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4 章 感傷
朝午王是一個很復(fù)雜的人,但他侵奪王位的舉動卻似乎早有預(yù)兆。樂—文
龔香就知道在朝午王之后,很多世家都不敢再過分寵愛次子、幼子。六百石的悲劇,很難說是不是當(dāng)年的朝午遺禍。
但他這輩子的勇氣似乎都在奪位那天用完了,之后雄心也在田、趙、蔣三家的欺壓下煙消云散。
但縱觀他在位的三十年里,沒有過大的成就,但也沒有犯過什么不可挽回的錯。
就連民間百姓都理所當(dāng)然的忽略了這個大王,不怎么怕他,大概是因為他得位不正吧,覺得他就該心虛愧疚,沒底氣行使王權(quán)。
如果不是公主提起,龔香從來沒想過朝午王還有這樣的“成就”。
呃……百姓生孩子多算成就嗎?
他不是蠢到不懂人口多帶來的好處,但人不是一味的多就行啊,有時人太多了,糧食不夠吃會更麻煩。在魏國歷史上就有大王能發(fā)出感嘆,覺得百姓太多太浪費糧食,而他悲天憫人,覺得百姓雖然愚蠢的像畜生一樣,但他卻仍把他們看做跟他一樣的人,這是何等的胸襟!樂文小說網(wǎng)
……不過他在最后嘆息百姓繁衍卻不能像牛馬一樣入肚,生也白生,還不如牛馬。
姑且不論這個大王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總得來說,百姓到底有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沒有少到找不到足夠多的人來當(dāng)兵、服役就行,而多,也最好不要多到?jīng)]足夠的糧食喂飽他們自己的肚子。
目前,整個梁朝還沒有發(fā)生過缺人口的事。不客氣的說,龔香覺得現(xiàn)在的百姓再少三成都不會動搖魯國國本。
可公主看起來很想讓人口增加,那他所要做的不是反對她,而是先幫她把事做好。這樣如果事情的發(fā)展不如她的預(yù)料,他可以指點她;如果事情的發(fā)展像她說的一樣,他也不會犯錯。
不過找出朝午王時為什么人人都喜歡生孩子……這個問題太難了。
公主,如果你不是公主,敢問出這種問題一定是生瘋病了。
龔香認(rèn)認(rèn)真真的回去翻了一通史書,宮中記載朝午王時的內(nèi)容不多,前十年還算是有模有樣的記載,往后就有一筆沒一筆了,到了最后幾年,甚至只有逢年過節(jié)時的一筆記錄,而且詞句分毫未變。
朝午王前十年,獨寵蔣氏嬌兒,對趙王后只是普通。趙王后生得雖然不壞,但性情不討朝午王喜歡,日漸冷落。后宮中的女人沒了寵愛,只剩下權(quán)勢,那就只有享受權(quán)勢了。所以趙王后在那十年里就做了兩件事:拼命花錢,拼命給朝午王進(jìn)獻(xiàn)美人。
她曾一擲千金,在承華宮前庭擺滿紅花,這些花不是魯國的花,是千里迢迢從趙國送來的,送來后不過擺了兩天,趙王后就看煩了。
而趙王后對朝午王的不喜也從沒掩飾過,她還要求朝午王跟她生下一個太子,因為這是朝午王和她共同的責(zé)任。
還有,不許寵愛蔣嬌,因為她討厭蔣嬌,而她是王后,朝午王該聽她的,她應(yīng)該比蔣嬌更受重視。
但她并不討厭別的女人,她可以用美人把金潞宮填起來。
而之后,蔣嬌沒了孩子以后也失了寵愛。朝午王在那時卻打算扶持另一個家族來對抗蔣、趙。
當(dāng)然,他沒成功。龔香是從朝午王在兩次宴飲時對開元城的劉貓兩次賜酒發(fā)現(xiàn)的,之后劉貓在樂城停留了兩年才回開元,并且再也沒有到樂城來。
從這短短的幾句話里看不出劉貓遇上了什么難題,但朝午王有意另拉一個家族入局,還是一個支持他的家族,而開元城劉氏是有意的,卻在與蔣、趙對弈的時候落敗了,這才退回開元。
龔香浮想連連,幾乎都忘了公主所出的題了。不過數(shù)日后,當(dāng)姜姬問起時,他說:“當(dāng)國中無大事時,百姓們就可以安居樂業(yè)了。”
他認(rèn)為朝午王時人們很喜歡生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朝午王與先王的不同之處。先王與先王后的感情很好,那時蓮花臺只有幾個先王后帶來的陪滕,唯一一次先王征美還是為了梁帝。
朝午王在位時間不短,公主所說的流民中生孩子生得最多、撿孩子撿得也最多的時期應(yīng)該是在朝午王后期,就是蔣嬌失去孩子之后。
“因為朝午王征美。”姜姬懂了。
這是她一直忽略的,跟燕國舉國買糧一樣的,發(fā)生在魯國的事……由大王起頭的人口販賣。
在朝午王之前,魯國沒有大規(guī)模的人口販賣。有家中蓄奴,但并不普遍,至少這不是商人的第一選擇。
因為從古至令,外國來的美人總是更受歡迎些。商人們更愿意遠(yuǎn)地販來趙女、魏女、鄭女,她們更值錢。
那時各城城外還有百姓耕種。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
大王不要羽毛會閃光的鳥,不要輕如云朵的衣衫,不要世上最大的玉璧。
他要美人。
如果他要鳥,那山林中再也聽不到一聲鳥鳴;如果他要衣衫,無數(shù)織娘會把眼睛熬瞎;如果他要玉璧,人們會把山挖空。
他現(xiàn)在要美人,于是人們會搜羅田間地頭所有的女人,送到他的床頭枕畔。
朝午王帶了個壞頭,但百姓們也無師自通了如何從中取利。
這是本能。
有時她覺得人性本惡,確實需要用教化去約束人性,讓人們壓抑惡的一面,宣揚善的一面。
“他們生孩子來賣。”她說。
“……是的。”龔香沒想到公主竟然能猜出原因,這個叫他猜都猜不出來。
他還是跟阿悟談過才想起來的,確實有這回事。
當(dāng)時龔家的下人中有一些是雇來的,他們只做短工,干一些洗衣、砍柴等的粗活。他記得其中有個嬸子,人稱胖嬸,他看到她的時候,她不是大著肚子,就是背著個奶娃娃。
在龔香還很小,腦子還不太聰明的時候,他就覺得胖嬸就是這個形象。經(jīng)阿悟提醒,他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孩子是會長大的,胖嬸卻連著好幾年都背著一個好像總是不滿一歲的奶娃娃,這怎么可能呢?
他以前沒關(guān)心過這件事,阿悟卻說這是一門生意,入門簡單,不愁銷路,一本萬利,還可以跟別的工作同時進(jìn)行,非常便利。
這個工作就是生孩子。
胖嬸除了在龔香干活之外,還經(jīng)營著自已家的小生意,她生下來的孩子會“被善心人士帶走享福”。
當(dāng)然,如果沒被人看中,胖嬸家就會把孩子放在街角讓人撿走養(yǎng)活。而且,這樣胖嬸就會一直有奶,她還可以去當(dāng)奶娘。
像胖嬸這樣有家有業(yè)的小富人家中的女眷干這個很常見,因為她們會更受歡迎。她們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丈夫孩子,看起來人比較干凈,又不缺少錢財,所以不管是請短工也好,請奶娘也好,她們都更容易受人信賴。
“沒人關(guān)心奶娘家有幾個孩子,孩子現(xiàn)在又在哪里。”姜姬聽了以后,竟然覺得這種生存的智慧還真是天衣無縫,他們只憑本能就做到了。
龔香說:“田分沒有觀察世家,其實那段時間,世家的人反倒都不急著生孩子,他們怕生出女兒來,被朝午王給搶進(jìn)宮去。”
“兩邊需求不同,站的位置也不一樣,于是一部分人看到了利益,另一部分的人看到了危機(jī)。”她說。
“對。”龔香點頭,“公主,如果你想讓百姓們多生孩子,只要讓大王也征美就行了。”
但姜姬卻沒有點頭說好。
“……再議吧。”她說。
龔香看著公主平靜的臉,猜測她的心中現(xiàn)在是什么滋味。
其實公主還是有點天真的,這在她身上很矛盾,卻存在的天經(jīng)地義。她能夠輕輕松松的利用別人的野心、欲-望,父子、母子、兄弟,她都能毫不介意的下手挑撥,讓人們自相殘殺。
但同時,她又相信父子、母子、師生、摯友之間的情誼是真實的,不是虛偽的。
她既認(rèn)為情誼脆弱的不堪一周,卻又認(rèn)為在沒有被破壞之前,世間的情誼應(yīng)該是堅硬的,無所畏懼的。
父母會將孩子當(dāng)成商品,她接受不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