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為娘的一顆慈母心吶(三更,為游雪打賞萬幣+)
錢米壽眼睛睜得圓溜溜:“死啦?” 宋福生沖他沉重的一頷首:“咬完沒一會兒就死了,在我眼么前,死透透的。” 錢米壽點頭道:“姑父,那你往后走路要注意,本來你就害怕的。” “恩,你也要加小心。” 錢佩英對那爺倆無語,三十多歲漢子和一五歲小娃,聊的還怪好。 扭身一看她閨女,艾瑪,對這個更無奈,瞧那正思考的樣。 也是跑古代經(jīng)歷了這些事,錢佩英才終于明白她閨女身邊明明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小伙子,從初中開始身邊就圍好幾個找上學放學,為什么直到工作了還沒有男盆友。 這孩子打小被她姥爺帶的,有時候可像男孩子。 遇事很少像個正經(jīng)的姑娘家,害怕了尖叫膽子小之類的,沒力氣得需要幫忙什么的,除了懶饞這兩點像個女孩樣,她閨女通常都是男孩思維,遇事第一反應是自己想招,想辦法。 那都能自己解決了,也不給別人機會幫幫忙,難怪沒對象。 宋茯苓說:“米壽,打草驚蛇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你要記得以后無論干什么,撒尿吃飯洗臉,都要手里拎個樹枝子先撥一撥草,撥完了確認安全再去干其他,爹娘你們也當回事兒。” 宋茯苓又說:“我記得書上有寫蛇的視力很不好,但是它們嗅覺敏感,很討厭有刺激性的味道,聞到就跑。要不,爹娘,咱家豁出來一瓶醋,給咱幾口人褲腿鞋都泡一泡,曬干再穿上,免得害怕,也能起到個心理作用,再說還殺菌呢。” 宋福生立即贊同:“好,就這么定,豁出來醋了。不過還是用你奶家的吧,咱家的留著吃,她那個不好。” 想了想,宋福生還是不放心,打算把他畢生所知關于蛇的知識傳授一下:“記住,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真被蛇咬了,據(jù)說咬著不松口的蛇不死人,你們就別嗷嗷的往死里喊,倒容易給它嚇著猛咬。嚇人的蛇是,咬一下就松口,然后靜靜地看著你,知道它在看什么嗎?在等你倒下。” 宋茯苓撓撓頭皮。 錢佩英翻個白眼。 錢米壽搓了搓胳膊:唉,姑父真煩人。 這一家四口,外面是事兒不管,盤腿坐在帳篷里就談蛇,談蛇色變。 他們也沒親眼見到,先靠想象力就給自個嚇著了。 而外面的實際情況是: 大伙在第一時間就喊田喜發(fā)。 沒辦法,別看他們村離這大山不遠,但是小二十年前,被狼活活撕了田喜發(fā)他爹這事給嚇著了,狀況太慘烈,十里八村就沒有不知道的。 打那之后,大伙寧可餓夠嗆也不往后山晃,不尋思打獵物。也對田喜發(fā)家心里有點歧義,不怎么親近。 要知道那幾頭狼當初是跑山下特意報復的,多嚇人。覺得不能和田家走太近,萬一又下山報復呢,別不信,牲口野獸有時候記性比人好。 弄到最后,倒是田喜發(fā)啥也不懼,長大后經(jīng)常上山,只是不像他爹活著時上山那么頻繁罷了。但多年的積累,他也比大多數(shù)人有經(jīng)驗。 田喜發(fā)本來正在幫后來的幾家人搭庇護所,一聽大伙喊他,喊孩子被蛇咬了,趕忙腳底生風跑了過去。 到了近前一看,田喜發(fā)沒管孩子,先幾步躥了出去,沒一會兒他就手里攥著蛇回來。 攥著,活的。 挨咬的娃叫蒜苗子,六歲,是王婆子最小的孫子。 蒜苗子一瞅,好不容易蛇跑了不咬他,怎又給抓回來了,嚇得哇一聲哭的更驚天動地。 田喜發(fā)安慰道:“萬幸,沒事兒,這是小翠,看眼睛紅的有毒黑的無毒,黑的。來,田伯看看咬哪了?” 這時候王婆子他們也趕了過來,嚇得不輕,又哭又嚎又打孩子屁蛋子罵不聽話,咋能一個人偷偷跑這來了? 他們臨時住的地方就怕不安全,特意把草恨不得鏟平,到底也沒擋住孩子偷摸往山上跑。 也不知道山上有啥,就那么好奇。 王婆子給蒜苗子褲子扒掉,田喜發(fā)看了眼,以防萬一,轉身又往上爬了幾米遠,把預先準備抓山鼠的籠子取來,把蛇放進去鎖上,順手薅了把只有他認識的樹葉。 用樹葉擦擦傷處,這才蹲下身把傷口稍微劃開些,吸孩子腿根的傷口。 吸一口,打開水囊喝水漱漱口,吸一口漱漱口。 傷口的位置還比較尷尬,蛇再稍微偏一點點,就咬到蒜苗子的小牛了。 所以,田喜發(fā)給娃吸傷口,小牛就支在他臉上。 差不多些了,田喜發(fā)對王婆子說:“嬸兒,沒大事兒,娃命大,別讓他再亂跑。天不好,悶,蛇就愿意從洞里出來,咱這還有小溪,也是毒蛇喜出沒的地方,往后多看著他。我那有點草藥,你管我娘要,給他敷上。” 當王婆子反應過來要感謝田喜發(fā),人家可是頂大雨吸她孫子血呀,田喜發(fā)已經(jīng)帶著幾個漢子又往山上爬了。 這也是蒜苗子為什么脫離人民群眾跑這來的原因。 小娃之前無意中發(fā)現(xiàn)田喜發(fā)他們上山,還聽到那些大人們邊干活邊聊,說山鼠在這附近有洞,應該有好幾個老鼠窩。 因為右面山體布滿石頭,不適合山鼠挖洞做窩。 這面有條小溪,泥土太濕也不合適。潮濕的地方多蛇,老鼠怕蛇,所以只能在這附近。 那位田伯伯還告訴那些大人們說,找山鼠有竅門,要順著老鼠道走,鼠有鼠道。 多看看附近哪里草長的本來挺好,被咬斷不少,那就是山鼠干的。山鼠挑食專挑好的草弄回窩墊著,秋冬不冷。它咬草的路就是鼠道,并且只愛走這一條路,膽小如鼠嘛,沒走過的路它不走。 蒜苗子聽完這些,就想著干把大的,上山溜達溜達,按照那些理論萬一能提前找到山鼠呢,他逮一只拿回去讓奶給燒了吃肉。 就這么巧,六歲孩子真細心地尋著鼠道找來了,沒想到小翠也在,小翠和他心有靈犀,都是來抓老鼠吃肉的。 蒜苗子不怕老鼠,在田里抓過,可他怕小翠,他嚇得嗷一嗓門給山鼠嚇跑了,給小翠惹毛了,就這么的,小翠恨他就給他咬了。 而此時來到老鼠窩跟前的田喜發(fā),指揮其他幾人把別的洞口堵上,他順臉往下淌雨水,身上也被傾盆大雨澆得呱呱濕。 擰開水囊就開始往山鼠洞里灌水,沒一會兒,幾條特大號的耗子就出來了。 大家很開心。 開心蒜苗子不是被毒蛇咬到,萬幸,撿條命啊。 開心今晚全體能加餐了,紅燒老鼠肉。 馬老太格外開心,因為里正發(fā)話,大伙也紛紛表示小翠是田喜發(fā)抓的,歸她家了,她家能單獨燉蛇湯。 馬老太就惦記:可得讓三兒多吃點蛇肉,那是個嘴饞的貨,這回讓他好好解解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