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回首烽火闌珊
唐皇李玉從南越國海州城的海州府臨時皇宮回到長安城時,在即將抵達長安之際,想到霜月那日自己從長安東大門離開去往南越國。此時他從南越國回長安城時便不愿從東大門進入,他認為這樣做不吉利,不利于他今后對天下的治理。于是叫來東方遠道,讓東方遠道傳令下去,使一眾人馬以及諸多從南越國帶回的寶物統(tǒng)統(tǒng)從南門進入長安城,有任何從南越國回來之人,膽敢從長安東大門進入者一律斬首。
第二年第三個月份花月,花月的第二天,李玉重回到長安城皇宮的太和殿中,重新座回太和殿的豪華龍椅上,李玉沒有向皇室李全忠問詢任何關于長安城百姓疾苦的任何事物。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大加封賞朱倚天,單獨封他為大唐鎮(zhèn)國少帥,賜予少帥府,在朝堂的地位直接與皇室宗親李全忠并列。李玉并打算將朱倚天招為駙馬,但是朱倚天說他心中已然有一女子,且這女子在他練功走火入魔時曾無意救過他一命。李玉見朱倚天拒婚態(tài)度如此強烈便只能做罷,緊接著李玉又覺得既然賜婚不成,那賜他名號總行吧,最后,李玉賜一個“天”字號的少元帥給朱倚天,以表彰他斬殺黃潮歌再造大唐王朝之功。于是,花月的第二天,朱倚天便不在是朱倚天,而是朱倚天。于是,花月的第二天,朱倚天已經不在是禁軍統(tǒng)領了,而是唐朝鎮(zhèn)國“天”字號的少帥。于是,花月的第二天,李全忠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認做義子的朱倚天,在一個月之間便與他這個義父元帥成了平級。
李玉將朱倚天以火箭般的速度提拔上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了制衡皇室宗親李全忠元帥玩弄的帝王權術,以免他在軍權上一家獨大。但是,在李全忠心中他全然不顧這些,他的心中只有大唐,他生來的職責便是守護大唐的安危。
李玉為了穩(wěn)住幽云十六州的石敬鋒,不僅不計較石敬鋒的二十萬幽云成德軍掠奪長安百姓,并且焚燒長安部分皇宮之事,在南越國海州城海州府的臨時宮殿時還封了石敬鋒做了幽云王。如今回到長安后,李玉便召來石敬鋒和石敬超兩兄弟來到太和殿中正式當著文武官員冊封,同時還封石敬超為幽州大將軍。東方遠道因為游說聯(lián)合石敬鋒有功,同時唐皇李玉對東方遠道能夠時時刻刻照顧到他內心的感受而甚是喜歡,于是將原先處處與他持不同政見的國相神機妙老頭直接罷免,起用原本剛剛被任免為上京城城主的東方遠道作為新任國相。
所有參與平亂的將領皆受到厚賞,惟獨對皇室宗親李全忠一家人未得到任何官職,唐皇李玉給出的理由竟然是昔日六十萬大軍棄長安城逃離至南越國這是由皇室宗親李全忠出謀劃策的,如今回長安后發(fā)現(xiàn),百姓一半皆被黃巾軍吃掉皆因李全忠當初不抵抗造成的。本來皇室宗親李全忠元帥一家人是要被處斬的,但因其父子二人此番參與平叛有功,功過相抵,所以免去死罪也無獎賞。
李全忠其子李克天知道唐皇李玉對他父親如果行事不公,便暗中勸他父親索性聯(lián)合朱倚天造反算了。當時,李全忠聽到后便大怒,嚴重呵斥了一番李克天,并且責罰他跪在祖先祠堂一天一夜,而且這一天一夜不準進食一粒米一滴水。
從去年霧月到今年的風月,神州中原大地遭受了戰(zhàn)火紛飛的時光,長安城中一半百姓被當做軍糧吃掉時。從去年霧月到今年風月云煙村度到了平靜的時光,這段時光流逝的異常緩慢,緩慢的流淌于田間地頭的歡聲笑語中,那是尋常農家平凡而又簡單的幸福。云煙村的日常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來耕種秋來收獲。花月天,三月里,天氣漸暖,枝頭鳥聲清脆,蝶兒花中翩舞。云煙村的村民都在為一日三餐溫飽而勞作,現(xiàn)在灑下的汗水,便是來日秋收的喜悅。
花月這日,云母在田間地頭勞作完與村中之人寒暄時,說道“慧賢,這丫頭自小聰慧,性子也特別拗,主意挺大,我和她父親也奈何不了她,只能由著她任性。”云母幽幽一嘆:“還好村里都是心性淳樸善良之人,大家不會往心里去,不然她不知該得罪多少人!”接著就是無可奈何的搖搖頭。
過一會,云煙村的天邊閃過幾道雷電,轟隆隆的雷聲緊隨其后。天邊那墨色的烏云迅速聚攏,黑沉沉的仿佛要墜落下來,整個云煙村壓抑的只剩下轟隆隆的雷聲。這時,遠處云慧賢拿著蓑衣正往田間跑來,接著一場瓢潑大雨如期而至。
母女二人共同披著蓑衣回到家中,之后云母熬了姜湯給云慧賢驅寒,眼神還時不時向門外瞟去“你父親怎么還沒回來?”
“想來父親應該一會就回了吧!”云慧賢回答。
云母說雨下這么大不放心要出去看看,卻被云慧賢攔住了“母親,您身子不好,就不要出去了,父親又不是我這般的小孩。”說完拉著母親硬要她坐著等。云慧賢的母親自從生下她后,身體便一直比較弱,時不時會咳那么幾聲,所以云慧賢就時常去教書先生那借閱一些醫(yī)學典籍,看多了就學會治療一些平常的小病痛。有時教書先生有空的時候,還親自教她制作一些如同珍珠一樣的丹藥,并且教書先生還時不時的說起長安城天道院,是如何如何的藏書淵博。
教書先生家中有兩個兒子,大的兒子叫云中君約莫十二歲左右,小的兒子叫云中霄約莫十歲左右,教書先生的妻子夢辰異常年輕,如同仙女下凡一般,從云慧賢懂事開始只看到教書先生慢慢變老,而教書先生的妻子夢辰十幾年間從未變老。從云慧賢懂事開始教書先生便時常教授她以及大兒子云中君吹一些寫著奇怪蝌蚪文字的破損古書上的音符,每次吹完教書先生傳授的笛音,她內心深處都感覺到無比的平靜。
一念之間想起教書先生一家人過后,云慧賢在看屋外瓢潑大雨更加肆無忌憚的傾盆而下,如此這般,云慧賢自然是不會讓母親出去尋父親的。
約莫數(shù)刻鐘后,雨中隱約出現(xiàn)了一群人影,云母略微焦急的站在門口張望。等到那群人影走近后,才看清云父身后跟著一群大唐甲兵。云母焦急的心一下便緊張起來。
一群甲兵之中為首的領隊向云慧賢行了一軍禮,遞上一條她數(shù)年前用過的手帕作為信物,說道:“我家鎮(zhèn)國少帥請小姐明日至后山桃林一敘。”
云慧賢接過信物楞在當場,竟一時想不起這位神秘的鎮(zhèn)國少帥是誰,如此高貴的身份為何要約她這一農村女子與后山桃林一敘。
這時,云父說道:“慧賢,那人我已見過,如此年輕便已是鎮(zhèn)國少帥,平生第一次見到,那人說他叫朱倚天,他說與你有緣,你曾經用笛聲救過他,明日你去與他一見吧。”
甲兵領隊送完信物,便命令手下整齊列隊向張家三人行完禮之后,一群大唐甲兵便不顧傾盆大雨離開張家,回去向朱倚天復命。
夜幕降臨,云父云母已入夢鄉(xiāng),月兒露出了臉,高掛在云煙村的上空。云慧賢想著父親的話,思索著朱倚天是誰而輾轉難眠。索性起身,拿上一支笛子,提著燈籠去了后山的桃花林。
盡管夜幕下看不見桃林的景色,但云慧賢就想照內心的指示來到這處屬于她的世界。一支竹笛橫于唇邊,孤獨的夜晚,笛聲悠悠撥弄心緒,清脆柔和,委婉清亮,時抑時揚,飄零于寂靜的桃林夜空之中。云慧賢的內心是孤獨的,她渴望一個能懂她之人與她述說衷腸,那可以不是愛,可以不是情。
當云慧賢沉浸于自己的笛聲中,一道黑影跟隨著她的笛聲由遠走近,直至來到她的身后,而她卻不知曉。朱倚天聞笛聲而來,他亦如她內心那般孤獨。見那吹笛之人是云慧賢,他躲進一旁的桃林,只為不打擾她的雅興。朱倚天靜靜的立于一旁,聽她一曲又一曲吹奏著她的憂傷,她的落寞!
朱倚天的心在她的笛聲中陶醉,原來他和她的心如此相似,是孤傲的孤獨,是難覓的知音,是理想的渴求。也就在這一晚,朱倚天徹底的把自己的心寄托在云慧賢的身上,月老的紅線在這一晚徹底的將兩人的心系在一起!
云慧賢站立多久,他就陪伴著多久,久到他以為世界在這一刻停止。夜更深了,云慧賢總算從自己的世界中走出來,慢慢的往來時的路走回家。只是她不知道,今夜有一個人默默的陪伴在她身后!
數(shù)聲雞鳴之后,云慧賢自然醒來,想起昨日父親的話,她終是幽幽一嘆,思索磨蹭良久,還是起身簡單的吃了一下早飯,便前往后山桃林去見那神秘的鎮(zhèn)國少帥。
當云慧賢再見到朱倚天時,她便在心中吐露芬芳,對朱倚天那是入眼入心。他們到后山山頂看日出,橘黃的光暈映照著她那清秀的臉龐,朱倚天癡醉了。他陪著云慧賢看他心中所喜愛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她不為所感,她覺得君子生來便是高潔之心,又豈肯與淤泥相伴,那樣會沾染君子的心性,使其無法做好一個君子。于是,他便陪著她欣賞她最愛的桃花淡泊名利而高潔。終于,云慧賢的臉上有了一瞬的笑顏,能看她嫣然一笑淡泊名利,朱倚天這一生便足夠。
花月的最后一天,朱倚天將云慧賢迎娶回長安城鎮(zhèn)國少帥府中。之后,云慧賢聽聞長安城中天道院被毀滅的事情,于是便和夫君朱倚天商量著懇請?zhí)苹世钣癖M早重建天道院的事宜,因為云慧賢在很小的時候跟著教書先生讀書識字時,便經常聽起教書先生跟她講述天道院的藏書是何等的廣博。由于朱倚天是李玉重點培養(yǎng)的唐朝軍事天才,所以他的這個請求唐皇李玉很快便批準下來。
與此同時,云慧賢還將云煙村的十歲的小堂弟云文淵以及十歲的小堂妹云文曦這對兄妹雙胞胎一同接到鎮(zhèn)國少帥府,在府中云慧賢除了忙于寫書信向遠在南越國海州城中擔任云中院校長之職的云心密伯父請教如何重建天道院事宜,便是根據(jù)伯父云心密回復的信函,按伯父云心密所指導的方法一步步在長安城原先被屠殺的舊址上重建天道院,云慧賢還剩余的一丁點時間便是悉心教導云文淵和云文曦。
新婚不久的云慧賢和朱倚天便沒有多少自己的時間在風花雪月中恩恩愛愛,彼此都在為大唐的再次復興而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心力。
七言小結:
長安初定李玉回,重賞倚天賜天字,
帝王權術無奈何,全忠一生忠于唐。
倚天改名成倚天,倚天封作大少帥,
云煙村中娶慧賢,慧賢重建天道院。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