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煙火人間(11)三合一
煙火人間
林雨桐在心里迅的算了一筆賬, 地下室半送的價兒, 面一百五十平是一千一的價格,加起來也是二十四萬七千五百。品書手機端 m.vodt要是全款支付的,他們必然是有折扣的。哪怕是少個萬兒八千的,也是二十三萬多點的樣子,如今這價兒, 往后放放,連個放張床的小公寓都買不下來。
這是手里的錢不湊手, 要是湊手, 真該都買下來。一個孩子兩套, 什么問題都解決了。
那邊老頭和老太太出去了,幾個孩子跟著扶著, 但四爺和林雨桐還是留下來,問了如果付全款的折扣如何。
這才是挖坑呢, 以如今的人消費觀念來說,不見房子鬼買你的。又是付又是貸款的,萬一房子蓋不成把我的錢砸進去怎么辦?
對于如今的人來說, 買商品房的純碎是腦子有坑的。
因此售樓部遇到的是開門紅的生意,又是全款支付, 那邊連忙給經(jīng)理還是誰的打電話, 五分鐘不到, 氣喘吁吁的跑來一年西裝男, 跟林雨桐和四爺握手, 最后的按照九折計算的, 是二十二萬兩千五,最后連兩千五的零頭也抹了,收了二十二萬。
如今支付是很麻煩的,這得一塊去銀行,四爺跟著這位西裝男坐了他們的桑塔納去銀行了,林雨桐出去帶著老頭老太太和孩子又往回溜達。
把因大叔給心疼的“你們是作!我覺得單位里的房子很好。二十二萬買了個坑,別忘了你們還欠著銀行的貸款呢。一邊是借人家的錢蓋廠房,一邊是手里攥著錢卻買房子。那債壓在頭,心里不慌?”
這里面的道理跟老頭老太太說不清楚,她跟兩人說“您想啊,現(xiàn)在這廠子都經(jīng)營不下去了,這個市場那個市場的,我們這一代,還有廠里分的房子住,到了因何和因唯她們身,哪里來的房子?這又是一代人。將來成家,叫她們又安置在哪里?少不得以后的房子都是得自己買賣,買的人多了,地皮越來越緊了,那必然是越來越貴,房子的地段越來越偏僻。您尋思是不是這個道理。”
提起廠里的這個事,老頭老太太不說話了。這現(xiàn)狀,也確實是叫人說不起話。
不說別的,老兩口身的錢,如今也不是補貼兒女了,其實一大半都是借給以前的老伙計了。這個過來說借二十,家里實在是沒有了。那個過來說借三十,說趕明兒兒子閨女給了,馬還。不按時還的少,但有時兒女給五十,得拿二三十來還債,剩下的那一點撐不了幾天又得過來借了。然后等著下次兒女再給,這債務(wù)跟趕羊似的,永遠在借錢與還錢之間轉(zhuǎn),日子過的鬧心不鬧心你說!
老太太說“你們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只在廠里,如今也在外面,見的人多了,認(rèn)識的人身份不一樣的,跟著學(xué)的見識和做派瞧著也不一樣了。但咱過日子,還得圖個踏實。我最不放心你的是這一點。因瑱本不是個本分的,這得有人拉著韁繩,給他套籠頭,要不然得跟野馬似的收不住。你呢,是向來隨著他。他說什么便是什么。人家都怕媳婦管著兒子,在家里說不起話,啥啥都聽兒子的。可到了我這兒,我是怕兒媳婦管不住兒子。所以,你也別好脾氣的什么都挺他的,攏著些,拘著些,一輩子都別撒手,這才能安穩(wěn)。”
這話說的,叫林雨桐怎么說。只得道“看您說的,孩子都這么大了,我們也不敢胡亂的撲騰。再者說了,人家那些領(lǐng)導(dǎo)個個都火眼金睛的,銀行那更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咱們又是個人的廠子,要不是咱們的廠子值錢,人家才不會把大把大把的鈔票借給咱們呢。他們心里咱們掂量的還明白。況且,咱們做的是吃食的行當(dāng),便是沒有節(jié)慶的盈利,便是平時賺的,咱們也是不虧的。那些小賣鋪里的小面包小糕點的,孩子們都愛買了當(dāng)早飯吃。還有那火鍋底料,您不也專門從外面買回來,說是燉菜的時候放一點特別提味嗎?還有咱們的鹵肉鹵蛋的成品包裝,真空袋里的,開了袋直接切了盛盤能吃,火腿腸的銷量還好。利潤雖薄,但架不住細水長流。今年是沒工夫了,等到明年,咱們把銀行的賬還了,我還想再吃進去一兩個廠子。像是醬油醋味精雞精,家家都少不了的東西,便是日子過的再難,廚房里也少不了這些物件。城東那老字號醬油廠,說起來歷史都能追朔到前清,可那么好的東西,如今也都經(jīng)營不下去了。經(jīng)營一個百年老號是那么容易的?毀了怪可惜的。”
她一路這么絮絮叨叨的,話題給偏的不知道跑哪去了。從醬油醋廠,說到醬菜廠豆制品加工廠,再說到掛面廠方便面廠,說哪些看著前景好,哪些拿到手里也做不成,把老兩口的心思一會子給帶偏了。
幾個孩子卻在后面嘰嘰咕咕的,商量著新房子該怎么分。下三百平的房子,是帶了六個臥室三個廳四個衛(wèi)生間一個廚房的,要是這么分的話,他們四個一人可以分一個臥室。
因唯著急的問“那地方現(xiàn)在這才是個坑,什么時候能蓋成住進去。”
住進去且遠著呢。
“交房怕是得到明年年底,然后到了后年開春叫人給裝修。咱們那面積大,只要趕在你們暑假里能裝修好不錯了。新裝修的房子也不能住人,咱們晾半年,趕在后年年底或是大后年的年初搬進去,到時候再看,不過估摸著應(yīng)該差不多吧。”
啊?!
這么說遠著呢。
今年下半年因唯和因何都初三了,趕在高前都搬不進去。孩子們的熱情迅散了,感覺沒盼頭了。
但等四爺把購房合同之類的拿回來,老爺子還說,這都能在城村買一條巷子了。
但是城村的配套設(shè)施跟不啊!
光是供暖一條,不成。
說去年冬天那一冷,老賴家住在自家以前住過的門房里,光是燒炭,花了好幾百。也是如今兩口子都有營生了,之前賣自家的鹵肉,如今倒是不了。老賴這人也活泛,去年跑了一趟南邊,見南邊有賣串串的,這邊還沒有,弄了個推車,在學(xué)校門口先是賣串串,這玩意孩子愛吃,也確實是賺了點錢。如今在紡織學(xué)院門口,盤了一家店,專做串串的營生。如今天氣和暖了,在門口還支了攤子,賣起了羊肉串。前些日子還專門找林雨桐,問問配料的事。羊肉串那么些東西,加孜然,怎么烤都好吃。
于子不知道誰給做媒,說了個三廠的寡婦,沒孩子。兩人領(lǐng)證沒領(lǐng)證的,也不知道,反正也沒辦喜事,兩人住到了一塊。這寡婦幫著于子照看老人,于子呢,早賣早點,什么豆?jié){包子的,然后是趕夜市,涼菜啤酒炒面。他一個人在家也是自己做飯,稍微指點一下,知道怎么放作料,味兒不會太差。他也不是不想弄個鋪子,要借錢四爺肯定給借,他那不是不放心老人嗎?夜里趕夜市的時候,家里的老人也歇了,不要吃不要喝的,也不煩那女人。有人照看著成。早呢,老人還都沒起,也不要吃早飯,他這邊收攤子了,回去剛趕伺候爹媽吃飯。白天都在家,老人要是個廁所啥的,人家那女人也嫌棄。但是他在家的話,這女人也還好,需要她動手的不多。
他也看的開“先這么搭伙過唄。她需要我管她吃飯穿衣,我呢,也需要個女人在家里幫著收拾洗洗涮涮,是我出門了,也不怕我爹媽從床摔下來了沒人知道。各取所需吧。她要對我爹媽還過的去,那能過。要是不耐煩了,她奔她的陽關(guān)道去,我再找便是。”
人到了這個歲數(shù),現(xiàn)實的很了。婚姻的實質(zhì),變成了搭伙過日子。至于愛情之類的,那是個什么東西?!
以前關(guān)系也挺好的人,如今當(dāng)然也不能說不好,只是四爺忙了,他們也都各自有各自的營生,不像是以前一個車間的,一整天的都在一塊混。平時沒事,是聚不到一塊的。但是有個啥事,相互還是有個支應(yīng)。
天慢慢熱了,今年林雨桐還沒給孩子們買換季的衣服呢,結(jié)果不用了,程開秀如今做服裝生意,應(yīng)該生意也還不錯。幾個孩子的衣服一人兩身都送來了。不是什么特別好的,但對于學(xué)生來說,也行了。
來送衣服,林雨桐只有夸好的,還趕緊叫幾個孩子進去試,看合身不合身。
程開秀夸因何和因唯“這倆倒是長的好身段,都是衣服架子。”
姑娘家慢慢的張開了,是好看了。
倆孩子都是窮日子過過來的,如今也不是對名牌很執(zhí)著的樣子,反正有的穿,穿著合身行。老太太笑瞇瞇的,大兒媳婦這么著,好歹叫人面瞧著好看些。直夸孫女們穿好看“這么穿吧。”
程開秀跟老太太說“想叫麗君她爸去南邊,他在那邊貨,我在家賣。順便我們倒騰批,往下面的縣里批……”
其實是想在服裝批市場再弄個門面。
老太太不是很樂意,一是一個人在外面叫人不放心,再一個,之前這邊市場的門面的錢還沒給小兒子還呢,他們又折騰鋪子,那這肯定是還想借錢。
程開秀一瞧老太太的樣子,不好說了。但是避開老太太,還是跟林雨桐提了“跟我姐借五千,想從你們這里先倒騰五千,到了年底,還你。”
都開口了,那這五千還是得借。林雨桐叫她一塊去取錢,給了五千。
但這大人一忙,顧不孩子了,程開秀是城東一個鋪子,城南一個鋪子,兩頭的跑,偏因琦去了南邊,家里連個搭手的都沒有。心說叫老兩口搬回去吧,可這小叔子家也忙,這邊還四個孩子呢。
老太太跟林雨桐商量“叫麗君白天這邊吃飯。”
這個無所謂,添一雙筷子而已。
午林雨桐和四爺一般都不在家吃的。
在大人看來,是一塊吃飯嘛,也沒事。但幾個孩子心里還有些意見。早去學(xué)的時候,偶爾會跟四爺和林雨桐出門的時間一樣,兩人開車把孩子送到學(xué)校門口。
因緣說“麗君姐到家里來吃飯,我們有時候想在家里說話,都覺得不方便。”
再是一家子堂姐,但到底不是一家人。有時候說點自家的事,不好叫人家聽見。
因果也說“感覺有錢了還不如沒錢的時候呢,沒錢的時候至少媽一直在家,如今你們回來的多晚,我們都睡下了你們才回來。”
這確實是個問題了。孩子都希望爹媽在家的。尤其是媽媽,媽媽在家的感覺跟不在家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林雨桐跟四爺對視了一眼,保證說“以后你們晚放學(xué)回來,我指定在家呢。”
大不了減少出去應(yīng)酬的時間。
因著孩子提出了意見,兩人的時間做出了調(diào)整。哪怕是四爺,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基本是最遲晚九點回來了。
對孩子們來說,天氣一熱,證明半個學(xué)期這又晃悠過去了。
期考試之后,學(xué)校召開家長會。家長會的時間定在晚,照顧要班的學(xué)生家長,時間是六點五十分,吃過晚飯的點。
她們現(xiàn)在是不晚自習(xí)的,所以晚只家長去。
每個年級的時間都不一樣,所以還好,不會四個孩子一起開家長會,那才真是分身乏術(shù)。
四爺去了因何班里,桐桐去了因唯班里。
她到的不早不晚,差兩分鐘六點五十,但教室里基本都坐滿了。因唯的個子高,林雨桐想著肯定在教室的末尾的空位,結(jié)果過去一看,桌擺的試卷不是因唯的。
有一個廠子的人認(rèn)識林雨桐,叫了“小林,你家因唯在前面。”
林雨桐這才覺得這一忙忽略孩子不少,也都沒問過孩子在學(xué)校的具體情況,座位在哪里也不清楚。她順著人家的指點坐過去,位置是間一組的第二排,很好的位置。
桌子放著孩子的試卷,是因唯的。
面是語試卷,一百二十分的滿分卷子,她答了一百零二分。數(shù)學(xué)好點,一百一。英語九十八分。只物理是一百分的滿分卷子,她得了八十九。
整體還算可以吧。
要是英語的成績再好點,這成績來了。
同桌的家長人家把孩子的卷子翻的嘩啦啦響,林雨桐一瞧,卷子成階梯擺放,然后把每一科的成績都露出來,語115,數(shù)學(xué)12o,英語119,物理1oo
再看看人家當(dāng)媽的穿著二廠的工作服,身還帶著炒蔥花的味兒,但坐在那里的姿態(tài)真跟老太后似的,林雨桐“……”誰叫人家孩子學(xué)的好呢。
林雨桐默默的把卷子歸攏到一塊,那邊家長會開了。
班主任是語老師,先是拿著卷子,給家長講解,每道題考的重點是什么,考試前怎么復(fù)習(xí)的,有多少人答對了多少人答錯了。這里面估計聽懂的不多,但還都拿著卷子看的認(rèn)真聽的認(rèn)真。每課的老師都如此,林雨桐也看也聽,也現(xiàn)孩子的問題。
因唯的語屬于閱讀量跟不的,扣分主要扣在古閱讀和現(xiàn)代閱讀了。然后是數(shù)學(xué),她的數(shù)學(xué)壓軸題只得了兩分,其他的都沒錯,扣分扣在最后,這不是孩子的問題,她把她學(xué)會的都答到了卷面,剩下的真是力有不殆了。這還是得進行拔高訓(xùn)練。至于英語,聽力是失分點。到了物理,錯基本都在實驗部分。如今的學(xué)校是不給學(xué)生手的機會的,老師課堂演示的實驗都少,都是講解,然后靠記憶。這里是沒記準(zhǔn),出錯了。但加強加強還是能跟的。
講完了卷子,然后是念名字,每個孩子的單科排名和總分排名,都要念一遍。
因唯是全班第九,全級七十五名,成績也不錯。
而各科的第一,班級第一,年紀(jì)第一,便是因唯的同桌。
接下來家長講話的時候,人家同桌的家長站去了。穿著磨損的不像樣子的工裝,腳的鞋還帶著補丁,但是說話的聲音卻高昂,站到這么多人前說話也不怯場“我們孩子也不請家教,不輔導(dǎo)班,也沒人管學(xué)習(xí),都是他自己學(xué)的……我跟他爸都忙,大部分是孩子還沒出門呢我們得出門,孩子都快睡下了,我們才回來。從來不要人管,特別的自覺……”
這是別人家的孩子!散會之后,好些家長私下里說看看人家孩子,自家的孩子怎么了怎么了之類的。
四爺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但兩人回去也從不說孩子,孩子問了,他們說挺好的。
但沒想到第二天孩子放學(xué)哭喪著臉,為啥的?
原來是那位班級第一的家長,找老師反映情況了。說了,他們家的孩子學(xué)習(xí)好,同桌也要個學(xué)習(xí)差不多的,第一名跟第二名坐著,這才能相互促進學(xué)習(xí)。找個學(xué)習(xí)不好的,要是老問問題,還耽擱自家孩子的學(xué)習(xí)時間。
如今這座位,不是按照高矮個和視力的程度綜合考慮排的。而是按照成績的好壞,自己挑座位。誰考第一,誰能可著全班挑座位,以此類推,越是名次朝前的孩子,這個選擇越大。倒數(shù)第一沒的選,空了哪里坐哪里。
老師覺得這是促進,但對孩子們來說,還挺傷人的。
尤其是像因唯這么大的孩子,人家第一名不跟她坐了,氣的孩子在家哭。
但這其實根本沒有可性。你爸你媽現(xiàn)在給你攢的這些底子,那孩子學(xué)的再好,除非有特別驚人的才華,否則他奮斗一輩子都沒你的高。那要這么說,弘暉非得跟狀元郎才華才能做皇帝嗎?
不是這么一個事對吧?!
但如今跟孩子說這么現(xiàn)實的問題,顯然是不合適的。
林雨桐還專門去了一趟學(xué)校,找人家老師單獨說了。又給人家老師送了禮,四爺晚還專門請了學(xué)校的校長、主任,包括各科的老師,去了酒店吃了一頓,又挨個把人家老師送回家,贈送了禮券。
結(jié)果因唯的座位調(diào)到正間的第三排,叫第一名跟第三名坐了,因唯跟第二名坐同桌。
可跟第二名坐同桌了,人家第二名是個姑娘,人家小姑娘也不喜歡跟因唯一塊。下課總找前面坐著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說話討論題。倒是第三名的小少年坐在因唯前面,愛跟因唯說話。于是,私下里又調(diào)換座位,因唯跟第三名坐了。行吧!老師也不管。
林雨桐也沒覺得因唯的性格有什么問題,那么問題只能出在這孩子本身的長相和打扮了。孩子個子高,營養(yǎng)跟的,也育的好。外面穿什么其實林雨桐沒太給講究,但孩子里面的衣服,林雨桐是相當(dāng)講究的,如今很多姑娘家穿的都是那種背心式的胸罩,松松垮垮的。自家的孩子不是,里面穿的有型,加身條好,衣服又合身,一星期里的衣服不帶重樣的,可大部分孩子如今還是校服校服的,校服穿一周,周末洗了,周一再穿。這顯得她跟別人不一樣。跟男孩子的人緣好了,小姑娘們不待見。
成長的煩惱吧。
這個家長也解決不了啊!好在因唯在班里的朋友少,但是不缺玩伴,家里有同齡的姐姐,和小一點的妹妹,還有一個同齡的堂姐,一個同齡的表姐,兩個姑姑家的表姐跟她也不差多少,周末也常一起玩。不算是孤單。
相起因唯,因何性情溫順又不張揚,替別人想的多,雖然成績不突出,但在班里的人緣卻很好。還當(dāng)了個勞動委員。
這個勞動委員常被因唯嘲諷,認(rèn)為自家姐姐是傻,那是值日干的多,人家才選的。
可踏實本是個極好的品質(zhì)。
如今沒有說羨慕班里誰家有錢之類的,都是看誰學(xué)的好。這也是大人潛移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