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德國移民
ps:ps:感謝書友“我是俊杰”的打賞支持!非常感謝!
第三百一十四章德國移民
看著不遠處猶如長龍一般,正焦急的等待著上船的德國移民,霍正龍輕輕地吁了口氣,“東陽,這是第幾批了?”
“經濟危機以來的第一百五十六批,這個月的第九批!怎么了,是不是覺得移民我們南洋的德國人越來越多了?”霍東陽放下手中的文件,起身走出船長室,扶著冰冷的鋼鐵柵欄,看了看遠處正在上船的德國人之后,不禁笑著問道。『』
隨著世界性經濟危機的不斷加深,德國失業(yè)的人數和破產的企業(yè)越來越多,原本還對移民中國不屑一顧的德國人,在經濟危機看不到盡頭的情況下,不得不做出改變!本來他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移民美國,不過現在美國人正在厲兵秣馬準備與中國人開戰(zhàn),戰(zhàn)亂之地顯然是不能去的,而且美國的經濟比德國還要嚴重!所以,看遍世界,貌似也只有霍家軍控制下,經濟迅速發(fā)展,輕重工業(yè)日益繁盛的東印度群島是最合適的移民選擇!
所以,兩年多以來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選擇移民中國,特別是那些已經去往南洋的親朋好友的‘幸福生活照’和一封封描述南洋的越洋長信寄回德國以后,原本無人問津的霍家軍移民點,逐漸開始變得火熱起來,原本只設在漢堡的移民點,也迅速遍布德國上百個大中型工業(yè)城市!而運送移民離開的港口也迅速擴充到了十幾個,幾乎遍布德國北方所有的港口!而移民船也又當初的半個多月甚至一個多月一個班次,變成了幾乎每三天就有一艘!現在,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開始選擇移民中國。即使簽訂二十年的長約也要離開!可見經濟危機的破壞性!
聽著同伴的話,霍正龍點了點頭,作為暗衛(wèi)的成員,他帶領著自己的小隊二十名隊員,負責這艘移民船的安全保衛(wèi)。提防經濟危機發(fā)生之后,海上日益猖獗的海盜!
“是啊!兩年來只是我們這艘船就已經有五萬多德國人回南洋了,再加上太平洋海運其他的移民船,恐怕兩年多的時間怕是已經遷移了一百多萬德國人吧!”
“呵呵,準確的說是一百三十六萬五千兩百零六人!”與霍正龍不同,身為霍家相衛(wèi)成員的霍東陽。負責的主要是霍家的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工作,因此在移民問題上他可比霍正龍知道的多了,畢竟每次的移民人數都是由相衛(wèi)的成員來申報的!
“你可別小看這些德國人,他們在咱們霍家軍內部可是非常吃香,幾乎一到南洋便被那些商人們瓜分完了!去晚了都分不到!”
霍正龍明白自己同伴說的確實都是真的,雖然兩年多的時間。從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移民到南洋的白人移民已經有幾百萬,但是其中只有25%才是霍家軍需要的人才,剩下的大多是他們的家人,雖然這25%的人數也已經接近百萬,但是面對霍家軍境內爆發(fā)式增長的輕重工業(yè),仍然顯得不那么夠用!
“既然德國人在咱們霍家軍內部那么吃香,那上邊為什么不多加點船只。我看這選擇移民咱們南洋的德國人不是很多嗎?”霍正龍問道。
雖然同屬于霍家,但是暗衛(wèi)則是兼顧情報和保衛(wèi),本來保衛(wèi)工作是又內衛(wèi)來負責的,不過內衛(wèi)組建的時間太短,人手不夠,所以這移民船的保衛(wèi)工作便有暗衛(wèi)負責了,不過作為暗衛(wèi)武裝人員的霍正龍卻是不如身為相衛(wèi)的霍東陽對霍家內部的商業(yè)信息知道的多!
聽完同伴的話,霍東陽不禁苦笑一下,說道:“你以為我們不想嗎?現在太平洋海運趁著經濟危機大規(guī)模收購歐洲的船只之后,遠洋客貨輪的總噸位已經達到了535萬噸。甚至已經超過了英國,占據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強!現在能夠收購的幾乎都已經收購,剩下的要么就是船齡太長,速度太慢沒有收購的價值,要么就是被各國的大財團控制。不賣給我們!所以,現在我們的船隊規(guī)模已經擴充到了極限!”
“不對啊,我記得我們南洋的幾大船廠不是都能夠生產萬噸輪了嗎?難道你們相衛(wèi)內部沒從船廠定船?”
“怎么沒訂,高雄造船廠、基隆造船廠和莫港造船廠,都有我們的訂單,不過它們主要的任務是為海軍制造戰(zhàn)艦,所以每年能夠交給我們的船只數量有限,三個船廠加在一起也只有八萬噸上下!根本就不夠用!”
現在霍家軍內部,從歐洲向南洋移民,從清朝向美洲移民,再加上因為經濟工業(yè)發(fā)展而呈爆發(fā)式增長的海運行業(yè),太平洋海運的這些船只根本就不夠用!
“可惜上邊不讓在向歐洲訂
購新船了,否則我們的太平洋海運的船只就不想現在這么棘手了!”霍東陽感嘆道。
“當然不能定,否則我們不是幫助這些洋鬼子國家增加就業(yè)率,讓他們慢慢走出經濟危機嗎?這種蠢事我們可不干!”霍正龍皺了皺頭說道。
雖然霍山的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資金,而且也在歐洲各個資本主義國家下了大量的訂單,但是從歐洲收購的所有工業(yè)設備和原料,以及各種工業(yè)制成品,幾乎都是現成的二手貨,當然也有許多是當初霍家軍的大訂單催生出來的新品!
因此,根本就沒有多少新訂單。所以即使歐洲各國內部的資本家,確實從霍家軍手中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是各國內部的失業(yè)人口和破產工廠的數量卻是根本沒有減少,而是隨著經濟危機的加深而迅速增加!
當然這也是霍山有意為之,雖然因為缺少鋼鐵、煤炭等工業(yè)物資對霍家軍的經濟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但是比起讓歐洲各國深陷經濟危機所獲得的利益來說,這點損失卻是微不足道了!
“好了,不說這些了!反正我們只需要按照少爺吩咐的做就是了!”看著所有的德國移民都已經陸續(xù)的商船,并且在精通德語的船員的幫助下,安排好之后,霍東陽笑著拍了拍自己同伴的肩頭說道。
“嗯!說的不錯!走吧,船快開了!又要在海上漂泊近兩個月了!”
“呵呵,寂寞了!要不要我從這次的移民中挑兩個德國娘們給你,你這個月入五十塊銀元的霍家暗衛(wèi),在她們眼中可是難找的金龜婿啊!”
“滾你的蛋,老子要找的是地道的漢人媳婦,不是大洋馬!”……
說笑著,兩人共同沿著樓梯走了下來,不一會這艘排水量超過萬噸的遠洋客輪,伴隨著巨大的汽笛聲,緩緩離開了漢堡碼頭!帶著一群離開祖國,渴望過上富足生活的德國移民,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
從馬車中走下來,霍山抬眼看著不遠處規(guī)模浩大的船廠,臉上流露出思念、回憶,以及濃濃的感慨之色!
短短的五年時間,原本只是臺灣北部一個小漁港的基隆市,已經建立起了龐大的工業(yè)體系,當初的造船廠和鋼鐵廠,也已經改組成了隸屬于霍家軍政務院工商部管轄的臺北工業(yè)集團,成為了一個包含了造船、鋼鐵、軋鋼、煤化工等諸多行業(yè)的大型重工業(yè)集團!
“少爺,這里的變化太大了!”緊跟著霍山從馬車上下來的霍風看著機器聲轟鳴的浩大工業(yè)區(qū)也是心有感慨的說道。
“嗯,是啊!記得當初我剛來到這里的時候,基隆還是一片荒灘,沒有絲毫的工業(yè)設施,哪像現在工業(yè)繁盛,連人口都突破百萬了!”
“呵呵,人口破百萬那是一年前的數據了,根據政務院發(fā)布的各省人口增速報告,現在的基隆人口已經突破了一百五十萬,僅次于臺北市!”霍風說道。
臺灣做為霍家軍的大本營,無論經濟還是工業(yè)都是霍家軍下轄各地區(qū)之中發(fā)展的最快的,單單是人口,五年的時間就已經突破了千萬,而百萬人口的城市也出現了三座,分別是臺北、基隆和高雄!
“哦,你這個海軍部長怎么對這些政務這么清楚!”霍山轉頭笑著問道。
“呵呵,少爺!這不是基隆造船廠在這里嗎?所以,耳濡目染的也就知道的多了點!”摸著自己的后腦勺,霍風嘿嘿笑道。
聞言,霍山淡淡的笑了笑,也沒繼續(xù)問。而是轉身向著已經走過來的魏翰、陳兆翱、鄭清濂等霍家軍艦船設計院的大拿們迎了上去!
“見過少爺!”
“好了,大家不必多禮,我們還是抓緊去船廠看看吧!”
今天霍山過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已經建成,并準備下水測試的‘名相’級輕巡洋艦過來的!本來按照海軍部的擴軍計劃,這級戰(zhàn)艦是在八三年便能夠下水試航的,但是比起名將級驅逐艦打了一倍還要多的輕巡洋艦艦,因為應用了多向霍家軍發(fā)明的新技術,所以格外的難產,即使有著當初俘獲的荷蘭、葡萄牙大噸位戰(zhàn)艦作為參考,也花了霍家軍艦船設計院和三大造船廠近三年的時間才建造成功!
對于這款霍家軍海軍上下期待已久,并且能夠迅速增加霍家軍海軍戰(zhàn)斗力的新式戰(zhàn)艦,霍山也是前所未有的期待,所以今天在它即將下水試航的時候,不惜放下手中的工作親自干了過來!(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