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李治的新手大禮包(二)
“殿下,正是!”
程處亮說完,帶著李治和單鷹來到了一間茶樓,三人找了一間雅間。
程處亮和單鷹起身,對著李治深深一躬身,“陛下讓臣二人帶殿下出宮,就是為了把密諜司送給殿下。取出百騎、飛騎、內(nèi)侍,大唐還有密諜司。名義上是盧國公程知節(jié)掌管!”
說到這,程處亮將一面寫著“諜”的金色令牌遞到李治的手里,“殿下,這是密諜司信物,陛下一塊、臣父一塊,現(xiàn)正式移交太子殿下!”
“密諜司有多少人?”李治頓時明白李世民的用意了,百騎、飛騎、內(nèi)侍都是桌面上的東西,這密諜司才是李世民的殺手锏。
“不計其數(shù)!”程處亮頓了頓,“密諜司成立于武德六年,第一人密諜司長官是皇后娘娘。臣父盧國公程知節(jié)為第二任密諜司長官。密諜司從權(quán)貴豪門,再到寒門庶族,乃至是街頭巷尾,他們都無孔不入。”
“還有什么人知道此事?”李治思量許久問道。
“單道珍、李銀環(huán)!”程處亮頓了頓,“密諜司的高手,都是云麾將軍李銀環(huán)單獨(dú)訓(xùn)練的。絲綢之路上的密諜司成員多為綠林豪杰,由單道珍負(fù)責(zé)統(tǒng)籌。”
“殿下,密諜司的初衷,是用來監(jiān)視經(jīng)濟(jì)動向,協(xié)助朝廷平衡物價的。誰知道逐漸形成了氣候,不知不覺之間,已經(jīng)滲透到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到了貞觀四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不弱于內(nèi)侍省的龐大勢力。”
“既然是父皇送我的禮物,慶祝我做太子,那我就收下了。”
李治接過了令牌,遞到單鷹的手里,“單鷹,你的為人我打小就知,盧國公年事已高,處默、處亮、處弼都遠(yuǎn)離長安,那就由你做這第三任的密諜司長官!”
“殿下,這……”單鷹明顯一愣,“殿下,臣兄已經(jīng)掌握了一部分,臣在掌管密諜司……”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父皇既然讓你們兩個帶我逛街,自然也是這個意思。”
離開了茶樓,單道珍和程處亮將李治送回皇城,兩個人相對一笑,程處亮松了一口氣,拍拍單鷹的肩膀,“我爹身上的擔(dān)子終于卸下去了,你以后……”
“上交。做一任就行了。”單鷹也是一臉無奈,“這種事遠(yuǎn)離為妙。我可沒阿爹那般本事,掌兵、掌權(quán)、掌密諜司還不被猜忌,這輩子我是沒這本事了。”
“咱爹?”程處亮噗嗤一下就笑了,“天底下,只有一個程咬金!咱們都白扯!最重要的,從古至今,也只出來一位不殺功臣,心懷大度,英明睿智的天可汗啊!”
紫宸殿,李治邁著小碎步,悄悄的到了紫宸殿。
李世民正在后殿的榻上養(yǎng)神,不嗑藥了以后,老李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到了晚上依舊是龍精虎猛虎虎生威。
“兒臣拜見父皇!”
李治施禮之后,李世民招招手,李治坐在了李世民的身邊。
“朕送你的禮物,可還喜歡?”李世民笑問道。
“兒臣……”李治思量再三,突然一臉嚴(yán)肅的看著李世民,“兒臣不懂。”
“哈哈哈。”李世民哈哈大笑,“稚奴,你是不懂密諜司還是不懂父皇用人?”
“都不懂!”李治靠在李世民的身上,“父皇,如果說密諜司那么久就有了,那豈不是大哥……”
“父皇全都知道,但父皇就想看看,他到底能走到哪一步。父皇為他取名叫李高明,可他一點(diǎn)都不高明。相反你叫李為善,卻……”李世民說到這突然不說了,“你大哥對內(nèi),就是個二傻子。青雀是聰明過頭了,而且沒把握住時勢。倒是你,父皇當(dāng)年把你放在平西侯爺府里面寄養(yǎng),其實(shí)算是最正確的一次選擇。你給承乾求情,長青把朕罵了,其實(shí)那時候起,父皇被長青給罵醒了。堂堂天可汗的兒子,怎么可能是弱智?怎么可能是天子?就算是斗爭失敗了,朕也沒有殺他,更沒有流放他,朕就想看看,他真正的內(nèi)心。對于關(guān)隴,你們兄弟聯(lián)手,承乾沒有被關(guān)隴蠱惑,幫你提供證據(jù),父皇很欣慰的。”
“姐夫當(dāng)時怎么說的?”李治奇怪的問李世民,“他們不是解不開的仇恨嗎?”
“哪有什么解不開的仇恨?”李世民攥住了李治的手,“長青和父皇說,人需要的,一個聰明人,沒必要和妖孽比!”
“父皇,我還是不懂。”李治撓撓頭,“為何姐夫一直就這么看好我呢?”
“……”李世民一愣:他?他特么是未來人,歷史的走向就是你做皇帝,打下了比朕還大的疆域,堪稱大唐之最……貌似,朕最初也沒信的,面前這個孝經(jīng)倒背如流的老實(shí)孩子,對外居然那么粗魯暴力。
但是,李世民不能說,怕李治飄都是其次的,主要是怕李治和秦長青之間出現(xiàn)隔膜,略微沉思了一下,“別人總說天家無情,其實(shí)煥兒、清河雖然不是和你一奶同胞,但都把你當(dāng)成親弟弟。長青這個人怎么說呢?……
李世民頓了頓,開始組織語言,不詆毀秦府尹的語言,在老李的心里,秦長青配得上賢婿這個詞!
“長青的人品一般,但做人的底線有……以前吶,父皇從來不相信長兄如父。可自打你元嘉、元芳的事情出來,在看到你對李福的情誼,父皇也相信了這四個字。但是呢,僅限于你和長青,他不是親姐夫,但勝似親姐夫。”
“那兒臣將來該當(dāng)如何?”李治又問。
“內(nèi)事外事,全都交給三省六部。馬周不僅有宰輔之才,還有帥才。衛(wèi)國公要退休了,可以提拔裴行儉、蘇定方和薛仁貴,還有在安北都護(hù)府的薛萬徹兄弟。另外,英國公對著父皇忠心,但對你誰也不知道。父皇會找個恰當(dāng)?shù)慕杩冢延羁儼l(fā)配,讓其長子李震頂替李績的位置。你登基之后,知節(jié)會幫你料理武勛事務(wù),你在找個借口把英國公召回,有恩與他他才會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