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未來的老師
潛龍基地,華國四大核心芯片研究基地之一,占地約七十萬平米,建筑面積在二十五萬平方米左右,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微量反應測量場,最中心五萬平方米的區(qū)域被稱為中心區(qū),進出管理相當嚴格,也是其他人口中的“禁區(qū)”。
而現(xiàn)在,薛慈跟隨華女士通過了生物驗證,核驗過身份后,拿到了生物密匙。
進入了“禁區(qū)”。
華女士實則事務相當繁忙,能抽空去接薛慈,帶領他進入中心區(qū)已是破例。所以在安置好一切后,華女士交代過一些基地內(nèi)常識事宜,便將薛慈交給了另一位教授。
這位教授有些看不出年紀,穿著最樸素的淡青色長袍,戴無框眼鏡,斯文儒雅,年紀瞧著只在三十歲上下,但眼角和脖頸略帶一些細紋,透露了一點他的真實年紀。
他人看著也脾氣極好,未語先笑,眼睛微微一彎,“這位是薛慈小朋友?”
薛慈對他微一鞠躬,按照對方衣襟上佩戴的胸牌喊人。
“莫教授。”
莫教授:“喊我莫老師就可以。”
薛慈還待開口,華女士沒多大耐性等著,直接將人推過去了,留下一句話:“幫我多照看一些。”再看向不停閃爍的腕表,顯然是有什么人在催促地發(fā)來通訊,她腳步略急促一些,轉向了另一個實驗室的入口。
留下新來的薛慈小朋友和莫教授雙目相對。
“她很喜歡你。”過了幾秒鐘,莫教授笑開了,他抬了抬無框眼鏡,解釋道:“這次你是最后一名到來這里的研究者,原本選拔應該已經(jīng)結束了,是華教授力薦了你。”
薛慈點了點頭。
“我很幸運……能獲得這個機會。”
莫教授看上去對薛慈也挺滿意,他轉過身,寬大的衣袍被氣流帶的微微鼓動起來。M.XζéwéN.℃ōΜ
他先行了半步,溫和地等待著薛慈跟上。
“走吧。”莫教授說,“訓練已經(jīng)開始了,我給你介紹一下設施基礎應用。”
地下三十七米,經(jīng)過無數(shù)道特質電子門卡,薛慈被帶領進了一處相當寬闊的實驗室當中。
一眼望不見盡頭,有各式各樣的精密器械、分為雙層平行區(qū)域的實驗室,整體都是單調的銀灰色調,唯一的裝飾就是用類玻璃材質制造的透明隔間,用來模擬實驗需要的各種特殊環(huán)境,或是用來隔離易受到環(huán)境影響的特殊器械。
簡單言之,就是所有芯片研究員的天堂。
至少薛慈在看到這間特殊實驗室時,眼睛微微亮了起來。
其實里面還有不少人在其中穿梭忙碌,但和這面積規(guī)模極大的實驗室相比起來,人能占據(jù)的密度實在太小,自然也不惹人注目。
莫教授到來后,已經(jīng)有人注意到他,停下了手中的準備工作,向門口看去。
莫教授微微拍了下手,示意大家暫停準備,聚集過來。有調試工作進行到一半、暫且無法放下手中儀器的,他也并不催促,耐心地等待他們收工了才過來。
站在面前的幾人相貌都頗為出色,且年紀十分之輕,大多二十歲出頭。最大那個也不過二十六,年紀最小的大概和薛慈同齡。
這里面還有一人,薛慈居然還頗眼熟。
是其中身高最高挑的男性,看著身形偏壯碩,薄薄衣料下籠罩著肌體明顯的腹肌。
薛慈之所以認識他,是因為對方同樣是draw論壇資深用戶,專攻芯片組裝的一名芯片專家……還有頭像很特立獨行的是他的自拍。
正面角度,近焦鏡頭。
總之他回復一個帖子就能在薛慈面前刷一次臉,所以薛慈印象頗深。
看著這些年輕人都聚攏過來,莫教授一擺衣袖,為大家介紹道:“這是我們的最后一名團隊成員。”
“薛慈。”
因為薛慈是后來的,莫教授單獨為他一個人講解了這次的科研任務。
以y國為中心主導的“造神計劃”,說是對芯片學界的革.新,這種說法并不算夸張。
各式芯片的制成,雖然能夠批量生產(chǎn)芯片的核心零件,但要將它們成功組裝成有效芯片,要么需要對這門芯片組裝經(jīng)驗極為純熟,是老練熟手;要么就是芯片專家,還得是高材生出身那種。
舉個例子體現(xiàn)就是,正因為組裝出有效芯片是極其精密復雜、成功性又極低的技術性操作,所以當年薛慈在微電子校量賽的表演賽上現(xiàn)場復原了一塊醫(yī)療芯片的組裝,才會引起那么大的震動。因為對一名初中生而言,獨立組裝出一塊有效芯片,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操作。
但“造神計劃”的研究方向就打破了這個概念。
y國想要引領的革.新,便是通過某種途徑,標準化、大批量的復制出組裝完成的有效芯片!
用這種快速組裝的方式,代替高額的、復雜的、昂貴的人力組裝。
在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幾乎所有芯片學專家都認為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是想法匪夷所思,組裝芯片的復雜操作怎么可能用機器來代替。以前有過這樣的實驗,雖然表面上復刻成功了所有步驟,但產(chǎn)出的卻是表面完好卻毫無能量的報廢芯片。
另一方面也是下意識的趨利避害……如果這個項目真的成立,所有芯片學頂尖人才的待遇都會下降不少,不再是尊貴的“天才”,不再是無可代替的國家性戰(zhàn)略資源和珍寶……但不管如何排斥,“造神計劃”誕生了。如果成功的話,他們就是造出了對于這個時代而言,最重要的“神明”。
“y國的研究已經(jīng)開始步入正軌。”即便在說到這種足以撼動各國局勢的嚴肅話題時,莫教授的語氣也依舊顯得不疾不徐。只是那雙深灰色的眼睛當中,迸射出了像鋼鐵一般冰冷堅硬的情緒,“時間緊迫,我們絕不能落于人后。”
華國的芯片規(guī)模化研究得不到任何外力援助,甚至隱隱被y國以某種手段封鎖,所以這次的研究,是極盡本國之力。
莫教授微微抬了一下眼鏡,緩慢地道:“我們這次的研究也有一項代號。”
“屠神計劃。”
他說道。
鐵血又浪漫。
薛慈被這種簡單有力的話語鼓動到了。
身體內(nèi)部仿佛有某種流淌沸騰的液體,但天生自帶的理智與自省又很快讓他冷靜下來。
他誠懇發(fā)問:“莫老師,那……為什么是我們?”
這句話問的很迂回委婉。
薛慈問過華女士同樣的問題,但當時對方的回答非常模糊籠統(tǒng)。
能被挑選在這里的無不是萬中無一的天之驕子,相信自己就是最才華橫溢、能“拯救世界”的那個人,但事實上,在潛龍基地中心區(qū)的任何一個研究員,恐怕都比這些年輕又驕傲的少年要理論豐富、經(jīng)驗充沛。
多少有點“落崖后絕頂高手怒傳三十年內(nèi)力讓其為自己報仇”的味道了——絕頂高手為什么不干脆自己去?
莫教授又恢復了那種溫和無害的學者狀態(tài)。
他看向薛慈,眼底更顯溫和,微笑了一下,“你是第一個主動問我這個問題的學生。”
這句話讓其他天驕們臉色稍稍沉下來了一些。
“在我們?nèi)绾窝芯慷歼M展緩慢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問題。y國的核心研究團隊居然都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好吧,這應該是一個大問題。畢竟他們雖然主張創(chuàng)新激進,但在某些方面遠比我們更古板和注意封鎖階層。所以最后得出來的結論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的某種物質比較強烈,可以讓機器儲蓄某種特殊能量,才是批量復刻芯片的關鍵。”
薛慈微微皺眉。
某種……特殊能量?
莫教授似乎已經(jīng)看出了薛慈的疑慮,自顧自解釋道:“y國將它稱作精神力,c國將它稱作靈能,b國將它稱作異能體,s國將它稱作意識云——至于我們?nèi)A國。”
薛慈雖然一連重生過兩次,但至今沒有再碰到過任何不科學的事件,以至于“精神力”這更類似高位面存在的物質的出現(xiàn)讓他微微怔了一下。但也隨著莫教授的話繼續(xù)想了下去——
華國的叫做……
莫教授道:“社會主義科學性致特殊磁場放射性不明能量影響物。”
薛慈:“……”
莫教授:“開玩笑的,我們跟著y國叫精神力。”
薛慈想,也沒有那么不靠譜……
莫教授:“先前那個名字是預備案,因為實在太長了,所以還是跟著y國叫比較方便。”
薛慈:“……”
莫教授拍了拍薛慈的肩膀,含笑道:“這方面的影響我們還正在研究中,但主要能致使實驗成功的重要基石還是你們的芯片科研能力,這方面萬萬不可懈怠。所以你們在潛龍基地中的主要任務,除了進行研究外,還會由我和其他老師鞏固科研方面的能力體系。”
這也是莫教授先前,讓薛慈叫他老師的原因了。
如果是一名正常途徑進入科研領域的年輕人,恐怕終其一生也得不到這么多大佬的傾囊相授。現(xiàn)在的機遇和好處,也是國家對于他們參與研究的某種正向反饋了。
莫教授掃了一眼其他的學生,又看向薛慈,含笑道:“你要做好準備。”
薛慈或許會辛苦一些。
因為這里的其他人,似乎并不怎么能接納這位突如其來的學生。