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打算
    二更要挺晚才能送到,抱歉^__^
    日子劃到四月份,花滿樓著火的事情過去后,京城里不平靜了好一陣子,齊眉聽說花朝節(jié)那日雜耍的人竟是都被抓了去,畢竟王孫貴族家的小姐和少爺都在花滿樓里,沒出事是萬幸,可并不是斬了那幾個刷火把戲的人就可以交代的。
    在天子腳下,多少雙眼睛看著,等著結(jié)果。除去那幾個拿著火把的人隔日就被斬首,在幾番審訊之后,其余的小部分人畫了押,全都承認(rèn)了動亂的罪行。
    處決的那日下起了大雨,趕著去看的人卻并不少,迎夏提著采購的竹籃,聽著旁人說起這事便忙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那樣血腥的場面也不知有什么好看。
    “邊關(guān)戰(zhàn)亂,一日不平,隱患就會一直存在。”齊眉聽迎夏絮絮叨叨的念著,搖搖頭。子秋端了熱茶上來,忍不住插話,“奴婢覺得事有蹊蹺,或者那幾個耍火把的確實有鬼,可其他大多都是清清白白的雜耍藝人,怎么就突然成了要謀反的人。”齊眉輕輕地吸口氣,“如果不這樣,難不成順著查下去?這事鬧大了,傳到了皇上耳朵里,無論如何都得給個聽得過去的交代,可憐了那些無辜的人,也不知被打成什么樣子。”
    這樣的結(jié)論交上去沒有人會多說什么,能早早地解決就是好事,況且邊關(guān)戰(zhàn)亂不停,陶大將軍和其孫掛帥出征,緊接著鎮(zhèn)國將軍就被送回來養(yǎng)傷,再加上一些天災(zāi),除了宮里,其余地方的人都是人心惶惶。花滿樓里坐著的在百姓眼中那都是日日享福的人,那些人心中看著怨恨也不是沒可能。
    皇上看完了花滿樓事情的折子。合上放到一旁,手按著前額兩側(cè)。
    剛準(zhǔn)備小憩一下,小太監(jiān)進(jìn)來躬身道太子來了。
    皇上抬起眼,看著面容與他年輕的時候極相似,而眉眼間卻只透著輕浮的太子。“兒臣參見父皇。”皇上揮揮手,“算算你怕是有幾年沒來過御書房了吧,這次前來是有何了不得的事?”
    漸漸地放在太子身上的期望已經(jīng)越來越小,可他儲君的身份早定下,也沒有其他可以拿來說的大錯。皇上站在父親的角度上,只盼望等他老死后。這個兒子能有哪怕一丁點(diǎn)的出息,只要有蘇邪的百分之一就行。
    看太子的神情似是比平時要認(rèn)真一些,終究是自己的兒子。皇上心里升起了些期待。原先本是要派太子去雪災(zāi)之地,望他能有所感觸,卻不想滿腦子太子妃的事拒絕了他,一怒之下罰了太子在佛堂靜思,算算日子就是這兩天才出來的。如今弘朝并不多平穩(wěn),最近又多動亂,或者是佛堂里那種由內(nèi)而生的靜逸讓這個頑劣成性的太子也能靜下心來,有所觸動。
    可太子一張口,皇上就差點(diǎn)把手里的折子扔到他身上。
    “父皇,確實是有了不得的事。原先母后娘娘主持兒子的太子妃選。可都這么久的時間過去,一個合意的都沒有尋到”太子并沒發(fā)現(xiàn)皇上的面色鐵青,自顧自的要往下說。
    皇上沒有忍住。那折子從他手里扔出去,重重地砸在太子身上。
    “父皇?父皇您這是”太子才發(fā)現(xiàn)皇上的臉色不對,忙跪了下來。
    “滾出去。”皇上閉上眼,語氣平靜。
    “可是兒臣還沒”聽到太子還要提,皇上怒不可遏。猛地睜開眼,大吼道。“朕說滾出去!”
    皇上氣得整個身子都在顫抖,原以為太子還能有那么一點(diǎn)兒救,結(jié)果竟是這樣朽木不可雕!
    太子出了御書房,身邊的小太監(jiān)忙跟著走,太子滿臉不解,“話還沒有說完,父皇卻氣成那個樣子,不過是想說現(xiàn)在時局動亂,身邊那些姬妾因得這些都鬧出人命,本想著說太子妃的事情再擱置一兩年。”
    皇上如果聽到了,或者心里會重新起了幾分安慰,可他并沒有聽到,幾日的時間腦子里總想著太子不成器的模樣,年紀(jì)大了,想得氣急,拐進(jìn)了死胡同,一下子怒火攻心的就這樣病倒了。
    大老爺這幾日都因得皇上龍體抱恙的緣故,不用去早朝,四月中正是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大老爺看書看得入迷,渾然不覺大太太正拿著一件外衣給他披上。
    等到看得眼睛酸痛起來,把書放下站起身,外衣落到了地上。大太太忙撿起來,又給大老爺披上,“你啊,還是和年輕的時候一樣,做一件事情就入迷得不行,什么都不知道,還說是習(xí)武之人,連我進(jìn)來都不知。”
    大老爺笑了下,拉住大太太的手坐到軟榻上,“因為來的是最信任的人,哪里還用時時刻刻提防什么。我們這么多年夫妻,子女們也漸漸有成器的趨勢,我平時都沒怎么管,他們能成長得好,都是你的功勞,我知曉你的辛苦。”
    大太太臉微微地紅起來,想了想又嘆口氣。“怎么了?”大老爺問道。“你說起這個,我還是心有愧疚。齊眉是三個孩子里頭最慘的一個,若不是我原來軟弱,她也不用平白去莊子里受幾年的苦,好在她性子沒有偏頗到哪里去,反而比同齡的小姐們更要溫婉懂事。說起來,我還是很計較當(dāng)年宛白帶來的那個算命先生,誰知道話有幾分是真的。”大太太意有所指。
    大老爺頓了下,可惜朝堂之上的明爭暗斗他能看出端倪,女人這樣千翻百轉(zhuǎn)的話語他卻聽不出什么來,只是自然的想起他的小女兒。
    若說過錯,那他自是也有錯,當(dāng)初老太太態(tài)度堅定,算命先生又說得嚇人,怎么勸老太太都搖頭,他看著老太太病得厲害,咳嗽得臉都白了,也沒得別的法子。
    若果他當(dāng)時再堅持一陣子,或者齊眉也不用被送走。
    “說這些也沒用,只能加倍的補(bǔ)償她,還好她心里并不計較這些,反而對你我的感情極深。”大太太說著想起了小女兒那些貼心的事情,平時也是這樣,偶爾還和她肚子里的蟲兒似的,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有時候她自己都記不清,齊眉卻知道得一清二楚。
    “齊眉現(xiàn)在身子好起來,就差嫁個好人家了。”大老爺難得的提起孩子的親事,也是對齊眉愧疚的心思所致。大太太眉頭微微鎖起,“我一直在想這個,等到齊英的親事訂下,我就和母親說說,開始張羅齊眉的。”“我看御史大人家的大公子就不錯。”大老爺平日里結(jié)交的都是些大官,御史大人算是官職最小的一個,但他八面玲瓏,消息又四通八達(dá),誰見著他都會讓著幾分。
    現(xiàn)下時局隱隱透著不穩(wěn)的氣息,之后縱使鬧開,像居家那樣中立的人家定是能比其他的官家要少惹是非,再加上居玄奕又考了文狀元,做了太學(xué)品正,人聰明靈氣,仕途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沒什么能被人抓著害處的地方。
    齊眉嫁過去應(yīng)該會過得不錯。
    大老爺這是頭一次想這些,但已經(jīng)考慮得很是周全。
    大太太想起居家大公子玉樹臨風(fēng)的模樣,眉宇間也都是正氣,來往了這么些年,見過不少次,雖是嘴上有些皮了,但品性是沒的說的,而且性子活潑些,正好能補(bǔ)足齊眉的寡言。
    “我過段時間去和母親提一提,下次和居家走動的時候我也好好看看居家大公子先。”大太太笑著道。
    “你這儼然是一副岳母的樣子了。”大老爺難得的打趣。
    齊眉在東間里正悶得慌,忽而打了個噴嚏,迎夏忙拎了件外衣過來,“快些披上,小姐愈發(fā)不聽奴婢這些話了,四月的時候衣裳不能穿薄了,最容易染上風(fēng)寒,小姐這腳才好了些,不能又病倒。”
    齊眉聽著迎夏念叨著,笑著打趣她,“你這樣嘮叨,以后嫁了人可怎么是好,你夫君指不定被念得耳朵起繭子。”
    “小姐!”迎夏沒想到齊眉會這樣說,臉上染起紅暈,“奴婢不嫁人,之前就和子秋姐姐說好了,一直跟著小姐。”齊眉掩嘴笑了起來。
    迎夏臉一紅,匆匆把瓷盞托端起來就跑了出去。
    齊眉坐了一會兒又覺得渾身不舒服,因得崴了腳,在屋里悶了生生地被悶了兩三月,她喜靜的性子都要被憋出病來了。
    現(xiàn)下正是傍晚,她也許久沒有出去看看了,不如突然去清雅園里去瞧瞧祖母,這個時候,母親也是在的。
    也沒帶著丫鬟,齊眉一個人往清雅園走去,畢竟腳還是傷著,也沒全好,走起路來比平時要慢許多,還沒走到清雅園,天就漸漸地黑了下來。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雖然周圍暗下來,借著兩旁道路上掛著的燈籠,也能看得清楚路。
    入了老太太的園子,從屏風(fēng)后正要走出去嚇老太太和大太太一跳,她們說的內(nèi)容卻讓齊眉頓住了腳步。
    是在說二姨太的事。
    屋里的氣氛尤為的沉悶。
    “芍藥如今在養(yǎng)著身子,可身份卻是尷尬得很,又沒有名分,也不算是丫鬟了,嚴(yán)媽媽也聽到下人說起了閑話。”老太太道。
    大太太搖搖頭,道,“勇哥兒是媳婦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他是什么性子,媳婦最清楚,若真說和芍藥有了這樣的關(guān)系,勇哥兒不會一點(diǎn)交代都沒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