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任務(wù)!誘人的獎勵!
去津門的頭天晚上。
老郭特意把秦默叫到了家里。
除了他以外,張九嶺、王九隆和欒云坪仨人也在。
這些位除了欒云坪,都是德謙相聲社即將立捧的對象。
臨行前叮囑幾句,好讓他們放輕松表演。
“你們都準(zhǔn)備的怎么樣了?”
老郭捧著茶杯,笑瞇瞇的問道。
“還行!”
外甥王九隆點頭說道,“我倆準(zhǔn)備了一段兒《口吐蓮花》,也是我們壓箱底的作品了。”
“對,對!”
張九嶺跟著點頭。
老郭轉(zhuǎn)頭把看向秦默和欒云坪,眼神詢問他倆。
“我們也準(zhǔn)備的挺好的!”
欒云坪說道,“老段子《智力測驗》,加了點兒自己的新活兒!”
“打算唱幾句嗎?”
老郭又問,“特別是小秦!”
秦默說:“唱也行,但沒在節(jié)目里準(zhǔn)備!”
“那我返場時候叫你!”
老郭一聽,直接了當(dāng)?shù)恼f道。
當(dāng)然,秦默也不可能拒絕。
每一個露臉的機(jī)會,他都格外的珍惜。
包括這次津門專場登臺。
不過,他和欒云坪原本是打算來一段兒《學(xué)啞語》的。
這個段子,秦默自認(rèn)為可以展現(xiàn)更多表演能力。
但前一天晚上,系統(tǒng)突然布置了新的任務(wù):
【任務(wù)內(nèi)容:宿主在津門專場表演對口相聲《智力測驗》!】
【系統(tǒng)輔助:獲得相聲作品《智力測驗》!】
【完成獎勵:庫里南一輛!】
【失敗懲罰:無】
面對如此誘人的任務(wù)獎勵,秦默當(dāng)然是選擇接受并完成了。
而且系統(tǒng)贈送的作品,還是這個世界獨有的全新版本。
跟以前其他相聲演員說的完全不同。
于是,秦默謄寫好臺詞,就去找欒云坪商量。
對方直接答應(yīng),沒有拒絕,也算是一拍即合了吧!
第二天。
德謙相聲社十幾號演員浩浩蕩蕩的出發(fā)。
在老郭和余謙的帶領(lǐng)下前往津門。
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在下午六點左右抵達(dá)了目的地。
豪華大巴往路邊一停。
一堆年輕小姑娘,瞬間就圍了上來。
安保人員奮力阻攔,才把她們攔在了警戒線外。
但任攔不住她們的歡呼和尖叫。
“郭老師!”
“爸爸!”
“姐夫!”
“余大爺!”
“……”
大家喊的稱呼千奇百怪。
老郭和余大爺笑呵呵的走在前頭,不時還跟這些女粉絲揮揮手。
隨后下來的張鶴綸和郎鶴言,也免不了引起一片尖叫。
這次,不管是誰家的粉絲,都齊刷刷大喊:“小白!小白!”
“真熱鬧,嘿!”
隨后下來的是欒云坪和高風(fēng),身后還跟著秦默。
仨人的待遇,就沒前面那倆聲浪高了。
而且多數(shù)是沖著高風(fēng)去的。
別看他主說傳統(tǒng)相聲,粉絲群也不龐大,但德高望重,而且臉熟,誰家的粉絲見了他,都要跟著喊一聲“高教習(xí)”!
秦默一路跟著大部隊走進(jìn)津門體育館后臺。
畢竟是第一次登上這樣的大舞臺,免不了東瞅瞅,西看看,畢竟他連體育館的后臺長什么樣,都是第一次見。
王嗨負(fù)責(zé)的先遣部隊,上午就裝好了臺,一切都準(zhǔn)備就緒完畢。
現(xiàn)場觀眾一個小時前就已經(jīng)開始入場,到現(xiàn)在也都坐的差不多了。
秦默換好大褂,走到臺側(cè)一瞧。
只看到觀眾席黑壓壓一片,偶有手機(jī)光芒星星點點,基本上看不清人長啥樣,甚至男女老少都無法分辨。
觀眾離舞臺太遠(yuǎn)了。
別說小園子了,就是北展都比這近。
第一次登上這種舞臺的演員,必然會有壓力。
哪怕秦默有系統(tǒng)加持,此刻心里也砰砰跳的厲害。
“嘿!”
就在這時,秦默背后突然被人一拍,回頭一看,是張鶴綸。
只見他背過手,笑瞇瞇的問道:“第一次來緊張吧?”
“還行!”
“你騙我!”
秦默根本瞞不過他的眼睛。
“沒什么可緊張的,就當(dāng)做跟小園子里一樣,只是跟觀眾的互動性要稍微差了點兒,你也盡量減少這種互動感,要不然就是能讓全場跟你互動,否則只有一個兩個搭茬,很容易讓場面尷尬的!”
“明白!”
秦默一點頭,“謝謝師哥指點了!”
“嗨,沒事兒,我第一次也很緊張,那時候都開專場了,還是差點兒在這種體育館演砸了!”
張鶴綸搖頭晃腦的笑著,又拍了拍秦默的肩膀,“別緊張,放輕松哈!再說有什么事兒,有欒云坪兜著呢!他是副總,也是社里老人,又是愛徒,出了事有他擔(dān)著,你怕什么呀?對不對?”
看到賤兮兮的表情,倒是極大的寬慰了秦默,緊張感還真就小了不少。
七點整。
表演正式開始。
侯鎮(zhèn)上臺報了幕,第一個出場的是張九嶺、王九隆,帶來他們的《口吐蓮花》。
這是一段兒很傳統(tǒng)的相聲作品。
主要是逗哏忽悠捧哏,說自己能用嘴噴出一朵水蓮花來。
然后逗哏念咒,捧哏聽逗哏的指揮,用扇子一個勁兒的敲自己腦袋。
在逗哏占盡了捧哏的便宜后,喝口水噴捧哏一臉,馬上轉(zhuǎn)身下臺,留捧哏一個人懵逼的站在臺上,表演就到此結(jié)束了。
張九嶺和王九隆也是老郭打算接下來力捧的一對兒。
其中,王九隆是老郭的親外甥,而張九嶺又是九字科首徒。
論關(guān)系,論能耐,這倆也都該受捧了。
開場表現(xiàn)的中規(guī)中矩。
在這場合,能做到這份兒上,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至少臺下觀眾也很滿意,尤其對張九嶺加入作品里的一段兒快板兒,很是喜歡。
第二場上臺的,就是老郭和余大爺了。
倆人帶來的是一個老作品,添了些新作料,名字叫《論夢》。
其中不乏拿余謙家里人丟包袱,開玩笑。
這已經(jīng)成了習(xí)俗,觀眾們也愛聽,說這些個也容易快速吸引觀眾。
而且作為商演來講,這種成熟的作品更方便發(fā)揮。
倆人拿這些梗說了十幾年了。
也有很多網(wǎng)友吐槽他們,來回來去就這些,相聲都不叫相聲了。
可架不住觀眾買賬啊!
尤其是津門這地兒,下面觀眾都能跟著起哄架秧子,足以說明模式是成功的,但也確實是不可復(fù)制的。
畢竟,不是每個演員都能做到老郭和余大爺這樣。
倆人站在臺上嗑瓜子兒,都有觀眾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