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聲東擊西
感謝無心的狐貍投出的寶貴粉紅票xd
文弘學(xué)堂和武弘學(xué)堂的應(yīng)試剛過,所以兩個學(xué)堂都放課三日,偷得三天的清閑,阮成淵看似都窩在府里歇息,其實是一點也沒閑著,連著三日都在書房里度過。
齊眉端了新做的糕點過去,阮成淵忙放下手里的事,把她扶到軟椅上坐下,“糕點一類讓下人送過來就是了,你怎么自個來了。”
“做什么這么小心,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有喜了呢。”齊眉撇撇嘴。
從那晚后,她全身都酸痛得厲害,和他抱怨了一次后,阮成淵就如臨大敵全身戒備,什么都不讓她做。
下人們都在悄悄傳,只怕阮府要添個小小少爺了。
齊眉今日去阮大夫人那里請安都被問起,最近有沒有覺得哪里不舒服,會不會想吃酸的。
把糕點端起來放到書桌上,“這幾天都在忙什么?見你飯也來不及吃。”
“怕還是韭菜炒蛋,蘑菇燉排骨。”阮成淵笑著看了齊眉一眼。
齊眉跺跺腳,直接拿起一個糕點往他嘴里塞,“這是韭菜餡兒的包子,吃了!”
阮成淵反射性的后退一步,卻因得坐在太師椅上而退無可退,齊眉刻意板著臉,瞪著他。
阮成淵只好張開嘴把包點叼走,而后立馬眼睛瞪大,“你糊弄人,這哪里是韭菜包,分明是嫩柚鮮花包。”
齊眉得意的拍拍手,“要你取笑我。還不嚇你一次。”
“真好吃。”阮成淵又拿了一個。笑得一臉蠢蠢的。
齊眉瞥一眼桌上。“《弘朝圖志》?這幾天你都在看這個嗎?”
阮成淵用帕子擦了擦手,點點頭,剛剛還玩笑的表情立馬嚴(yán)肅下來,“前段日子皇上命太學(xué)品正重新修正一遍《弘朝圖志》,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我總覺得會有點兒什么,想查查里頭有沒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齊眉雖是不大理解和居玄奕有什么關(guān)系,但還是站起身湊近了些。和阮成淵幾乎頭挨著頭看起來。
她之前為了掩飾半塊玉佩而隨意把書翻開,正好就是這一本,那時候手忙腳亂的,其實漏洞百出,一晃神翻了一半的頁數(shù),《弘朝圖志》很厚,她再是在書房看了一個白日也頂多只能看個二十來頁罷了。
難怪得阮成淵幾日都待在書房,他已經(jīng)看得夠快的了,三日的時間就核對完一半,正好就是那日她胡亂翻到的那一頁附近。
阮成淵手一攬。齊眉便坐到了他腿上,低頭翻了翻。眉頭緊緊地鎖起。
她那日看的是西河的圖解,算是匆匆一瞥,但當(dāng)時西河的畫圖記憶中并不是這個樣子,定是哪兒有了改動的地方。
齊眉拿著原版,也翻到這一頁,和阮成淵兩人一起看。
幾乎是同時,齊眉起了身,阮成淵盯著修訂后的仔仔細細翻閱。
“這塊做了改動!”阮成淵十分肯定的指著圖冊上的一處。
齊眉點點頭,“西河路途遙遠,但也不是一毛不拔的地方,雖然比不上京城半分,但有一點京城是比不上的。正是因得離得遠,西王爺既是要有所動作,必然私下準(zhǔn)備著什么。”
“對。”互相坦白過后,知曉齊眉也和他是一樣的目的地,阮成淵自是絲毫都不會隱瞞,“即使是有你我在這邊,但畢竟我們在明處,阮府再大,你我也總有出府的時候,再者誰知曉這個府里有沒有混進去誰?何況真要做大事,不是一句話,一個命令就能完成。當(dāng)時我勸西王爺回到西河,也是考慮了西河地處偏僻,但群山眾多,最適合”
“練兵。”齊眉抿抿嘴,“我能想到這個,別人也有很大幾率想到,太學(xué)品正如今不管是哪邊的人,至少他腦子夠聰明,猜也能猜得出來。”
“何況平寧侯本就是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個的人。”阮成淵瞇起了眼。
“既然有了改動,那必須得立即告訴西王爺,不然若是老狐貍暗地派人過去查看就會全完了。”齊眉說著緊張起來,“還有西王妃,她大概是什么都不知曉的。”
而且西王妃是濟安公府的二小姐,若真是被人看出來西王爺在暗地里練兵,出事的不止一人,會連帶獲罪的只怕幾百人都不止。
齊眉出了一身冷汗。
阮成淵手托著下巴,微微思索了一會兒,立馬提筆寫起字條。
把字條卷起來栓到各自的小腳上,鴿子很快地撲棱起翅膀,飛了出去。
“它真的能送到嗎?”這不是小事,一個不好就關(guān)乎幾百人的生死存亡,齊眉不放心的望向窗外。
阮成淵從身后環(huán)抱住她,“放心,信鴿是記憶力極強,而且意志也十分堅強的。依靠自身超凡的方向感,不管刮風(fēng)下雨落雪,路途再遙遠也不怕,它都可以準(zhǔn)確的抵達目的地。”
“西王爺有專門訓(xùn)練信鴿的使者,不會出錯的。”阮成淵安撫著齊眉,知曉她在擔(dān)憂什么,“一切都定是來得及。”
齊眉依然很不安穩(wěn),翌日學(xué)堂恢復(fù)上課,阮成淵下學(xué)后就帶回來消息,傳言柳城一帶有匪兵作亂,持續(xù)了一兩年的光景,本是小打小鬧,但積少成多,到現(xiàn)在民怨已然極深。
“派了誰去剿匪?”齊眉問道。
“你肯定猜不到。”阮成淵把外裳褪下,換上了舒適的寢衣。
“輔國公?反正定不是平寧侯,他不會做這么直接的事。不過再是匪兵作亂,用不著派朝中的哪個大臣去吧?柳城也不是沒有衙門,那里的將士莫不都是擺設(shè)?”齊眉說著恍然大悟,“這就是個幌子。”
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又苦卻又夾雜著絲絲清甜的味道盈滿了她。“我猜是派了太子過去。”
阮成淵眉毛一挑。“那你說是誰提出來的?”
“太子自己。”
“太子當(dāng)時錯過了皇上給他的一個絕好機會,被西王爺領(lǐng)了頭功,民怨極深的話,太子去一趟剿匪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從來都是官匪勾結(jié),太子過去,下面的衙門小官收到消息,再和匪兵暗通好,太子過去隨便殺幾個。柳城和樂安寧。接著民心一收太子便能帶著好消息回宮,皇上大喜改變了對他的想法,但柳城過不多久又會恢復(fù)原來的樣子。”齊眉說完緩緩地舒口氣 ,太子這樣的作法,不但收不住民心,還會讓民怨積得更深,而且會讓百姓對朝廷愈發(fā)的唾棄。
阮成淵不置可否的搖搖頭,“總覺得沒那么簡單。”
文不能文,武也不好就罷了,還沉迷于玩樂酒色的太子。為何突然自告奮勇的要過去,皇上今日在殿上聽到太子自薦。當(dāng)下就允了,下朝后也是面帶笑意。
只不過皇上并沒有到龍顏大悅的地步,已經(jīng)覺得太子是扶不起的阿斗,是不是真的開竅還要另當(dāng)別論。
宮中上下都為太子要去柳城的事情忙得翻天覆地,阮成淵絲毫無法知曉平寧侯一方究竟有沒有動作。
不僅是齊眉焦灼,阮成淵也有些隱隱的擔(dān)心。
但不過即使神不知鬼不覺的派人去了西河,當(dāng)時西王爺在西河盡心盡力,事事都為百姓著想,絲毫沒有皇子的架子,收得的民心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皇上賜了西河給西王爺做封地,在他帶著西王妃回到西河后,百姓們都夾道歡迎。
百姓們心之所向的人是西王爺,這便是他最穩(wěn)妥的籌碼之一,四處都安插了他的人,一有風(fēng)吹草動他便能知曉。
阮成淵記得,西王爺隱隱提起過,練兵的地點并不是容易找到的。
齊眉也修書一封給西王妃,若是她的回信能在一個月后收到,那便代表無事發(fā)生,如今無事發(fā)生便是最好的。
齊眉二人心緒不寧,濟安公府也正鬧得厲害。
分家的事情一直擱置,二房三房都各懷心思。
挑選了不少精銳士兵和隱士給太子明里暗里做保護,待到送走太子,陶伯全暫時完了一件大事。
坐在正廳內(nèi),陶叔全挺胸直背,而陶仲全卻是垂著頭。
陶伯全坐在正位上,問道,“你們二人都想要分家?”
陶叔全點頭,“高堂已不在,而我們兄弟三人各房的子女也都長大了,嫁的嫁,娶的娶,不好再”
“嫁娶的是我和二弟兩房,聽三弟這話的意思,似是嫌我們兩個兄長礙事不成?”陶伯全面色沉了下來。
陶叔全忙道,“大哥這是哪里的話,兄弟三人自小一起長大,幾十年的時間都住在一起,嫌礙事一說實在是大哥冤枉三弟我了。”
“冤枉?”陶伯全冷哼一聲,把放在一旁的冊子拿起來,“瞧瞧,幾個月的功夫,你暗地里做了多少手腳?”
陶叔全把冊子撿起來,一樁樁的記錄著近日里他的動作。
“大哥你監(jiān)視三弟?”陶叔全似是很震驚一般。
上面寫著他何時出門,何時歸來,中間去見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除了在鋪子內(nèi)的時辰?jīng)]有記載以外,其余的都很清楚。
包括他私自和鹽商勾結(jié)的事。
“你這個蠢東西!”陶伯全氣得厲害,拿起茶盞就扔到他身上,滾燙的茶水剛剛泡好端上來,就這樣灑了陶叔全一身。
他動也不動,恨恨地捏著拳。
“顏家是官鹽所以才另當(dāng)別論,而你和私鹽溝通,若是出了什么岔子,牽連的是誰?到時候顏家找上門來,我們堂堂濟安公府,臉要往哪里擱?”陶伯全恨鐵不成鋼。(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