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價高者得,臨淵而止
翌日。</br> 晨時。</br> 夜露過后,氣息清新。</br> 莊冥一行人,來到了暗莊的大廳。</br> 宋天元卻也早就到了,似乎察覺到了莊冥的到來,偏頭看了過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意味深長。</br> 莊冥神色淡然。</br> 淮安十六府的交鋒,已經(jīng)開始了。</br> 但消息還沒傳到淮北,也傳不到暗莊。</br> 暫時來說,兩人都對外界的事情發(fā)展,還并不清楚。</br> 只是,在宋天元眼中,莊冥對外界之事一無所知,終究是他的獵物,所以他的笑容當(dāng)中,頗像是獵人正看著陷阱中的獵物。</br> 莊冥與他對視一眼,便收了回來。</br> 宋天元在外界,布置甚多,他莊冥的準備也同樣不少,而且,宋天元十有八九也并不知道他在外有所準備,更不知道他有反擊之舉。</br> 宋天元自認為有心算無心,將他莊冥視為獵物。</br> 而他莊冥又何嘗不是有心算無心,反狩獵于宋天元?</br>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br> 莊冥這樣念著,卻對前方一位老者,含笑點頭。</br> 能夠來到這里的,基本上是東勝王朝有頭有臉的人物。</br> 互相之間,哪怕素未謀面,但或多或少,還聽過其中一些人的名字。</br> 至于莊冥,六年之間,白手起家,成為淮安十六府最具名聲的年輕人,哪怕在場之人,并非都來自于淮安十六府,但也都聽過這樣一個傳奇般的年輕人。</br> 而他雙腿殘廢,坐在輪椅之上,則更容易讓人辨認。</br> 不乏有人側(cè)目,投來各種善意或者敵意又或是忌憚的復(fù)雜目光。</br> 至于方才那個老者,來自于京城,算是個熟識。</br> ——</br> 這一場暗莊的交易,有別于尋常交易的方式。</br> 以個人喜好,給出價錢,來競買物品,最終價高者得。</br> 在莊冥的眼中,這種方式算得是不錯,本身就定下了最低的價格,不至于太過賤賣。</br> 而在互相競價之中,或是因為個人喜好,又或是因為各家爭鋒,逐漸將物品的價格抬高,甚至最后的價錢,往往便已超出物品本身的價值。</br> 但此類方式,也有相應(yīng)的局限,因此他莊氏商行,尚未有此類交易方式。</br> 不過今后,若要售賣寶物之流,未必不能加以效仿。</br> “白夜花!”</br> 上面的聲音,將莊冥的思緒,重新拉了回來。</br> 暗莊的白夜花,便是典籍上記載的玉神花。</br> 也是他明面上來此的原因。</br> 當(dāng)莊冥抬起頭,看向上方的時候,宋天元的目光,也掃向了他。</br> 無論是霜靈,還是白老,都露出幾分激動的神色。</br> 醫(yī)典記載,玉神花,可使人斷肢重生。</br> 公子雙腿受傷,多年殘疾,遍訪名醫(yī)而不能治。</br> 或許這奇異神花,可以治愈也說不定。</br> “此為白夜花,標價一千兩。”</br> 上面的老者含笑說道:“此花極為珍奇,宛如白玉,更可貴的是,它四季常開,從不凋謝,真是世間奇花,諸位開始罷……”</br> “一千五百兩。”</br> 不待莊冥開口,宋天元的聲音,緩緩傳開。</br> 眾人的目光,盡都聚集過去。</br> 而莊冥的目光,也看了過去。</br> 宋天元拱了拱手,只笑著說道:“此花非同尋常,極為美麗不說,更是四季不凋,而京城那位喜愛奇花異草,壽誕將至,宋某打算以此送禮。”</br> 莊冥收回目光,淡然說道:“三千兩。”</br> 宋天元嘴角笑意愈發(fā)濃郁,出聲說道:“五千兩。”</br> 莊冥平靜道:“八千兩。”</br> 宋天元笑著說道:“一萬兩。”</br> ——</br> 場中的氣氛,極為沉重。</br> 只剩下兩個聲音,不斷出聲。</br> 每一次出聲,價格必將抬高。</br> 臺上那老者已是呆了。</br> 這白夜花,前次也有賣過,卻都無人出價。</br> 此花畢竟只是觀賞,并無實用,就算是再富有的人物,也沒有多少閑錢,愿意花一千兩銀子,來買一朵花。</br> 可是現(xiàn)在,卻叫價到了上萬兩。</br> 在場之人,也隱約覺得不對。</br> “此花一定有什么異處。”</br> “千兩銀子,買來一件觀賞之物,已算是極盡奢侈,但他們二人,竟喊到了上萬兩?”</br> “不,已經(jīng)一萬八千兩了。”</br> “嘖嘖嘖,我李家在淮北,也算富甲一方,可就算掏空了家底,怕也買不起幾朵花了。”</br> “這究竟是什么神仙寶物?犯得著傾家蕩產(chǎn),去買一朵花?”</br> “先前宋家那人說是要用來送禮?他宣城宋家才多大的家業(yè)?這是拿家底去送禮?他開什么玩笑!”</br> “此花絕非尋常。”</br> 眾人心中驚異,各自思索。</br> 又有相互熟識之人,交耳議論。</br> 至于白老和霜靈,則是露出惱怒之色,認定了這宣城宋家的宋天元,必是知道這玉神花的作用,才會如此不惜代價,來提高價格。</br> 白老神色微沉,卻一言不發(fā),他心中隱約明白,宋天元認定了公子勢在必得,所以要奪取玉神花,跟公子講條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