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4 章 ^^
剛離開萬應(yīng)城幾天的時候,路上還是很熱鬧的。往來不絕的商隊與行人,路兩旁時不時能看到的瓜田與茂盛的馬草。
但越走,前面就越荒涼,漸漸的看不到人了,漸漸的也沒有路了。
商隊出商并不趕路,因為拉的貨多,為了憐惜畜力,一直都是走得慢吞吞的,有時一天連十里都走不到,因為現(xiàn)在天熱,最熱的時候還要休息,不是人休息,而是讓馬、牛、驢休息。
齊藉他們這些人當然沒辦法抱怨,不過這樣趕路,也讓他們更輕松了。
幾天下來,這四五個人就越來越熟悉。沒辦法,在這個商隊中,除了眼前的這幾個人可以聊天之外,別的人話都說不清、聽不懂。
齊藉一直很沉默。齊家在鳳凰臺下勉強算是二流世家,一流夠不上,家里沒出過有名的人物。這種有名是指他能把這一代里所有的人物都給壓在下面,第二名都不行。
但齊家雖然沒有出過一個驚才絕艷的天才,但一直沒拉下做官,每一代的家族子弟都能投到皇帝門下,做個什么官,還不是一個,齊家一向是大官輪不上,小官五六個,據(jù)說有一代曾經(jīng)有人數(shù)過,鳳凰臺下齊家有十七個人入朝為官。
有祖先帶的好頭,齊家后面的子孫當官都比別人容易些。后面的皇帝選官時,底下舉薦的人就說“齊家某某,其父曾任某官,并無劣跡。”
皇帝十有**就點了齊家的人了。
說起來,齊家跟公主還是有“仇”的。公主剛到鳳凰臺不久就把齊家的人都給趕回來了,彼時齊家找不到告狀的地方,只好咽下了這口氣。
他們倒是不記恨公主,最多就是覺得公主不好侍候,可能跟世家有“仇”。
這也是鳳凰臺下的世家最擔(dān)心的事,他們總覺得安樂公主愛跟他們做對,常常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等他們把棗吃了,正美呢,又打一巴掌,更狠。
雖說鳳凰臺下的世家現(xiàn)在只挨了三個巴掌,但已經(jīng)快被打暈頭了。
可是這棗也越給越甜了。
黃公入宮,被公主尊為輔相,被認為是公主開始放棄魯人,轉(zhuǎn)頭開始任用本地世家的信號。
——輔相,這是公主生造的一個官。
輔相位于丞相之下,丞相為正,輔相為副。顧名思義,為輔佐、輔助之職。
公主“謙虛”的說她沒有資格任丞相,又年輕才淺,這才請來黃公任輔相,輔佐她。
看起來是很謙虛,但一個公主為什么會需要一個輔相?這個事沒人敢直接問安樂公主。
上回她奏帝樂雅音,這回她任輔相,下回……
齊藉家里也沒人敢把這話說出來,都覺得不說就不存在了。
齊藉苦笑,他倒是不止一次聽王姻提過“大業(yè)”。什么才稱得上大業(yè)啊……
他也不敢說,也只當自己沒聽到,聽到了也不敢深思,因為他思考過后,發(fā)現(xiàn)自己想像不出那會是個什么樣。
他以為王姻在背地里的話已經(jīng)稱得上是狂妄了,可他現(xiàn)在聽同行之人說話,更加虛無飄渺,不知所以。
同行中有一個人叫吳妄,與齊藉沒有交集。鳳凰臺太大了,吳家與齊家屬于都聽過對方,但因為不是一路人,所以一直避著對方走。
吳妄是吳家嫡脈第六子,以前沒有遇到過所以不了解,這回相處不到兩天,他就看出吳妄是個什么人了。
吳妄是個大理想者,但才德不配。
他一直在說諸公引安樂公主進城這步走錯了,更不該在發(fā)現(xiàn)安樂公主有野心的時候沒有阻止她,放任她坐大。樂文小說網(wǎng)
“應(yīng)將此女及其他魯人全數(shù)遣出鳳凰臺!命其歸魯!”吳妄說。
因為他的聲音大,氣勢也足,他說話時,其他人已經(jīng)習(xí)慣了不去打斷他——反正搶不過他。難道真要比誰的嗓子大嗎?
“安樂公主挾雄兵數(shù)十萬,她不肯走,誰能趕她走?”有人反駁。
吳妄不理會這個問題,徑直說:“此女為禍首,禍根!只要將其遣走,方可治國癰。”
有人問:“陛下未見好轉(zhuǎn),怎么能送走安樂公主呢?”
鳳凰臺下的人至今仍是有兩種觀念。
一,皇帝死了,公卿們密不發(fā)喪;
但這種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jīng)越來越?jīng)]什么土壤了。
那畢竟是皇帝啊!難道還能放著不管?任其腐臭?
二,皇帝沒死,皇帝好好的,皇帝一直都沒事,大家可以放心了。
如果安樂公主來了,很快就立了太子,很快就給皇帝發(fā)了喪,很快就推太子繼位為帝,這才是大家原本以為的套路。
但安樂公主是來了,太子卻不見了蹤影。根本沒有人提起!
皇帝也一樣,再也沒人提過。
之前還有人說云賊去后,皇帝重病,這才讓安樂公主來照顧。因為朝陽公主被云賊搶走了嘛,皇帝失去一個姑母,就再給他一個姐姐。
可姐姐來了以后,皇帝就失蹤了。
正常皇帝生病,肯定是要祭祀的,求老天保佑皇帝快好。
然后如果祭祀沒用,國中也沒有良醫(yī)良藥,肯定要張榜尋醫(yī),求天下靈藥。最后是治死了還是治好了都會有個結(jié)論。
現(xiàn)在就是沒有結(jié)論。別說結(jié)論了,皇帝在安樂公主來了之后就一點消息都聽不到了。
死了?
那為什么不發(fā)喪!
以已推測,眾人認為鳳凰臺的人肯定不會這么大膽!
不會把皇帝的尸體放在哪個地窖里任其發(fā)臭腐爛。
所以樂觀的估計,皇帝一開始就沒病,只是老老病的問題。他前十七年都沒見過人,現(xiàn)在仍然不能見人。
安樂公主就像朝陽公主一樣,是替皇帝發(fā)聲的。她替皇帝站在臺前。
所以皇帝沒事。就是需要倚靠安樂公主。
吳妄說把安樂公主趕走沒問題,皇帝怎么解決?皇帝還是不能見人啊。
吳妄這回回答了,他義正辭嚴地說:“自有忠臣!”
底下仍然有人追問:“忠臣在何處?”
吳妄又不說了,轉(zhuǎn)而說魯人的陰謀。
齊藉本來還想著要替公主說話,但有了吳妄之后,他就不必開口了,剩下那些人哪怕原本對公主的微辭的,問吳妄的問題也可以用來問他們自己。
最后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哪怕安樂公主有許多問題,現(xiàn)在也只有她了。
皇帝一直就沒有用;朝陽公主之前插手政事,導(dǎo)致了花家的覆滅,陶公的失蹤,這才令云賊找到機會竊國。
齊藉聽到這里默默點頭,這一點也是他的想法。
在私底下,很多文會上都已經(jīng)討論過了導(dǎo)致國力衰弱的罪魁禍首正是朝陽公主。正是她先害了花家,又借花家余波害了陶公,她本質(zhì)只是在爭權(quán),可惜眼界太小,但卻害了大梁。
如果花千降還在世,云賊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這么輕而易舉的就把鳳凰臺拿到手里的。
除此之外,皇帝沒有兒子,他也沒有兄弟。這讓他們想推舉賢良都找不到人選。
安樂公主再不好,問題再多,她都是唯一的一個。
她還很強。
與其現(xiàn)在想把她推翻,不如暫時留下她,等到他們有了另一個人選之后再想辦法。
后來就沒什么人陪吳妄說話了。大家開始商議著要去哪里投賢,哪一邊的人看起來更賢良。
有人認為,河谷其實很不錯。位置好,云青蘭的兵多,從他霸占鳳凰臺到出走,時機都不錯,眼光心計應(yīng)該也有一點。
就是投他的話……日后名聲上會有瑕疵。
接下來大家就跳過此人了,但心中在想什么不好說。
齊藉心想其中一定會有人隱姓瞞名去河谷的。
接下來就是義軍了。義軍好在名聲上沒問題,問題在于義軍目前沒有一個人看起來是能做主的。
經(jīng)過近一年的戰(zhàn)爭過后,目前仍堅持并聲勢不斷壯大的豪強有三家。
接下來,他們就不肯說到底自己相中的是哪一家,等離開商隊后,又要去哪里了。
齊藉當然也不肯說。
在王姻告訴他,讓他把皇帝身在河谷的消息透露給義軍,好讓義軍發(fā)揮出更大的能力去抵抗云賊時,他就在思考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把消息送出去。
最簡單的,當時就是義軍頭領(lǐng)那里。雖然現(xiàn)在義軍中有三家不相上下,但這三家也是一時像有仇的,一時又像親友。互相娶妻嫁女,收弟子收干親,等等。所以不管找上哪一家,消息最終都會透露出去。
但這樣危險性就更大了,也更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
齊藉打算找一個不起眼的小城,扮作落魄之人,上門求助后,再說出皇帝的下落,這樣更安全也更容易取信于人。
“那是什么?”
遠處的地平線上出現(xiàn)了一個半大不大的堡壘。
商隊中的人一直以來看多了荒蕪的土地,不見人煙與村落,偶然看到這個堡壘,立刻就激動了起來。
跟著,他們就看到道邊出現(xiàn)了田!
馬草、西瓜,還有散養(yǎng)的雞鴨等,這明明就是鳳凰臺和萬應(yīng)城外的景象啊!
齊藉等人的護衛(wèi)看到有些瘦的雞鴨,不由得流起了口水。
商隊中人平時飲食連火都不升,都是吃些干餅,喝點清水,佐餐的只有咸菜。
現(xiàn)在看到雞鴨當然就忍不住了!
護衛(wèi)們覺得這是附近村民的,哪怕吃了,一會兒給些錢就行了。
他們蠢蠢欲動,不由得就想摸過去抓幾只回來飽餐一頓。
不料剛脫離商隊,商隊的護衛(wèi)就過來驅(qū)趕,讓他們回去。
雖然兩邊都是護衛(wèi),但世家的護衛(wèi)或許武藝高強,但幾乎都沒怎么殺過人。商隊的護衛(wèi)都是刀口舔血之輩,一站到一起,看起來就不同。一邊干干凈凈,一邊殺氣騰騰。
齊藉忙叫上大家,把護衛(wèi)都叫過來,再派人去致歉。
馬公子也聽到消息,匆匆趕了過來,他也是來致歉的。
兩邊都很客氣,一場小風(fēng)波瞬間消彌無形了。
馬公子也給大家解釋了一下,說這不是附近村民養(yǎng)的,而是驛站駐軍養(yǎng)的。
“驛站?”吳妄皺眉,“花家的驛站嗎?”
馬公子這段時間對吳妄也很熟悉了,笑著搖頭:“不是,是姜將軍的驛站。”他遙遙指著遠處的堡壘說,“分為十里一驛,三十里一驛,百里一驛。前面這個,是三十里的驛戰(zhàn),駐軍在兩百左右。”
商隊離驛站越來越近了,田也越來越多了。雞鴨也越來越多了,但現(xiàn)在沒有人說要吃了。
齊藉想起馬公子的話,不由得陷入沉思。
這驛站中的士兵到了這里后,要打井、修路、開墾田地、種田養(yǎng)雞。
馬公子是從魯國來的,他說在魯國也有這樣的驛站,專門傳遞國情軍情。驛站里的都是老兵,老兵帶新兵。
他們這一商隊的人看起來多,這兩百人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把他們一網(wǎng)打盡。
馬公子笑著說:“以前沒少吃虧啊,慢慢的才跟他們熟了,熟了就不用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