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雞仔幼兒園、招聘新人
    ,海島農(nóng)場主 !
    云沙島雞舍東面的草地上,兩位新晉的雞媽媽正各自帶領(lǐng)一群孩子散步。
    來順兒和喜子在旁邊饒有興致地觀察,還不時交流點評幾句。
    過了一陣,來順兒仰頭看看天色,然后彎腰將擱在地上的塑料扁桶提在手上。那里面裝著準備喂養(yǎng)小雞仔的特制混合營養(yǎng)水,是按照一百比一的比例進行稀釋調(diào)制的。
    近期晨子哥沒有來島上,葫蘆洼邊上那個蓄水石坑,一直都是由他負責(zé)使用營養(yǎng)水原液進行調(diào)配。
    “走吧,把它們都趕到幼兒園去,該喂食了。”他扭臉對喜子說道。
    喜子點點頭,也拎起另外一個帶可拆卸提手的木制食槽,槽子里裝著用小米和蔬菜渣調(diào)成的糊糊。
    這自然是石木匠新做出的活兒,要說島上有這么個家伙也確實挺方便的,需要做什么東西招呼一聲即可。
    所謂的幼兒園,就是前幾日他們在距離老雞舍不遠的地方,剛剛搭建的一個新雞舍。同樣是背靠巖石壁外面加木龍骨竹席圍欄的結(jié)構(gòu),上面帶茅草遮雨頂棚。
    面積則要比原先的小,主要就是給母雞帶孩子們居住所用,所以被稱之為幼兒園。
    根據(jù)以往在鄉(xiāng)下的經(jīng)驗,母雞孵出了小崽,帶孩子期間就不再適合與其它雞一塊兒生活。因為雞鴨之類家禽的智商終究有限,小雞很有可能會遭到其它大雞的攻擊和傷害,所以必須進行隔離喂養(yǎng)。
    倆人走上前。吆喝著將兩只母雞往幼兒園方向趕。
    因為是熟人,母雞倒也并不十分驚慌,只是張開翅膀,咯咯叫喚招呼孩子們過來。要將它們護在身下。
    小雞仔們初見生人,倒是亂了套,唧唧唧一通兒騷動,有一只小花毛球兒甚至慌不擇路,鉆到另一位母雞的翅膀下面。這種非法入侵的無禮行為,立即遭到了對方小朋友們的集體排斥與攻擊,被啄得抱頭鼠竄。
    “真夠笨的,你親娘在這邊,瞧清楚嘍。這么快就想找后媽不成?”喜子趕緊沖上前,將那只認錯娘的小花毛球兒捉在手中。嘟囔著送還給它的母親。
    這會兒兩只母雞已經(jīng)有了一些管理經(jīng)驗。不多時便將陣腳穩(wěn)定下來。于是遵循人的意圖,各自帶著十來只小雞仔往新家走去。
    抵達幼兒園圍欄外,來順兒趕緊拉開園門。招呼母雞進去,小雞仔們則在身后緊緊跟隨。
    喜子在后面壓陣,待大小雞一個不落地全部進入,自己才跟進來,關(guān)上大門。
    接著就是喂食喂水,給新住戶們補充營養(yǎng)。
    母雞先嘗了幾口,發(fā)覺十分美味,確實是好東西,于是招呼孩子們趕緊過來享用。
    小雞仔們早就又渴又餓,聽見號令立即紛涌而上。用嫩黃的尖嘴啄小米蔬菜糊糊。
    可口的飯菜令它們興奮不已,也顧不得什么吃相了,唧唧叫著擠在一起撅起屁股搶食。
    “呵呵,一個個還挺饞的。”喜子見狀很是滿意,出言夸獎道。
    能吃就說明身體沒毛病,自然就能健康地存活下來,不至于夭折。
    “嗯,我瞅著比上一代強。”來順兒點點頭,想起了去年一代雞仔初上島時的情形。
    眼前這雞二代們的身體狀況似乎要比父輩強不少,看來優(yōu)選出的幾只種雞還不錯。
    他觀瞧了一陣,隨后又將目光投到圍欄和頂棚上。
    雞二代既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兩窩,那么估計后面的也少不了,雞群大擴容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這個幼兒園只能算臨時的,以后還得增加和擴建。
    再往南邊走,都是丘陵和巖石混雜的地帶,灌木叢生,地勢復(fù)雜,從自己等人上島之后就一直沒有進行開發(fā)和利用。
    看來為了迎接更多的小雞仔們,新雞舍也必須繼續(xù)向南部擴張。
    只是目前島上里外里就這么仨人,項目又越來越多,實在是快安排不過來了。回頭兒還得再給晨子哥打個電話,問問招新人的事情。
    倆人處理完雞仔幼兒園的事兒,開始往回返。
    上坡路過菜地的時候,空中傳來一陣嗡嗡嗡的聲音,循聲望去,只見一大群蜜蜂扇動著翅膀,從東邊飛過來,直撲入菜地,很快消失了蹤跡。
    “喜子,啥時候能收割蜂蜜啊?”來順兒問道。
    這些野蜜蜂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家蜂,全體居住在東邊山坡上那個超標準八十公分長、十六框的豪華大別墅中。
    現(xiàn)在的這個季節(jié),百果園中的花朵已基本凋落,其它地方的野花也較為分散。只有菜地在特質(zhì)營養(yǎng)水的滋潤下,各類作物的開花、結(jié)果過程不斷交替出現(xiàn),成為整個島上最為豐富的蜜源。自然受到了蜂群的青睞,每天往返奔波不停。
    “還得過些時候。分窩子的時間還不太長,蜂箱里又沒啥存貨,現(xiàn)在攢的蜜估摸著也就剛夠老蜂王一家老小的吃喝。”喜子搖搖腦袋,回應(yīng)道。
    來順兒并不是第一個問這問題的。石木匠那家伙自從上回嘗到了野蜂蜜的滋味兒,一直惦記著這大蜂箱子,曾經(jīng)催問過他好幾回,想弄點兒蜜解解饞,但都被他義正詞嚴地予以駁回。
    最近趁白天蜜蜂們忙活的時候,他曾經(jīng)通過蜂箱觀察口看過里面的情形。巢框上成片六角房子里的蜜還不算多,而且現(xiàn)在還處于高消耗階段。另外,老蜂王才換了新環(huán)境,可能還得適應(yīng)一段時間,沒那么快就產(chǎn)卵。蜜蜂族群的數(shù)量短期內(nèi)也不會大幅增長。
    “那就等著吧。”來順兒聽罷不置可否,又繼續(xù)向前面走去。
    *****************************************************
    云沙島上缺人手的現(xiàn)狀,江逸晨自然很清楚,于是開出條件,讓手下幾位管理人員四處打聽。
    五一節(jié)剛過,鼎香園的大堂經(jīng)理劉敏秀就將一位大叔帶到了三零三辦公室,讓老板看看合不合適。
    江逸晨抬眼仔細觀瞧,只見來人大臉盤、瞇縫眼,膚色發(fā)紅,剃了個寸頭,腹部微凸,身材有些發(fā)福。
    劉敏秀昨天已經(jīng)跟他匯報過,這位大叔名叫竇福成,四十三歲,粼江本地人。也是一位原國企下崗職工。
    前些年跟老婆離了婚,一個女兒也讓對方帶走。目前孤身一人,住在南城一套面積很小的老房子里。
    自打從工廠下崗后,他一直在外面打雜工,干過的活兒倒是不少。
    雖說能耐不大,但據(jù)了解,周圍的親朋好友都評價他為人忠厚老實,踏實肯干。
    江逸晨對這位中年漢子的初步印象還可以,感覺挺穩(wěn)重的,目前島上都是毛頭小伙子,也確實需要一位年紀大點兒的均衡一下。于是請他在沙發(fā)上坐下,與他聊了一會兒。
    拉了幾句家常之后,江逸晨問起對方做飯的手藝如何?這也是他最為關(guān)心的問題。
    竇福成說那就得看怎么講了,跟那些飯館的正經(jīng)廚子相比自然不成,但在街坊鄰里之間倒是頗有名氣,都說自己做的飯菜香,每到下廚的時候左鄰右舍都聞得到。
    不過說實話,自己也就是會做一些家常菜而已,高級點兒的菜品可玩兒不轉(zhuǎn)。
    江逸晨聽了之后微微頜首,這已經(jīng)足夠了,目前島上并不需要專業(yè)大廚。
    接下來,他將云沙島的大致情況和要做的工作內(nèi)容告知。并說明那里的主要問題就是遠離陸地,有些偏僻冷清,而且一旦上崗就很少有機會回到城里,除了公派出差之外,就只能等到春節(jié)前后的年假。
    當然,優(yōu)點也不少,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員工伙食一流,這點相信城里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單位能比得上。而且全部都采用自種綠色天然食材,再加上海島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新鮮,在那里工作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
    關(guān)于工資待遇,管吃住,暫定為每月三千四百元。其他的獎金福利另計。請他考慮一下。
    竇福成對這位年紀輕輕、說話和氣又富有氣質(zhì)的小老板倒是挺有好感,至于伙食方面的說法也相信了大半。
    去年底的時候女兒從大老遠過來看他,經(jīng)鄰居攛掇,他帶著女兒光顧過一次鼎香園,那麻辣燙的味道令他至今難忘。就是價格太貴,那頓飯父女倆只吃了個半飽,還讓手頭不寬裕的他心疼得直嘬牙花子。以后再也沒有舍得來過。
    至于偏僻冷清,倒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以現(xiàn)在他這個歲數(shù),早已不像年輕人那般喜歡大都市的喧囂熱鬧。
    再說自己父母早逝,目前孑然一人,也沒啥牽掛了。
    他瞇著眼睛琢磨了一會兒,然后說那就先試工一個月吧,屆時如果雙方都覺得合適的話就繼續(xù)干下去,不成自己就回來。
    江逸晨點頭答應(yīng)下來,確實是這樣,合作愉快的基礎(chǔ)需要勞資雙方都得心情舒暢。于是倆人約定好,竇福成先回家做準備,收拾行李。兩天后的早上,在鼎香園碰頭,然后一塊兒前往云沙島。
    送走竇福成,江逸晨也算了了一樁事情。他出門溜達下樓,去后勤部庫房看看狗崽雪豆的狀況,并打算借這次機會將它送到島上去,畢竟那里才是適合它成長的優(yōu)良環(huán)境。
    當然,還得跟晴晴好好說說,小丫頭就是這樣,喜歡上了什么就舍不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