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章 柴米油鹽(4k)
    “啊,派出所的事情啊?”幾位聽到這里,瞬間都沒興趣了。
    派出所多無聊啊,一天到晚都是閑七雜八的事情。
    少年郎都是希望建功立業(yè)的,誰不希望自己都像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般呢?但派出所不是,派出所永遠是有鬧不完的打架斗毆、吵不完的大爺大媽、沒有新意的“有困難找警察”和永不停息的報警電話。
    其實,這些天大家都每天和父母、朋友聊派出所的新奇見聞,但是唯獨不想和白松聊。
    關(guān)于這一點,大家都是有經(jīng)驗的。
    剛上大一的時候,軍訓(xùn)結(jié)束回到學(xué)校、剛發(fā)了制服的時候,天天各種衣服拍照。雖然是秋季,但是會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衣服全試一遍,接著就給家里人、高中同學(xué)秀。
    但是到了大一下學(xué)期就沒興趣了,到了大二就會覺得便衣比警服舒服多了。到了現(xiàn)在大三,再想想大一的中二行為,都有些尷尬。
    所以大家一想就明白,派出所那些事要是和家人朋友聊聊沒毛病,和白松聊就沒意思了。不說以前,就現(xiàn)在白松都已經(jīng)在這個所快一年了。
    “是啊,你們現(xiàn)在不聊派出所,聊什么呢?”白松反問道。
    大家都有點尷尬,因為這個六個人有一個算一個,選擇這個派出所就是沖著白松來的,想見識一下傳說級師兄的厲害。可是誰曾想,師兄厲害是厲害,但不帶他們玩!這讓大家這兩個周過得,那叫一個望眼欲穿。
    “師兄,這兩個周我們過得挺好的”,李俊峰道:“派出所領(lǐng)導(dǎo)對我們也不錯。我們也聊了很多關(guān)于師兄在這邊之前的事情,聽說大四的師兄師姐們...”
    白松打斷了幾個人的交流,“我這走了一段時間,又休息了幾天,其實對你們不也是個好事嗎?我問你們,我為什么要選擇下所一年呢?”
    “師兄是想來鍛煉的吧?”張丞問道。
    “才不是,師兄以前就在派出所待過”,李俊峰道:“師兄應(yīng)該是來指導(dǎo)工作的。”
    白松苦笑了一下,這倆魯省的師弟真的是家學(xué)淵源,都特別會說話,三句話兩句帶捧,“你們幾個啊,怎么說呢,公安工作如果沒在基層待過,是不完整的。你看到的那些丟電瓶的、吵架的,這才是真實的世界。當(dāng)警察啊,一定要知道你們從哪里來?”
    聽著白松這充滿說教的語氣,幾位師弟師妹一句話也不敢說,不知道怎么回答。在他們眼中,白松除了是師兄,也是一個嚴厲的領(lǐng)導(dǎo)。
    “你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怎么沒人說話呢?”白松問道。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張丞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這有啥不好意思說的”,白松道:“聽著好像是多年前的話,但是一直都沒有變,你們慢慢也會明白當(dāng)警察的意義的。”
    白松說完,自己都笑了,又說教這些了...
    想著,他自己擺了擺手:“你們也不用都聽我的,畢竟一個人一個追求,柴米油鹽啊,也很重要。我現(xiàn)在也有毛病了,孟子說過,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現(xiàn)在就有這個毛病咯。”
    聽到白松這句話,大家倒是有些驚訝。他們這半個月也接觸了很多老民警、派出所領(lǐng)導(dǎo),一個個也給他們講了很多不同的道理,但從來沒人像師兄這般還自嘲一番。
    “師兄,你現(xiàn)在有這個資格啊”,王小豪有些不解:“反正你說話我覺得有道理。”
    “慢慢來吧”,白松聽到小豪這么說,笑道:“你最近倆周怎么樣?”
    “我,煩球死,前幾天跟著我?guī)煾等ハ律鐓^(qū),好多人壓根都不理我們,曬都曬死了,這邊人素質(zhì)也沒那么高。”小豪有些無奈。
    “那你以為你當(dāng)警察誰都舔著你啊?”白松笑了:“你說的倒是真實,對了你畢業(yè)打算回南疆還是在這邊?”
    “我要回去啊,我要去禁毐!”小豪甩了甩手,有些灑脫。
    “挺好”,白松點點頭,剛要說話,有人推門進來,是羅師傅。
    羅師傅看到白松先打了個招呼,接著道:“小豪,你這邊忙嗎?不忙的話過來幫我個忙。”
    “你是小豪師傅?”白松有些驚奇。
    “是啊,白處你走了這么多天你不知道,最近領(lǐng)導(dǎo)安排我們這些社區(qū)民警入戶調(diào)查,就是我?guī)е『廊サ摹Rf起來,你們警官大學(xué)的學(xué)生確實一個個的很有水平,小豪這個孩子也會說話,比我會說多了,我們每次入戶,都是這樣的,就是我負責(zé)敲門...”羅師傅嘴巴又開始不閑著了。
    白松聽了一分鐘不到就知道為啥小豪入戶不被人給好臉色了,這邊的住戶很多人都是家里條件很不錯的,誰愿意聽一個話癆叨叨...
    “那行,您有啥事?”白松趁著羅師傅說話喘氣的空檔,插進去一句話。
    羅師傅卡了一下:“沒啥別的事,咱們最近檔案室不是在重新做裝修嘛,剛剛嚴政委說讓我叫幾個人去幫忙搬一下案卷。我想著小豪這幾個人都是年輕人,都...”
    “沒問題”,白松立刻答道:“我們一起去就行。”
    檔案室最近開始裝修,要進行全面數(shù)字化升級了。等到新的檔案室建好,即便是三十年前的案卷也會掃描至數(shù)據(jù)庫里并匹配OCR等軟件,將里面的內(nèi)容掃描出電子版。
    趁著這個空檔,正好分局又有撥款,孔所打算把檔案室裝修一下,防水等再認真做一做。
    上京的排水也不太好,有一年下暴雨檔案室都進水了,當(dāng)時派出所連夜安排人,提前把一些擺放位置低的案卷放在了高處,但即便如此依然讓很多案卷有些發(fā)霉。
    這次重新改造,要鋪設(shè)很多電線,所以防水是重中之重。
    對于派出所來說,這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七個人跟著羅師傅一起過去,開始搬這些架子之類的東西。
    這個季節(jié)的上京,秋高氣爽。上京是季風(fēng)氣候,過了九月下旬雨量銳減,預(yù)報說這幾天都沒雨,所以直接把架子搬到外面,曬一曬也好,傍晚再搬到別的屋子里,不然可能有露水。
    根據(jù)24節(jié)氣,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白露,接近秋分節(jié)氣,晚上氣溫下降,寒生露凝。
    一共十幾個人參與,不到半個小時,派出所近三十年的案卷就帶著架子全搬了出來,放在了院子里。
    案卷不能讓工人來搬,畢竟這些東西多少是涉密的,但大家都搬出來之后,剩下的就是工人的事情了,根據(jù)孔所的安排,這次升級改造會在10天內(nèi)完成,一間20多平米的檔案室,六個工人施工,速度還是很快的。
    這么多案卷搬出來,其他的民警都沒啥興趣,搬完就走了,這幾個年輕人倒是有興趣,一起在這里翻看著以前的案卷。
    白松也覺得有趣,找了一些九十年代的案卷看了起來,很有年代感。
    那個時候的很多案卷現(xiàn)在看來都挺糊弄的,法律程序跟現(xiàn)在完全是倆概念。
    1996年第一次修訂《刑事訴訟法》,1997年《刑法典》正式施行,這是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用的是1979年版本的刑訴法和刑法,嚴謹程度差了可不止一籌。
    “師兄,你過來看,咱們這七年前還有一起命案呢。”王小豪喊道。
    “命案?”白松走了過去,其他幾個人也被吸引了過來。
    這案卷很多,讓白松有些驚訝:“這邊的命案也是派出所搞嗎?”
    幾個人聊著天,正好杜守一從這邊過,也湊了過來,聽說了這個事之后道:“一零年那會兒有一陣子刑警隊在派出所,你說這個命案我知道,老婆把丈夫殺了,殺完之后老婆就跑了,當(dāng)時是以前的王所,嗯...就是現(xiàn)在東門派出所的王政委,他當(dāng)時帶著隊伍去浙省把人抓回來的。這個案子不太麻煩。”
    “殺完人就跑,這種確實是不麻煩”,白松點了點頭。
    絕大部分的命案其實都是這般,兇手殺完人第一反應(yīng)是跑得越遠越好,所以發(fā)生命案之后,跑的那個人嫌疑就非常大。
    “是,這女的最后槍斃了”,杜守一道:“不過要是擱在現(xiàn)在,估計斃不了。”
    “嗯”,白松點點頭:“杜警長今天不是休班嗎?”
    “昨晚我和老羅沒值夜班,夏天過去了,這晚上警情終于開始下降了。”杜守一道:“咱們這邊夜生活還算少的,一到了天氣涼了以后,晚上的警情就少。”
    “嗯,這我知道”,白松昨天并沒有跟著值班,但是他來這里也一年了:“我們接著看看案卷,杜警長多休息會兒,今天也沒啥事吧?”
    “轄區(qū)有位老軍人,參加過北朝戰(zhàn)爭的,最近重病了,我這打算帶著老羅去社區(qū)一趟,配合街道辦幫他募捐一下”,杜守一道:“我收拾一下就過去了。”
    “竟有此事?”白松有些驚訝:“那我也去看看,捐一點錢。”
    “行啊,幫助別人,開心的是自己。”杜守一點了點頭:“我回屋換上常服,戴上大檐帽,你等我十分鐘。”
    “好。”
    ...
    杜警長進屋,白松就找到了老羅,了解了一下情況。
    老羅道:“...”
    聽了老羅說了十分鐘,白松大概總結(jié)了一下這個事。
    這位老解放軍有兩個女兒,老家就是這里的,在轄區(qū)有一處老房子。說起來國家給的補助很高,而且他看病都是100%的醫(yī)保報銷,但是這位老人捐款太多,自己都沒有存下什么錢。這次住院用了很多無法報銷的項目,老人自己不想花錢,倆女兒都不同意,要求父親好好治病。
    這次街道組織的募捐并不是說籌集多少錢給老人用,主要是代表一個善意和態(tài)度,讓老人感受到這種關(guān)愛,積極配合治療。
    聽到羅師傅這么說,白松倒是踏實了一大半,這些年他見過的人間疾苦太多,因貧困治不起的也太多,尤其是協(xié)和醫(yī)院就在轄區(qū)內(nèi),去轉(zhuǎn)兩天有多少愛心都不夠獻的,聽到老人這邊有保障,他還是挺欣慰的。
    白松要去,幾個師弟師妹也都要跟著去,杜守一倒是挺高興,獻愛心的事情去的人多一些顯得熱鬧。
    路上,白松找哈吾勒交流了一陣子。令白松有些吃驚的是,哈吾勒倒是適應(yīng)的不錯,跟著他的師傅出去也是任勞任怨,處理警情話也不多。
    到了街道辦,這邊的人已經(jīng)不少了,白松沒有逞能,捐了500元錢,和杜警長等人保持一致,接著在這邊一起幫忙搞了活動,這一天就基本上過去了。
    ...
    晚上,白松沒有回家,而是在單位住了一晚上,他開始回想這幾天發(fā)生的事情。
    前幾天他休息的時候,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就是欣橋確定要留校了。
    華清大學(xué)能留校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博士畢業(yè)。而且,這對于欣橋來說也是她喜歡的工作。
    但這件事給白松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王亮的對象找工作直接就選擇了東五環(huán)附近,也就是距離王亮分的那套小房子很近的地方,但是欣橋這個就太遠了。
    分的房在東六環(huán)附近,小一點倒是無妨,但是距離欣橋上班的華清大學(xué)實在是太遠太遠了,早高峰要是開車去三個小時都費勁,擠地鐵都要一個半小時以上。
    這個分的房是小產(chǎn)權(quán)不能賣只能住,白松打聽了一下,華清大學(xué)周圍的房子基本上10萬一平米,租房的話70平米的房子月租金也超過了1萬2。
    如果白松一毛錢沒有,那這個事并不頭疼,堅持著湊合唄。但是他手頭有天華市的賣房錢三百萬左右,這才是最難受的點,遠遠不夠啊。
    貸款?
    800萬的房子,首付300萬倒不是不行,但是要貸款500萬,30年,一個月要還25000以上,這根本不可能,除非他倆都不生活了。
    這個事白松沒有和家里人說,說了也沒用,他能每天擠地鐵,也能住宿舍,但是欣橋怎么辦?
    華清大學(xué)因為物理科研需要,門口還沒有地鐵站,讓欣橋結(jié)婚后每天通勤四個小時?還是分居也住在學(xué)校?
    這也是為什么今天白松和師弟師妹說教之后自嘲的原因,他不是一個追求物質(zhì)的人,卻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