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上臺手術(shù)
這天王冬楊剛下班從住院部大樓出來,打算回宿舍躺躺,晚上逛逛南港市,感受一下這個南方特大城市的夜景。不想路過住院部門口的小花園竟然碰見郭溪,這女人手提一袋水果正往飯?zhí)米撸匆娡醵瑮睿D時整個人停下來道:“幾天沒見,黑眼圈大了啊,怎么,上班很累?”
郭溪內(nèi)里的意思王冬楊自然能讀懂,這女人是在挑釁自己,那就順她的意吧:“是很累,但是我喜歡。”
“你真是個賤骨頭。”
“你難道不是?”
“說什么呢?”郭溪隨手從袋子里拿出一只蘋果砸向王冬楊,“砸死你。”
蘋果砸來的速度很快,力度也兇猛,但對王冬楊來說簡直小菜一碟,他可是自小練武的人。
稍微側(cè)了側(cè)身,在蘋果擦著胸膛飛過時,王冬楊快速出手一抓,蘋果落在手里,放嘴巴里咬了一口,清香甘甜:“呵呵,謝謝郭小姐了……”
郭溪簡直氣瘋了,又拿出一只蘋果砸過去,仍然砸不中,王冬楊懶得和她糾纏,呵呵笑著往宿舍走。
臭男人,氣死本姑娘了,而且竟然浪費了本姑娘兩只蘋果,走著瞧,看本姑娘怎么弄死你。
跺了跺腳,郭溪憤憤地往飯?zhí)米撸齽傔M去,只見過道角落里閃出一個身材高大,皮膚白暫的年輕帥男人,他身穿白大褂,眼看就知道是醫(yī)院里的醫(yī)生。他彎著腰在草叢堆里找了好半天,把剛剛郭溪用來砸王冬楊沒砸中,最后沒撿回來的一只又紅又大的蘋果找了出來。
嗅了嗅蘋果的香味,他用溫柔的目光看向了郭溪消失的方向。
隨后轉(zhuǎn)過身,目光變的惡毒了起來,他看的方向,那自然是王冬楊消失的方向。
一個人負責十二個病人是非常累的,每天寫病歷記錄都是浩大工程,主要還是因為剛參加工作不熟識。不過最累的還是上急診,很不幸王冬楊又是在這批新實習生之中被選中第一個上急診,夜晚十二點到早上八點,為期一周。前三天還算平靜,雖然總要打電話向上級醫(yī)生請教,沒少挨罵,但也學了不少經(jīng)驗。
到第四天就不行了,剛上班接完兩個普通病人打算找個地方抽根煙放松放松,突然護士長歐素花跑進來,用很急躁的聲音對他說:有危重病人,快去手術(shù)室。
王冬楊愣了下道:“花姐你搞錯了吧?我只是實習生,沒資格參與手術(shù)。”
歐素花道:“我只負責通知,去不去你自己想。”
“誰讓你通知我?”
“領(lǐng)導,快點吧!”
“主任呢?主治呢?”
“我那知道?”歐素花說完這句話立刻轉(zhuǎn)身離開了急診室。
啥玩兒?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實習生,讓自己參與手術(shù)?況且自己這是在值班呢!
這事肯定有詭,但不失為一個開眼界的好機會,所以王冬楊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往三樓的外科手術(shù)室去了……
打開外科手術(shù)室的電子門,往里面瞟了一眼,醫(yī)生有不少,但全部都是住院醫(yī)和實習生,沒有一個主治。他們在交頭接耳的商量著,一個個都是臉色凝重,不用想了,絕對是遇上了棘手的大麻煩。
王冬楊走過去聽了幾句,確實。
現(xiàn)在手術(shù)臺里躺著一個女人,她剛遭遇了搶劫,胸腔被劫匪刺了一刀,生命隨時都有危險。但他們神色凝重卻不是在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和經(jīng)驗去搶救。而是擔心不符合規(guī)定,這實習生和住院醫(yī)可是禁止主刀的,人搶救過來還好,如果搶救不過來,得自己承擔責任。
王冬楊道:“各位,規(guī)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們還在這談規(guī)定不適合吧?”
和王冬楊同一天進院,又同是在外科實習的周步華一臉鄙夷道:“不適合?我倒是想進去手術(shù),但出了事你承擔嗎?”
住院醫(yī)李力宏附和道:“對,你承擔嗎?”
“無論如何說,人命關(guān)天,救人要緊,我們在這糾結(jié),里面的病人可等不起。”
“那你去。”
一直沉默的另一個實習生莫春谷道:“好奇怪,怎么值班主治都不在?也不打電話叫別的主治回來?”
周步華道:“想這些干屁,找個借口讓送來的人送轉(zhuǎn)院,這是最安全的做法。”
王冬楊可不知道還能這樣做,但聽周步華這么說,他不是驚訝,而是憤怒:“你有醫(yī)德沒有?你學醫(yī)干嘛?你知道不知道對這樣的危重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我打工而已,你有醫(yī)德你進去。”周步華眼神里滿滿都是對王冬楊的鄙視,你算什么東西?一副上級醫(yī)生口吻,你以為你是誰?他哼了一聲繼續(xù)道,“不過我警告你,你要進去,首先得確保自己的技術(shù)和經(jīng)驗能駕馭這臺手術(shù),否則就不只是違規(guī)的事了,你行嗎?不行就閉上你的臭嘴。”
“誰說我不行?我去就我去。”王冬楊絕對相信自己的技術(shù),畢竟是方萬源最好的學生之一,在學院里有著“鬼手”稱號,玩手術(shù)刀,那是玩的出神入化。
莫春谷不知道王冬楊的斤兩,還以為王冬楊在和周步華斗氣,所以趕忙拉住王冬楊道:“病人的情況太嚴重,就算有主治在都需要會診,找上其它科的專家共同手術(shù),你怎么弄都弄不來,還是等等吧,可能很快就有主治趕過來。”
“我們倒是能等,病人能嗎?”王冬楊加大了說話的力量道,“現(xiàn)在是特殊情況,袖手旁觀和見死不救有什么區(qū)別?”
莫春谷性情中人,被王冬楊的話塞得臉紅耳赤,一咬牙就道:“我和你一起。”
這還像個樣!
當即的,王冬楊和莫春谷兩個人快速地走進消毒室,消完毒換手術(shù)服,然后上手術(shù)臺。
通過醫(yī)學儀器搞清楚病人的具體情況以后,手術(shù)正式開始了,麻醉,擺體位,消毒,鋪無菌巾單等等。
手術(shù)由王冬楊主刀,莫春谷為輔,再配上三個手術(shù)護士。
因為王冬楊只有技術(shù),沒有實操經(jīng)驗,中間遇上很多麻煩。比如拔刀時力度和速度的把握必須要恰當,否則當場死亡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兩人研究了頗久才敢下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