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110章:結(jié)果
,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此為防盜章 西側(cè)屋子里, 待顧云浩入睡之后,衛(wèi)氏還在為今天的事情不平。
“爹娘也太偏心了,大娃子那么說話,都沒表個態(tài), 我看家里是不準備讓咱們兒子去念書了?!?br/>
顧長光也皺了皺眉,老老實實地道:“應(yīng)該不至于吧, 咱們家里雖然沒什么錢,但在族學里念書, 也不交束脩,當年我跟大哥還去混了兩年呢, 爹這么想家里出個讀書人,不會不讓幺娃子上學的。”
聽了丈夫的話, 衛(wèi)氏卻不以為然,說道:“你還別不信,我最近看下來, 爹那是一心想著供著大娃子讀書讀出個名堂, 哪里顧得上咱們云浩?!?br/>
許是想到了白天的事, 顧長光臉上也有些猶豫。
“他爹, 咱們可要長點心, 明年兒子就五歲了, 當初大娃子也是五歲開始念書的,你看看到現(xiàn)在為止, 家里有人提過讓云浩上學的事沒?”
見到丈夫猶豫, 衛(wèi)氏知道他心里也開始在盤算, 忙趁熱打鐵地道:“今天大娃子的話你也聽到了,小孩子哪里懂那么多,多半是大哥兩個私下說話被聽了去,今天才說出來?!?br/>
“我知道你一向不想爭什么,但是現(xiàn)在也是沒辦法,難道真的讓咱們兒子一輩子種田種地?給大房當腳踏石?”
顧長光嘆了口氣,說道:“大哥終究還不是那樣的人?!?br/>
“我也知道大哥人不錯,但是大嫂呢?大娃子可說了那話是大嫂說的?!?br/>
“而且我打聽了,說是讀書人去考試,那考一次花的錢要比念書花的多,你想想,要是爹真的要大娃子去考秀才,那說不定真的就想著早早存錢,省了咱們兒子念書的花銷?!?br/>
說到這里,衛(wèi)氏頓了頓,繼續(xù)道:“他爹,你看看咱們兒子,平日里都是干干凈凈的,人又聰明懂事,他哪里像是個要在地里刨食吃的娃子?而且咱們可就這么一個獨苗了,若是干活累出個三長兩短,那以后咱們老了可怎么辦……”
聞言,顧長光也不由動容了,一臉不忍地看了看顧云浩熟睡的小臉。
“就算咱們倆老的死了就死了,但是你讓大妞她們?nèi)忝迷趺崔k?娘家沒個立得住兄弟,萬一遇到個不講理的婆家,被欺負了,只怕連個訴苦的地方都沒有……”
說到這里,衛(wèi)氏的淚珠子就落了下來。
“他爹,你也不想想,兒子這么聰明,你真的忍心讓他一輩子跟咱們一樣在地里當個老黃牛?就算不為自己想想……也得為家里四個孩子想一想啊……”
這句話徹底把顧長光的心里防線打垮了。
他雖然平時不愛吭聲,吃了虧也不多說什么,但并不代表是個糊涂人。
只是因想著都是一家人,加上跟大房相處的也不錯,一般不愿去計較,即使有時候父母偶爾偏幫著大房,讓他們兩口子多點活,他也沒有什么怨言。
顧長光心知自己兒子是次孫,這么些年了,也知道家里老人更看重顧云濤。
一個原因是顧云濤是長孫,另一個原因就是看著大房兩口子,且不說顧長榮說話辦事想的周到,是顧長光趕不上的,就是方氏有個娘家撐腰,在家里地位就要比衛(wèi)氏強些。
方氏的父親是里長,雖然算不上什么多大的勢力,但攤派徭役這些雜事可是人家說了算,在這附近幾個管轄內(nèi)的村子里,誰人見了不客客氣氣的稱呼一聲“方總甲”。
好在方氏還是比較滿意現(xiàn)在家里的狀況,加上二房一直不愛啃聲,衛(wèi)氏也是個能吃的虧的,所以到?jīng)]有在家里擺什么架子,反而一家人相處的還算和睦。
一直被衛(wèi)氏念叨,顧長光雖然面上不顯,也沒說什么話,但心里也慢慢地清晰起來。
他是不愿意家里鬧什么矛盾,有時候?qū)幙勺约撼渣c虧,多干點活,但一旦關(guān)系到兒子顧云浩,也是一點不含糊。
看著今天顧明良的樣子,很明顯是沒有那個想法讓顧云浩去念書的。
這一點顧長光也是看的清楚明白,聽了衛(wèi)氏的話,心里更是有了成算。
“你說的我都曉得,只是孩子還沒到歲數(shù),咱們也先不著急?!毕肓讼耄欓L光安撫衛(wèi)氏道。
衛(wèi)氏卻不滿意這話,又直接問道:“那你說,假如明年爹不讓幺娃子念書,咱們怎么辦?”
“你也好生想一想,咱們怎么也得讓兒子去念書,就算考不成秀才,認識幾個字,到城里干活也不比種地強?況且咱兒子這么聰明,說不定出息大著呢,你別誤了孩子的前程……”
說到這里,衛(wèi)氏又逼問道:“假如明年爹打定主意不讓兒子進學,幾句好話又把你打發(fā)了?”
“那怎么能行!”
想都不想,顧長光就搖頭否定,隨即問道:“那你說怎么辦?”
“我看咱們還是要先做好準備,這以后我跟大妞多織些布,做些活計,你得空了拿到集市上去賣,好歹存些錢在手里,心里才能有底,要是爹不松口,咱們就先自己把幺娃子送到學里去?!?br/>
見衛(wèi)氏這樣說,顧長光也覺得有些道理,說道:“你的主意不錯,我也得空去做些短工,好歹有些錢拿?!?br/>
夫妻兩人又說了會話,方才睡下。
當然這還不是最讓顧姓人得意的,顧氏一族最自豪的就是在幾十年,前本朝開元之初,顧家出過一個舉人。
雖然這位顧舉人已經(jīng)過世,家里人也搬到了城里,但僅僅憑著村里出過舉人這一件事,就足夠附近幾個村子仰視,這么些年來,也沒有什么地痞流氓敢來村里滋事。
顧舉人是顧氏一族的驕傲,雖然他們都說不上跟那位顧舉人到底是什么親戚關(guān)系,但這絲毫不妨礙整族人對他的推崇。
“你們可不曉得,當時有多熱鬧……”
顧明良經(jīng)常給家里的小輩說起當年的事情。
其實顧舉人中舉時,顧明良才幾歲,未必記得清楚什么,大多也是在跟他人閑聊時候聽來的,但顧明良很樂意說起當年的盛況,說完了還不忘激勵顧云濤好生念書。
要說顧云濤能夠念書,還是多虧了顧舉人。
當年顧舉人中舉之后,為了讓族里子弟都讀書認字,自己拿了一筆銀子采買了八十畝族田,又辦了顧氏族學,以田養(yǎng)學,讓顧家子弟能有個念書的地方。
凡是顧氏族人的孩子,到了五歲以后,都可以免費到學里念書,不用交束脩,只需要自己負擔筆墨紙硯的開銷。
當然青坪村外姓的孩子如果愿意也可以到學里念書,只是每年要多交一兩銀子的束脩罷了。
因著村里人家大多或是見過,或是聽說過顧舉人的風光,但凡家里有點條件的,都會送孩子去學里讀書,都想著即使不能考上秀才,認些字也是好的,說不定能去給城里給人當賬房、當伙計。
顧長榮、顧長光小時候也在學里混過兩年,但二人實在不是什么讀書的料,些許認識些字就不再上學,安心在家里種田。
經(jīng)歷了對兒子的失望之后,顧明良將目光放在了孫子身上,因而對長孫顧云濤期望更大,也要求的更嚴,只盼他能在讀書這條路上走出個出息來。
“大哥,千字文是什么?”
聽到顧云濤的話,顧云浩想了想,眨巴眨巴眼睛問道。
“說了你也不明白,好生吃你的飯吧?!鳖櫾茲幌攵嗾f,直接回道。
衛(wèi)氏卻是多了個心眼兒,摟著顧云浩笑著說道:“兒子乖,等明年你滿五歲,也跟著大哥去學堂,到時候就知道了?!?br/>
一邊說著這話,衛(wèi)氏卻是悄悄地拿眼角瞄顧明良。
果然顧明良聽了衛(wèi)氏的話,眉頭輕輕皺了下,沒有說話。
顧云浩將一切看在眼里,自然曉得他娘親是想試探爺爺,也連忙跑到顧明良跟前摟著他的胳膊,一臉天真地助攻道:“爺,明年我也要跟著大哥去讀千字文么?”
“一個小蘿卜丁,還想讀千字文?”
還不待顧明良發(fā)話,顧云濤就開始笑道。
“大哥壞,爺爺你說?!?br/>
“好生吃飯,來回跑的像個什么話。”顧明良無視兩個孫子的話,直接讓顧云浩坐回去。
見了這樣的情狀,衛(wèi)氏神色一愣,隨即眼中的光亮也黯淡了幾分。
顧云浩更是心里門兒清,不由暗暗著急。
經(jīng)過這些日子的左思右想,他還是覺得在這個時代,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科考。
開始還慶幸生在了顧氏一族,畢竟可以免費念書,這絕對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要知道大部分農(nóng)家都是沒有那個錢去供養(yǎng)孩子讀書的,大多都是到了年紀就開始幫家里干農(nóng)活,然后世世代代這樣傳承下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地刨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