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番外二:眾人(二)
魏王府大喪, 宮里的太后重視,故這些日子京中禁了一切娛樂活動。
前往魏王府吊喪的人絡(luò)繹不絕,幾乎但凡京中的權(quán)貴, 都踏足了魏王府。甚至,連宮里的貴人,都來過魏王府。
大家都說,魏王妃雖年紀輕輕便香消玉殞, 但死后能得如此厚待,也算是不白來這世間走一遭了。
肅穆的靈堂,黑色的棺槨, 康安披麻戴孝跪在一旁。
夜已深, 魏王送走了今日前來吊唁的最后一波客人后, 直接來了靈堂這邊找兒子。
魏王身穿孝布,身形一如既往的挺拔巍峨。只是可能這些日子太操勞、太累了的緣故, 他消瘦清減了不少。
夜色之下,秋風(fēng)肆虐,倒給他平添了幾分悲戚。
他面有疲憊之色,黑眸探到棺槨前跪著的那單薄幼童后, 立即走了過去。
“你娘在天之靈,想來也不愿你這般。你還小, 身子要緊。”一邊說著, 魏王一邊親自伸手去扶起兒子。
但康安卻跪得堅決,不肯起。
他倔強說:“這是我最后一次陪娘了,等明日扶靈出殯,我就再也見不到他了。”不過才六七歲的年紀,卻有與年齡不符的穩(wěn)重。
他沒怎么理自己父親,只是仍垂著頭, 一張一張的把草紙扔進火盆里,燒給母親。
魏王見狀,便在他身旁一道跪了下來。
和他一起,把這些東西燒給另一個世界的妻子。
“等辦完了娘的喪事,爹爹就要續(xù)娶了嗎?”康安聲音冷靜。似是沒有情感般,不帶絲毫起伏。
“這是誰跟你說的?”在妻子靈前提這樣的事,魏王認為是對妻子的不敬,也是不忠。
小孩子是不懂這些的,必然是有大人說過。
康安這才看了父親一眼。
但他很快又垂了頭。
“我聽外祖父的母親說的。”康安的確是聽到了一些碎語,他沒說謊。
魏王卻擰起了眉心。
他忽然想到妻子臨終前的遺言。
妻子說,她走前最放不下的人就是康安了。讓他日后不論如何,都不能對康安不好。
其實就算妻子不交代,他也同樣會這樣做。
所以,魏王趁此對兒子說:“外面的那些閑言碎語,你不必聽。在為父心中,你和你娘永遠是為父最重要的人。”
魏王沒想過續(xù)娶,至少現(xiàn)在沒有。
至于以后……
他忽然又想到了妻子咽下最后一口氣前,對他說的那些話。
她說,但凡她能少愛他一些,她也不至于病到如此。
只是他不明白,為什么心里有他這個丈夫,她會病重至此。
他和妻子雖然感情淺薄,但既然結(jié)為了夫妻,日后必然是要一生一世走下去的。她傾心于他這個丈夫,他自然也會十分愛重她。
他們夫婦二人琴瑟和鳴,相依相伴,一起過平淡卻溫馨的日子,不好嗎?
是他做了什么讓她傷心的事了嗎?
可他除了她外,從未曾再和別的女人有過接觸。甚至,在他的生命中,除了妻子以外,就沒有再出現(xiàn)過別的女人。
從前駐守邊塞是如此,后來回了京都,亦是如此。
要說唯一對不住妻子的,那就是他平時軍務(wù)繁重,不能常常陪伴在他們母子二人身邊。
只是妻子如今走了,他卻不知道該要問誰去了。
青年喪妻,乃大悲之事。魏王忙完妻子喪事之后,宮里圣上又另給了他一個月的假。
可能是忙習(xí)慣了,如今突然閑下來,倒是有些無所事事起來。
于是,魏王便會去妻子常去的地方坐著。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個下午。
又或者,他會整理妻子在世時看的書,做的活計……亦或是看她寫的一些東西。
整理她的遺物。
只是,每多整理一份出來,他就能多感受到一分妻子對他的愛。
遺物中,有她寫給他的詩,表達著對他深深的愛和濃濃的眷念之情。也有很多封書信,是他從前沒有收到過的。
這些書信中,妻子毫不避諱的表達了對他的喜歡。
是那種小女兒家濃濃的愛意。
這些信,和之前他在邊境時收到的她的家書,截然不同。家書中更多提的是兒子,說的是家事、是瑣事。但這些書稿中,說的最多的,則是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情意。
他也是到此刻才知道,原來平素看似端莊溫雅的妻子,原也有這般小女兒春心萌動的一面。
魏王心里想,若是他能早一點知道這些,他必然會多給她一些回饋。
夫妻之間,關(guān)起門來,其實很多時候可以不必那么拘束的。
他原以為妻子不喜歡那些……
只是如今,她人已走。再知道這些,也是枉然了。
魏王將妻子所有遺物都一樣樣收好,放入了精致的匣子中,好好的命丫鬟保管著。
一月之后,魏王又離開了京城。
而之后的日子,他如同往常一樣。雖然回了京城,但卻仍四處奔波。
難得能呆在府上的日子,他也是陪伴在兒子身邊的時候多。
至于漸漸的,大家催他續(xù)娶一事……他倒并沒怎么放在心上。
魏王為妻子守孝了一年。這一年間沒人提此事,但一年之后,漸漸的,就開始有人張羅了。
哪怕沒人張羅,也是有人惦記了。
有人著急了。
如今的魏王,位高權(quán)重。手握兵權(quán),還深得圣上器重。
所以,想把女兒嫁過來做續(xù)弦的人家,數(shù)不勝數(shù)。
見大家都開始漸漸走動張羅起這事來,姚家那邊自然也著急了。
這一年來,姚老太太生怕魏王妃一走,和魏王府的感情就會斷了一樣。這段日子,不管魏王在不在府上,尤其是在府上的時候,她常會以探望魏王世子的名義,帶著長孫女姚品妍頻登魏王府的門。
姚家不怕被人說吃相太難看,他們就怕不能再維系著和魏王府的這層關(guān)系。
說就說去了,只要能把大姑娘嫁到魏王府做續(xù)弦王妃,就比什么都好。
只是康安也不傻,母親走的時候他早懂事了。外祖家的那些人,除了外祖母和舅舅,別人都不是真心疼母親的。
所以,姚家人想叫他在父親面前說好話,康安是萬萬做不到。
“外面的人都要急死了,父親不急嗎?”正在寫字的康安,忽然這樣問。
平時父子在一起,也多是談?wù)搶W(xué)問。而像康安今日這般,還是第一次。
所以,正在看書的魏王,忽然愣了一下。
但很快,他便反應(yīng)過來兒子是在說什么了。
于是他反扣了書在案上,他則起身,長腿邁了兩步,挨身坐到了兒子身邊來。
“功課做好了?”他問。
聲音低緩,略有嚴肅。
康安說:“還沒有。”但他還是堅持問,“父親打算娶誰?”他在心中稍稍琢磨了一會兒,又追問了一句,“父親真會續(xù)娶姨母為繼室嗎?”
魏王蹙了眉。
“誰和你說的這些?”
康安道:“是我自己猜的。”
好吧,既然話說到了這里,且他見兒子又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思,魏王索性打算和他多說幾句心里話了。
“為父不會娶你姨母的。”他語氣淡淡,但卻篤定。
倒是無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妻子走了后,他有私下打探過一些妻子從前的情況。他知道,妻子從前待字閨中時,在娘家過得并不是十分好。
雖說沒有虧待,但卻有忽視。
而之后,姚家毀婚,讓妻子代嫁過來,也是因為怕他會戰(zhàn)死在沙場,舍不得姚家的大小姐守寡。
姚家有這樣的心思和想法,他不好多做置喙。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卻是不可能再和那位姚家大姑娘有什么牽扯的。
聽父親語氣篤定,康安意外的十分高興。
“真的?”他漸漸的,有些喜笑顏開起來。
把兒子的這些小表情望在眼中,魏王臉上竟也浮現(xiàn)了笑意。
“為父何曾騙過你?”
康安這才老實說:“這一年來,那位姨母沒少登咱們家的門。她心里在打什么主意,我一眼就看出來了。姚家的那位老太太,真當(dāng)我是什么都不懂的幼童呢,竟還指望我在父親您跟前說姨母的好話。我才不呢。青菊說,我娘之所以會病逝,就是因為這個姨母。”
“我恨她!我討厭她登我們魏王府的門。”
“你說什么?”魏王卻突然語氣加重了些。
嚇了康安一跳。
康安突然愣住了。
魏王卻嚴肅了臉,目光炯炯望著兒子,又再問了一遍。
“康安,你剛剛在說什么?”
康安眨了下眼睛,后才道:“青菊說,我娘病重的那一年,其實最不喜歡姚家那對祖孫過來探病了。娘幾次明示暗示過,要她們不要再來,可她們二人卻是聽不懂一樣,仍常登我們家的門。”
“那段時間,她們每來一次,我娘的病就重一次。”
“我娘不喜歡姨母。”
魏王卻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他終于有些明白,為何妻子臨終前會對他說那些話了。
魏王壓了壓唇,耐著性子寬慰兒子說:“你安心好好做功課,為父一會兒過來檢查。”說罷,魏王人已經(jīng)邁著長腿跨出了門檻。
只徒留康安一人愣在原處,只覺莫名其妙。
魏王離開后,就把青菊紫棠二人叫了過來。
他問她二人道:“王妃離世前,可曾對你二人說過什么。”魏王此刻面容肅冷,頗為可懼。
青菊紫棠二人相互望了望后,青菊先開口說:“不知道王爺指的是哪一方面。”
“有關(guān)本王的。”魏王說。
青菊忽然跪了下來。
“王妃在世時,也沒特意和奴婢說別的。只是,王妃心中十分看重王爺。王妃……王妃她憂思成疾,也是因為日日想的太多,思慮太多……王妃最怕王爺心里沒有她,最怕王爺心中一直藏著大小姐。”
說完這些后,青菊忽然伏首于地,匍匐在了魏王腳下。
魏王此刻卻只覺得喉間哽咽。
酸脹。
“本王何曾……”此時此刻已經(jīng)差不多知道妻子死因的魏王,不禁情緒有些失控,竟險些管控不住自己的脾氣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后,才重新說,“本王何曾心中有過旁人?本王心里……始終只有王妃一個。從她嫁給本王那日起,本王的心便已經(jīng)和她的纏繞在一起了。”
憶及故主,青菊忍不住哭了起來。
“王妃心思重,她不自信,總以為當(dāng)初是她搶了大小姐的婚事。而后來,大小姐和離歸家,王爺您恰巧也在這個時候領(lǐng)兵回京了……王妃總覺得您和大小姐才是天賜的良配。”
“本就心思郁結(jié),偏又有這么多的巧合在。加上……加上之前王妃病重時,姚家老太太對大小姐說的一番話,恰巧叫王妃聽到了。姚老太太說,王妃不中用了,這是天意,她才是和王爺您有緣分的,日后等王妃去了,便讓她嫁到王府來,和王爺您做一對快樂夫妻。”
從前不說這些,是因為這些話不好無端跑王爺跟前來說。
如今既然王爺親口問起,青菊一口氣全說了,真是好不痛快。
青菊又說:“若王妃一早知道您的心意,她必然不會……”
若王爺王妃二人能早早的心意相同,又怎會有今日的悲劇?
如今天人兩隔,終究是什么都沒有了。
魏王一臉悲痛,他輕輕闔上了雙目。
“好,本王知道了。”他聲音都啞了,只抬手朝那二人揮了揮,“你們下去吧。”
魏王是如何都沒有想到,原來妻子的死,他竟是那個因。
一時間,悲痛、懊悔、自責(zé)、遺憾……無數(shù)復(fù)雜情感一擁而上。
他從沒覺得自己的心這么痛過。
他也從不知道,原來王妃……早占滿了他一整顆心。
如今,他是再不想娶任何人為妻。
他想,他不會再對任何一個別的女人有如此沉重的感情。
他也不想背叛妻子。
對,若再續(xù)娶,便是對妻子的背叛。
外面的人還在爭搶著要送自家姑娘入魏王府,但魏王卻早去宮里表明了立場。此生,不會再娶,也不會再納妾。
至于姚家的人,魏王明言禁令,日后除了王妃的母親和兄弟外,不準姚家其他任何人再踏足魏王府一步。
都不必魏王親自去敲打,只是這樣的禁令下達給姚家后,老太太立即就嚇得病倒了。
之后的日子,魏王便一如既往奔赴于軍營和王府之間。除了練兵外,就是教養(yǎng)兒子。
再則,就是會去妻子靈前小坐。
會和她說一些話,訴訴自己的苦惱和壓力,也會說些康安成長的趣事。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很快,康安也到了中年,而魏王,也到了彌留之際。
而一個生命的消亡,其實只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
作者有話要說: 書中男女主的番外就到這里啦~
這章最后一句埋了個伏筆哈~不過這里最后寫~
下一章,會交代一下老年三人組的結(jié)局(對,就是淑妃他們……)
這章掉30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