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石刀終成兵器
第五年霜月下旬的一天,待到李太白從昏厥了一天一夜中醒來之后,面壁人看到醒來后的李太白說的第一句話,不是如何安慰徒弟,也不是如關(guān)心徒弟,而是略帶嫌棄的要求甚高。
面壁人說道:“你也知道我脾氣,書生意氣,浩然正氣,這兩樣,對我而言,最是臭不可聞;現(xiàn)在身體如果還可以動彈的,就給我起來接著練刀法。”
也許是李太白被受虐習(xí)慣了,醒來之后,簡單的喝了些水,便噗通一下,站了起來,接著跟隨面壁人在僻靜的面壁崖崖頂修行刀法。
這天,李太白好不含糊的登上面壁崖崖頂。面壁人看了眼李太白,感受到他修行刀法的絕決之心,微微點了下頭,笑容燦爛道:“今日傳授你一套刀法,這套刀法由八卦化四象、四象到兩儀,兩儀成一極,一路往回推演,和摘星閣傳授你的“極光氣劍”之中“一極于九”的道法原理是一樣的,任何上乘功法修行,最終都要回歸于“返璞歸真”這四個字。”
李太白“嗯”了一聲便答應(yīng)了,接下來,李太白跟隨著面壁人所演練的刀法操練了起來。
等到李太白操練熟悉了,面壁人便獨自盤膝坐于面壁崖的崖邊,此時崖頂風(fēng)很靜,面壁人神色肅然的對李太白說道:“我已經(jīng)將我畢生所學(xué)的刀法傳授于你,這個刀法目前還沒取名字,你若是以后想到好名字了,你就給它取個名字。開始催動你設(shè)下的四方法陣吧,用法陣中的仙靈真氣,讓你變成巨人,去淬煉你腳下的“九色石刀”,直到將它煉化成你在正常人形可以駕馭使用的神刀為止。”
李太白看了一眼腳下的“九色石刀”,這石刀明顯比先前收縮了很多,從原來的近百米長度,變成現(xiàn)在的六、七十米的長度。
這時,李太白催動四方法陣,吸收著法陣中的仙靈真氣,身體比之前膨脹的更快了,變身成小巨人的李太白,高高舉起“九色石刀”,匯聚仙靈真氣于丹田處,按照剛才面壁人所傳授的那套刀法在空中一連畫了八個圈,一圈套一圈,八個圈變成四個圈,四個圈變兩個圈,最終化為一極,這套刀法講求的不是大開大合,而是一兩撥千斤的取巧。
李太白練習(xí)時始終謹(jǐn)記著一點,求小不求大,求靜不求動,方能得一物生萬物,臻于巔峰之境,便是一葉知秋,芽發(fā)知春。”
整套刀法練了九九八十一遍之后,“九色石刀”又收縮數(shù)米,隨著“九色石刀”一點點的縮小,李太白的身形也有控制的一點點收縮,畢竟如今駕馭四方法陣熟悉了,可以依據(jù)想要身形的大小,來吸收仙靈真氣的多少。
李太白收住刀勢,看到盤膝坐于面壁崖崖邊的面壁人,雙眼微閉,看著面壁人的側(cè)影,容貌清瘦,一襲樸素青衫,隨著微風(fēng)而鼓起。
想來他兩百多年前都在這山峰之上,等待自己的出現(xiàn),李太白心中一陣莫名的感動,在眼眶的淚水即將流出之時,李太白立馬揮起手中的“九色石刀”繼續(xù)練習(xí)刀法。這一次,練了九九八十一遍之后,相比與之前,揮刀更加的靈巧了。
許久之后,面壁人見李太白只要自己不喊停,他就一直練習(xí)下去,心中呵呵一笑,也不管李太白練習(xí)這么久之后,是否太累了,只是一味的偶爾睜開眼,看一下李太白手中的“九色石刀”是否又變少了多少,然后又繼續(xù)閉上雙眼。
直到這天深夜,李太白練習(xí)刀法,直到困得趴在地上睡著了。
第二天的清晨,李太白醒來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修煉刀法,一次又一次的練習(xí)九九八十一遍,直到第三天將“九色石刀”修煉到只有一米多一點的長度。
第三天,面壁人看著被李太白修煉的只剩下一米多一點長度的“九色石刀”,面露悅色,接著和藹和氣的將李太白叫到身邊,說道:“徒弟,為師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教你的啦。你若是要將“九色石刀”練成一柄天下第一的神刀,后面還有很多關(guān)卡要過,眼前你只是起了一個開端而已。你帶著刀去找摘星閣找摘星閣主吧,你把告訴他說,我能教你的都教完了,請他讓你拜入天啟峰的南軒門門下,由門主南軒松傳授你左手使劍。你用右手使“九色石刀”練習(xí)刀法,讓其做刀來使用;你到南軒門那邊再用左手使“九色石刀”練習(xí)劍法,讓其做劍來使用;左右手各練習(xí)劍刀之術(shù),達(dá)到心意相通,“九色石刀”既能用做劍用,也能做刀用,方才具備成為天下第一神刀的資格。”
說完,李太白便跪在面壁人面前磕了三個響頭,喊了一聲:“師傅。”
面壁人笑著將李太白扶了起來,李太白說道:“多謝師傅這些天的指導(dǎo),我這就聽師傅的話,出發(fā)去摘星閣。”
眺望著李太白背著一米多長的“九色石刀”御氣飛行而去的身影,面壁人呵呵一笑,便接著盤腿坐于面壁崖的崖頂,眼睛閉上,一如當(dāng)初李太白沒有到來時的情景,繼續(xù)著他的面壁生涯。
第四天,李太白在摘星閣閣主的舉薦之下,拜入了南軒門。
第五天,以及往后的日子,在天啟峰,南軒松所居住的僻靜閣樓的小院之中。
李太白與南軒松一同盤膝坐在庭院廊中,李太白聽著南軒松緩緩訴說著一百多年前那場與龍傲天在一線天對戰(zhàn)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
李太白終究是一個修行天賦極高的天才,哪怕一百多年前沒有身臨其境,由南軒松說來,就如同他親眼所見那般。
李太白跟著南軒松在院中學(xué)劍,沒有什么上乘口訣,南軒松也不主動抖露出壓箱本領(lǐng),一中年一少年就跟相互猜謎一般,就比誰的悟性更佳。
南軒松教李太白學(xué)劍就如同讓李太白猜謎語一般,他出半招,后半招讓李太白自己去悟。
如果南軒松看到李太白出劍不夠果決,或者劍速過于求快,又或者劍招之上的劍力不足,甚至于出劍時方位稍有應(yīng)對不當(dāng)導(dǎo)致枉自虛耗了一丁點的仙靈真氣,都要被南軒松拿桑樹條子狠狠一通抽打,教訓(xùn)之后,才附帶幾句簡明扼要的意見。
如此這般數(shù)天之后,南軒松見李太白學(xué)的有些像模像樣了,于是,這天南軒松便讓李太白到天啟峰所在的九仙山之一的梵凈仙山最底下的一處溶洞之中。
這天,南軒松領(lǐng)著李太白來到梵凈仙山最底下的一處溶洞之中,在這個溶洞之中,方圓足足有數(shù)公里大小,溶洞最高處的高度大約有十幾米高。
二人進(jìn)到溶洞之中時,溶洞的上方正下著小雨。李太白取下身后背的“九色石刀”,橫在自己的頭頂,就算是把“九色石刀”當(dāng)成一柄雨傘,為自己臨時撐出一點晴天。
不一會,一位少年郎也跟著走進(jìn)溶洞之中,那少年郎便是南軒松的關(guān)門弟子——東方玄天。
東方玄天撐著一把油紙傘到溶洞之中,在這由波濤拍打在溶洞礁石之上,而濺起的小雨里頭,東方玄天默默的為師傅南軒松撐起了一片晴天。
一會之后,從溶洞外頭洶涌而來的波濤更加迅猛,波濤拍打在溶洞的礁石之上,一下飛濺而起的雨勢漸猛,雨點傾瀉在傘面上蓬蓬作響,李太白看到一個背負(fù)木劍的少年郎站在南軒松身后,默默為師傅南軒松撐傘。
李太白沒來由的心中涌上一股厭惡感,他覺得自己怎么就沒有眼前這位少年郎懂事呢。
東方玄天來到南軒松身邊之后,為其撐好油紙傘之后,便開口問道:“師傅,您叫我來此溶洞,所謂何事。”
南軒松說道:“今日你在這里,教一教,你這位師弟如何將波濤砍斷。”說完,南軒松便離開了溶洞。
李太白聽完,心中又沒來由涌上一股醋意,他覺得南軒松就應(yīng)該如面壁人那般,只能收他這一個徒弟,并且自己就應(yīng)該由師傅南軒松親自教導(dǎo)。
這時,溶洞之中,僅剩下李太白和東方玄天兩位小少年。
東方玄天見李太白一臉的傲慢之色,加之先前聽聞李太白是如何的不情不愿才接受九仙山的邀請,最終來修行的事跡,東方玄天心中早就對這個李太白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
東方玄天例行公事的說道:“用你的石刀去砍這里的波濤會嗎。”
李太白也同樣對東方玄天懷有抵觸心理,于是便極其不屑的回答道:“不就是用石刀去砍這里的波濤吧,這有什么難的。”
這完這句話,李太白便瞬間舉起手中的“九色石刀”朝著不遠(yuǎn)處大海剛剛涌進(jìn)來的波濤砍去。
當(dāng)李太白揮舞著“九色石刀”砍向波濤之時,李太白因為感受不到波濤的深淺,便沒法掌握好其中的力度,一下用力過猛,“九色石刀”砍在了波濤里頭的礁石之上。
只聽“嘭”的一聲,李太白手中的“九色石刀”被自己的使出去的力道給反彈了回來,手中的“九色石刀”一下把持不住,一瞬間便被震飛了出去。
東方玄天冷哼了一聲,說道:“就這水平,你也好意思拒絕我們九仙山的凌霄宮主,并且讓他如此這般的低三下四的將你請來九仙山修行呢。”
李太白不服氣的問道:“你有本事,你倒是說說,這砍斷波濤到底需要用何門道呢?”
東方玄天搖頭道:“我也沒啥本事,也沒啥門道啊。”
李太白有些挫敗感的拾起被震飛的“九色石刀”,說道:“那讓你拿刀去砍斷波濤,能砍斷?”
被問話的東方玄天搖頭道:“當(dāng)然不行,砍是砍不斷。”
李太白終于感覺到內(nèi)心好受點,想來眼前這位年紀(jì)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小師兄,應(yīng)該在修為上也高不到那去。
畢竟少年人之間的攀比心也是相當(dāng)嚴(yán)重的,況且李太白天生就是一個文人,攀比心更重。
由于他們還只是兩個小少年,見識的還不夠多,還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攀比心重一些也是自然之事。
說完,東方玄天便抽出身后背的一把木劍,蹲到地上,漫不經(jīng)心的將“通天木劍”隨手一丟,丟到溶洞之中偌大洶涌的波濤之中,一瞬間便出現(xiàn)一道奇跡,只見偌大洶涌的波濤被劍氣硬生生的分割成兩半。
東方玄天站立于被分割開的波濤之間,說道:“砍是砍不斷,不過也不至于被自己揮出的仙靈真氣反彈的連自己手中的石刀都要脫手吧,若是再找不出砍斷波濤的方法,你自己走出溶洞之外,乖乖跳到大海里頭喂海魚吧。”
李太白一下之間,感覺內(nèi)心受到無限打擊,揮起手中的“九色石刀”橫著向波濤劈去,一時之間,亂象橫生。
偌大的洶涌一下便炸裂開來!
水浪如脫韁野馬撲面而來,李太白和東方玄天瞬間都變成落湯雞。
東方玄天見狀生氣的抓起“通天木劍”便將波濤砍出一道水柱向李太白潑去,李太白也不躲閃,任由水柱潑到身上,反正身體的衣裳早就已經(jīng)濕透了。
李太白也依葫蘆畫瓢以同樣的方式將波濤砍出一道水柱向東方玄天潑去……
兩位小少年在溶洞之中,將修行當(dāng)成一場潑水游戲,慢慢的李太白好像悟出其中的門道來。
七言小結(jié):
面壁人指導(dǎo)刀法,太白新一輪苦修,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九色石刀成兵器,
面壁人傳功用盡,讓太白拜他人師,
太白跟軒松學(xué)劍,兩位少年互嫌棄。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