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1 章 賺錢
今天從外面送來了一個好消息,讓姜姬忍不住高興了起來。。。小說
在樂城與鳳城之間出現(xiàn)了兩三個自發(fā)的小村落,應(yīng)該也是流民聚集而成的。巡邏的小將發(fā)現(xiàn)后很負責的上前詢問并登記,回報說三個村子人不多,共一百多戶,四百多人,每個村子也就二三十戶吧,他們以前是漣水附近的村落,現(xiàn)在漣水不行了,他們本來也不是跑船為生,只是靠著給人運貨、送貨來養(yǎng)家活口,現(xiàn)在聽說樂城附近商人多,這才舉村往這邊遷來。
因為靠近樂城有軍隊巡邏,沒有強盜為禍。
樂城現(xiàn)在的確有了大城的氣勢了,人潮不停的涌來,越聚越多。據(jù)蟠兒回報,道現(xiàn)在二環(huán)那里的人已經(jīng)不單純是流民了,有近一成的人似乎是想趁此機會遷到樂城來。
一成,這就是將近兩萬人,快趕得上一個鎮(zhèn)縣了。
其中必有奸細。
不過有奸細也不怕,奸細有奸細的用法。
姜姬自認還是替奸細們找了很多機會鉆到她和姜旦身邊來的。
她這邊是男-寵,姜旦那里則是投效而來的勇義之士。
困于信息流傳速度的問題,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人喊著“大王被顧氏、龔氏所害,我來保護大王/譴責二賊”等理由跑來找姜旦,聽說姜旦在行宮,行宮外就天天坐滿了人,等著求見,隊伍能排出去二里地。
蟠兒就劃線圈了個等候區(qū),凡是來求見大王的全去那里等著,讓侍童去登記他們的姓名籍貫和來意,然后堆成山的名單就由姜旦閱看。
姜旦:……
他一開始很誠實的自己看,努力看,每天看到二半夜也看不完一卷紙,最后看到兩眼通紅流淚——被燈氣熏的。
姜姬才嘆了口氣,告訴他:“你有那么多人,可以讓他們幫你看嘛。”
姜旦身邊的人已經(jīng)很多、很多了,行宮里特意給他修的大殿,現(xiàn)在每天都能坐滿,上回特意統(tǒng)計了下人數(shù),竟然超過四百人。
這些人相當一部分是蓮花臺封鎖時,跟著劉箐、付明、羊峰、年惜金等人去罵合陵兵的,他們從士子村煽動了不少人,等塵埃落定后,姜姬要論功行賞,讓姜旦想怎么賞這些人,他舍不得賞錢,就同意他們可以來見他。
她想,那些人寧愿不要賞錢,也愿意每天都能到他面前露個臉。
剩下一半則是在他喜歡玩球之后,在球場上跟他玩的好的人。
比起士子村的人,球場上的人,姜旦反而印象更深,就算記不住名字,也都認識臉。這些人有世家子弟,有普通百姓,甚至還有流民,三教九流都有。
官方宣傳中說這證明了姜旦博大的胸懷。
雖然她覺得這只是一個陪大王玩游戲比真材實學(xué)更有價值的負面例子。
但這些人現(xiàn)在沒正事可干。
由于一開始給他們的定位是嘴炮,為的是在最短時間內(nèi)培養(yǎng)出大眾對姜旦的熟悉度,所以選的是最愛說話,最期望別人能因為聽到他們說話而對他們有印象的文人士子,結(jié)果現(xiàn)在就造成了他們誰的炮都敢點——除了姜姬,誰的錯都敢議論——除了姜姬,誰都敢罵的不良習(xí)慣。
長此以往,早晚會引火燒身。
他們終有一天會連姜旦都敢罵的。
現(xiàn)在不敢,是因為他們和姜旦還有同個戰(zhàn)壕的情誼,所以暫時對友軍還不開炮。
姜姬覺得,已經(jīng)可以把姜旦身邊的人進行一個劃分了,分為辦事的,和專職嘴炮的。
第一項工作就讓他們來看這些投書吧,后續(xù)可以搞一個面試活動,把這些投書而來的人,選出其中言之有物或家世特別亮眼的后臺分子,集中在一起搞一場大辯論,讓他們互相罵互相吵互相挑刺。
就沒空來盯著魯國的正事來挑刺了。
魯國是真的沒有錢了。
龔香說的竟然不是一句假話,她才發(fā)現(xiàn)他其實比她的膽子更大,竟然真讓她把國庫給花空了。
不過仔細思考了一番后,她覺得這是因為魯國大王的國庫并不豐裕造成的。
從朝午王到姜元,這兩任大王都是權(quán)臣的應(yīng)聲蟲,想也知道,他們沒多少斂財?shù)氖侄危磕晔栈貋淼馁x稅鬼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國庫不豐,而不是她花錢太多。
龔香的下一句話確實證明他更大膽,因為他接著就承認他已經(jīng)開始變賣國庫中的東西了。
“朝午王有一臺寶車,我正找人偷偷把它往燕國運,等賣了它之后,應(yīng)當能換回五千石糧食或三千石煤。”他道。
龔獠在旁邊恨不能捂住耳朵,幾欲逃跑。
姜姬點頭,反問:“還有什么能賣的嗎?”
龔香搖了搖頭,不無遺憾的嘆氣:“朝午王得位不正,開始十年趙、蔣兩家都爭著給他送禮,后面就少了。”
所以賣到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賣光了。而且他還是有底限的,只賣了朝午王的,連姜元的都沒動。
姜姬發(fā)現(xiàn)后也很可惜,但她不敢再去挑戰(zhàn)龔香的神經(jīng)底限了,他能接受她除掉姜元,但能接受她把蓮花臺的擺設(shè)器物都賣光嗎?顯然不行。
而且這樣又能賺多少錢呢?
得不償失啊。Xιèωèи.CoM
只能從別處想辦法。
她想了想……眼下倒有一個:告訴整個魯國,鄭姬來了,她會是姜旦未來的妻子,她可以先辦一個訂婚宴之類的東西,收收禮金什么的。
她這么問龔香,這個辦法行得通嗎?
龔香猶豫了一下,倒是能領(lǐng)會什么是訂婚,顯然,等鄭姬長成后還有一個成婚,可以再收一遍錢。
雖然稍顯不要臉了點,但可行。
龔香起身道:“那我這就去擬名單了。”要給別人留出準備禮物的時間嘛,現(xiàn)在通知各城,半年后再辦宴會就行了。
但現(xiàn)在還是沒錢。
等龔香和龔獠都出去了,她對蟠兒說:“讓大哥回來一趟,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蟠兒問:“公主是在為國庫擔憂嗎?”
姜姬點頭。
蟠兒問:“公主有什么主意嗎?”
她想讓姜武重操舊業(yè),帶人去搶劫。
這樣的好處是來錢快,壞處也很明顯,會造成國中再次動蕩起來。
她想能不能去臨國搶……
但這件事沒有姜武同意,她不會干,首先就要是他愿意才行。這件事也不必他帶人去干,可以讓他手下去了。到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不必再親自上戰(zhàn)場了。
等他愿意了,再考慮去哪幾國。
蟠兒考慮了一下,提議道:“公主不如與龔叔叔商議一下再行決斷。”
姜姬有點吃不準龔香對跨境搶劫的認同度有多少,萬一他不認同,那她的這個計劃就很有可能會有波折,至少會造成姜武的危險。她不愿意讓姜武冒風(fēng)險。
他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人前了,這就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去他國搶劫這件事如果不被人知道就沒事,真被人知道了,就有挑釁他國,引發(fā)戰(zhàn)爭的嫌疑,這個后果就嚴重了。
她要做的就是雖然別人知道魯國有人在搶劫,但不知道是誰干的,也抓不住是誰干的,魯國就可以不承認是我們干的。就是這個思路。
蟠兒說:“公主不必擔憂,以我看來,龔叔叔對此計必會大加贊成。”
第二天,龔香聽說后,果然大加贊成。
姜姬稀奇了:“怎么今日叔叔這么好說話?”
龔香不敢說,他以前雖然懼怕公主,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自得的,自信他并不比公主差,只是在一些地方,他沒辦法像公主一樣做事而已。但昨日之后他就不再這么想了。所以公主想出的計劃,他都要再三斟酌才敢開口,因為他擔心他的所思所想會沒能領(lǐng)會公主的意思,再耽誤了正事就壞了。
至于公主說的想去搶搶別的國家來解一時之急,他想了想覺得,嗯,沒問題。
至于公主擔心的會不會引起他國警覺對魯國宣戰(zhàn),這個嘛,只要不被人發(fā)現(xiàn),抓住實據(jù)就行了。
他還很快提供了一個可以搶的對象,就是鄭國。搶什么也很明白,就是糧食嘛。
他還替姜姬提供了一個替罪羊,“我們可以向燕貴借兵。”
這個……倒是姜姬完全沒想過的。
“借兵?能借來嗎?”
龔香道:“自然可以。我魯國無兵。”
姜姬哦了一聲就懂了,對,魯國的對外形象是沒有兵馬的,至少沒有足以干壞事的兵馬,魯國現(xiàn)在都沒有一個數(shù)得著的將軍,大軍更是子虛烏有。
姜武手中的?烏合之眾而言,不足為慮。
她只是沒想過還能“借兵”,但一旦這個思路通了,她立刻就能明白接下來該怎么做才萬無一失。
“命人去燕地,找漆四,與他商借兵馬,搶來的糧食對半分。”她道。
龔香想起燕國現(xiàn)在的老王,年輕的太子,還有漆家漆四這三個人的現(xiàn)狀,不由得笑道:“此計妙!”對漆四來說,是一個讓他賺外快的機會,他被老王盯著,行動都不自由,能賺外快,再結(jié)一個外援,對他來說是有好處的,所以漆四答應(yīng)的可能極大。
對魯國來說,則是提前結(jié)交一個有可能繼位為燕王的人。
對姜姬來說,催動燕國王權(quán)交替盡快發(fā)生,遠遠比等他平穩(wěn)過渡要來得更有利。
所以她要不停的替漆四加碼,讓他變得越來越強大,燕國國內(nèi)的平衡也會更早失衡。
“某這就寫信。”龔香道,“以何人的名義送出去?”
“我。”姜姬道。
龔香皺眉,“還是以大將軍為上。”
“不行。”姜姬道,“用姜武的名義,翻出來他就是個死罪。”
“那就用大王。”龔香反正就是不同意用姜姬的,他勸道:“日后就是被人知道,是大王干的,也顯得大王雄才大略,不會被人非議的。”
她想了下,同意用姜旦的。因為正如龔香所說的,她或姜武來干,就是大逆不道,換成姜旦,就會是另一番結(jié)果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