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jié)
馮老蘭站在廟臺上,眼睜睜看著大貴拎著籠子下了鳥市。他沒得到這只脯紅靛頦,心上著實氣憤。趕快叫老套子牽過牛套上車,他立時坐上牛車追了下去。</br>
說起老套子,馮老蘭最是喜歡這樣的人。</br>
老套子是出了名的牛把式,人們都說他懂牛性。甭看口齒,只看毛色,他能看出這牛的口齒年歲。只看骨架,能看出這牛出步慢快。病牛他能治好,瘦牛他能喂胖。自從老套子給馮老蘭趕上大車,馮老蘭花三十塊錢買了這輛死頭大車,拴上三頭大杠子牛。轅里是一條大黑犍,四條高腿,身腰挺細(xì),軛根挺高,兩只犄角支繃著,大眼睛圓圓的,走起路來跑得挺快,外號叫“氣死馬”。前邊是兩條黃牸牛拉著梢,胖得尾巴象是插在屁股上。老套子每天把它們的毛刷得凈亮,特別給“氣死馬”頭上戴上頂小涼帽,涼帽頂上一蒲籠紅纓兒。路上走著,老套子說:“人們都愛使大騾子大馬,我就不,我就是愛使這牛。象那大騾子大馬,一個撩起蹶子來,要是撩在人身上,就把人踢死,這牛溫順多了!”</br>
馮老蘭說:“趕上使拱人的牛,也挺糟心。”</br>
老套子說:“拱人的牛咱倒會擺弄,蹶人的馬咱就鬧不馮老蘭說:“人是百人百性,牲口的性道,也非摸索透了不行。”</br>
他說這話倒是實情,比如老套子吧,就是最野性的牛,甚至拱人成了精,只要一著他的鞭兒,就只有匍匐在地,眼角上滴著淚花,不敢吭聲。可是他對大騾子大馬沒有一點辦法。對于牛,他知道怎樣喂養(yǎng),知道它們愛吃什么東西,完全和大騾子大馬不一樣。比如騾子馬愛吃苜蓿、干草、黑豆、紅高粱。這牛偏愛吃高粱葉子、麥秸、豆餅、棉花籽餅。就說這黑豆吧,喂騾子馬得煮熟了喂。喂牛時就得上碾子軋碎,使水泡過,用來拌著豆秸子、豆葉子喂。老套子就是喜歡喂牛,每天晚上,他披上當(dāng)家的那身破皮襖守著燈,一邊咳嗽著篩草喂牛。從夜到明,他都在槽道里轉(zhuǎn)。今天老套子見馮老蘭坐在牛車上,看著他親手喂胖的大犍牛,嘻咧咧地說:“年幼的人們就是愛擺闊,不喜歡牛,光喜歡大騾子大馬。”</br>
馮老蘭說:“可不是,貴堂老早就勸我把牛賣了,買大騾子大馬呢!”</br>
老套子一聽,當(dāng)家的要改換作派,他心里一急,說:“常說:老牛破車現(xiàn)當(dāng)伙哩!換一套牲口可不是玩兒的,要花多少錢哩!再說你買的這輛車吧,不管怎樣破,用繩子棍子綁著摽著,我都能使用,看樣子還能使個十年八年。要是雇個使騾馬的把式,有了好騾子好馬,還得買輛新車。這年頭買輛新大車,少說也得個一百多塊洋錢。”</br>
馮老蘭說:“老人們都是勤儉持家,才掙來這個家業(yè)。年幼的人們就不行,就說貴堂吧,凈想鬧時興。又是要做買賣當(dāng)洋商,又是要打井買水車。”</br>
馮老蘭和老套子,兩個喜歡養(yǎng)牛的人,一塊坐在牛車上,一答一理兒說著。走到村邊,老驢頭正背著筐拾糞。馮老蘭一看見老驢頭,想起運濤籠子罩上繡的鳥。他問:“大哥!你拾糞哩?”</br>
雖然說是同族當(dāng)家,老驢頭這輩子可沒聽得馮老蘭喊過他一聲大哥。他真的不相信起來,站在原地轉(zhuǎn)了幾遭,也找不見跟他說話的人。看見馮老蘭和老套子坐著牛車走過來,就以為是老套子。他向老套子舒過臉,說:“唔!閑著沒活兒,拾點糞。”</br>
馮老蘭說:“你可管著春蘭點兒,別叫她跑瘋了!”</br>
老驢頭一看不是老套子說話,是馮老蘭。立刻打起笑臉,迎上去口口吃吃地說:“當(dāng)然!閨女家大了,要管緊點兒。兄弟!有什么不好看兒,你說給我,我給你打她!”</br>
馮老蘭說:“別的倒不怕,別叫她丟了咱馮家老墳上的人!”</br>
老驢頭擺著長下巴說:“真的?看我給你管她!”</br>
老驢頭站住腳,讓這輛火爆的牛車走過去。一直趕進(jìn)馮家大院,馮老蘭從車上跳下來,拍拍身上的塵土,走進(jìn)家去。</br>
馮貴堂站在場院里,等老爹下了車,才走近牛車去。老套子一看見馮貴堂,火氣就上來了,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也不說什么。馮貴堂一看見那又大又破的車,慢搭搭的牛,心上就氣不憤,暗暗地說:“省著錢在錢柜里鎖著,使這么破的車。這么落后的交通工具,一年到頭少做多少活?也不算算帳!”想著,一時心血來潮,跟在馮老蘭背后走進(jìn)家去。把準(zhǔn)備多時的意見,怎樣賣了慢牛,怎么買大騾子大馬,把他的改良計劃說了一遍。針尖對麥芒,馮老蘭正為了這件事情對馮貴堂生氣。他一聽就蹦了,把老套子的話劈頭帶臉蓋過來,呲打得馮貴堂鼻子氣兒不得出。馮貴堂一時駁不倒馮老蘭的守舊思想,只好暫時認(rèn)輸,懾悄悄地走出上房。馮貴堂一出門,馮老蘭又把他叫回來,說:“我心里也有一樁心事!”</br>
馮貴堂滿肚子不高興,聽得老爹叫,只好轉(zhuǎn)回身來,問:</br>
“什么事?爹!”</br>
馮老蘭說:“我這一輩子了,沒妄花過一個大錢,沒有半點嗜好。就是抽一袋葉子煙,喜歡個鳥兒。小嚴(yán)村嚴(yán)運濤和朱老忠家朱大貴,逮住一只出奇的鳥兒,我出到三十吊大錢他們還不賣給我。”真的,這人非常喜歡養(yǎng)鳥,他一天寧自少吃一頓飯,也要養(yǎng)一只體心的鳥兒。</br>
馮貴堂又問:“一只鳥兒,干什么值那么多錢?”</br>
馮老蘭說:“鳥兒沒有市價,憑值,值得還多!”</br>
馮貴堂抬起頭想了想,又笑了說:“那個好說,咱一個錢不花,白擒過他的來。”</br>
當(dāng)天下午,馮貴堂打發(fā)帳房先生李德才,上小嚴(yán)村去找嚴(yán)運濤,要這只脯紅靛頦。李德才拿上一條大煙袋,蹣蹣跚跚地走到小嚴(yán)村,見了運濤就說:“運濤,今天有個事兒跟你商量!”</br>
運濤一看見李德才的臉色和架勢,說:“什么事你說吧,大伯!”</br>
李德才拍拍運濤的肩膀頭兒,仄起臉問:“你逮了一只鳥兒?”</br>
運濤說:“沒有,是我兄弟他們逮住的。”</br>
李德才說:“這只鳥兒,馮家大院里說要,你送去吧!”</br>
運濤說:“大伯!你不是說‘君子勿奪人之所愛’嗎?俺兄弟們希罕,不肯撒手。”說著,點著下巴,擠巴擠巴眼睛笑了笑。</br>
李德才說:“唉!孩子們!什么這個那個的,拿來送去吧!見了老頭,我就說,‘是嚴(yán)運濤給你老人家送來的!’說不定,還有多少的好處呢!”</br>
運濤心上也想到,賣了這只鳥兒,對過艱苦的年月,有很大的好處,可是一想到大貴,他說:“那個不行,大伯!你不是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嗎?人家不愿給就算了!”李德才說:“古語云:‘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要緊的地方還不在這里。比方說他一惱,你要種地,他不租給你。你要使帳,再大的利錢,他不放給你!”說著,拔起腿就要往運濤家里走。運濤站在門口,扎煞起胳膊擋著路,說:“真的,鳥兒不在家,在大貴那里。”</br>
李德才氣憤地瞪出眼珠子,呆了一會,悄默默地轉(zhuǎn)過身子去找朱大貴。一進(jìn)大貴家門,忠大伯在門口站著,見了李德才,笑了說:“野貓子進(jìn)宅,無事不來。李秀才輕易不到我家,來!有什么事你說吧!”</br>
李德才說:“可就是,雖然是個鄰居,你沒到過我院,我也沒到過你院。今天來,倒是有一樁小事兒。”</br>
忠大伯說:“什么事?”</br>
李德才問:“你家小子逮住了一只鳥兒?”</br>
聽得門外有人說話,大貴拎著籠子跑出來,問:“誰問我的鳥兒?”</br>
李德才擺了擺手兒,說:“來!我看看!”他把籠子拎在手里,翻過來看看,掉過去看看,絮絮叨叨地說:“這鳥算不了什么貴樣。”</br>
忠大伯說:“不算貴樣,管保你這一輩子沒見過。”</br>
李德才說:“馮家老頭喜歡這鳥,你送給他吧!”朱大貴把眼一瞪,說:“嘿!那是怎么說的,說了個輕渺!”</br>
李德才說:“他是鎖井鎮(zhèn)上的村長,千里堤上的堤董,沒的要你只鳥兒還算欺生怎么的?你們才從關(guān)東回來,辦事要順情合理,隨鄉(xiāng)入鄉(xiāng),別學(xué)那個拐棒子脾氣!”</br>
這件事,要是出在鎖井鎮(zhèn)上別人,送個人情也就算了。可是出在朱大貴身上,他可就是不那么辦。他把兩只腳一跺,直聲地說:“我就是不送給他,他不是俺朱家老墳上的祖宗,俺孝敬不著他!”</br>
李德才聽朱大貴口出不遜,鎮(zhèn)起臉來說:“他不是你墳上的祖宗,他可是鎖井鎮(zhèn)上一村之主!”</br>
大貴紅著臉,噴著唾沫星子跺得腳通通地響,向前走了兩步,氣呼呼地說:“土豪霸道!他霸產(chǎn)、霸財、霸人,還要霸到我的鳥兒身上?他霸道,他敢把我一嘴吃了!”</br>
李德才一聽就火了,拍打著屁股趨蹓上去,說:“嗯!他霸誰家產(chǎn)來?霸誰家人來?你嘴里甭砸姜磨蒜,給不給鳥兒,你講明白!”</br>
大貴說:“你欺侮別人行了,欺侮我朱大貴就不讓!”</br>
李德才說:“別滿嘴里噴糞,誰欺侮你來?”</br>
大貴說:“你倚勢力壓人!我從關(guān)外走到關(guān)里,就是沒怕過這個。”</br>
李德才說:“甭說廢話,這鳥兒你給不給吧?”</br>
大貴咬定牙根說:“我不給,我不給,我不給定了!”</br>
李德才說:“你們這莊稼人們真不情理,一個個牲口式!不給好說,那我就回去照實說了。哼!別賣后悔,走著瞧吧!”</br>
說著,頭也不回,下了坡繞到葦塘里踉踉蹌蹌地走了。</br>
朱老忠瞪著眼睛看他走遠(yuǎn),才說:“大貴!你對得好,看他有什么節(jié)外生枝!”</br>
大街上嚷動了,說馮家大院要霸占朱大貴的鳥兒。運濤、春蘭、江濤,都趕了來。運濤說:“咱就是不給他,看他怎么著。”</br>
江濤說:“就是不給他,咱把它賣了,先給我買本書。”</br>
二貴說:“快賣了吧!過年的時候,做件大花袍子,買點爆竹什么的。”</br>
春蘭什么也不說,她心上籠著憂愁:她明白,鳥兒雖然是件小事,說不定老霸道們要生出一個什么枝節(jié),來禍害運濤和大貴他們。</br>
朱老忠站在坡上,抽著煙看著這群滿腔心事的孩子們,動了深思:想過來想過去,深沉地琢磨了一會子。從嘴上拿下煙袋,捋了捋胡子,說:“你們都看見了吧!一個個要拿心記,要肚里長牙,懂得嗎?”</br>
大貴低下頭,他想不到,得住這么一只鳥兒,倒惹出一肚子悶氣。混水不清地說:“知道。”</br>
運濤嘻嘻笑著,說:“我們都記著就是了,大伯別生氣了。”</br>
朱老忠掂著煙袋說:“從今以后,你們誰再上西鎖井去,要跟大人一塊。誰要是偷偷地跑去,在馮家門口過一下,叫我知道了,就要拿棍子敲你們。去吧!”</br>
當(dāng)忠大伯說著話的時候,孩子們都低著頭聽著,等他說完才各自走回家去。朱老忠扛上鋤,到園里去找嚴(yán)志和。把一只鳥兒的事情跟志和說了,他說:“你別看事由小,可能引出一場大事來。”嚴(yán)志和也說:“許著,咱得經(jīng)著心,抵擋他們一場。”</br>
大貴看人們?nèi)咄辏粋€人走回家里,右手扛上轆轤和水斗子,左手提起鐵锨,拎了籠子去澆園。到了園里,把籠子掛在井臺邊小棗樹上,泡上斗子坐下抽了一袋煙,開始澆起園來。擰兩下子轆轤,就停下來,打著口哨看著那只機(jī)靈的靛頦。澆到天黑,把籠子拎回來,掛在梯子上就吃飯。吃完了飯,和父親商量了明天的活路。他跑跶了一天,澆了半天園,身上也乏累了,躺在軟床上就睡著了。齁啊齁地一直睡到半夜,睡蘿里聽得鳥聲吱吱亂叫,他扔地從軟床上跳起來,眼也沒有睜一睜,楞楞怔怔地跑到梯子跟前。伸手一摸,籠子不見了。立時覺得頭上嗡地大了起來,在黑夜里,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屋里去叫二貴:“二貴!二貴!忙起去看看,怎么籠子不見了?”</br>
二貴一下子從炕上爬起來,用手背擦了擦眼睛,也沒顧得睜開,慌里慌張地跳下炕來。跑到院里,這里尋尋,那里找找,怎么也找不到,撅起嘴來楞了一刻,說:“八成,是給貓吃了!”</br>
這時也把貴他娘吵起來,點了個燈亮兒一看。籠子摔散了,滾在臺階后頭,翎毛撲拉了滿院子。大貴懾著眼睛呆了半天,覺得頭嗡嗡亂響,身不由主地?fù)u搖轉(zhuǎn)轉(zhuǎn),對二貴說:</br>
“唉!我睡著了,你也不說看看。”</br>
二貴說:“不是說不叫俺養(yǎng)著嗎?你和運濤兩人養(yǎng)著。我也睡著了!”</br>
大貴坐在梯子上,拍著胸脯子著急百賴,說:“咳!這一下子就苦了!……”</br>
這時,朱老忠正在梨園里高窩鋪上睡覺,他才睡醒了一覺,離遠(yuǎn)看見院子上空明***亮。心里想,許是出了什么事情!走回家來一進(jìn)門,一家人看著這只破籠子發(fā)呆。他沉靜了一下,打發(fā)大貴到小嚴(yán)村去叫運濤。大貴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小嚴(yán)村,走到運濤家門前,砸開小門。運濤開門就問:</br>
“大貴,出了什么事情,黑更半夜的來敲門?”大貴說:“咳!甭提了,咱的脯紅給貓吃了,快去看看吧!”</br>
“給貓吃了?”運濤倒抽一口氣,緊跟了一句,再不說下句。他舉了舉兩只手,摩著天靈蓋,沉思來沉思去,骨突著嘴不說什么。按一般人說,也許會冒起火來,跺著兩只腳發(fā)急。可是運濤是個綿長人,自來沒發(fā)過火,沒說過一句狂話。就是有多大的事情,他也會忍住性子。他想:“既是給貓吃了,還有什么說的呢!”一時身上涼下來,跟著大貴走回鎖井。</br>
江濤心里倒挺著急,這個鳥他連一下子也沒摸過,親著眼看的都不多,他沒喜歡夠。再說這鳥兒名貴,這樣一來,買不上車了,也買不上牛,大花袍子更穿不上。滿天的錦霞,都被大風(fēng)吹散了。忠大伯、大娘,都在院里呆呆地站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著小眼兒,誰也不吭聲,單等運濤張嘴說話。大貴看運濤半天不言語,更摸不著頭緒,眼里噙著淚珠說:“大哥!這可怎么辦,困難年頭,說什么我也賠不起你呀!”</br>
運濤聽了這句話,緩緩地抬起頭來,嗤地笑了說:“大貴!今天在大伯和大娘面前說話,你說這話就是外道了。甭說是只靛頦,就是一條牛,糟踏了也就是糟踏了。什么賠不賠,咱弟兄們過去沒有半點不好,那能說到這個字眼上。”</br>
他這么一說,貴他娘、二貴,臉上一下子笑出來。忠大伯聽了,也呵呵笑著說:“咱窮人家,沒有三親六故,就是以朋友為重。”</br>
大貴把胸脯一拍,說:“運濤!你要是這么說,從今以后,你向西走,我朱大貴不能向東走。你向南走,我不能向北走。</br>
若是有了急難,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br>
一句話激動了忠大伯,他向前走了兩步,拍了拍胸膛,攥住運濤和大貴的手,說:“好啊!好孩子們,你們的話,正對我的心思。從今以后,你小弟兄在一起,和親哥們一樣,做朋友要做個地道!”忠大伯吩咐大貴二貴搬出坐凳,叫運濤和江濤坐下。忠大伯也坐在階臺上,叫貴他娘點了根火繩,抽著煙。這時就有后半夜了,天涼下來,星群在天上閃著光亮,雞在窩里做著夢,咯咯地叫著。忠大伯又說:“在北方那風(fēng)天雪地里,我老是想著咱的老家近鄰,想著小時候在一塊的朋友們的苦難,才跑回家來。你父子們幫助我安家立業(yè),我一輩子也忘不了……”</br>
這時,嚴(yán)志和也走了來,立在一邊看著。聽到這里,一下子從黑影里閃出來,說:“話又說回來,這一只鳥兒算了什么,孩子們!你們要記住,咱窮人把住個飯碗可不是容易,你們要為咱受苦人爭一口氣,為咱窮人整家立業(yè)吧!”</br>
孩子們都為兩個老人的話所激動,聽到這話頭上,運濤擦擦眼淚說:“咱小弟兄們都在這里,從今以后,把老人們的話記在心里,咱不能受一輩子窩囊。兄弟們要是有心計的,大家抱在一塊,永久不分離。”</br>
江濤也受了感動,兩手抱住腦袋,伏在階臺上抽抽咽咽地哭個不停。忠大伯一看孩子們激動的神色,轉(zhuǎn)憂為喜,說:“孩子們!這話我可得記住!鳥兒糟踏了,打斷了仇人的希望,可不一定能打斷仇人的謀算!看你們小弟兄們以后怎么抵御吧!”</br>
嚴(yán)志和也說:“看你們小弟兄們有沒有這份志氣!”</br>
說著雞叫天明,忠大娘又給他們燒水做飯。</br>
那時候,運濤二十一歲了,大貴才十**歲,江濤比二貴大幾歲,才十三歲。他們已經(jīng)知道社會上的世故人情,經(jīng)過這一場變故,會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體會,把朱老忠和嚴(yán)志和的話記在心上。經(jīng)過這個變故,朱老忠覺得嚴(yán)志和的為人。嚴(yán)志和更覺得朱老忠的慷慨,兩個家族的友情更加親密起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