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更
“奶,四個肉包子,咱倆一人倆,你這是干嘛?” “我吃飽了,你都吃了吧,聽話,”馬老太非說自個吃飽了,還夸張地說,一碗素面就吃的她肚里漲的慌,飽的不能再飽,再一個,她不是還咬蛋糕了嗎? 宋茯苓不干,放下筷子。 咬那么兩口蛋糕,那能算吃了?那叫嘗了嘗。 而且今早趕路,她要背筐,奶奶非說,不沉,別折騰了,這蛋糕太軟和,別給折騰散了架,楞是不讓她背,自個背了一路。 “不行,你要不吃這倆包子,我也不吃,咱倆就看著放涼吧。” “你這?”馬老太無奈,好好好,重新拿起筷子。 接下來,馬老太尋思吃飽喝足了,該干正事了吧? 她還挺高興呢,小孫女跟她爹來這里賣過松子,就是不一樣。 左拐右拐的,哪都知道。 這要是讓她來,真得倆眼一摸黑。 尤其是,孫女帶的路,越往里面走,越熱鬧。唉呀,這是要找市集,站哪里賣吧? 然而,宋茯苓走著走著忽然停下,看了看左手路邊藥堂的牌匾,不太確定,又湊近探頭往里望了望,就走了進(jìn)去。 “噯?噯?這孩子。”馬老太沒招,只能跟進(jìn)去。 宋茯苓有些不好意思地問坐堂大夫,您這有治頭虱的嗎? “咳咳咳咳,”馬老太才趕過來,就讓自個的口水嗆咳嗽上了。 坐堂大夫說有啊,示意小二給拿。 小二完全不顧馬老太的咳嗽聲,嘴皮子很溜邊拿邊介紹道: 我們這藥效才好呢,曉得都是誰來買嗎?全是大戶人家的丫鬟,還是大丫鬟那種。 咱縣太爺知道嗎?她家的大丫鬟都來買過。直接一抹頭皮就行,包五日內(nèi)就治好。這里面有甘油,還有一味藥是苦楝樹樹根皮,專殺蟲的。 宋茯苓問怎么賣的? 五吊錢。 “咳咳咳咳咳,”馬老太才咳嗽完,又被嗆著了。 半兩銀,就為了一個蟲子,孫女瘋了,小孫女瘋了。 藥堂門外,馬老太氣的臉都紅了: “不是說,抹油嗎?真的,胖丫,奶認(rèn)了,幾十文一斤的油,你要是非得折騰讓我敗家抹頭皮,我認(rèn)了。最起碼一斤油只抹頭皮能抹挺久,奶聽你的,中不中?咱抓緊把這蛋糕弄出去,我今個就咬咬牙買,你可別再日日惦記那點頭虱的事了。” 噯呦天老爺,她都要服死了。 “半兩銀錢,你要買它?奶不能依你呀,奶真不能依你。”啥家庭啊?半兩銀那么小一罐,往頭上抹,給虱蟲吃。擦臉的油都沒用上呢好不,自個肚里都沒吃上過半兩銀的肉呢好不。 宋茯苓不接這個話題。 眼下已經(jīng)知道有更好的治療辦法了,她就不打算聽她爹的了。 而且她十分懷疑,老爹以前文人之間抹頭油,是在拿惡臭當(dāng)有趣,因為她抹兩天了,并沒有太解癢啊,至少已經(jīng)證明治療速度太慢。 反正她要買。 “奶,您先別說其他,我就問您,記住這地方了嗎?” 馬老太閉緊嘴巴不回答。 “您不吱聲,我就當(dāng)你記住了。咱倆不是分成四六嗎?等干幾日攢夠半兩銀,奶,拜托了,幫我買一瓶。您別這樣好吧?要知道,到時候我花的可是自個錢。” 沒得慣你這毛病,花你掙的也不給你買。 “奶,那我可真沒什么想法起早爬半夜的干活了。我路上不是和你說了嗎?我那手藝,可不是誰都能學(xué)會了,差一點都不是這個蛋糕味。 就是烤,讓別人就在旁邊學(xué)的看,她都容易給蛋糕中間部分烤塌腰了,學(xué)我這手藝,偷學(xué)都學(xué)不會。 不信,奶,咱回頭,我先教教你,豁出去幾十文錢白費,你看你能不能學(xué)得會。” 哎呀?敢威脅她老太太,這孩子是不是欠揍。 “你再烤的好,你得賣,你賣出去了嗎?這從進(jìn)了城,咱就沒干正事,你竟惦記花錢。” “走,賣,我非得讓您看看,我能花也能掙。” 然后,今日,馬老太就見到了小孫女的另外一面。 那真是,心里的吃驚,一浪高過一浪。 賣蛋糕竟然可以這么賣。 茶館里,茶館這個時辰還沒營業(yè)呢,人家是下午才開始,一直到晚上,會有三場。 要知道來茶館的,也基本都是男客。 宋茯苓帶著馬老太,祖孫倆又是戴一樣的粉色碎花頭巾,倆女的走了進(jìn)來本就突兀,尤其老太太那張老臉圍著粉布,冷不丁出現(xiàn),這個招笑,這個顯眼。 小二瞇了瞇眼,就認(rèn)出了宋茯苓。 賣松子的那個,借茅房的那個。 這回又要借茅房呀,不,是又要賣東西,賣的是吃食。 沒多會兒,掌柜的就從后院來了,嘗過蛋糕后,和宋茯苓對視。 宋茯苓也和掌柜的對視,確認(rèn)過眼神,這位是個識貨的人。 宋茯苓就等著掌柜的先開口。 果然,掌柜的第一件事關(guān)心的是,如果他每天固定定下幾塊這十六寸大的茶點,每天都要送貨,那么你能不能別給別的茶館? 宋茯苓笑了,她說不瞞掌柜的,小本買賣,也沒打算擴大。做這個十分費時辰也很是費事,一日里,出不了幾大塊,所以,別的茶館,她確實沒打算賣,直接來了這里,因為咱們曾合作過松子買賣,可以。 好,那咱們既然一回生二回熟,八文能不能便宜些?他這可是長期定,日日訂。 宋茯苓說,本就沒打算零售,也沒打算向外推銷太多,還是那句話,做不過來。所以,真沒要謊價,是實實惠惠的,您也應(yīng)該嘗出來了,這里面都是好食材。 另外,雖說她這里是八文一小塊,但這是十六寸大的,只收取十二塊的8文錢,掌柜的如果讓后堂仔細(xì)切,實際能切出二十塊茶點也是能行的。 掌柜的用手敲了敲桌子,在心里合計: 這個吃食主要是沒人吃過、見過,也確實香軟可口。 別的地方也沒有賣的,至少童謠鎮(zhèn)另一家同行那里不會有。 要是有人真沖著這口茶點常來呢?再說,他們這里確實會每日準(zhǔn)備點心,以前是和點心鋪子訂的,眼下嘛,可以和點心鋪子那面減量,定些這個。 “每日三大塊。” 三大塊,就是三十六小塊,8文一小塊,又是每日定,馬老太:俺的娘呦。 更讓她驚住的是,掌柜的說,今日就開始,她小孫女卻說:“不不不,掌柜的,抱歉,今日只能給您留兩塊,咱們得從后日開始。另外別看我這帶的夠您訂的量,可實不相瞞,聚品源酒樓那面已經(jīng)訂了,我這是來給他們送貨的。” 留下兩塊,算了銀錢,出了茶館。 在路上,馬老太收好銀錢后就急火火問:“啥時候酒樓訂了?” 宋茯苓指著聚品源酒樓,笑嘻嘻說:“這不是就要快了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