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說這道聲音略耳熟是因為,就在幾日前,姚品嫻就聽到過這個聲音。
當時因為是第一次聽到,且又被證實身邊并沒人說話,她一度以為自己是幻聽。可這會兒再次聽到,且聯(lián)想到那些個噩夢,姚品嫻即便再想逃避現(xiàn)實安慰自己,也是做不到了。
姚品妍和離了,這說明她夢中的那本書是真實存在的。不但書真實存在,且她、包括她身邊所有的人,都是書中的人。
而在那本書中,每個人是什么樣的命運,都早早注定好了。
這就相當于是,她窺探到了天機,窺探到了自己的命數(shù)。
若命能改,有提前預知的能力當然好。若命既定下便不能改,無疑是增加這段時日她的痛苦罷了。
即便姚品嫻早有心理準備,可真到這一刻,她還是難能接受的。
不過姚品嫻即便心中極度悲傷,也不至于這會兒就在眾人面前失態(tài)。因早有心理準備,所以對于得到這樣的消息,姚品嫻也并不詫異。
何況,比起姚品妍和離來,她此刻更在意的當然是自己的命數(shù)。
既娘家人當著她的面說了,姚品嫻總也得問上幾句。
“姐姐和姐夫夫妻情深,怎會如此?”她蹙起眉心,表情嚴肅。
這話她是問娘家人的,但她耳邊卻又響起了那道聲音。
[主人,1005工號誠心為您服務。]
話音才落,也不等姚品嫻給個反應,一股強大的力量便瞬間往姚品嫻腦袋里擠。很快的,姚品嫻大概弄明白了她所在那本書的內(nèi)容。
這本書書名叫《一品嬌妍》,故事的主角是姚家長房嫡長女姚品妍。
姚品妍父母青梅竹馬郎才女貌,且還沾點親帶點故,故而二人婚后感情十分好。可姚品妍母親身子骨弱,在生姚品妍時氣血虧損,生完孩子沒幾日,便撒手人寰了。
姚父萬分悲痛,因思念亡妻,一度萎靡不振。最后,在足足為發(fā)妻守了兩年孝后,才在家中長輩的安排下,娶了填房夫人。
而這個填房夫人,正是姚品嫻的母親。
姚父續(xù)弦后不久,新夫人便懷了身子。姚老太太怕新娶的娘子會對前頭留下來的不好,故而抱走了姚品妍,親自撫育。
長女養(yǎng)在老太太身邊,姚父未能盡父親之責,心中對其萬分愧疚。加上,他也悔恨自己竟又娶新人,對不住發(fā)妻,故而越發(fā)的把對亡妻的悔和愛都傾注到長女身上。
所以,在這個家中,姚品妍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長大的。
而姚品嫻雖也是嫡女,也是名正言順,甚至在德行禮數(shù)各方面較之姚品妍都要好很多,但卻顯然不是很得寵。幼時起,一直到少女時期,她一直被姚品妍這個長姐死死壓著。
都是長房嫡女,姚品嫻并沒想去爭什么。只是自她有記憶起,從來被忽略的都是她,但凡有什么好東西,她從來都是撿姚品妍挑剩下的。
便是她自己親外祖家的東西,但凡姚品妍沒有的,老太太也會明著暗著讓她讓出來。
但凡她表現(xiàn)出一點為難的樣子來,老太太和她那二位嬸母,必然會一唱一和的陰陽怪氣。
雖是軟刀子戳人,不至于一刀致命。但這些年下來,日積月累的,其實也讓姚品嫻心里有了不小的陰影。
幼時不懂那些陰陽怪氣,便是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后來漸漸長大,她懂了,但也懶于去爭什么了。
甚至,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她,很多時候在祖母和嬸娘這邊受了委屈,她也從來不和母親說。
說起來,其實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事兒,但書中說,姚品嫻性子不夠豁達,愛鉆牛角尖,太在乎這些,故而常常一個人生悶氣。
這里也是給后期姚品嫻芳齡早逝埋了伏筆,說她正是因為凡事不夠豁達,小氣,這才會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成日自己跟自己生氣,自己跟自己作對,把自己氣病死的。
并且還拿姚品嫻的一生去反襯姚品妍,說姚品妍自幼命苦,但卻堅強不息、向陽而生,這才最終修得正果,“苦”盡甘來,圓滿一生。
感受到書中對自己的評價,姚品嫻一時無言以對。
姚品嫻自認為從小到大,她是沒什么錯的。可現(xiàn)在卻告訴她,她的芳齡早逝原因在她自己,是她自己把自己給造作死的,不免有些心寒。
心寒她自己明明也是活生生一條命,結(jié)果連死都是為了襯托別人的好。她的死,無足輕重。
對姚家人來說,無足輕重。在那本書中,也是無關緊要、無足輕重。
這時,那道熟悉的聲音又再次響起。
[主人身子已出現(xiàn)虧損,若欲修復,即將為您開啟一級續(xù)命模式--打臉模式。]
姚品嫻驚訝:[打臉?]
她顯然對這樣從未聽過的詞句不太熟悉。不懂是什么意思。
姚品嫻沒開口說話,只是心中默念了一遍。但那邊,系統(tǒng)卻讀出了她的疑惑。
[是的。主人既不爽這些人的言行,大可言語反擊回去,不必慣著他們。]
姚品嫻明白了,原來言語上的反擊就是打臉,她以為是要她伸手去扇別人的耳光。
系統(tǒng)再次讀出了姚品嫻心中想法,繼續(xù)為她解釋道:[若他們的言行讓主人您不爽,于主人身心健康都有害。主人若能即刻反擊回去,不必生吞那口怨氣,自己心中舒爽了,還能延年益壽,何樂而不為呢?]
姚品嫻素日里顧念著一家人的體面,便是受了委屈心中不好受,她也是不會找誰傾訴,只自己默默吞下那委屈的。她自幼懂事,知道母親不容易,更體諒外祖母會牽掛她、擔心她,故而凡事總是報喜不報憂的。
但若她真的心性豁達,不在意那些人的言行還好。可她偏偏在意,受了些委屈雖然嘴上沒說,但她會反復的在心中琢磨。
并且越琢磨越難過,越難過就越琢磨……于是最后陷入了死循環(huán)。
她終于有些明白,為何在那本書里,她會那么年紀輕輕就早逝了。
日日生那么多悶氣,又打理著王府上下那么多事。且姚品妍和離歸京后,所有人都在她跟前明示暗示其實是她“搶”走了原本屬于姚品妍的王妃之位。
書中,姚品妍初和離回京時,日子并不太好過。書里的姚品嫻看到姐姐這樣,于是漸漸心中也覺得是自己的錯。
偏她和王爺又沒什么感情,她總覺得王爺心里愛的人是姚品妍。
又愧疚又嫉妒,最終活活把自己折磨病倒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她從那個怪圈中跳出來,作為一個旁觀者去看這個故事時,她不免也覺得或許她想開一些,也不至于早死。
姚品嫻問娘家人姚品妍為何和離,老太太沒答話,姚二夫人則說:“那齊修言,瞧著溫文爾雅的,其實是個偽君子。當初兩家結(jié)親時,他可是在老太太跟前起過誓的。這輩子既娶了妍妍,便一輩子只有妍妍一個,必不會再納妾。”
“可這才幾年過去?他不但迎了新的美嬌娘入府,還要休了我們妍妍。”
姚三夫人接過姚二夫人話說:“好在我們姚家不是軟柿子,齊家想休妻,做夢1
所以最后,便是夫婦二人和離。
其實知道書中劇情的姚品嫻,比姚家這二位夫人更明白那夫婦二人為何會和離。并且也知道,在書中,齊修言后期會入京為京官,屆時,還會和姚品妍有一番糾葛。
但這些都是后話了。
見姚品嫻聽后沉默不說話,姚二夫人意味深長看了她一眼,而后便說:“說起來,還是娘娘您有福氣。當年若不是妍妍把這門好親事讓給娘娘你,如今妻憑夫貴的,就是妍妍了。”
聽到這些明著夸她、奉承她,實則陰陽怪氣內(nèi)涵她搶姚品妍婚事的話,她一點也不意外。
畢竟這樣的話,之前二十年,她聽了無數(shù)。
系統(tǒng)的聲音適時響起:[主人,不要委屈自己。]
若是以前,姚品嫻定是顧著一家人的臉面,即便聽出來不是好話,她也會選擇沉默,不去計較。
但如今,她知道,若是自己再一味忍受退讓的話,她的結(jié)局很可能就如那本書中寫的那樣--芳齡早逝。
又想到兒子跪在她靈堂前的單薄身影,想著若她真那么早早就去了,她兒子可憐……故而姚品嫻臉上表情都變了。
“二嬸母此話何意?”姚品嫻問她,“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是自己能定下來的?我當年的親事是圣人和貴妃點了頭的,姐姐的親事乃是祖母做的主……嬸娘今日卻說這些,是在怪圣人貴妃,還是怪祖母?”
姚二夫人臉色大變,忽然慌亂起來,好像連說話的能力都失去了。
“我……我我……”她可能沒想到姚品嫻會說這樣一番話,以為她還是像從前一樣悶不吭聲,由著他們?nèi)フf。
其實姚二夫人是窺探到了老太太的心思,她知道老人家這會兒心中也后悔當初讓妹妹替姐姐出嫁。所以,她這才敢當著老人家的面說這些的。
因為她知道,只要老太太不說什么,他們的這個王妃娘娘,必然會顧著老人家面子不回嘴。
看著姚二夫人這副模樣,姚品嫻忽然心中一陣輕快。
原來很多事不爽的話說出來,去回擊那些所謂的家人,其實是這么開心的事。
系統(tǒng)的聲音又響起:[恭喜主人,健康值+5]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姚品嫻竟真覺得自己神清氣爽了許多。之前的疲憊感,消減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