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魏王卻覺得這祖孫二人小題大做了,忙制止:“無需如此。”
他道:“此處本王能來,老夫人和姚大姑娘自然也能來。”本也不是能言擅語的性子,何況魏王覺得他和姚家這二位婦人也無甚好說。既然清靜被攪擾了,魏王便有騰出位置離開之意。
故而,還不等那邊姚老太太再次開口說話,魏王便道:“老人家請便,本王告辭。”說罷,禮貌沖姚老太太略頷首后,直接錯開離開了。
而姚品妍,直到等魏王離得遠(yuǎn)了,這才敢稍稍抬起頭來看向他背影。
她靜佇在原處,目光深遠(yuǎn)幽怨,頗有些不平和憤懣之意。
直到等魏王徹底消失不見了身影,姚老太太這才說:“你與他倒是有些緣分。”
“祖母在說什么。”姚品妍本來有些走神,忽聽了祖母這樣說,這才驚覺過來,她認(rèn)真望著自己祖母道,“如今他已娶,而我也是和離之身,我與他再是不可能了。”
姚老太太卻覺得話不必說得這么死,畢竟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zhǔn)。
何況,當(dāng)初和魏王定有親事的是妍兒,二姑娘不過是鳩占鵲巢罷了。妍兒和魏王自幼相識,是打小的情分。魏王這個人,她如今算是看明白了,是個面冷心熱的。
當(dāng)年雖對妍兒嚴(yán)肅且從不曾越矩半分,但這是他做人的原則。他對別人亦是如此。
他和二姑娘更沒有什么情分可談,雖夫妻五年,卻是相處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可他竟能為了那丫頭屈尊至此,可見他的內(nèi)心并非他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冷漠不近人情。
且他還是個極重情義之人,事情但凡牽扯到老太爺,他必然會記著老太爺當(dāng)年對他的救命之恩。
而老太爺當(dāng)初定下的,和他結(jié)親的人選,正是妍兒。
這邊老人家心中正有著盤算,那邊姚品嫻在讓婢子探得此番祖孫二人的所在之處后,正往這邊來。
路上,姚品嫻正好撞上了魏王。
魏王也正想尋妻子,他不打算呆到晚宴之后再走,故而想尋妻子告知一聲。
“臣妾見過王爺。”姚品嫻遠(yuǎn)遠(yuǎn)瞧見人,快走幾步過來就蹲身行禮。
“王妃來得正好。”朱佑平道,“本王想起營中還有些事要處理,怕要先走一步。”
姚品嫻一怔,隨即瞧見王爺身側(cè)只跟了個王府的親隨,并不見昌寧伯府的人,她心中便有些明白了。
“昌寧伯府招待不周,臣妾先替舅舅們向王爺請罪。”姚品嫻俯身再行禮。
而這一次,朱佑平卻伸手過去親自扶起了妻子。
“王妃言重了。是本王喜靜,讓昌寧伯不必跟在左右,與昌寧伯府眾人無關(guān)。”扶起人后,他又緩緩將手背負(fù)腰后,繼續(xù)說,“本王先走,若營中事處理完的早,或可趕得上晚宴開席,屆時,本王再過來便是。”
姚品嫻自然識趣得很,她忙說:“王爺當(dāng)以要事為重。”又告訴他說,“方才陸國公府也來人了,陸老太君聽說王爺也在府上,還打探著說要見王爺一面。王爺若此刻要走,需不需要和她老人家先打聲招呼?”
陸國公府乃是太后老人家的娘家,如今的陸老太君,乃是太后的嫡親嫂嫂。
陸家素來和昌寧伯府裴家沒什么往來,這次裴老太太七十大壽陸老太君能給面子過來一趟,定是遵了太后旨意。
既是奉了太后老人家旨意過來的,朱佑平身為太后孫兒,自當(dāng)該去見一面。
朱佑平只微垂目略思忖片刻后,便點頭:“那本王先去見一見她老人家。”
他舉步便走,可走了兩步后卻見妻子并未跟上來,不由得側(cè)首往身后望回來問:“王妃不與本王同去?”
姚品嫻道:“臣妾方才過來前見過她老人家了,這會兒她老人家正在外祖母那里,與外祖母老人家說話呢。”想了想,姚品嫻索性直接告訴了他自己此刻去向,“陸老太君是貴客,我想祖母這會兒也在府上,便欲尋了來,叫祖母她老人家也和陸老太君說上幾句話。”
陸家不但是太后娘家,皇親國戚,陸家兒郎還個個都是保家衛(wèi)國的鐵血將軍。
陸老太君更是今圣親封的正一品誥命夫人,在一眾老太太中,陸老太君身份極為尊貴。婦人們間也有迎來送往的待客之道,故而見王妃此刻顧著娘家人,朱佑平只覺得算是人之常情,倒也沒說什么。
他還提點了一句:“本王方才在碧悠亭處見過她老人家。”
姚品嫻差人出去打探老人家所在之處,得到的消息就是在碧悠亭附近。方才見王爺也從那邊過來,姚品嫻心中便就起了疑心,他們是不是碰上面過。
故而她方才毫無保留,直接說了她要去尋祖母。
果不其然,王爺與祖母果然碰過面。
而在這種場合,祖母她老人家是絕對會對姚品妍寸步不離的。也就是說,方才姚品妍算是和王爺單獨見過了面。
姚品嫻不知道這是純粹的巧合,還是姚家祖孫的有意為之。若只是巧合的話,那姚品妍和王爺當(dāng)真是有緣分的,昌寧伯府這么大,他二人竟也能碰上。
而若是有意為之,那么,她就不得不贊嘆一句她祖母的本事大了。
姚品嫻心中思緒亂飛,但面上卻只是遲疑片刻。她笑著朝魏王一俯身后,便轉(zhuǎn)身朝碧悠亭處去。
而此刻碧悠亭的祖孫二人還在說體己話。許是說得入神,對姚品嫻的靠近,二人無知無覺。
還是身邊伺候的丫鬟眼尖,瞧見王妃身份的二姑奶奶過來,立即蹲身大聲行禮請安,這才引起那正相談甚歡的祖孫二人的注意。
祖孫二人歡笑聲戛然而止,皆側(cè)首朝亭下望過來。
而這時候,姚品嫻已經(jīng)拾階而上,步入了亭內(nèi)。
姚品妍立即起身請安,姚老太太也起身,但卻未向姚品嫻這個小輩請安,她只是強(qiáng)撐著笑臉問她:“王妃娘娘怎生過來這邊了?”
姚品嫻此刻雙目靈動,她輕眨了下眼,一臉笑意道:“是王爺方才找到我,告訴我祖母和姐姐這會兒在這里,我才尋過來的。”
“王爺?”姚老太太微怔了一下。
但她很快平靜下來,只笑著說:“可是巧了,你姐姐不愛熱鬧,我便領(lǐng)著她往這僻靜處來。誰能想到,竟在這里碰上了王爺。”又道,“萬幸王爺是個寬厚好脾氣的人,并未計較我們的失禮。”
姚品嫻心想,王爺可和“寬厚好脾氣”幾個字沾不上邊兒。不過她并沒揭穿她老人家,只是順著她話道:“祖母說得對,王爺再是好脾氣不過了。若非如此,也不會我只是隨口提了一句今日是外祖母老人家七十壽宴,他便提前準(zhǔn)備好一切,以好今日和我一道過來給外祖母老人家拜壽。”
[叮~健康值+10]
[叮~健康值+10]
聽到這樣的聲音,姚品嫻心中著實好好松了一口氣。
也不欲再與她們多做糾纏浪費時間,直接道:“陸老太君過來了,祖母若是有心的話,便去見一見。若是無心結(jié)交,繼續(xù)留在這兒和姐姐談心說話,也無妨。”
既是達(dá)到自己此來目的,姚品嫻說完便轉(zhuǎn)身走了。
而此刻的姚老太太還立在原處未動,她是反應(yīng)了好一會兒才反應(yīng)過來姚品嫻口中的“陸老太君”是誰。
陸老太君是陸國公府的老封君,陸家乃是太后娘家。
陸家不但是皇親國戚,更是滿門忠烈,十分得圣人器重和倚仗。若說魏王今日過來是給那丫頭臉面,那陸老太君呢?
陸老太君身份尊貴輩分大,如今能指派得動她老人家做事的,也就那幾個。
而那幾個,都是宮里頭的貴人。
并且是身份在魏王之上的貴人。
想到此處,嫉恨不平之心便油然而生。
當(dāng)年她以為嫁去魏王府日子會很艱難,這才千方百計替妍兒換了這門親事。可她日子不但不算艱難,反倒是在皇家混得風(fēng)生水起。
而這一切,原都該是她妍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