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神醫(yī)9
雖說薛家全家都去給吳萱草道了歉,但她并沒有馬上來看診,而是拖延了半個月,說是要等她藥堂里的大夫從山里采藥回來了,才能一塊兒過來。那大夫是吳國神醫(yī)鄭哲,因治不好吳王的病癥而丟了御醫(yī)的官職,后來又受到同僚迫害,這才逃到秦國來。</br> 薛夫人原本還對吳萱草拖延的行為很是不滿,一聽說鄭哲的大名,轉(zhuǎn)瞬就把那些抱怨全都忘了,反而謝天謝地,期待不已。</br> 薛伯庸對吳萱草的印象素來很不好。當初薛繼明腳踏兩條船的事情鬧出來之后,吳萱草非但沒主動退讓,反而放出話來,讓薛繼明只能在她和林淡中間選一個,她至死也不做妾。然而,薛繼明與林淡訂婚在前,她有什么資格插.入他們中間?若她果真教養(yǎng)良好,明白事理,就該主動離開才是。</br> 如今她來也好,不來也罷,薛伯庸是完全不在乎的。</br> 祖母、母親、弟弟、林淡,全都跑去萱草堂跪地磕頭,只為了替自己延請名醫(yī),這份心意實在是太過沉重,他無法拒絕。若是可以自行選擇,他希望吳萱草永遠不要再踏進薛家的門。</br> 半個月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這日,林淡照舊提著一個食盒來陪大哥用早膳。看見李忠蹲下.身子,準備背大哥下床,她連忙走過去說道:“我來吧,你把飯菜擺一下。”</br> “好的林姑娘。”李忠也沒矯情,很快就同意了。林姑娘的力氣比尋常男子大得多,這件事滿嘯風閣的人都知道。大公子經(jīng)常被她抱上抱下的,已經(jīng)成了閣內(nèi)的一道奇景。</br> 薛伯庸皺了皺眉頭,卻沒說話,等林淡靠近之后忽然抓住她的手腕,將她擒住了。林淡下意識地翻轉(zhuǎn)手腕,剛掙脫他的鉗制,卻又在下一瞬被他擒住。二人在這方寸之間展開了攻防戰(zhàn),一個想要靠近,一個不讓靠近,一個能靈活行動,一個雙腿癱瘓。但是,行動自如的那個人,卻漸漸在這樣的對壘之中敗下陣來,被不良于行的那個人壓趴在床褥上,反剪了雙手。</br> 林淡累得氣都喘不勻了,悶聲說道:“大哥你贏了!我不抱你了還不行嗎?”</br> 薛伯庸這才放開她的手,雙臂微一使力就把自己支撐起來,干脆利落地挪到了床邊的椅子上。由于林淡的精心調(diào)養(yǎng),他的身體早已經(jīng)恢復到了全盛時期,除了一雙腿無法動彈,其他各處皆十分強壯有力,又因為這些日子的刻意練習,手臂的力量竟比往日更盛。</br> 為了給林淡一個教訓,他已籌謀很久了。看見林淡被自己弄得滿頭是汗,發(fā)絲凌亂的模樣,他竟忍不住低笑起來,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悅。</br> 林淡本還有些不甘心,看見大哥俊美無儔的笑顏,卻也高興起來。</br> “大哥,我就知道你是最厲害的!”她坐到桌前,把盛好的飯菜遞到薛伯庸手里,叮囑道:“大哥你多吃一點,身體才好得快。”</br> “你也吃。”薛伯庸破天荒地給她夾了一些菜。</br> “好。”林淡盯著自己滿當當?shù)娘埻耄那閺碗s難言。越是與薛伯庸相處,她就越是了解他的為人。他能文能武、果敢堅強,有責任有擔當,還是非分明,雖然表面看上去很冷硬,似乎非常難以接近,但真正了解之后卻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極護犢子的人。</br> 在薛家,林淡是被所有人討厭的存在,但在嘯風閣,她卻被薛伯庸劃入羽翼之下,不著痕跡地保護起來。本該最恨她的人是他才對,但他最終卻選擇了原諒……</br> 想到這里,林淡眼睛有些酸澀,嘴里的飯菜似乎也不那么好吃了。</br> 薛伯庸敲敲碗碟,訓斥道:“胡思亂想什么,快吃飯!”</br> “好。”為了掩飾自己的難過,林淡飛快扒拉了兩口飯,然后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盡快學會醫(yī)術,把大哥的腿治好。吃完飯之后,她照例詢問大哥中午想吃什么,把菜單寫下來貼在窗戶上,這才開始認真學習。</br> 一個時辰后,一行人匆匆走進嘯風閣,打頭的是老太君,走在她后面的是一位容貌美麗、身材高挑、氣質(zhì)獨特的姑娘,伴在她身側(cè)的是一名頭發(fā)花白、胡須飄飄的老者,模樣頗有些仙風道骨。薛夫人和薛繼明亦步亦趨地跟在二人身后,頻頻說著恭維的話。</br> 林淡透過窗戶一眼認出了吳萱草,走在她身邊的老者應該就是那位吳國神醫(yī)鄭哲。等了半個多月,終于把他們等來了。她立刻推門出去,向幾人打了一聲招呼。</br> 老太君略一點頭就進了大孫子的房間,吳萱草卻連看都沒看她一眼,仿佛十分不屑。倒是那位鄭神醫(yī),目光在她手里握著的那卷醫(yī)書上停留許久,然后才跟進去。</br> “伯庸,這是吳大夫和鄭大夫,是來給你看病的。”老太君小心翼翼地說道:“來,你坐到窗邊來,讓他們好生看看。”</br> 立刻便有兩名侍衛(wèi)把大公子抬到了靠窗的椅子上,好方便兩人看診。</br> 吳萱草原以為會看見一名形容枯蒿、萬念俱灰的男子,卻沒料薛伯庸的狀況比她想象的好一萬倍。他面色紅潤,眼眸清亮,身體強壯,若是不知情的人看見了,絕不會察覺到他雙腿有疾不能行走。他被薛家人照顧得很好,放在她那個年代,被料理得如此周全的殘疾人也是不多見的。</br> 與薛伯庸略帶打量的冰冷目光對上,吳萱草立刻低下頭,深吸了一口氣。她也曾去過邊關,知道這個男人在蠻夷心中是個什么形象。他殺人如麻、手段狠絕,曾坑殺過十萬俘虜,心早就黑透了。哪怕變成一個殘廢,也難以消弭他滿身的煞氣。</br> 聽說他受傷之后一直是林淡在照顧,也不知林淡那膽小如鼠的人,是怎么與他相處的,就不覺得害怕嗎?想到這里,吳萱草伸手道:“師父,您先幫他看看吧。”</br> 鄭哲立刻自謙:“您這聲師父我可不敢應。是我主動跟在您身邊學習外科之術,該我叫您師父才對。”</br> 老太君和薛夫人原本還對外面那些傳言將信將疑,畢竟吳萱草太年輕了,看上去有些不靠譜。但聽了鄭哲的話,她們的表情轉(zhuǎn)瞬之間就變得慎重起來。能讓素有神醫(yī)之稱的鄭哲喊一聲師父,可見吳萱草絕非浪得虛名。</br> 吳萱草微笑道:“正所謂‘學無先后,達者為師’,您比我先學,醫(yī)術也比我更精湛,這一聲師父您如何擔不起?您能與我一同探討外科之術,是我的榮幸才是。”</br> 鄭哲聽了這話,頓時朗笑起來,用指頭點了點吳萱草,仿佛非常愉悅。</br> 吳萱草又道:“師父您先請,您看過了我再來替他看。”</br> 被二人謙讓來謙讓去的薛伯庸感覺自己像一件任人挑選的貨物,心里極端不舒服。</br> 林淡見大哥眉頭皺了起來,似有不悅,立即催促道:“你們到底是來看病的,還是來互相吹捧的?”</br> 鄭哲和吳萱草尚且來不及說話,老太君就呵斥道:“淡兒,不得對兩位大夫無禮!”話落拱手道:“二位大夫,淡兒被我寵壞了,性子有些驕縱,還請你們原諒則個。我大孫子這病……”m.</br> 其實老太君也有些著急了,只是不敢輕易得罪這兩人罷了。</br> 鄭哲和吳萱草露出尷尬的表情,連忙圍攏過去望聞問切。</br> 薛伯庸以拳抵唇,輕輕咳嗽,實則眼里暗含幾絲笑意。看見別人被林淡懟得說不出話的樣子,他竟然覺得十分有趣。</br> 鄭哲仔細探過脈,又查看了薛伯庸的雙眼、舌苔、雙腿等處,最終無奈搖頭:“大公子舌淡紅嫩,苔白,脈細而虛,氣滯血瘀,經(jīng)絡不暢,應是傷在了脊髓。脊髓之傷非人力可治,老夫也無甚良方。”他一邊搖頭一邊沉吟:“待老夫回去之后再想想,隨便開藥,恐會加重大公子的病情,須得慎之又慎。”</br> 老太君臉色煞白地看向吳萱草。</br> 吳萱草并未診脈,只是隨便看了看就搖頭道:“我的診斷與鄭大夫一樣,難治。薛將軍的雙腿之所以會失去知覺,未必是傷了脊髓,還有可能傷到神經(jīng),甚至于頭部,只是肉眼難以辨明罷了。若要治好他的腿,首先得找出病因。但是,以現(xiàn)存的醫(yī)學技術而言,要想找出他的病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br> “你的意思是,伯庸的腿沒得治咯?”老太君強忍恐懼說道。</br> 吳萱草是個耿直的人,當即頷首:“沒錯,我治不了。”</br> 老太君看向鄭哲,對方也搖了搖頭,露出無奈的表情。</br> 老太君身子晃了晃,似乎想暈倒,站在她身后的薛夫人卻先行癱倒,嚇了眾人一跳。他們手忙腳亂地把她抬去隔壁房間安置,而林淡卻越過鬧哄哄的眾人,走到薛伯庸身邊,緊緊握住他的手。她覺得現(xiàn)在最需要安慰的不是老太君和薛夫人,而是大哥。</br> 薛伯庸談不上多么失望,也并不因此而難過。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掌心里的小手,深邃眼眸劃過一抹極難察覺的溫柔。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