寄用力將她往上一帶,就這么與她緊緊抱著。
正好一道日光照進來,高寄幾乎能看到宋幼棠臉上細嫩的絨毛,將他的棠棠照得像是一個嬰兒一般純凈又美好。
“我有私心,想讓棠棠看看我升堂斷案時的模樣。”
“明羽給夫人找一身我的衣裳出來。”
頓了頓他道:“要顏色深一些,穩(wěn)重一些的。”
明羽和張媽媽對視一眼,都覺得公子對夫人真是寵溺似海。
夫人只不過隨口一提,公子竟真的要將夫人帶著升堂。
這種事別說京師,便是戲文里也不敢這么寫吧?
兩人心中紛紛羨慕起宋幼棠來,去尋衣服的尋衣服找冠子的找冠子。
見高寄是鐵了心的要將她帶著升堂,宋幼棠的心激動得“砰砰”直跳。
因為緊張激動她的臉有些粉撲撲的,恰如那嬌嫩粉色的海棠令人忍不住想抬手采擷。
高寄這么想便這么做了,手指撫上她的臉頰而后停留在她的眉心紅痣之上。
“這顆痣需得掩去,不然別人一見便知我的身份。”
縣令夫婦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夫人更是眉心紅痣容貌過人,如今已是幾乎清河縣人人皆知的事。
“公子的身量高,肩比夫人的高,此時修改已來不及了,只能在穿衣服的時候動點兒針線。”
明羽捧著一套衣裳道。
張媽媽和明羽一起給宋幼棠換衣裳,之后戴上男子的發(fā)冠,眉心的紅痣用脂粉掩去。
原本的絕色佳人便成了一個清俊的小公子,和高寄站在一處像是他的小弟弟或者是小師弟。
高寄看了又看后笑道:“師爺,請。”
高寄端坐官位,宋幼棠則在他右手邊兒,筆墨紙硯已準備好。
宋幼棠看雪白的紙?zhí)盅心ァ?br/>
“升堂,帶擊鼓之人。”
很快一個婦人被帶了進來。ωωω.ΧしεωēN.CoM
那婦人身著喪服,鬢邊簪著一朵白花,神色悲凄跪下。
高寄如同戲文里的那般問那婦人:“下跪何人,為何擊鼓?”
婦人端端正正行禮磕頭道:“大人,求大人為民婦做主。”
“民婦之夫乃露雨村的村長,民婦狀告清河太守孔文博,為建私宅勾結(jié)村民癩狗兒、肖二、杜強,謀害我夫君性命!”
孔文博?
宋幼棠瞳孔一縮。
她和高寄都知道孔文博便是周沛霖背后的大樹,原本想靠著獲取周沛霖的信任接近孔文博,可沒想到竟會有人來狀告孔文博。
如今這個婦人便是燙手的山芋,若她所說屬實,高寄想要辦孔文博便等于將此前在周沛霖身上付出的心血都付諸東流。
另外孔文博便是清河縣的一方惡霸,高寄此時如何能與他抗衡?
宋幼棠萬萬沒想到第一個案子便如此棘手。
高寄沉吟片刻道:“來龍去脈細細說來。”
婦人聞言一喜,重重一磕頭道:“民婦謝過大人!”
說著眼眶中眼淚涌出,她將眼淚一擦略回憶但沒想到眼淚流得愈洶涌。
宋幼棠聽了之后在腦海中將整件事理了理。
婦人金木氏,夫君金錦文原本是個讀書人,只不過多次落榜而灰心不再參試。回鄉(xiāng)之后正逢前村長病重,村長憐惜他的空有一身才華卻多次不中,又因與他父親有淵源于是將村長之位交給金錦文,希望他能教村里的孩童識字念書。
金錦文當了村長之后將要自家改成了學堂,免費為村里的孩童授課識字,此善舉被村民大為稱贊。
但金錦文因此也得罪了原本的學堂夫子,先生幾次三番與金錦文為難,還險些與金錦文動手,金錦文因是村長而一直忍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