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文會 五
長孫驚鴻捋著長須,看著李辰安,一臉欣慰的笑。
他的耳邊全是那些少年們的掌聲,還有他們激動的嘶吼之聲!
他不太懂詩詞文章,但他知道,這些掌聲都是送給李辰安的!
那些激動的喊叫,是他們內(nèi)心澎湃的表現(xiàn),是他們對李辰安崇拜的發(fā)乎于心之舉動!
如此看來,李辰安今夜勝局已定。
當(dāng)然,就算是他輸了,本也無事。
不過他能贏,當(dāng)然最好。
李辰安在這些熱烈的掌聲中并沒有抬頭,這孩子的心性很穩(wěn),很好,如此他才能去應(yīng)對往后的曲折與坎坷。
長孫驚鴻沒有再看下去。
因?yàn)樗€有一些事要做。
他轉(zhuǎn)身,擠出了人群,走出了文壇的門,背后的掌聲漸漸變小,而后悄然無聲。
只有這夜雨,依舊在簌簌而落。
他路過了文昌廟,想了想,又走了進(jìn)去。
他當(dāng)然不會去拜文昌帝君。
他來到了魏三居住的那處小茅廬……
小茅廬的旁邊有一顆桂花樹。
桂花樹上掛著一盞氣死風(fēng)燈,還掛著魏三的尸首!
他自盡了!
長孫驚鴻眉間緊蹙,他看了看那具尸首,然后走入了那小茅廬中。
里面只有一張床,一張小桌幾,還有一張小凳子。
桌上燃著燈。
燈旁有張紙。
紙當(dāng)然不是白紙。
紙上有兩行字:
“世事如棋天注定。”
“若尋根源云山行!”
長孫驚鴻一直看著這兩行字,看了許久,將這張紙用桌上的燭火點(diǎn)燃。
灰燼隨風(fēng)。
他走出了這小茅屋,看了看掛在樹上的魏三,轉(zhuǎn)身向皇城司而去。
……
……
文壇的掌聲已停。
但載道樓里的氣氛卻變得愈發(fā)的凝重——
雖然尚未知李辰安的那首詞如何,可就憑著這掌聲,就足以說明那首詞之好,已得到了數(shù)以萬計的學(xué)子們的認(rèn)同!
寧皇臉上的花又開了。
卻偏偏裝著一副淡然的模樣。
“嗯,他既然開始寫第二首了……你且下去,將他的第二首詞給朕取來!”
“奴才遵命!”
然而這小太監(jiān)并沒有起來。
他遲疑片刻才又說了一句:“皇上,奴才在、在李公子身邊,聽他低聲說了幾句話。”
寧皇一捋短須,“哦……?他說什么了?”
“他說、他說這破事真麻煩。”
“他還說,也不知道皇上您需要多少首。”
“對方有十六人,我且就做十六首!”
這一家伙,被驚呆的就不僅僅是寧皇了。
寧皇身側(cè)的那位性子閑淡的麗貴妃這時候也抬起了頭來,驚訝的張了張嘴兒。
姬泰聽聞了這句話也恍若在夢中——
這怎么可能?
他姬泰也是正兒八經(jīng)的榜眼身份,他雖然做的事禍國殃民,但他的詩詞文章還是極好的。
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出現(xiàn)了幻聽,因?yàn)樘煜聸]有人能夠在不假思索間,成詞十六首!
除非他真是文曲星下凡。
就在這時,又有登樓聲響起。
比之前更加急促,就像戰(zhàn)錘敲在了每個人緊繃的心弦上。
顯然是上來的小太監(jiān)知道皇上期盼的心情,于是失了分寸。
果然,這小太監(jiān)雙手捧著一張紙匆匆而至。
“皇上……李公子第一首詞呈上!”
寧皇大喜,伸手一揮,“給朕送來!”
站在旁邊侍候著的御前公公常左青連忙走了下去,從那小太監(jiān)的手里將那張紙接了過來,躬身送到了皇上的面前。
寧皇坐在了龍椅上,接過了這張紙。
他深吸了一口氣,平復(fù)了一下很是激動的心情,視線落在了這張紙上。
所有人的視線,在這一刻也落在了他的臉上。
便見寧皇的眼睛忽的一亮,而后……那亮起的一抹光竟然漸漸熄滅!
他的臉上漸起了悲戚之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臉上的悲色愈發(fā)的濃郁。
他忽然抬起了頭,卻不是看著他的臣子們,而是望向了這載道樓的穹頂。
他閉上了眼睛,似乎在努力的控制著他內(nèi)心中那悲傷的情緒。
花滿庭心里極為忐忑。
李辰安這小老弟,他究竟寫了首怎樣的詞讓皇上幾欲淚下?
其余的人此刻心里也掀起了波瀾,能夠讓這位修道十余年已不問世事的皇帝如此失態(tài),李辰安這首詞究竟寫了什么才觸動了皇上那顆早已死寂的心?
坐在皇上左右的太子和二皇子以及諸位妃子公主們,除了麗貴妃之外,其余人這時候也都屏息住了呼吸,眼里流露出的是不安的神色。
麗貴妃垂目,臉上依舊沒有多少表情。
就在這時,寧皇忽然又站了起來。
他的手里依舊拿著這張紙。
他的視線徐徐掃過了下面的那些人,眼里有些空洞,近前的姬泰甚至覺得皇上的眼眶還有點(diǎn)紅。
“朕……朕與盧皇后青梅竹馬。”
“朕本以為這一輩子,能與盧皇后舉案齊眉相守一生。”
“轉(zhuǎn)眼,一別,二十年過去。”
“這二十年里,盧皇后時常會進(jìn)入朕的夢中……她依舊如從前那般美麗,那般賢惠。”
“昨日夜里,盧皇后又入朕的夢中,今日醒來,朕……愈發(fā)懷念。”
“中秋夜,本當(dāng)萬家團(tuán)聚,而盧皇后與朕,卻天各一方!”
“所以,朕出了這么個題目,希望能有那么一首詩詞,能抒發(fā)朕對盧皇后之念想。”
他揚(yáng)了揚(yáng)手里的這張紙,神色已比剛才緩和了許多。
“李辰安的這首詞……寫到了朕的心坎上!”
“此詞,由朕誦讀,望朕的盧皇后能夠聽見……能知朕的心意!”
他雙手握著這張紙。
輕飄飄一張紙,似乎因?yàn)樯厦嫠鶎懙哪鞘自~而變得很重,以至于他的雙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都想知道李辰安做了怎樣的一首詞,能讓皇上借以表示他對盧皇后的哀思。
“此詞名為《江城子》!”
寧皇的聲音忽然高亢,他龍軀一震,飽含深情的吟誦道: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他的面色再次悲戚,他的聲音變得極為低沉,他的眼里已噙著淚,他身上的龍袍已在止不住的顫抖。
而此刻此間的那些人,聽了皇上深情吟誦的這上半闕,這一瞬間心里忽覺起了一股悲涼之意。
如這秋風(fēng)夜雨。
如身在那秋風(fēng)夜雨之中。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崗!”
寧皇吟罷,他的手徐徐放下,他眼里的淚終于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他的聲音仿佛還在這空曠的殿堂里回響,而所有人此刻腦子里皆是一片空白。
因?yàn)椤@首詞,已道盡了皇上對盧皇后所有的念想!
此詞一出,李辰安勝局已定。
這詞不僅僅是合了題目,它還將悼亡與哀思寫得淋漓盡致……就算是旁人聞之,也會忍不住潸然淚下。
此間氣氛極為悲涼。
外間卻忽然又傳來了潮水般的掌聲。
一小太監(jiān)飛奔而來,他沒有看見此刻皇上一臉的悲戚。
他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皇上,李辰安第二首詞……請皇上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