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7
嚴(yán)伯賞不愧為此回升龍門大會的第一人,他的洞穴前頭,不多時就冒出了無數(shù)濃密紫煙。
比起上次那個流火門程岸的稀疏紫煙不同,嚴(yán)伯賞紫府生出的紫煙,霎時間便化作了一條昂然長龍!
這長龍通體深紫,純凈剔透,猶如無暇玉石,其中幾乎沒有黑色雜質(zhì)。
又不同那程岸的煙龍?zhí)摶谩⑺朴腥魺o,這一條紫龍凝而不散,仿若實質(zhì),口目須尾鱗甲,皆是栩栩如生!
眾修士都是聚精會神,不錯眼地看著那條紫龍。
這個嚴(yán)伯賞積累好生雄厚,竟然在天道意識降下之前,便已凝成了紫府煙龍!
正此時,天空之中,終是有一道玄而又玄的奇妙意識降臨,落在這山壁之上,無比浩大,無比廣袤。
這一道天道意識里,容納的是無盡的水之道,癸水屬陰,大海無涯;壬水屬陽,甘澤長流。嚴(yán)伯賞身為男子,所習(xí)正是壬水之道,便如江流滔滔,滋生草木,長養(yǎng)萬物。
眼見天道意識降臨,紫龍毫不畏懼,奮發(fā)而上,直沖其中!
只見那龍搖頭擺尾,英姿勃發(fā),龍頭猙獰,龍尾招搖,硬生生與那天道意識相撞!便如撞鐘,既是勇猛無回,又有震耳轟鳴!
一下,兩下,三下!
那龍頭終是與天道意識相合,龍口一張,將那意識一口吞沒!
隨即紫龍一個擺尾,俯身而回,便入那洞府之中。
眾人屏息而望,就見一道紫光從洞口飛出,化作一條紫虹,瞬即隱沒天邊。同時,一股浩瀚的威壓四溢開來!
成了!
直到此時,眾修士才是舒了口氣。
紫府開辟時,有紫虹如電,氣機為天道所攝,自此真正踏入修仙之門。
如今的嚴(yán)伯賞,已然是筑基成功了。
“不愧是天衍門少門主,果然不同凡響!”
“嚴(yán)伯賞便是我等中筑基第一人,真乃蓋世天才!”
“觀其筑基,獲益良多,我亦要去閉關(guān)一番……”
“的確如此,待他出關(guān),定要與其結(jié)交,才不枉費來騰龍峰一場!”
這時候,洞府里所散發(fā)的氣息也漸漸收斂進(jìn)去,不過眾修士仍然能夠感覺到,有些不穩(wěn)定之物不斷浮沉,便是因嚴(yán)伯賞剛剛筑基、境界還不穩(wěn)固的緣故。
于是眾人也只是紛紛稱贊幾句,就各自散去了。
世人皆知“水火不容”,而水又能克火,故而宿忻在嚴(yán)伯賞這一次筑基期間,因那般強大的壬水氣息,頗覺不適。不過他倒也因此有些覺悟,他這火屬的修士若是以后遇著了如嚴(yán)伯賞這般水屬的,恐怕還真得避讓三分。而若是不愿如此,就要尋一些克制水之道的法門了……
而徐子青則不同,水能生木,那壬水之道極為強大,他之木氣在水氣滋養(yǎng)之下,也更加凝練了幾分。如今的徐子青已是有九成九靈力轉(zhuǎn)化為真元,唯余一分,就能夠到達(dá)煉氣十層巔峰。
現(xiàn)下他之真元為水氣促發(fā),就在短短數(shù)息間,體內(nèi)靈力瘋狂運轉(zhuǎn),竟然就在這個時候,靈力全部轉(zhuǎn)換!
十成十的真元滿盈于丹田之內(nèi),徐子青滿足地輕輕吐氣,只覺得渾身都充滿著一種極為舒適的飽脹感,神氣充盈,生氣內(nèi)蘊。
四肢百骸里,真元會聚,也仿佛受了那水之道的召喚,形成涓涓細(xì)流,使體內(nèi)經(jīng)絡(luò)與江流相合,遙遙呼應(yīng),游動不止。他耳中好似能聽到流水淙淙之聲,清靈悅耳,匯成天道樂章。
這一次觀人筑基,又是收獲頗多。
良久,待徐子青自這種玄妙境界中脫身而出后,就被人輕輕拍了肩膀。
這拍肩之人,定然不會是旁人。他側(cè)頭一看,果然就是宿忻。
于是徐子青便是一笑:“你怎地還未回去洞府么?”
四處早已無人,倒是宿忻見徐子青周身氣勢隱隱上升,知他有所成就,便留下來為他做了個護(hù)法,不使人將他的頓悟打斷。
很快徐子青反應(yīng)過來,又是說道:“還未多謝你為我護(hù)法。”
宿忻搖頭道:“不過舉手之勞罷了,不值一提。”后又說道,“我正是有事要詢問于你。”
徐子青一怔:“何事?”
宿忻笑道:“方才我得了一個消息,聽說是那無量宗的張弛給人遣送走了,不知此事你可知曉?”
他這般問著,神色里則俱是了然。
徐子青一笑:“我道是何事,原來是這個。”他想起那人,微微一嘆,“不錯,張弛之丹田,確是被我廢了。”
宿忻聽他承認(rèn),神情里就有幾分復(fù)雜:“果真是他來與你找了茬罷。”
徐子青點了點頭:“他初時便行偷襲,要廢我丹田,后來更有殺意、想要我性命。我實在忍他不得,便下了重手。”
宿忻也是一嘆:“張弛生得一個榆木腦袋,那無量宗盤踞于上瀘州中,從前是何等龐然大物,可惜一代不如一代。到了這回,好容易得了個心志堅韌的張弛,若是肯放手培養(yǎng),未必不能出一位絕世高手。現(xiàn)下卻給那胡光遠(yuǎn)毀了去……張弛此次回去無量宗,已然沒有了利用價值,也不知何等結(jié)局等待于他。待到那種地步,這張弛,也不曉得是否后悔……”
徐子青略笑了笑,并不言語。
無量宗之所以一代更比一代弱,要說其中沒得散修盟的手筆,他卻是不肯信的。不過宗門更替,總有緣由。無量宗不思進(jìn)取,與其說是一個宗派,倒不如說已然被胡氏一族把握,所謂宗主,自然就要多多為胡氏謀利,故而不能平衡門中弟子,也不能培養(yǎng)出極為優(yōu)秀的弟子。
而散修盟卻不同了。
就徐子青與散修盟接觸這些時日來看,非但內(nèi)盟、外盟各有一套章程,內(nèi)盟更是鐵板一塊,便眾長老間有所爭執(zhí),亦有宗主調(diào)配,而宗主意愿若有不妥,亦有長老提醒。如此一來,自然對盟中子弟有利。也難怪無量宗多年來被散修盟步步蠶食,以至于不知不覺間,已是雙方分占上瀘州。
再這般下去,恐怕無量宗要越發(fā)弱于散修盟了。由此回升龍門大會之事,便是可見一斑。
宿忻也不過隨口惋惜幾句,倒不見得當(dāng)真多么在意此事,念叨之后,就又看向徐子青,笑道:“子青兄,你如今進(jìn)境如何了?”他似是擔(dān)憂徐子青誤解,連忙又道,“我現(xiàn)下才突破煉氣十層,只是提煉真元之事上,卻很沒得把握。”
兩人都是單靈根,也沒什么不能說的。
徐子青就說道:“我方才有所頓悟,真元已然全數(shù)轉(zhuǎn)化,之后再沉淀一番,就可沖擊紫府,筑基入道。”
宿忻一喜,急道:“期間可曾遇著什么麻煩?”
徐子青想了一想:“倒是并無什么麻煩。只是水磨工夫,尤其以提煉第一滴真元最是要緊,你需得切切小心才是。”
宿忻松了口氣:“我只聽說但凡單靈根者,與筑基這關(guān)上應(yīng)是要比尋常雜靈根容易,可事到臨頭,多少也有幾分緊張。”
徐子青也是一笑:“總歸都要如此,你也莫要過分擔(dān)憂,反而動搖道心了。”
兩人說得一陣,宿忻也算被徐子青寬慰不少,就與他作別,再度回去洞府之中。如今離升龍門大開時還有四月,若是勤奮些,想來筑基之事,也能順理成章。
送了宿忻,徐子青轉(zhuǎn)過身,也要回去。
這時,他卻瞥見一個鬼祟身影,躲躲閃閃,像是窺視于他。
徐子青眉頭微皺:“出來。”
那人影動了動,好似要往后頭縮去。
徐子青哪里能允?當(dāng)下劈手打出一條青索,直接絞住那人的小腿,把他拖了過來。而后一看,就有些意料之中。
此人看著約莫二十多歲年紀(jì),修為只在煉氣七層,于眾多騰龍峰修士中,實屬末流人物,顯然是因靈根擇取。此時他被青索捆縛,委頓于地面,更是顯得頗有為狼狽。
徐子青認(rèn)出來,他乃是無量宗余下的另一人,只是名字卻不甚記得。此人一粗一細(xì)雙靈根天賦,卻在二十多歲時才堪堪有煉氣六層修為,可見心性之弱、性情之浮躁。多半與那胡光遠(yuǎn)是一丘之貉!
當(dāng)下就先心冷了三分:“你在此處偷偷摸摸,所為何來?”
那人卻是犟嘴:“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難不成只許你打這里走過,卻不許我走么?”
徐子青見他如此,卻是有些好笑了:“你若并非跟著我,為何如此躲閃?”
那人很有幾分口才,是振振有詞:“你日前廢了張弛,如此狠辣,若是見著我生出遷怒來,我豈非很是冤枉!”
徐子青看他一眼:“既然我心胸如此狹隘,你這時說我狠辣,卻不怕我遷怒于你了么。”
那人別過頭:“左右也是落入你手,你若想要磋磨于我,我也無可奈何。再來遮掩,還有何用!”
他這番歪理出口,倒顯得都是徐子青的錯處,而他則那般無辜起來。
徐子青見他巧舌如簧,正是耍嘴皮子慣了的,也不欲與他多說。只道:“你既然如此能言善道,不如就在此地好生說道說道。這青索綁縛你身,一日夜后自然松開,到時你去哪里我皆不管,只有一條。”他一頓,聲音里也有一分冷意,“莫要再于我身畔出現(xiàn),也莫要暗中生出什么鬼蜮伎倆。否則,即便拼得唐前輩怪罪,也要將你斬殺當(dāng)場!”
撂下這一句話后,他再不理會此人,身形微動,已是飄然而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