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朕不會納妃
蘭裔軒背靠著龍椅,沒有出聲,溫潤的臉上,辨不出喜怒,底下的大臣吹著腦袋,也不敢出聲,他們雖然是蘭國的股肱之臣,但是畢竟比不上雷云雷安和蘭裔軒的主仆情分,比起他們的擅自揣測,雷云雷安明顯更加了解蘭裔軒的心意。
底下的大臣也并非不知道蘭裔軒不想納妃,只是實在抵制不了這樣好機(jī)會的有誘惑,他們都是正常男子,也都年輕過,這天底下,哪個男人是不花心,更何況還是一國之君,后宮佳麗三千,那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若是弦月在的話,他們一個個或許舍不得自己從小捧在掌心的明珠,可現(xiàn)在,弦月離開,軒轅來勢洶洶,并不是一般的小國,這場戰(zhàn)爭不知道還要持續(xù)多久,自己的女兒進(jìn)了宮,受了寵幸,再要是能誕下嫡長的皇子,母憑子貴,就算將來弦月回來,又能奈他們何?
“其一,王后娘娘身份尊貴,她并非我蘭國臣民,而是鳳國的王后,鳳國雖然不及我蘭國軒轅強(qiáng)大,但如果我們蘭國失去鳳國這樣的盟友,現(xiàn)在的話,根本就不能和軒轅相提并論。”
“難道就因為她是鳳國的王后,王上就不能納妃了嗎?男子三妻四妾,自古以來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更何況就算王上納了妃嬪,她還是我們蘭國的王后,自當(dāng)為我們蘭國分憂。”
鄒凱一副理所當(dāng)然的模樣,妻為夫綱,就算是尋常男子,一輩子也不可能只有一個正妻,更何況是王上。
“娘娘她是世間的奇女子,我等凡夫俗子怎么能揣度她的心意,鄒大人既然知道娘娘是蘭國的王后,納妃此等大事,自然是要經(jīng)過王后娘娘的同意,現(xiàn)在她在遠(yuǎn)在白楚鄴城,難道各位大人要因為這樣的事情派人去請示嗎?”
比起雷安的內(nèi)心的憤怒,雷云說的要有條理許多,說出來的話也更加讓人信服。
“王后娘娘為了蘭國,以女兒之身披荊掛帥,不正是為了蘭國嗎?各位大人能在這金殿之上高談闊論納妃之事,不正是因為娘娘嗎?軒轅來勢洶洶,若非娘娘出馬,除了王上,你們誰能抵擋得住?”
雷云一貫平和的聲音微微的揚起,帶著些許的怒氣,他生氣,并非他們提起納妃之事,畢竟公子是一國之君,這些大臣提出這樣的要求并不奇怪,這個時機(jī),他們或許認(rèn)為是最好的,可他卻怎么都看不過去。
“無論是鳳國還是蘭國,甚至是燕楚等國,娘娘深得民心,娘娘為了蘭國帶兵出征,如果王上在這個時候納妃,天下人會如何看待王上?”見異思遷,薄情寡義,這樣大不敬的話,雷云自然不會用來說蘭裔軒的,他一直跟在公子身邊,他能明白他的苦楚,他是希望和弦月姑娘一起出征的,其實他也厭煩了那些大臣說的關(guān)于立妃的陳詞濫調(diào)吧。
“還有鳳國的太子殿下,他素來寵愛王后娘娘,娘娘也最聽他的話,若是他因為殿下納妃的事情雷霆大怒,為此和殿下鬧的不快的話,這個責(zé)任到時有哪個大人可以承擔(dān)?”
說到承擔(dān)責(zé)任,底下的大臣很快住嘴,這樣的事情確實可大可小,如果鳳國的太子殿下真的因為這件事情和王上鬧翻的話,以娘娘和鳳國殿下的關(guān)系,到時候他要是離開蘭國,并非完全不可能,到時候蘭國就真的孤立無援了。
“胡大人,既然你能查到王后娘娘住在白府,那應(yīng)該也知道軒轅的軍隊馬上就快到畢羅江了吧?”雷安走到雷云旁邊,看著跪在地上的雷安,輕笑著問道,看到其他大臣眼底一閃而過的驚詫,面露鄙視,這些人整天就知道算計,怎樣才能永享富貴,其實一個個根本就是眼光短淺,就算公子納妃生下皇子那又怎么樣,等到軒轅大軍踏破蘭國城門的那一天,他們就知道惶恐了,這樣重大的軍情,身為蘭國重臣,居然半點也不知情,這些人,就該沒收他們的家財,讓他們嘗嘗流離失所的滋味。
“程將軍的軍隊?wèi)?yīng)該也快到了,這個時候納妃的話,消息傳到鄴城,剛好是娘娘率軍動身去畢羅江。”
雷安看著底下那一張張惶恐而又糾結(jié)的臉,在心底冷哼了幾聲,他算是把這些大臣看透了,一個個安于享樂,想要權(quán)利富貴,又貪生怕死,如果真有本事,就和程將軍那樣上戰(zhàn)場殺死啊,就只知道在這金鑾殿上瞎糊弄。
“以前我們蘭國沒有王后娘娘,照樣能和軒轅并立,現(xiàn)在沒了王后娘娘就不成了?身為一國之母,行為舉止都是舉國女子的典范,應(yīng)當(dāng)謹(jǐn)言慎行,更應(yīng)該有一國之母該有的大度,可娘娘呢?居然住在白府,當(dāng)年白大公子和她的事情在江湖上可是傳的沸沸揚揚的,這是我們蘭國的家務(wù)事,就算是鳳國的太子,他又憑什么插手我們王上的家務(wù)事?”
張濤言辭慷慨,看不出絲毫畏懼之色。
“微臣以為張大人此言有理,當(dāng)初王后娘娘是心甘情愿代替王上出征的,現(xiàn)在豈有半途而廢的道理,在天下眼里,鳳蘭兩國已經(jīng)聯(lián)姻,娘娘和王上間諜情深,就算現(xiàn)在娘娘想要撇清和我們蘭國的關(guān)系,天下人也不會相信的。”
“臣以為立妃之事應(yīng)當(dāng)?shù)饶锬锘貋韽拈L計議,有道是得民心者的天下,娘娘深得民心,王上和娘娘在民間被傳為佳話,娘娘離開蘭國不過才月余,王上這個時候納妃,必定會被天下人詬病,而且不利于鼓舞軍中將士士氣。”
…
底下的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又分成了兩派。
蘭裔軒靜坐于龍椅,看著底下爭的面紅耳赤的大臣,溫潤的眸光平靜,“各位大人可要聽聽朕的決定?”
淡淡的聲音,十分的平靜,聽不出喜怒,整個宇軒殿頓時平靜了下來。
“朕不會納妃。”字字平靜,擲地有聲,底下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沒說出話來。
他們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龍椅上坐著的蘭裔軒,半點不知道該說些什么,這不是那個好色的二皇子,只要聽到有美人,便會兩眼冒光,這更不是他們摸透了習(xí)慣愛好的其他皇子,他們的大公子,神色淡然,可他的心思卻沒人摸得透,江湖人人都說他寬厚仁愛,是個人人崇敬的少年大俠,自他登機(jī)以來,他們從不敢有任何的懈怠,那雙溫潤含笑的眼睛,像是一面鏡子,能照盡世間一切的污垢,尖銳的仿佛能看清人心。
“王上。”
張濤抬頭,大叫了一聲,剛好對上那雙含笑的眸,可他卻能明顯感覺得到那雙眼睛是冰冷的,那淡淡的笑容,像是被打碎的冰花,讓人渾身不由的發(fā)寒。
“蘭國與軒轅的戰(zhàn)事迫在眉睫,還望各位大人盡忠職守,做好自己改做的即可,既然諸位愛卿知道納妃是朕的家務(wù)事,那就不要妄加干涉,王后離開之后,朕時常覺得暴躁不安。”
蘭裔軒并沒有繼續(xù)往下說,而底下的那些大臣也不需要他繼續(xù)往下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周濤不由的皺起眉頭,王上這是在警告他們。
“至于鳳國的太子殿下是王后的哥哥,那便是朕的兄長—”
他們不過是大臣,又有什么資格管他們王上的家務(wù)事?這樣尖銳的話,蘭裔軒自然不會說出口,但這樣的點到為止,已經(jīng)足夠讓那些大臣明白他的意思,他們怎么會忘記,當(dāng)初王上為了王后命都不要了,他們沒有經(jīng)歷過那樣的感情,自然不會明白。
“納妃之事茲事體大。”蘭裔軒刻意要種茲事體大四個字,那些大臣心里自然也是有掂量的,沒有繼續(xù)往下說。
雷云雷安說的那些,他們這些人之前并不是沒有想到,但就算是機(jī)會渺茫,可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榮華富貴,他們還是決定一試,可現(xiàn)在,蘭裔軒都不同意,他們根本就無計可施。
“在王后沒回來之前,任何人不準(zhǔn)再提起納妃之事。”
蘭裔軒說完,站了起來。只覺得莫名煩躁,戰(zhàn)事之后,弦月還會回來嗎?蘭裔軒心里也不清楚,她那樣的女子,只要下定了決心,就再不會猶豫不決,這一次,為了鳳久瀾,她或許不會回來了吧,那他就永遠(yuǎn)一個人好了,她不放心鳳久瀾,難道就可以狠心讓他一個人在蘭國嗎?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他一副要走的模樣,其他人還敢在說些什么。
納妃?皇嗣?要那么多的皇子做什么?蘭國你無休止的爭斗,就是因為皇子太多,此生,他只需要弦月一個女人就夠了,至于孩子,蘭裔軒心里微微的有些發(fā)苦——
無論有沒有戰(zhàn)事,無論這些大臣怎么說,只要他還是蘭國的王上,這蘭國的王后,只要一個王后就夠了,如果沒了她,就算后宮姹紫嫣紅,沒了她的聲音,她的歡笑,對他來說,也不過是一座冷清的華麗牢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