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韓國行(一)
飛機降落在仁川機場,馮一鳴一行人匆匆忙忙登上了前往爾的列車。
如今都已經(jīng)是一月底了,二月七號就是大年三十,馮一鳴不愿意從展雄集團調(diào)人,這次跟過來的大都是天辰投資的員工,人手難免有點不足,來之前就沒讓人來接機。
“這邊……”年近三旬的女人帶著黑框眼鏡,一襲風衣,里面是筆挺的白襯衫,一副職場精英的打扮。
“難怪老蔣把你派過來。”馮一鳴笑道:“沒想到韓姐你這位法學博士居然還精通韓語。”
在前面引路的韓半晴臉微微一紅卻沒吭聲,天曉得這位法學女博士是個韓迷,現(xiàn)在的字幕組還沒后世那么達,她追劇的時候往往看的是原版,一怒之下……
等上了列車,眾人坐定,韓半晴才笑著說:“其實去年在美國硅谷,我見過馮少,只是最后一次正式簽訂協(xié)議我沒出場,畢竟是以星海科技為主體。”
“恩,老蔣昨天電話里說過了,你既是法律顧問又懂韓語……這次就留在我這邊做翻譯好了。”馮一鳴揉著太陽穴,“大概幾點能到?”
“順利的話下午三點鐘到酒店,任院長和魏總是昨天上午到的。”韓半晴皺眉道:“本來用不著展雄集團出面……”
“開始是吳震過來熬了半個月,后來林文武也過來了,都談得差不多了,斜刺里殺出來個強盜……不對,三星在那家康成光電是有股份的。”馮一鳴長嘆口氣,“也不能怪三星,出手搗搗鬼拖累競爭對手的研進度,同時自身又不用付出什么代價,換成我……我也想干啊!”
韓半晴贊同的點點頭,遲疑了下,低聲說:“蔣總監(jiān)那邊有點怕……怕對方以民族主義情緒,畢竟韓國在這方面是有先例的。”
“我知道,就在前幾年,韓國還掀起過一股抵制日系車的風波嘛。”馮一鳴搖搖頭,“但為什么是轎車而不是其他產(chǎn)品?對于企業(yè)來說,存在的第一理由就是利潤啊。”
“呵呵,前些年現(xiàn)代集團行情多好啊。”馮一鳴冷笑道:“所謂的民族主義浪潮,也必須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才會被慫恿,這和咱們不是一回事,再說了,三星對中國市場的胃口可不小,他不怕咱們也玩這手?”
“這倒是,展雄集團旗下有中博網(wǎng)和新微博兩大輿論利器。”韓半晴笑了,“三星在中國耳目眾多,絕不會不知道星海科技和展雄集團之間的關系。”
馮一鳴沒再說話,從隨身包里取出文件夾凝神看了起來,不時皺眉思索。
其實對于馮一鳴來說,這次韓國之行本是可有可無,但是三星插的這桿子導致吳震、任宏遠強烈要求他來一趟,對此馮一鳴有點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林文武對此有沒有什么別的想法。
星海科技是十二月初拿出第一款智能手機的設計圖紙的,一款手機的設計包涵了方方面面,公司高層確定主題,設計團隊拿出來一系列的圖紙和研團隊進行接洽,由于技術實力和研進度,很多設計方案都停留在紙面上,最終林文武和吳震選定了一款技術實力、操作性都比較均衡的設計方案。
但是馮一鳴毫不留情的將其打了回去,明確指出,這款智能世的第一款產(chǎn)品,更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星海科技日后產(chǎn)品的展方向。
之前一兩年內(nèi),星海科技幾次融資,市場價值大大出乎資本市場的預料,同時又和goog1e簽訂大量協(xié)議,收購曾經(jīng)國內(nèi)著名手機品牌波導,一系列的大動作決定了市場、消費者對星海科技第一款產(chǎn)品將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而林文武和吳震推出的設計方案在馮一鳴看來,就是蘋果手機的弱化版本,其操作的流暢性肯定是比不過iphone,而外觀卻非常相似……這是馮一鳴無法接受的結果。
就算在技術實力上落后,那也至少要體現(xiàn)出星海科技的特色。
之后馮一鳴只能摁下心思,長時間泡在技術研究院和星海科技里,和林文武、任宏遠這些技術人員打交道,最后選定了在手機屏幕上做文章。
馮一鳴很清楚,直到喬幫主掛了,iphone手機最為人不喜的關鍵一點就在于屏幕有點小,而至少在2o15年之前,平板在中國內(nèi)地并不暢銷,這是星海科技可以選擇的突破口。
之后的技術環(huán)節(jié)自然由任宏遠和林文武去負責,研團隊和設計團隊幾經(jīng)討論,最終拿出了三套方案,但星海科技目前并沒有這樣的技術實力,原因很簡單,擴大屏幕面積并不是那么簡單的,這和手機內(nèi)很多環(huán)節(jié)息息相關,一方面在于手機屏幕的研方向,另一方面也和電池耗電量有很大關系。
為此展雄集團和goog1e方面進行了交流,但是很可惜,美國硅谷關于這方面的公司很多,但大都在研進程中,僅有的幾家公司并不愿意和遠在東方的這家野心勃勃的手機廠商合作。
所以林文武將視線投向了近距離的寇國和韓國。
去年十二月末,林文武決定耗資收購韓國的一家研制屏幕技術和增強屏幕顯示技術的光電公司,為此馮一鳴還特地從基金公司調(diào)了一筆款過來,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但在今年一月中旬,三星突然斜刺里殺了出來。
對于三星的心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在韓國有句話流傳頗廣,韓國人一聲逃不開的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
這樣的一家大型財閥,即使沒有重生者存在,其前瞻眼光也不落人后,早在2oo5年,三星就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機,可惜設計存在很大缺陷,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不強,很快被市場淘汰。
但之后三星沒有放棄這個項目,事實上也不可能放棄,在之后的三年內(nèi),三星一直在試圖突破技術上的鉗制,時至今日,三星的幾款智能手機在韓國的銷售數(shù)量并不低。
在穩(wěn)固了國內(nèi)市場之后,三星第一時間將視線放在身邊那兩個國家身上,一個是全球電子消費品第二大市場,一個很可能將成為全球電子消費品第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